菲利普得到的消息,都是方書安想讓他知道的部分。


    尤其是價格之類的信息,方書安可沒打算騙他,都是實打實的數字。


    老人傳下來的話,如果撒一個謊言,就需要用更多謊言來彌補。


    所以方書安告訴他的都是實話,隻不過時間上有一些交叉。


    兵器上交的價格,放在三年前,都沒有問題。情況從去年開始,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隻是沒有幾個人知道而已。


    畢竟,武器從作坊是生產乃至分散上交變成大工坊生產以後,成本核算就是工坊幾個核心人員清楚。


    別人根本猜不透,也隻能根據此前的工藝和經驗進行猜測。


    以前,箭杆之類的材料,有武器作坊生產,也有工匠上交。工匠上交部分,都是按照此前核定的價格結算。


    純手工的年代,箭杆耗費的工時並不少,所以價格定得不算低。


    在工業化麵前,箭杆的價格直接跌到穀底。


    不少手工匠人都直接被征發到機器工坊,承擔其中關鍵環節,而其他工匠,則轉到相關上下遊行業,比如說木匠,再比如說造船。


    反正雖然有了依靠水力帶來的初級機械化生產,卻並未造成手工業者的大規模破產。


    一方麵固然是因為,大明內在消費需求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麵就是,出口不斷擴大。


    前幾年,方從哲主導適當開海禁,瞬間便令杭州和泉州廣州的貿易額翻倍。


    此前人們都是偷偷摸摸在灘塗交易,小舢板運貨,能運多少?


    現在這些優良大港口能光明正大的做生意,能拿到陽光下的交易量也就蹭蹭的上漲。


    此前偷摸著幹,或許能規避一部分關稅,可惜啊,帶來的不便還有被查抄等風險,並不比給市舶司繳稅來的更有優勢。


    現在製作同樣的箭支或者是兵刃,質量比以前好,費用卻降低一半以上。


    所以啊,菲利普以為,方書安是在打折促銷,其實是雙方都賺了,而東印度公司那些人,還以為有大便宜而沾沾自喜。


    不過麽,他們並不是唯一被套路的人,東瀛那些大名們,心裏更高興。


    自從豐臣秀吉兵敗潮鮮,東瀛政權到德川家族手下,表麵上看,又回到了統一的局麵。


    實際上,因為德川家康的政策,親藩大名和譜代占據了大量富庶和重要的土地。


    因此,很多大名並不滿足於現狀,此次彼伏的叛亂從不曾少。


    作為在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之外的大名,尤其是那些有能力之輩,自然不會心甘情願的蝸居偏僻地方做自己的小地主。


    隻要是有人心向背的地方,便會滋生出各種想法,而當想法出現以後,也就有人要去實踐。


    足利名人便是其中的代表。


    算起來,他祖上要比德川家康輝煌的多。


    在德川家成為征夷大將軍之前兩百年,足利義滿的爺爺就成為征夷大將軍。


    後來幾經波折,足利義滿的各路子孫也是散落東瀛。


    就連足利名人,現在也不敢用自己的姓,而是隱姓埋名,用他祖宗曾經的稱號,室町幕府的室町作為姓氏,化名石廳名人。


    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保命。


    足利家族因為當年醍醐天皇,後來又流放天皇,所以被列入逆臣當中。


    不過,這也隻是德川家以及部分人的觀點。


    東瀛大名數百,受過足利家恩惠的也不少,雖然很多後來被清算,但是仍舊有不少傳承下來。


    而且,足利家也是出身源氏,非是德川家那樣的野路子。


    有這樣的背景,要和德川家親戚一樣成為親藩大名,或者是德川家狗腿子一樣成為譜代大名,那簡直是對足利氏的侮辱!


    此前,足利名人,也就是石廳名人,雖然心裏有想法,但是卻不曾行動,隻是在觀望。


    直到最近,聽聞有商人要賣兵刃,還是大宗的明國兵刃!


    足利名人心裏的火苗才重新燃起。


    從他們祖上出足利義滿那一支開始,已經兩百餘年了啊。


    現在足利家嫡係式微,是時候靠他們這些旁支振興的時候了!


    “將軍!”


    正在思考的足利名人,被手下貼身武士的聲音喚醒,此刻他們在海灘,正在等著接頭人的到來。


    此時,東瀛還是德川家勢大,他們做什麽事情都是小心翼翼。


    比如現在連見接頭人,都不敢光明正大,隻有在天還沒亮時候,偷偷的見麵,防止白天被那些狗腿子們發現。


    “怎麽,來了?”足利名人問道。


    “那邊剛才閃了三下燈光,如果等下還有三下,我們就能回應了。”手下人話音剛落,隻見遠處有有三點亮光閃過。


    “沒錯,正是暗號,將軍,我去回應……”


    說完,他便帶著身邊幾個人,一大塊黑幕,去往一邊準備。


    片刻,一盞白色燈籠點著,被四麵黑幕圍著。


    隨著口號聲響起,他們回了兩個三次的閃光。


    慢慢的,遠處的似乎有個黑影,有遠及近,漸漸的靠過來。


    終於,能夠看得出來,那是一艘不小的船,看樣子,能比一般去海外劫掠的海盜船還要大。


    既然是大船,那靠岸的距離就極為有限。


    沒過一會兒,他們剛剛聽見船破水的聲音,也就是剛剛聽見的功夫,聲音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幾艘小舢板劃過來。


    “來人是紅毛碧眼,他們是西洋人?”足利名人眉頭一皺,這不是開玩笑麽?


    他們要大明的裝備,來個明國人或者是琉球人,都有可能會,怎麽來著西洋人?


    “事情,怎麽回事?”他問貼身武士。


    “將軍,請您放心,給我們介紹之人十分可信,或許,他們就是做買賣的中間人吧。您知道的,大明的商人十分傲慢,他們很少出海做買賣,大部分在港口或者市舶司就已經裝船,極少有人會外出。”


    手下人這番話,足利名人是知道的,他門此前就和明國做過買賣,大部分都是中間人在聯係,以琉球人居多。


    這次來的是西洋人,有些出人意料。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大明買武器,都能調動西洋人,足見大明那些人,已經強到什麽程度!


    “想不到,當年豐臣秀吉一戰,我東瀛如同山崩地裂,豐臣秀吉更是身死人滅。而看看大明,幾乎就是沒有受到什麽影響,這才幾十年,就能動用西洋人給他們賣兵器,真本事厲害啊。”


    足利名人感歎的時間,菲利普已經進入十餘丈的距離內。


    自從他發現買賣武器能發財的路子之後,傳教士的職業都快忘光了。


    說起來,過程真是魔幻,他是從傳福音開始,進而接觸到印刷本,後來因為他不平凡的想法,想通過印刷教義,成為一個成功的傳教士。


    不曾想,因為印刷找到方書安,後來就在渴望發財的路上,一發而不可收拾。


    現在回想起來,傳福音和發財,究竟哪個才是他的初心呢?


    好像,發財才是吧……


    “您好,石廳將軍,在下是聯合東印度公司東瀛首席專員,菲利普。”菲利普在大明學語言和禮儀,在潮鮮和東瀛都能直接使用。


    相比東瀛和潮鮮的基層,他們上層貴族,誰要是不會漢語讀漢字,那不可能成為上層。


    尤其是想足利名人這樣,作為大家傳承的後代,不可能漢語差。


    “專員閣下好,本人正是石廳名人。”


    對於這些土皇帝的心理,菲利普在來的路上,已經和通譯們研究的清楚。


    這些所謂的大名,其實就是一個個土皇帝,不過他們因為有著天皇這樣的信仰,所以沒有人會自稱帝王。


    而相對於那些幕府的將軍而言,這些大名對於別人稱呼自己為將軍,基本都是笑著接納。


    怎麽,隻允許你們征夷大將軍叫將軍,他們這些地方手握兵權的實力派,就不能叫將軍?


    客套過後,就是簡單的寒暄。


    這些漢家傳統,被東瀛人以及菲利普學的很像是那麽回事。


    畢竟比起別的,東瀛真是個合格的學生,就差奉大明為自己皇帝了。


    至於說菲利普,他也是沒有辦法,當初想要混進去大明當中,隻能是從體製和日常熟悉。


    所以他一套禮儀,他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兩人說些無關痛癢的話,總算是將話題轉移到今日的正題。


    “菲專員,我有一事不明,你是如何拿到,明國武器售賣權的?據我所知,明國的武器,連他的藩屬國都買不到。”


    作為鄰居,足利名人對大明的做法還是比較熟悉。按照他們的做法,是不可能將武器賣給外人。


    這樣不好的地方就是,原本先進的武器,在缺乏交流的情況下,慢慢的落後了。


    在明初,大明的將軍們對火器的使用,那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無法比擬。


    誰知道不到三百年,竟然被西方遠遠甩下。


    “將軍,在下也不想隱瞞您,明軍現在裝備的迅雷彈和火槍越發多,而刀劍之類的兵器,他們的需求小很多。再加上當中有些庫存和退下來的封存裝備,所以售賣出去,也能增加自己的錢財來源。”


    “明國真的在大規模換裝火槍?他們現在的財政,已經富餘那麽多?”


    不是足利名人不相信,火槍需要多少消耗,他清楚的很。現在的東瀛,除了德川家族的親信,能裝備上火槍的,都是那些扮演海盜以及倭寇之輩的大名。


    而這些事情,光榮的足利家族後人,是不屑於做的。


    不裝備不代表他不清楚中間的東西,所以,菲利普所說的大明此刻大規模還裝火器的事情,還真是難以教人相信啊。


    “將軍,沒有到過大明之前,我也是不相信,但是在他們幾個富庶的城市走一遭,您就會知道,他們完全能換的起!尤其是杭州、泉州等市舶司所在的港口,那些地方的買賣,現在和瘋了一樣!幾乎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船隻,裝滿貨物發出,而這些貨物,有些發到南洋、有些發到滿刺加,有些發到果阿,更遠的到巴士拉甚至是巴格達。”


    “哦?現在明國竟然已經港口開放到如此地步?”足利名人總算是知道,為何他們會那麽有錢了。


    盡管他們不參與搶劫等行為,但是做海上貿易多有錢,還是清楚的。


    為了琉球那些地方能獨立成為王國,在東瀛的多次攻擊之下都不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在貿易航線上,在南洋往返東瀛的船隻,都會在哪裏補給。


    而南洋到東瀛的航線,並不是最主要的航線,可以想象,在南洋那些航線上的島嶼,會富庶到何種地步。


    “看來,我們也要找機會,去大明做些生意啊。”足利名人很現實,雖然他有著一個輝煌的背景卻從來不矯情。


    腳踏實地是他這一支能存活到今天的關鍵。


    “將軍也對這些黃白俗物感興趣麽?”菲利普也就隨口一問,他沒有想別的什麽。


    “如果菲專員有可靠的貨源,我到是願意為您充當賣貨郎。”


    嗯?


    足利名人看似無心的一句話,讓菲利普支棱起耳朵。


    他派人在東瀛接觸過幾個大名,有人表達了要貨的意願,有人將他視為騙子,卻不曾有人表達過想要做經銷商的想法。


    如果……


    石廳名人真想做的話,那或許是條路子。


    他所在位置,遠離瀨戶內海,雖說不是主要需求區,卻恰好能夠避開幕府將軍的眼線。


    而且交通便利,往來的水道通暢,更關鍵的是,還能避開往來京都的繁忙水道,不容易被人發現。


    似乎,這是上天給他的發財機會啊!


    菲利普沒來東瀛前,他的合作夥伴都不同意他來,畢竟他現在是能和大明上層說上話的人。


    想要有這層身份,很不容易。


    但是他不這麽認為,以後他們要直接和大名們做買賣,太麻煩了,如何過能在當地找到一個代理商,那將會是很好的操作方式。


    而除他以外,別人還真不好拍板,與其一來一回的耽誤時間,不如他來考察市場的時候,直接就確定好,那樣省的來回請示等等。


    看來,還真是選對了啊!


    “將軍要是真有興趣,我們可以詳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波倚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波倚浪並收藏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