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留給人們的絕不僅僅是感慨和傷懷,曆史需要學習,更需要反思。


    曆史上有很多傳奇,但是,我們所應看到的絕不僅僅是傳奇,而是傳奇背後的故事。有些故事令人感動,但是感動的背後往往就是荒唐。


    曆史人物,絕不應該用好人和壞人來劃分。一種更合理的劃分是:適應環境的人和不適應環境的人。


    有時候我們會問,是什麽構成了曆史?是什麽在推動曆史的發展?愛情還是仇恨?利益還是欲望?感情還是理智?


    仇恨,是曆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仇恨,也是曆史發展的動力之一。


    所以,複仇也就構成了曆史故事的重要題材。


    吳國和越國,當時世界東南的兩個蠻夷國家,短時間內崛起,但是很快消亡。這兩個國家的崛起,就是仇恨發酵的結果。當仇恨遠去,泡沫隨之破裂,一切歸於寂靜。


    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兩個複仇人物先後登場,伍子胥和越王勾踐,一個家仇,一個國恨。他們報仇的過程絕對是一個傳奇接著一個傳奇,他們的堅忍不拔和忍辱負重令人歎為觀止,因而也就必然貢獻給我們許多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至今令我們感傷或者激勵著我們前行,譬如伍子胥的日暮途窮和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


    伍子胥和伯嚭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一對人物,一個忠臣,一個奸臣。可是,曆史的真實不要簡單用忠或者奸來定義。


    伍子胥和伯嚭具有相似的身世,從深仇大恨的角度來說,伯嚭比伍子胥有過之而無不及。從伯宗到伯郤宛,從晉國到楚國,伯嚭的先輩已經連續三代冤死。對於伯嚭來說,或者對於每一個連續三代為國盡忠卻慘遭橫死的人來說,除了報仇,還需要什麽?需要反思。當悲劇總是光臨同一家人的時候,如何適應這個世界就是這一家人最迫切想要知道的答案了。


    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伯嚭是成功的,他不僅為自己的父輩報了仇,而且成功地完成了轉型,避免了父輩的悲劇在自己這一代人身上重演。隻是遺憾的是,伍子胥重蹈了父親的覆轍。所以,伍子胥的人生隻成功了一半,那就是報仇的部分。當然,伍子胥在他失敗的一半中做了一件正確的事,那就是把自己的兒子移民到了國外。


    曆史,往往存在大量的虛構和篡改。虛構,往往出於人們的美好願望,這是筆者願意將之保留的原因;篡改,則一定是出於蒙蔽大眾的目的,這才是筆者一定要還原真相的理由。


    中國曆史上第一美女西施被夾在國仇家恨之間,就如同鮮血中的一朵玫瑰,怎樣去形容她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而範蠡是個集中了伍子胥和伯嚭兩個人的優點的人,權力、金錢、美女,他樣樣俱全。帥哥美女的愛情故事盡管傳奇多於真實,我們還是應該成全他們。


    人生的模板毫無疑問應當是範帥哥,可是,伍子胥這個悲劇人物被抬到了至高的地位,而伯嚭成了他的反麵。於是,一段曆史毫不留情地遭到篡改。


    伯嚭並沒有死,奸臣並沒有被誅殺,被誅殺的隻是曆史真相。


    伯嚭在越國的地位甚至並不低於他在吳國的地位,他從吳國太宰搖身一變成了越國太宰,照樣貪汙,繼續受賄,過著幸福的生活。可能某些正義之士會感到憤懣,可能普羅大眾會感到失落。可是,曆史真相就是如此,千百年來都是如此。


    學習曆史不是為了逃避現實,因為,真實的曆史就是現實的一部分。


    曆史不是夢想,曆史就在眼前,曆史就在每個人的手中或者腳下。


    就像體製改革,晉國的內閣製和楚國的王權製都已經走向了末路,下一步是走向分裂,還是邁向改革,曆史的選擇不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中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賈誌剛說春秋之五·吳越興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賈誌剛說春秋之五·吳越興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