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解讀和諧
賈誌剛說春秋之六·聖賢本色 作者:賈誌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齊國有兩大名人了:晏嬰和田穰苴。
內事不決問晏嬰,外事不決問司馬。整個齊國,都這麽傳說。
晏嬰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二桃殺三士就是想削弱田家的實力,如今折騰來折騰去,反而幫田家挖掘了一個司馬穰苴出來。
晏嬰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田無宇眼看司馬穰苴能力超群而且很受齊景公的賞識重用,巴不得把他拉到田家的陣營中來,於是又是攀親戚又是拍馬屁,而司馬穰苴原本是田家混得最差的那一支,如今能跟田家正宗拉近關係,也是求之不得。
【齊景公的幸福生活】
齊景公很高興,現在他有三個最信任的人了。除了晏嬰和田穰苴之外,還有梁丘據。不過,這三個人,對齊景公來說,作用是有區別的。
一天,齊景公半夜喝酒,喝著喝著,覺得自斟自飲沒勁,要找人同飲侃山才有意思。於是下令:“酒肉打包,到晏嬰家喝酒去。”
一行人咋咋呼呼出了後宮,直奔晏嬰家而去。除了酒肉之外,宮廷歌舞團也跟隨前往。
晏嬰早已經睡下,突然聽報說齊景公來到,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急忙穿上朝服,準備好上朝用的家夥,在家門口迎候齊景公。齊景公還沒有下車,晏嬰就走上去問他是否有什麽國家大事。
“你看,今晚明月當空,晚風輕拂,好寫意啊。我帶了好酒好肉還有歌舞團,咱們喝點酒,唱唱卡拉ok跳個舞之類,豈不妙哉?”齊景公笑嘻嘻地說。
“我還以為有什麽國家大事呢,陪酒我不在行,擅長陪酒的多著呢,我就不參加了吧。”晏嬰拒絕了。
齊景公知道晏嬰的性格,也沒辦法強求。
“那,您就早點休息吧。”齊景公想了想,對隨從們說:“去司馬家。”
大隊人馬呼呼啦啦,又來到司馬穰苴家。早有人去通知了司馬穰苴,司馬穰苴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這個時候披甲執戟,站在大門口迎接齊景公。
“主公,是不是有外敵入侵,還是有人叛亂?”司馬穰苴見到齊景公,迎頭就問。
“你看,多麽圓的月亮啊,難道司馬不想喝個小酒唱個小歌?酒肉和歌舞團我都帶來了,怎麽樣,咱們喝幾盅?”齊景公又笑嘻嘻地說,他覺得司馬穰苴的打扮有點搞笑。
“主公,行軍打仗我是高手,喝酒唱歌就沒什麽道行了,主公找別人吧。”司馬穰苴也拒絕了。
這下,齊景公又失望了。
“那,去梁丘據家裏吧。”齊景公又下令。
一行人來到了梁丘據家,遠遠就看見梁丘據左手抱著瑟,右手提著竽,一邊唱著紅歌一邊迎了上來。
“今天晚上我喝酒真快樂啊。沒有晏嬰,誰為我治理國家呢?沒有司馬,誰為我保衛國家呢?可是如果沒有梁丘據,誰能陪我一起享受人生的快樂呢?”齊景公不由得感慨起來。
“主公,怪不得我家喜鵲叫個不停,原來是主公駕臨,哈哈哈哈。”梁丘據的馬屁直接就上來了。
“哈哈哈哈。”齊景公笑了。
當晚,齊景公喝得高興,直喝到天亮,才醉醺醺地回宮去了。
【除掉司馬穰苴】
論人品和能力,司馬穰苴是齊國一流。
論對晏嬰的尊重和感激,司馬穰苴不亞於任何人,他經常說起沒有晏嬰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可是,晏嬰還是決定要除掉他,因為,他是田家的人。
晏嬰不會去做這個惡人,就像二桃殺三士,他決不會自己動手。
自古以來,所謂“矮子心多”,晏嬰算是一個明證。
晏嬰首先勸說齊景公給司馬穰苴賞賜封邑,賞賜的封邑從哪裏來?從鮑家、高家和國家那裏收回來賞給司馬穰苴。沒有多久,這三家就紛紛來說司馬穰苴的壞話。
終於有一天,齊景公也覺得司馬穰苴確實有些過分的時候,他請晏嬰來討論這個問題了。
“最近很多人來投訴司馬穰苴,說他驕縱蠻橫,不知道你有什麽看法?”齊景公問晏嬰。
“主公,這事情都賴我。當初我舉薦他的時候,真是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跟田家混在了一起,我,我引咎辭職行嗎?”晏嬰根本沒有回答齊景公的提問,反而說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齊景公大吃一驚。
其實,驕縱蠻橫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大問題,齊景公的意思也就是讓晏嬰想辦法提醒司馬穰苴而已。可是晏嬰突然提出田家的問題,齊景公就不得不加倍重視了。
“啊,司馬不是田家的疏族嗎?怎麽又和田家混在了一起?”齊景公有些緊張地問。
“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啊。司馬穰苴原來種地的時候,田家當然不尿他,如今當了大司馬,田家當然要來認親了。田家要認親,司馬穰苴難道還不願意?就這麽,他們就混到了一起。”晏嬰解釋,反正怎麽說都是他有理。
“那,那你更不能辭職了。你辭職了,誰幫我對付田家啊?快想辦法吧。”齊景公更加緊張了。
“辦法還是有的,不是那幾家投訴司馬穰苴嗎?就以此為借口,免了他的大司馬。”晏嬰出了這麽個主意,把得罪人的事情推給了那幾家。
第二天,齊景公果然宣布免除司馬穰苴的大司馬職務,理由是多名大夫投訴他,群眾基礎不好。
司馬穰苴被免職,很沒麵子地回了家。由於心情鬱悶,不久後心髒病發作,含恨離開了人世。
後來,田家篡奪了齊國,到戰國齊威王的時候,下令修訂古代有關軍事製度和禮節的《司馬兵法》,把司馬穰苴的軍事思想和言論添加到其中,成為《司馬穰苴兵法》,又稱《司馬法》。
太史公在《史記》中專有“司馬穰苴列傳”,不過,司馬遷不認為《司馬法》與司馬穰苴有多大關係。究其原因,大致司馬遷認為《司馬法》應該是司馬家族的專利,不應該被田家無端搶走。
不過,不管太史公怎樣說,曆史上還是把《司馬法》算到了司馬穰苴的名下。到宋代,宋神宗編定“武經七書”,《司馬法》在《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之後,排名第三,確定了在中國兵書中的地位。
《司馬法》中有許多珍貴的軍事思想,對後人頗有啟迪。這裏摘錄一二。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什麽是和諧】
論人品和能力,梁丘據根本不入流。
論對晏嬰的尊重和敬畏,梁丘據倒是不含糊的,他常常感慨自己一輩子也趕不上晏嬰。
可是,晏嬰還是瞧不起他,因為,他就是瞧不起他。
可是,晏嬰拿他沒辦法,真的沒辦法,因為,齊景公就是喜歡他。
那一天齊景公打獵回來,非常高興,因為梁丘據把他伺候得很好,隻要他想到的,梁丘據一定都已經做到了。
“看來,隻有梁丘據和我比較和諧啊。”齊景公對晏嬰說,把打獵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左傳》原話是:唯據與我和夫?
“什麽和諧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頂多說是保持一致而已。”晏嬰不屑一顧地說。《左傳》原文是:據亦同也,焉得為和?
“那和諧和保持一致有什麽區別?”齊景公問道。《左傳》原文是:和與同亦乎?
下麵,我們來看看晏嬰怎樣解說和諧,順便也理解一下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那當然,差別大了。”晏嬰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和諧呢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醬、鹽、梅來烹調魚和肉,用柴燒煮。廚工調配味道,使各種味道恰到好處;味道不夠就增加調料,味道太重就減少調料,最後做出來可口的肉羹來。國君和臣下的關係也是這樣,國君是肉,臣下們就是水、火、醋、醬、鹽、梅。國君拿主意,但是臣下們要提供自己的看法,綜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主意。音樂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樣,由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各方麵相配合而成,由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迅緩、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麵相調節而成。現在梁丘據不是這樣,國君放個屁他也說是香的。如果用水來調和水,誰能吃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彈一個音調,誰聽得下去?梁丘據什麽都跟您相同,要他還有什麽用?”
所以,什麽是和諧?就是集中不同的意見,達成最好的結果,而不是所有人的意見都一樣。
什麽是和諧社會?就是包容的社會,言論自由的社會,批評聲音不斷的社會。而不是隻有一個聲音的社會,而不是隻能讚美不能批評的社會。
對於晏嬰的評說,齊景公哼哼唧唧,不置可否。
不管怎樣,打了很多野味回來,齊景公設宴招待群臣。當晚月明星稀,微風狂吹,大家一頓好吃好喝,熱鬧非凡。
突然,齊景公歎了一口氣:“唉——”
正在高興的時候,為什麽歎氣?別說別人,就連梁丘據都弄不明白。
“今天真的好高興好高興,可是,人都是要死的,人要是能夠萬歲萬萬歲,能萬壽無疆的話,那該多好。”齊景公自己回答了大家心頭的疑問,原來他是想到了死。
樂極生悲,樂極容易生悲。
“唉唉——”大家都跟著哀歎起來,梁丘據還流下了兩行熱淚。
晏嬰看著這些人,就覺得好笑。
“主公,傷心什麽?應該高興才對啊。想想看,人要是不死的話,今天坐在這裏的是您嗎?那都是古人了,最早在這裏的是爽鳩氏,後來還有蓬伯氏、蒲姑氏,再後來還有咱們太公,他們要是都萬歲了,主公您現在能當國君?給你當個有三分地的農民伯伯就不錯了。所以啊,傷心什麽?沒事偷著樂吧。”
大夥一聽,這話有理,於是紛紛釋然。
“我建議,為了能死,大家幹一杯。”梁丘據發起了倡議,大家紛紛附和。
晏嬰想哭了。
【梁丘據之死】
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出大事了。原來,魯昭公不滿三桓專政,想要鏟除他們,結果反而被三桓聯手,將魯昭公趕出了魯國,逃到了齊國。
齊景公和晏嬰決定全力幫助魯昭公,一來是因為這是國際政治避難準則,而重要的是同病相憐,魯昭公被臣下趕出來,而齊景公也早就感到臣下的壓力。
齊景公先在齊國東部給了魯昭公一塊地,算是臨時安置。當年冬天,齊國發兵攻打魯國的鄆地,拿下之後,將魯昭公安置在鄆地,準備第二年出兵將他送回曲阜。
第二年夏天,齊景公親自領軍,準備南下攻打三桓,把魯昭公給送回去。
“不跟三桓談判,不接受魯國的禮品。”齊景公下令,擺出了一個姿態。
這個時候魯國的實力遠遠不如齊國,三桓知道,如果齊國一定要打,自己一定不是齊國的對手,怎麽辦?
正麵對抗不行,就要從敵人的內部想辦法。
季平子的家臣申豐和女賈帶了兩匹錦緞,悄悄地來到了齊國,悄悄地去見高齮(音已),高齮是誰?梁丘據的馬仔,跟申豐女賈都很熟。
“夥計,發財的機會來了。”申豐對高齮說。
“什麽發財的機會?”聽說發財,高齮的眼中發亮。
“這兩匹緞子先給你。”申豐先把兩匹緞子給了高齮,然後說:“如果你能讓梁丘據想辦法阻止齊國攻打我們,我們就幫你成為高家的繼承人,而且還給你一萬兩千石糧食,怎麽樣?”
申豐在忽悠高齮,就算給糧食有點譜,幫助高齮成為高家的繼承人就純粹騙人了。
“好,成交。”高齮同意了,畢竟糧食也不少。
高齮來找梁丘據,先把那兩匹緞子給梁丘據看。
“這緞子不錯啊,哪兒來的?給我的嗎?”不等高齮開口,梁丘據直接瞪大了眼睛。
“魯國人給的,魯國人說了,幫助他們阻止齊國入侵,這樣的緞子還有一百匹獻給您呢。”看見梁丘據貪婪的眼神,高齮也就直來直去了。
“好,成交。”梁丘據一點沒有猶豫,他太愛這緞子了。
轉身,梁丘據去找齊景公去了。
“主公,有件事我得跟您提提,否則我總是睡不好覺。”梁丘據一副很關心齊景公的樣子。
“什麽事?”
“您說您親自領兵送魯昭公回去,高風亮節啊,全世界都在歌頌您。可是,您的安全就有了問題。為什麽這麽說呢?前段時間,宋國的宋元公為了魯昭公的事情去晉國,可是走在半路上暴病身亡;也是前些天,魯國的叔孫婼(音若)在謀劃把魯昭公接回去,結果也是暴病身亡。我琢磨著,凡是幫魯昭公的,怎麽都暴病身亡了呢?難道魯昭公得罪了鬼神?被下了咒了?所以我覺得,您千萬別親自出馬了,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齊國人民可怎麽辦啊,我可怎麽活啊?嗚嗚嗚嗚。”梁丘據說著說著,哭了起來,他被自己感動了。
齊景公一聽,這事情是夠邪門的,別為了魯昭公,把自己的小命給搭進去了。
“多虧你提醒啊,好,我不去了。”齊景公怕死了,取消了親征的計劃,派了公子齟領兵前往。
結果,齊軍知道齊景公臨陣退縮,士氣衰落。齊軍與魯軍在成地進行了一次戰鬥,結果不分勝負。齊軍撤軍,送魯昭公會曲阜的計劃無疾而終。
“xx的梁丘據,不得好死。”晏嬰知道了這件事情,忍不住大罵。這段時間身體不好,因此留在了臨淄,沒想到梁丘據就幹出這麽個事情來。
梁丘據終究也沒有能夠得到那一百匹緞子,不是魯國人想賴,而是老梁的命中不該有。
魯國的緞子那是天下最著名的緞子,又輕又薄又透氣又保暖,所以梁丘據早就想要。可是,事情不巧,恰好魯國的緞子前段時間被一個楚國商人給買光了,庫存還不夠了。所以,魯國人拖了一下,一直拖到兩年之後,也就是司馬穰苴死後不久,魯國人來告訴梁丘據,說是緞子都準備妥了,過幾天就發運過來。
梁丘據聽了高興,一高興喝了幾口涼水,結果老梁就開始抽上了;沒抽幾下,就挺了;沒挺多久,就涼了。
老梁老梁,就這麽涼了。想起來,還真不如死在齊魯戰場上。
“臭狗屎,說幫魯昭公的暴斃身亡,你不幫魯昭公,還不是也暴斃了?”晏嬰聽說梁丘據死了,再次大罵。
其實,對於梁丘據,晏嬰當初雖然瞧不起他,但是也說不上恨他。梁丘據這人就是靠哄齊景公開心獲得寵愛,沒別的正經本事。可是,這人也沒有什麽壞心眼,也沒有什麽野心。
“國君總得有幾個人陪他吃喝玩樂,否則當國君還有什麽意思?”晏嬰這麽想,當初管仲就是這麽想的。
所以,當初管仲並沒有動齊桓公的三寵,晏嬰也就不動梁丘據。
可是,自從梁丘據收魯國人好處的事情發生之後,晏嬰就真是恨死了他。
“先生啊,老梁愛我啊,而且很忠誠,我想厚葬他,怎麽樣?”齊景公跟晏嬰商量,如果說司馬穰苴的死讓齊景公有所感傷的話,梁丘據的死就讓齊景公深感悲痛了。
“主公,你說梁丘據又忠誠又愛你,有什麽根據?”晏嬰反問。
“我有什麽喜歡玩的東西,別人沒有,可是老梁都能弄到來給我;不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什麽時候喝酒唱歌,他都隨叫隨到。由此可見,他的心中隻有我。”
“主公,從前他活著的時候我不好意思說他,怕大家傷和氣。現在他死了,我可要說他幾句實話了。一個臣子受國君的寵愛大大超過別人,那就是不忠;一個兒子把父親的愛都占據了,那就是不孝;一個老婆把老公霸占了,那就是妒婦。什麽是忠臣?忠臣要讓大家都有機會表達對國君的忠心。什麽是孝子?孝子要讓兄弟們都有機會表達孝心。什麽是好老婆?好老婆要把老公給二奶三奶們一同享用。主公您是國家的主人,什麽東西沒有?可是為什麽別人都弄不到,隻有老梁能弄到?說明他在排斥別人;大家誰不想陪您喝酒唱歌啊,可是為什麽每次都是老梁?說明他在暗中阻止別人。這種人,您還要厚葬他?”晏嬰的話,聽上去總是那麽有道理。
“嗯,有道理,那算了。”齊景公覺得晏嬰說得對,取消了厚葬梁丘據的計劃。
活著的時候不收拾你,死了也要收拾你。
“老梁你奶奶個熊的,叫你貪。”晏嬰總算出了這口氣。
內事不決問晏嬰,外事不決問司馬。整個齊國,都這麽傳說。
晏嬰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二桃殺三士就是想削弱田家的實力,如今折騰來折騰去,反而幫田家挖掘了一個司馬穰苴出來。
晏嬰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的,田無宇眼看司馬穰苴能力超群而且很受齊景公的賞識重用,巴不得把他拉到田家的陣營中來,於是又是攀親戚又是拍馬屁,而司馬穰苴原本是田家混得最差的那一支,如今能跟田家正宗拉近關係,也是求之不得。
【齊景公的幸福生活】
齊景公很高興,現在他有三個最信任的人了。除了晏嬰和田穰苴之外,還有梁丘據。不過,這三個人,對齊景公來說,作用是有區別的。
一天,齊景公半夜喝酒,喝著喝著,覺得自斟自飲沒勁,要找人同飲侃山才有意思。於是下令:“酒肉打包,到晏嬰家喝酒去。”
一行人咋咋呼呼出了後宮,直奔晏嬰家而去。除了酒肉之外,宮廷歌舞團也跟隨前往。
晏嬰早已經睡下,突然聽報說齊景公來到,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急忙穿上朝服,準備好上朝用的家夥,在家門口迎候齊景公。齊景公還沒有下車,晏嬰就走上去問他是否有什麽國家大事。
“你看,今晚明月當空,晚風輕拂,好寫意啊。我帶了好酒好肉還有歌舞團,咱們喝點酒,唱唱卡拉ok跳個舞之類,豈不妙哉?”齊景公笑嘻嘻地說。
“我還以為有什麽國家大事呢,陪酒我不在行,擅長陪酒的多著呢,我就不參加了吧。”晏嬰拒絕了。
齊景公知道晏嬰的性格,也沒辦法強求。
“那,您就早點休息吧。”齊景公想了想,對隨從們說:“去司馬家。”
大隊人馬呼呼啦啦,又來到司馬穰苴家。早有人去通知了司馬穰苴,司馬穰苴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這個時候披甲執戟,站在大門口迎接齊景公。
“主公,是不是有外敵入侵,還是有人叛亂?”司馬穰苴見到齊景公,迎頭就問。
“你看,多麽圓的月亮啊,難道司馬不想喝個小酒唱個小歌?酒肉和歌舞團我都帶來了,怎麽樣,咱們喝幾盅?”齊景公又笑嘻嘻地說,他覺得司馬穰苴的打扮有點搞笑。
“主公,行軍打仗我是高手,喝酒唱歌就沒什麽道行了,主公找別人吧。”司馬穰苴也拒絕了。
這下,齊景公又失望了。
“那,去梁丘據家裏吧。”齊景公又下令。
一行人來到了梁丘據家,遠遠就看見梁丘據左手抱著瑟,右手提著竽,一邊唱著紅歌一邊迎了上來。
“今天晚上我喝酒真快樂啊。沒有晏嬰,誰為我治理國家呢?沒有司馬,誰為我保衛國家呢?可是如果沒有梁丘據,誰能陪我一起享受人生的快樂呢?”齊景公不由得感慨起來。
“主公,怪不得我家喜鵲叫個不停,原來是主公駕臨,哈哈哈哈。”梁丘據的馬屁直接就上來了。
“哈哈哈哈。”齊景公笑了。
當晚,齊景公喝得高興,直喝到天亮,才醉醺醺地回宮去了。
【除掉司馬穰苴】
論人品和能力,司馬穰苴是齊國一流。
論對晏嬰的尊重和感激,司馬穰苴不亞於任何人,他經常說起沒有晏嬰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可是,晏嬰還是決定要除掉他,因為,他是田家的人。
晏嬰不會去做這個惡人,就像二桃殺三士,他決不會自己動手。
自古以來,所謂“矮子心多”,晏嬰算是一個明證。
晏嬰首先勸說齊景公給司馬穰苴賞賜封邑,賞賜的封邑從哪裏來?從鮑家、高家和國家那裏收回來賞給司馬穰苴。沒有多久,這三家就紛紛來說司馬穰苴的壞話。
終於有一天,齊景公也覺得司馬穰苴確實有些過分的時候,他請晏嬰來討論這個問題了。
“最近很多人來投訴司馬穰苴,說他驕縱蠻橫,不知道你有什麽看法?”齊景公問晏嬰。
“主公,這事情都賴我。當初我舉薦他的時候,真是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跟田家混在了一起,我,我引咎辭職行嗎?”晏嬰根本沒有回答齊景公的提問,反而說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齊景公大吃一驚。
其實,驕縱蠻橫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大問題,齊景公的意思也就是讓晏嬰想辦法提醒司馬穰苴而已。可是晏嬰突然提出田家的問題,齊景公就不得不加倍重視了。
“啊,司馬不是田家的疏族嗎?怎麽又和田家混在了一起?”齊景公有些緊張地問。
“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啊。司馬穰苴原來種地的時候,田家當然不尿他,如今當了大司馬,田家當然要來認親了。田家要認親,司馬穰苴難道還不願意?就這麽,他們就混到了一起。”晏嬰解釋,反正怎麽說都是他有理。
“那,那你更不能辭職了。你辭職了,誰幫我對付田家啊?快想辦法吧。”齊景公更加緊張了。
“辦法還是有的,不是那幾家投訴司馬穰苴嗎?就以此為借口,免了他的大司馬。”晏嬰出了這麽個主意,把得罪人的事情推給了那幾家。
第二天,齊景公果然宣布免除司馬穰苴的大司馬職務,理由是多名大夫投訴他,群眾基礎不好。
司馬穰苴被免職,很沒麵子地回了家。由於心情鬱悶,不久後心髒病發作,含恨離開了人世。
後來,田家篡奪了齊國,到戰國齊威王的時候,下令修訂古代有關軍事製度和禮節的《司馬兵法》,把司馬穰苴的軍事思想和言論添加到其中,成為《司馬穰苴兵法》,又稱《司馬法》。
太史公在《史記》中專有“司馬穰苴列傳”,不過,司馬遷不認為《司馬法》與司馬穰苴有多大關係。究其原因,大致司馬遷認為《司馬法》應該是司馬家族的專利,不應該被田家無端搶走。
不過,不管太史公怎樣說,曆史上還是把《司馬法》算到了司馬穰苴的名下。到宋代,宋神宗編定“武經七書”,《司馬法》在《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之後,排名第三,確定了在中國兵書中的地位。
《司馬法》中有許多珍貴的軍事思想,對後人頗有啟迪。這裏摘錄一二。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什麽是和諧】
論人品和能力,梁丘據根本不入流。
論對晏嬰的尊重和敬畏,梁丘據倒是不含糊的,他常常感慨自己一輩子也趕不上晏嬰。
可是,晏嬰還是瞧不起他,因為,他就是瞧不起他。
可是,晏嬰拿他沒辦法,真的沒辦法,因為,齊景公就是喜歡他。
那一天齊景公打獵回來,非常高興,因為梁丘據把他伺候得很好,隻要他想到的,梁丘據一定都已經做到了。
“看來,隻有梁丘據和我比較和諧啊。”齊景公對晏嬰說,把打獵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左傳》原話是:唯據與我和夫?
“什麽和諧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頂多說是保持一致而已。”晏嬰不屑一顧地說。《左傳》原文是:據亦同也,焉得為和?
“那和諧和保持一致有什麽區別?”齊景公問道。《左傳》原文是:和與同亦乎?
下麵,我們來看看晏嬰怎樣解說和諧,順便也理解一下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那當然,差別大了。”晏嬰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和諧呢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醬、鹽、梅來烹調魚和肉,用柴燒煮。廚工調配味道,使各種味道恰到好處;味道不夠就增加調料,味道太重就減少調料,最後做出來可口的肉羹來。國君和臣下的關係也是這樣,國君是肉,臣下們就是水、火、醋、醬、鹽、梅。國君拿主意,但是臣下們要提供自己的看法,綜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主意。音樂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樣,由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各方麵相配合而成,由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迅緩、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麵相調節而成。現在梁丘據不是這樣,國君放個屁他也說是香的。如果用水來調和水,誰能吃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彈一個音調,誰聽得下去?梁丘據什麽都跟您相同,要他還有什麽用?”
所以,什麽是和諧?就是集中不同的意見,達成最好的結果,而不是所有人的意見都一樣。
什麽是和諧社會?就是包容的社會,言論自由的社會,批評聲音不斷的社會。而不是隻有一個聲音的社會,而不是隻能讚美不能批評的社會。
對於晏嬰的評說,齊景公哼哼唧唧,不置可否。
不管怎樣,打了很多野味回來,齊景公設宴招待群臣。當晚月明星稀,微風狂吹,大家一頓好吃好喝,熱鬧非凡。
突然,齊景公歎了一口氣:“唉——”
正在高興的時候,為什麽歎氣?別說別人,就連梁丘據都弄不明白。
“今天真的好高興好高興,可是,人都是要死的,人要是能夠萬歲萬萬歲,能萬壽無疆的話,那該多好。”齊景公自己回答了大家心頭的疑問,原來他是想到了死。
樂極生悲,樂極容易生悲。
“唉唉——”大家都跟著哀歎起來,梁丘據還流下了兩行熱淚。
晏嬰看著這些人,就覺得好笑。
“主公,傷心什麽?應該高興才對啊。想想看,人要是不死的話,今天坐在這裏的是您嗎?那都是古人了,最早在這裏的是爽鳩氏,後來還有蓬伯氏、蒲姑氏,再後來還有咱們太公,他們要是都萬歲了,主公您現在能當國君?給你當個有三分地的農民伯伯就不錯了。所以啊,傷心什麽?沒事偷著樂吧。”
大夥一聽,這話有理,於是紛紛釋然。
“我建議,為了能死,大家幹一杯。”梁丘據發起了倡議,大家紛紛附和。
晏嬰想哭了。
【梁丘據之死】
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出大事了。原來,魯昭公不滿三桓專政,想要鏟除他們,結果反而被三桓聯手,將魯昭公趕出了魯國,逃到了齊國。
齊景公和晏嬰決定全力幫助魯昭公,一來是因為這是國際政治避難準則,而重要的是同病相憐,魯昭公被臣下趕出來,而齊景公也早就感到臣下的壓力。
齊景公先在齊國東部給了魯昭公一塊地,算是臨時安置。當年冬天,齊國發兵攻打魯國的鄆地,拿下之後,將魯昭公安置在鄆地,準備第二年出兵將他送回曲阜。
第二年夏天,齊景公親自領軍,準備南下攻打三桓,把魯昭公給送回去。
“不跟三桓談判,不接受魯國的禮品。”齊景公下令,擺出了一個姿態。
這個時候魯國的實力遠遠不如齊國,三桓知道,如果齊國一定要打,自己一定不是齊國的對手,怎麽辦?
正麵對抗不行,就要從敵人的內部想辦法。
季平子的家臣申豐和女賈帶了兩匹錦緞,悄悄地來到了齊國,悄悄地去見高齮(音已),高齮是誰?梁丘據的馬仔,跟申豐女賈都很熟。
“夥計,發財的機會來了。”申豐對高齮說。
“什麽發財的機會?”聽說發財,高齮的眼中發亮。
“這兩匹緞子先給你。”申豐先把兩匹緞子給了高齮,然後說:“如果你能讓梁丘據想辦法阻止齊國攻打我們,我們就幫你成為高家的繼承人,而且還給你一萬兩千石糧食,怎麽樣?”
申豐在忽悠高齮,就算給糧食有點譜,幫助高齮成為高家的繼承人就純粹騙人了。
“好,成交。”高齮同意了,畢竟糧食也不少。
高齮來找梁丘據,先把那兩匹緞子給梁丘據看。
“這緞子不錯啊,哪兒來的?給我的嗎?”不等高齮開口,梁丘據直接瞪大了眼睛。
“魯國人給的,魯國人說了,幫助他們阻止齊國入侵,這樣的緞子還有一百匹獻給您呢。”看見梁丘據貪婪的眼神,高齮也就直來直去了。
“好,成交。”梁丘據一點沒有猶豫,他太愛這緞子了。
轉身,梁丘據去找齊景公去了。
“主公,有件事我得跟您提提,否則我總是睡不好覺。”梁丘據一副很關心齊景公的樣子。
“什麽事?”
“您說您親自領兵送魯昭公回去,高風亮節啊,全世界都在歌頌您。可是,您的安全就有了問題。為什麽這麽說呢?前段時間,宋國的宋元公為了魯昭公的事情去晉國,可是走在半路上暴病身亡;也是前些天,魯國的叔孫婼(音若)在謀劃把魯昭公接回去,結果也是暴病身亡。我琢磨著,凡是幫魯昭公的,怎麽都暴病身亡了呢?難道魯昭公得罪了鬼神?被下了咒了?所以我覺得,您千萬別親自出馬了,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齊國人民可怎麽辦啊,我可怎麽活啊?嗚嗚嗚嗚。”梁丘據說著說著,哭了起來,他被自己感動了。
齊景公一聽,這事情是夠邪門的,別為了魯昭公,把自己的小命給搭進去了。
“多虧你提醒啊,好,我不去了。”齊景公怕死了,取消了親征的計劃,派了公子齟領兵前往。
結果,齊軍知道齊景公臨陣退縮,士氣衰落。齊軍與魯軍在成地進行了一次戰鬥,結果不分勝負。齊軍撤軍,送魯昭公會曲阜的計劃無疾而終。
“xx的梁丘據,不得好死。”晏嬰知道了這件事情,忍不住大罵。這段時間身體不好,因此留在了臨淄,沒想到梁丘據就幹出這麽個事情來。
梁丘據終究也沒有能夠得到那一百匹緞子,不是魯國人想賴,而是老梁的命中不該有。
魯國的緞子那是天下最著名的緞子,又輕又薄又透氣又保暖,所以梁丘據早就想要。可是,事情不巧,恰好魯國的緞子前段時間被一個楚國商人給買光了,庫存還不夠了。所以,魯國人拖了一下,一直拖到兩年之後,也就是司馬穰苴死後不久,魯國人來告訴梁丘據,說是緞子都準備妥了,過幾天就發運過來。
梁丘據聽了高興,一高興喝了幾口涼水,結果老梁就開始抽上了;沒抽幾下,就挺了;沒挺多久,就涼了。
老梁老梁,就這麽涼了。想起來,還真不如死在齊魯戰場上。
“臭狗屎,說幫魯昭公的暴斃身亡,你不幫魯昭公,還不是也暴斃了?”晏嬰聽說梁丘據死了,再次大罵。
其實,對於梁丘據,晏嬰當初雖然瞧不起他,但是也說不上恨他。梁丘據這人就是靠哄齊景公開心獲得寵愛,沒別的正經本事。可是,這人也沒有什麽壞心眼,也沒有什麽野心。
“國君總得有幾個人陪他吃喝玩樂,否則當國君還有什麽意思?”晏嬰這麽想,當初管仲就是這麽想的。
所以,當初管仲並沒有動齊桓公的三寵,晏嬰也就不動梁丘據。
可是,自從梁丘據收魯國人好處的事情發生之後,晏嬰就真是恨死了他。
“先生啊,老梁愛我啊,而且很忠誠,我想厚葬他,怎麽樣?”齊景公跟晏嬰商量,如果說司馬穰苴的死讓齊景公有所感傷的話,梁丘據的死就讓齊景公深感悲痛了。
“主公,你說梁丘據又忠誠又愛你,有什麽根據?”晏嬰反問。
“我有什麽喜歡玩的東西,別人沒有,可是老梁都能弄到來給我;不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什麽時候喝酒唱歌,他都隨叫隨到。由此可見,他的心中隻有我。”
“主公,從前他活著的時候我不好意思說他,怕大家傷和氣。現在他死了,我可要說他幾句實話了。一個臣子受國君的寵愛大大超過別人,那就是不忠;一個兒子把父親的愛都占據了,那就是不孝;一個老婆把老公霸占了,那就是妒婦。什麽是忠臣?忠臣要讓大家都有機會表達對國君的忠心。什麽是孝子?孝子要讓兄弟們都有機會表達孝心。什麽是好老婆?好老婆要把老公給二奶三奶們一同享用。主公您是國家的主人,什麽東西沒有?可是為什麽別人都弄不到,隻有老梁能弄到?說明他在排斥別人;大家誰不想陪您喝酒唱歌啊,可是為什麽每次都是老梁?說明他在暗中阻止別人。這種人,您還要厚葬他?”晏嬰的話,聽上去總是那麽有道理。
“嗯,有道理,那算了。”齊景公覺得晏嬰說得對,取消了厚葬梁丘據的計劃。
活著的時候不收拾你,死了也要收拾你。
“老梁你奶奶個熊的,叫你貪。”晏嬰總算出了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