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縣隸屬桐州,是江南三大縣城之一。赤水縣曆史悠久,緊靠著州府桐城。道路四通八達,人口頗多。
宋曉芸背著比她還大的包袱跟在劉氏的身後,她的身後還跟著三個高矮不一的蘿卜頭。
蒼天啊,大地啊!走了整整五天山路,可終於到了赤水縣的縣城。
好在老天保佑,一路上沒有財狼虎豹,沒有混賬惡匪。還接連兩晚有好心獵戶看她們孤兒寡母的收留她們過夜。
宋曉芸麵上是個九歲的丫頭,心智卻是個快三十歲的成年人。途中各種腦補,各種擔心。直到看見赤水城門的那一刻,心尖上的弦才微微鬆了鬆。
人呐,知道的越多,越膽小。有句老話不
是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嘛,就是這個理兒!
赤水縣城門古老而又宏偉,穿著盔甲的士兵筆直的站在城門口,檢視著來往的百姓,人流絡繹不絕,往來不斷。
宋曉芸摸了摸秀挺的鼻子,看來這個縣城規模挺大,經濟應該不錯。她們這一家子的生活應該比大牛山上要好上不少。她的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穿越過來的第一個笑臉。
“大姐,你傻樂什麽?”三弟宋明風猛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原主的肩膀本就瘦削,大大的包袱就這麽滑到了地上。
宋曉芸沒有生氣,反而笑眯眯的撿起地上的大包袱,反複的拍打著上麵的泥土和灰屑。“縣城挺大,我們家的好日子來了!”
“是嗎?”宋明意的眉頭緊了又緊,他倒不是很喜歡這個熙熙攘攘的縣城,他和爹爹來過兩次。城裏的人魚龍混雜,好壞參半,不是騙子就是拐子,凶險的很。
劉氏哪知道她那換了芯的大女兒和兩個兒子心中的想法,她緊了緊胸前的包袱結,一手牽起宋曉菓,一手拽過宋明風。“城裏人多,芸兒和意兒跟緊娘,莫丟了。”
宋曉芸點了點頭,伸手拉過快要泄了氣的宋明意,緊跟在劉氏的身後進入了城門。
雖說是個縣城,街道卻挺寬敞的,此時正是晌午,街上來往的客商,趕集的平民,好不熱鬧。
進了城,劉氏就拉住一個看起來很好說話的老伯問路,她雖然來過幾次縣城,可是每次都是匆匆趕完集市就回去了。上一次來這裏還是剛成親不久的時候。一晃已經快十年了,對這裏,已經不大有印象。
“老伯,請問縣衙門怎麽走?”
“縣衙門?”
“嗯,我們娘幾個是來投親的,找我男人,他在衙門裏當差。”
“哦,你瞧著前麵那間布行沒有,從那個巷口左轉,走過兩個巷口再直走半會功夫就看到衙門了。”
劉氏連連道了謝,那老伯還擔心這娘幾個找不到路,細細的念叨了兩遍才離去。
跟著老伯的指引,不到半個小時,宋曉芸她們就到了縣衙門口。
縣衙門口兩座雄師挺立在側,朱紅色大門大開,旁邊站著兩名衙役。
一個衙役胖臉身寬,一個方臉高瘦。他們穿著深藍色的印著白色‘衙’字的袍子,袖口,腳口緊綁,方便行動。
看見台下一個婦人帶著四個孩子來回張望著,兩個衙役一嘀咕,會不會是宋牢頭提過的,來投奔他的妻兒?
衙門口莊嚴肅穆,劉氏第一次到這樣的地方,雙手絞著衣裳,咬著下唇不安的在衙門口的空地上來回走著。
三個小蘿卜頭也跟在她的身後來回的走著,像個人形蝌蚪在旱地遊來遊去。
宋曉芸抹額長歎,甩下包袱,朝衙門口的台階上走去。
正爬著台階,那胖臉衙役突然上前,他那肉嘟嘟的臉上漾著一抹笑。
宋曉芸心裏想著,喲!這衙役夠和藹可親的呀!
“可是宋牢頭的家人?”
“宋牢頭?”
“可是宋利安家的?”
聽到便宜爹的名字,宋曉芸呆愣了片刻,反應過來連連點頭。
宋利安來信說升了官,從一個外衙捕快做到一個牢頭,的確是升了官。
“早幾天宋老頭已經和我們兄弟打過招呼了,說是如果他的妻兒來尋他,就幫著引條路。如今他正值當班,走不開。”方臉衙役也湊了過來。
劉氏看見兩個看門的衙役圍著宋曉芸說了很久,趕緊拉著三個子女上了台階。
“那怎麽辦?總不至於要我們一家五口在這衙門口等著吧。”宋曉芸抬頭問道。
“那也不會。這位是宋家嫂子吧。宋牢頭說了,不用等他,他在城東清涼台戚老爹那有個住處,你們直接去安頓下就行。”胖臉衙役抬手朝城東指了指。
“清涼台戚老爹?”宋曉芸重複了一遍。
“對,沿著這條街到了六順街,上街尋個人問一下就知道。”
劉氏一聲不語,隻管躬著腰道謝,兩個衙役連連擺手不用謝。宋牢頭平日也挺關照他們的,指個路這算什麽。
沿著衙門口衙役指的那條路走完竟到了一個熙熙攘攘的主街道,這應該就是那胖臉衙役說的六順街了。
隨便問了街邊擺攤的商販,就找到了清涼台的位置。
所謂的清涼台就是一片房舍的名稱,就像現代的小區一樣。清涼台從城東六順街起始至城南葫蘆街終末,統共十二條明巷,二十六條暗巷。
沒來過這裏的人很容易迷路。但是戚老爹的房子卻很容易找到。
戚老爹在清水台有家傘鋪,開了有二十多年了,祖傳的老手藝,清水台附近的居民都知道。
清水巷第二家鋪子就是戚老爹的。遠遠望去鋪麵挺大,門樓上掛著一排紅燈籠,顏色呈暗紅色,有兩個燈籠還破損了,有些年頭了。
鋪子門開著一半兒,從外看去,隻看到一張比宋曉芸還要高上不少的櫃台,櫃台是木頭做的,木色已經黑乎乎的,看不出原有的顏色。劉氏上前叩了門鎖,沉重的木頭聲響了起來。
反複的叩了幾次,店裏沒有人應聲,幾個人正喪氣的想要離開,卻從裏麵走出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伯出來。
“來了!來了!再叩這門就要歇下啦!”老人的聲音略帶滄桑,他的行動也不是很利索,很明顯左腳有些問題。
聽見老伯的話,劉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緊張的牽著宋曉菓的手,扭捏道:“老伯可是戚老爹?”
“正是,老頭子就是姓戚。你們是買傘?”戚老爹指著店裏的另一麵牆問道。牆麵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油傘,或撐開,或收攏的,從花麵到素麵,他的傘鋪在赤水縣可是很有名的,慕名來買傘的不少。
看這一個婦人帶著四個孩子,肯定是來趕集的外戶。
不等劉氏開口回答,戚老爹猛地拍了一下計賬的櫃台。“你們可是宋利安的妻兒?”
劉氏點了點頭。“是呢,剛剛去過衙門,看守的衙役說孩子他爹讓來清水台找戚老爹。”
“嗯,對!對!這個月是我讓他租了我的房子。”戚老爹和藹的說道。宋曉芸觀察到戚老爹的神色可親了很多,看來他和自己老爹的關係不錯。
“利安說想讓兩個兒子在城裏讀書,幹脆想把妻子女兒也養在身邊。湊巧我就一個老漢,屋子空著也是空著,就租給他了。他呀!可是老頭子的救命恩人。你們也別客氣,走走!我帶你們安置去!”戚老爹逮著離他最近的宋明意,拉著他就往裏間走去。
從簾子進來後,入目的是一個長方形的院子,像一個小籃球場那麽大,前段院子堆滿了竹竿和漿糊桶。後段院子還算寬敞,還有兩棵粗壯的榕樹,垂著粗細不勻的須枝。
地上厚厚的一層落葉,底下有些已經黴爛,腳踩上去能印出一些黃水來。院子左側有一排房子,數數有六間瓦房。右側隻有靠近後門的兩間瓦房,挨著兩間瓦房的是一個半露天的雞舍,可是裏麵一隻雞也沒有。
“因為我做著油傘生意,院子裏囤了很多竹子。我這院子是雜亂了些,可是我一個孤老頭加上你們一家六口人也能住下。”戚老爹用腳撥開了地上散亂的竹竿。
宋曉芸背著比她還大的包袱跟在劉氏的身後,她的身後還跟著三個高矮不一的蘿卜頭。
蒼天啊,大地啊!走了整整五天山路,可終於到了赤水縣的縣城。
好在老天保佑,一路上沒有財狼虎豹,沒有混賬惡匪。還接連兩晚有好心獵戶看她們孤兒寡母的收留她們過夜。
宋曉芸麵上是個九歲的丫頭,心智卻是個快三十歲的成年人。途中各種腦補,各種擔心。直到看見赤水城門的那一刻,心尖上的弦才微微鬆了鬆。
人呐,知道的越多,越膽小。有句老話不
是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嘛,就是這個理兒!
赤水縣城門古老而又宏偉,穿著盔甲的士兵筆直的站在城門口,檢視著來往的百姓,人流絡繹不絕,往來不斷。
宋曉芸摸了摸秀挺的鼻子,看來這個縣城規模挺大,經濟應該不錯。她們這一家子的生活應該比大牛山上要好上不少。她的臉上不自覺的露出穿越過來的第一個笑臉。
“大姐,你傻樂什麽?”三弟宋明風猛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原主的肩膀本就瘦削,大大的包袱就這麽滑到了地上。
宋曉芸沒有生氣,反而笑眯眯的撿起地上的大包袱,反複的拍打著上麵的泥土和灰屑。“縣城挺大,我們家的好日子來了!”
“是嗎?”宋明意的眉頭緊了又緊,他倒不是很喜歡這個熙熙攘攘的縣城,他和爹爹來過兩次。城裏的人魚龍混雜,好壞參半,不是騙子就是拐子,凶險的很。
劉氏哪知道她那換了芯的大女兒和兩個兒子心中的想法,她緊了緊胸前的包袱結,一手牽起宋曉菓,一手拽過宋明風。“城裏人多,芸兒和意兒跟緊娘,莫丟了。”
宋曉芸點了點頭,伸手拉過快要泄了氣的宋明意,緊跟在劉氏的身後進入了城門。
雖說是個縣城,街道卻挺寬敞的,此時正是晌午,街上來往的客商,趕集的平民,好不熱鬧。
進了城,劉氏就拉住一個看起來很好說話的老伯問路,她雖然來過幾次縣城,可是每次都是匆匆趕完集市就回去了。上一次來這裏還是剛成親不久的時候。一晃已經快十年了,對這裏,已經不大有印象。
“老伯,請問縣衙門怎麽走?”
“縣衙門?”
“嗯,我們娘幾個是來投親的,找我男人,他在衙門裏當差。”
“哦,你瞧著前麵那間布行沒有,從那個巷口左轉,走過兩個巷口再直走半會功夫就看到衙門了。”
劉氏連連道了謝,那老伯還擔心這娘幾個找不到路,細細的念叨了兩遍才離去。
跟著老伯的指引,不到半個小時,宋曉芸她們就到了縣衙門口。
縣衙門口兩座雄師挺立在側,朱紅色大門大開,旁邊站著兩名衙役。
一個衙役胖臉身寬,一個方臉高瘦。他們穿著深藍色的印著白色‘衙’字的袍子,袖口,腳口緊綁,方便行動。
看見台下一個婦人帶著四個孩子來回張望著,兩個衙役一嘀咕,會不會是宋牢頭提過的,來投奔他的妻兒?
衙門口莊嚴肅穆,劉氏第一次到這樣的地方,雙手絞著衣裳,咬著下唇不安的在衙門口的空地上來回走著。
三個小蘿卜頭也跟在她的身後來回的走著,像個人形蝌蚪在旱地遊來遊去。
宋曉芸抹額長歎,甩下包袱,朝衙門口的台階上走去。
正爬著台階,那胖臉衙役突然上前,他那肉嘟嘟的臉上漾著一抹笑。
宋曉芸心裏想著,喲!這衙役夠和藹可親的呀!
“可是宋牢頭的家人?”
“宋牢頭?”
“可是宋利安家的?”
聽到便宜爹的名字,宋曉芸呆愣了片刻,反應過來連連點頭。
宋利安來信說升了官,從一個外衙捕快做到一個牢頭,的確是升了官。
“早幾天宋老頭已經和我們兄弟打過招呼了,說是如果他的妻兒來尋他,就幫著引條路。如今他正值當班,走不開。”方臉衙役也湊了過來。
劉氏看見兩個看門的衙役圍著宋曉芸說了很久,趕緊拉著三個子女上了台階。
“那怎麽辦?總不至於要我們一家五口在這衙門口等著吧。”宋曉芸抬頭問道。
“那也不會。這位是宋家嫂子吧。宋牢頭說了,不用等他,他在城東清涼台戚老爹那有個住處,你們直接去安頓下就行。”胖臉衙役抬手朝城東指了指。
“清涼台戚老爹?”宋曉芸重複了一遍。
“對,沿著這條街到了六順街,上街尋個人問一下就知道。”
劉氏一聲不語,隻管躬著腰道謝,兩個衙役連連擺手不用謝。宋牢頭平日也挺關照他們的,指個路這算什麽。
沿著衙門口衙役指的那條路走完竟到了一個熙熙攘攘的主街道,這應該就是那胖臉衙役說的六順街了。
隨便問了街邊擺攤的商販,就找到了清涼台的位置。
所謂的清涼台就是一片房舍的名稱,就像現代的小區一樣。清涼台從城東六順街起始至城南葫蘆街終末,統共十二條明巷,二十六條暗巷。
沒來過這裏的人很容易迷路。但是戚老爹的房子卻很容易找到。
戚老爹在清水台有家傘鋪,開了有二十多年了,祖傳的老手藝,清水台附近的居民都知道。
清水巷第二家鋪子就是戚老爹的。遠遠望去鋪麵挺大,門樓上掛著一排紅燈籠,顏色呈暗紅色,有兩個燈籠還破損了,有些年頭了。
鋪子門開著一半兒,從外看去,隻看到一張比宋曉芸還要高上不少的櫃台,櫃台是木頭做的,木色已經黑乎乎的,看不出原有的顏色。劉氏上前叩了門鎖,沉重的木頭聲響了起來。
反複的叩了幾次,店裏沒有人應聲,幾個人正喪氣的想要離開,卻從裏麵走出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伯出來。
“來了!來了!再叩這門就要歇下啦!”老人的聲音略帶滄桑,他的行動也不是很利索,很明顯左腳有些問題。
聽見老伯的話,劉氏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緊張的牽著宋曉菓的手,扭捏道:“老伯可是戚老爹?”
“正是,老頭子就是姓戚。你們是買傘?”戚老爹指著店裏的另一麵牆問道。牆麵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油傘,或撐開,或收攏的,從花麵到素麵,他的傘鋪在赤水縣可是很有名的,慕名來買傘的不少。
看這一個婦人帶著四個孩子,肯定是來趕集的外戶。
不等劉氏開口回答,戚老爹猛地拍了一下計賬的櫃台。“你們可是宋利安的妻兒?”
劉氏點了點頭。“是呢,剛剛去過衙門,看守的衙役說孩子他爹讓來清水台找戚老爹。”
“嗯,對!對!這個月是我讓他租了我的房子。”戚老爹和藹的說道。宋曉芸觀察到戚老爹的神色可親了很多,看來他和自己老爹的關係不錯。
“利安說想讓兩個兒子在城裏讀書,幹脆想把妻子女兒也養在身邊。湊巧我就一個老漢,屋子空著也是空著,就租給他了。他呀!可是老頭子的救命恩人。你們也別客氣,走走!我帶你們安置去!”戚老爹逮著離他最近的宋明意,拉著他就往裏間走去。
從簾子進來後,入目的是一個長方形的院子,像一個小籃球場那麽大,前段院子堆滿了竹竿和漿糊桶。後段院子還算寬敞,還有兩棵粗壯的榕樹,垂著粗細不勻的須枝。
地上厚厚的一層落葉,底下有些已經黴爛,腳踩上去能印出一些黃水來。院子左側有一排房子,數數有六間瓦房。右側隻有靠近後門的兩間瓦房,挨著兩間瓦房的是一個半露天的雞舍,可是裏麵一隻雞也沒有。
“因為我做著油傘生意,院子裏囤了很多竹子。我這院子是雜亂了些,可是我一個孤老頭加上你們一家六口人也能住下。”戚老爹用腳撥開了地上散亂的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