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周公,再說說薑太公老爺子。


    薑老爺子的故事比較多,譬如薑太公釣魚等,這裏就省省了。毫無疑問,在周朝滅商朝的過程中,老爺子居功至偉。


    有一段對話要特別說一說,周文王問薑太公怎樣治理國家,薑太公說:“能稱王的國家百姓富足,能稱霸的國家軍人富足,混日子的國家公務員富足,要完蛋的國家國君富足而百姓貧窮,所以,國富民窮是很危險的。”


    聽完之後,文王立即把國庫裏的財富拿出來分給了百姓。


    多麽偉大的薑太公啊,多麽偉大的論斷啊。三千年以後,我們還在呼喊要“增加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


    國富民窮,真的很危險。


    滅商之後,武王將薑太公封到齊國,齊國在營丘,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淄博。


    薑太公治理國家,他沒有改變當地的風俗,隻是簡化了原有的禮節,發展工商業,鼓勵養魚販鹽。於是,齊國周邊一帶國家的百姓都跑到齊國來了。太公隻用了三年時間治理好了齊國,而南麵的魯侯伯禽用了五年時間來改造當地的風俗和禮節。後來周公知道了齊魯兩國不同的治理方式,長歎:“齊國的方法更得民心啊,看來今後魯國是要被齊國欺負了。”


    由於齊國強盛,召公特地對齊國下令:“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什麽意思?說句大白話,就是授權齊國可以代替周朝天子征伐任何國家,在“禮儀征伐自天子出”的周朝,這是唯一的一份特權。


    於是,齊國開始名正言順擴張,首先滅了萊夷,占據膠東半島,直通大海。之後南征北討,成為大國。


    薑太公的後代也不少,高、柴、齊、崔、章、呂、盧、許、丁、浦、東郭等姓氏都是薑太公的後人,在此不妨自豪一把。


    【大齡晚婚靑年】


    祖宗交代得差不多了,回來接著講春秋。


    魯國最近一次與齊國聯姻是魯桓公娶了齊僖公的女兒做夫人,前文說過,那個女兒長得如範冰冰一般,十分迷人。可是,這段婚姻在當時是有些奇怪的,為什麽?因為兩個人都屬於大齡未婚青年。怎麽弄成了大齡未婚青年呢?說來話長。


    先說魯桓公,桓公登基的時候十九歲,登基三年之後向齊國求婚,應該是二十二歲,在那年代,那就是晚婚。


    再說齊僖公的小女兒,長得像範冰冰,才華更是不得了,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因此人稱文薑,意思是有文化的薑家的女兒。齊僖公原本想把文薑嫁給鄭國的公子忽,可是被拒絕了,後來公子忽在隱公八年的時候成親,也就是說,那時候文薑至少十三歲了。而桓公向齊國求婚,那又是六年之後,也就是說,求婚的時候,文薑少說十九歲了,比較合理的估計是二十歲到二十四歲之間。女孩子這個年齡,在那個年代也是晚婚了。


    正因為是晚婚,所以齊僖公急急忙忙答應,急急忙忙把女兒嫁出去了。


    有人說了,這麽個色藝雙絕的美女,怎麽半天嫁不出去?說起來,是有原因的。


    首先,由於太色藝雙全,老爹一定要給她找個好的,配得上的。人要英俊,還要有能力,還要性格好,還要門當戶對。找來找去,最滿意鄭國的公子忽,可是人家還不願意。除了公子忽,齊僖公沒有看得上眼的,挑來挑去,砸手裏了。


    其次呢?其次是什麽?


    【兄妹情深】


    早些年的日本和近些年的韓國電視劇中,動不動弄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把個男女主角愛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到了最後,卻發現原來他們竟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俗,實在太俗,他們實在缺乏想象力。


    現在,我們要說的是一段天地驚鬼神泣的愛情故事,而男女主角就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男主角名叫諸兒,是齊僖公的大兒子。諸兒聰明絕頂,長得十分英俊,更且博學多才。女主角就是文薑,齊僖公的小女兒。諸兒和文薑是同父異母,可是從小就在一塊長大,耳鬢廝磨,十分親近。


    兩個人在一起經常吟詩作對,打打鬧鬧,摟摟抱抱。怎麽說呢,就是春秋版的賈寶玉和林黛玉。後來,諸兒眼看著文薑一天天長大,出落得出水芙蓉一般,免不得起了歹心。


    文薑一開始倒也十分端莊,雖然哥哥總是調戲自己,總是動不動弄些黃段子講給自己聽,自己倒也把持得住。


    可是,公子忽拒絕娶她的消息傳來之後,她的心靈受到打擊,自尊心受到破壞。在這個時候,諸兒來安慰她,開導她,然後脫了她的衣服。


    傷心的女人是最容易破罐子破摔的,而在女人傷心的時候來到女人身邊的男人,多半都是不懷好意的。


    就這樣,一段不倫之戀開始了?no。如果這樣,故事就太簡單了。


    所以,衣服脫到一半的時候,文薑推開了諸兒的手。


    “哥哥,注意影響。”文薑說。


    “啊,我隻是覺得你太熱了。”諸兒辯解。


    那一次事件之後,兄妹倆很長時間沒有見麵。


    但是,他們終於還是忍不住,在兩個月之後又開始對詩了。


    諸兒還脫文薑的衣服嗎?沒有。為什麽沒有?因為不用他脫,文薑自己脫。


    “好熱。”文薑說,然後開始脫衣服,直到自己的兩個半球幾乎滾落出來。


    “嗯嗯。”諸兒這個時候隻知道咽口水。


    文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要報複公子忽,她以為自暴自棄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她讓很多人都以為自己跟哥哥之間發生了什麽,以為她是個蕩婦,暗中罵她是“破鞋”。但實際上,什麽也沒有發生,她隻是讓哥哥多咽了些口水。


    整個齊國都知道諸兒和文薑之間的事情了,滿大街的人沒事幹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終於,齊僖公聽到了風聲,他趕緊給諸兒娶了個宋國的老婆,外帶兩個小老婆。


    諸兒跟自己的老婆活動去了,文薑頓時感到孤單。這個時候,她開始懷念諸兒,並且在內心裏對諸兒有一種強烈的依賴感。什麽是愛情?這就是愛情。問題是,諸兒是他哥哥。


    全天下都知道文薑的事跡了,其他的諸侯沒有人願意娶她,盡管她長得很美很豔,可是誰也不願意給自己戴一頂綠帽子。而這,也就是文薑成為大齡未婚青年的其次的理由。


    文薑一天天長大,可是,總是嫁不出去。


    俗話說:少女懷春,少女思春。長大的文薑免不了要懷春思春,而懷春思春的少女是很可怕的,她們什麽都做得出來。


    而諸兒呢?他很快對宋國的老婆失去了興趣,在他心中,文薑是海龜,別的女人都是土鱉。他很懷念文薑,但是他不敢隨便去找她,他知道老爹的眼睛在盯著他。


    【兄妹離別】


    魯桓公難道不知道文薑的事跡嗎?當然知道。那麽,為什麽他願意娶文薑呢?


    這要歸功於公子翬的極力推薦,他從齊魯兩國的傳統友誼說到魯國文化中的助人為樂,從文薑的美麗動人說到她的雍容華貴,直到魯桓公忍不住咽口水。


    “齊國那麽多美女,為什麽諸兒冒著亂倫的罵名也要勾搭文薑呢?你想想吧,文薑那得多勾魂?”不得不承認,公子翬的分析是有說服力的。


    “好,助人為樂、替人解困是我們魯國的傳統。”魯桓公最終下定決心幫齊僖公把尾貨掃掉。


    知道自己要嫁到魯國,文薑很高興,終於有人要自己了,而且魯國比鄭國大,奶奶的公子忽,你牛什麽?姑奶奶嫁個比你還牛的人。


    可是,她又有一種失落感,從此一去,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諸兒呢?什麽時候才能再聽到諸兒講的黃段子呢?


    正在百感交集的時候,諸兒派人送了一束花,花裏藏著諸兒寫的一首詩:“桃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苴。籲嗟兮複籲嗟!”


    歌詞大意是這樣的:桃花開了,很誘人啊。開的時候沒有采,如今眼看著飄落為浮萍,可惜啊後悔啊。


    多有才的諸兒啊。


    文薑看了詩,一激動,也回了一首:“桃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詎無來春?叮嚀兮複叮嚀!”


    歌詞大意是這樣的:桃花開了,很美麗啊。就算這次沒有采,難道就再沒有春天了嗎?等等吧,機會會有的,不要忘記我啊。


    多有才的文薑啊。


    這原本是多麽令人感動的兩首詩,可惜,由於作者是兄妹而成了罪證。


    迎親的過程我們還是要介紹一下,根據周禮,這裏是有學問的。也就是說,我們來看看周公製定的迎親之禮究竟是怎樣的。


    按著規矩,如果是世子迎親,就應該直接到對方都城;而國君迎親,不能出自己的國境。


    所以,魯桓公首先來到了瓘邑,這是魯國與齊國交界的地方,他在這裏準備迎親。之後,桓公派出總理公子翬前往臨淄。


    由於在訂婚的時候已經給了價值不菲的聘禮,娶親的時候隻需要給象征性的禮物——兩雙鞋子和一塊琮玉。公子翬首先來見齊僖公夫人,將禮物獻上,說:“我奉了我們國君的指示,前來獻上菲薄的禮物,迎娶夫人賢惠的女兒。”夫人就說:“我這女兒從小嬌生慣養,不懂事,有幸能夠侍奉貴國國君,怎能不深感榮幸並表達謝意呢?”夫人接過了禮物,將其中一雙鞋子給女兒穿上,幫女兒梳妝打扮好了,對她說:“去吧,從今以後,要孝順公公婆婆,要家庭和睦,不要總想著回娘家。”


    文薑之後就拜別母親,然後到大廳告別父親,到大門口告別一眾親戚,然後登上齊國的車,在公子翬和齊國下卿的護衛下,前往魯國。之後在瓘邑進行迎親儀式,轉乘魯桓公的車到曲阜,舉行婚禮。婚禮結束之後,齊國下卿回國。


    可是,這一次的迎親被齊僖公壞了規矩。


    魯桓公三年(前709年),魯桓公迎娶文薑。


    按《左傳》的說法,兩個地位相當的諸侯國之間的婚姻,如果嫁姐妹,就派上卿去送;如果嫁女兒,就派下卿去送。如果小國國君的女兒嫁給大國國君或者世子,上卿去送;如果諸侯的女兒嫁給周王或者王太子,那麽所有的卿士都要去送。而無論怎樣,國君都是不送的。


    按照這樣的規矩,齊國應該是下卿去送。可是,齊僖公太舍不得這個女兒了,他決定親自去送。當然,他沒有送到曲阜,隻是送到了瓘邑。


    “齊侯送薑氏於瓘,非禮也。”《左傳》如此評述。


    由此可見,魯國人是很講究禮的,而齊國人比較隨意。


    【兄妹纏綿】


    回到曲阜,舉行完婚禮,就是洞房之夜。洞房之夜文薑給了魯桓公一個驚喜——文薑還是處女。那時候可沒有人造處女膜,人家文薑真是處女。


    “哎呀媽呀,賺大發了。”魯桓公大喜過望,感慨好人有好報,學雷鋒也能撿錢包啊。


    自那以後,魯桓公對文薑百般憐愛,言聽計從。


    轉眼三年,文薑生了個孩子,可巧的是生日跟桓公是同一天,於是取名就叫姬同,魯桓公將他立為世子。


    又一轉眼,八年過去,齊僖公鞠躬盡瘁,諸兒登基,就是齊襄公。


    齊襄公登基,成了齊國的最高領導人,沒人能管他了,於是放開了淫蕩。一轉眼,又是四年,什麽都玩膩了。


    這個時候,齊襄公想起妹妹文薑來了。


    “今茲不折,詎無來春?叮嚀兮複叮嚀!”齊襄公反複吟念文薑的那首詩,轉眼十五個春天過去了,不知那朵桃花還能不能開。


    齊國的國書送到了魯國,齊襄公盛情邀請魯桓公前往齊國進行國事訪問。


    “請攜夫人一同前來。”邀請函裏特意這樣寫道。


    魯桓公決定接受邀請,並帶著夫人一同前往。


    這個時候,大夫申需勸他:“女人出嫁之後,如果父母在,可以回去看看父母,父母不在了,沒必要回去看哥哥。我看,您還是自己去吧。”


    “別擔心,我有分寸,看看哥哥也沒什麽啊。”魯桓公不聽他的,心裏說:“你知道個屁,文薑嫁給我的時候還是處女呢。”


    可是,這一次魯桓公錯了,他隻知道學雷鋒能撿錢包,不知道也有踩地雷的時候。


    十五年了,文薑越來越想念諸兒。


    不錯,魯桓公是個好人。可是,魯桓公就是個書呆子,做什麽都規規矩矩,刻板得要命,不會講黃色笑話,不會玩花樣,不懂得浪漫。文薑感到生活沒有情趣,在魯國遠沒有在齊國那樣滋潤。


    她盼望著能夠早日見到諸兒,重溫過去美好的時光。


    魯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魯桓公夫婦來到了齊國,齊襄公親自出迎。當他看到文薑的時候,他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十五年了,快四十的人了,兩個孩子的娘了,她怎麽還是那麽漂亮,還是那麽迷人呢?桃花盛開,這一次該摘就要摘了。”齊襄公在想。


    歡迎是熱烈的,接待是周到的,客套是虛偽的,打你老婆的算盤才是真正的。


    魯桓公沒有提防,他相信愛一個人就要相信一個人。


    晚宴結束了,魯桓公喝得有點多,他決定回國賓館去睡覺。


    “老公,我十五年沒回來了,想去宮裏看看當年的閨房,緬懷一下爹娘,好嗎?”文薑提出要求,冠冕堂皇的要求。


    “去吧,早點回來。”魯桓公爽快同意。


    文薑去了齊國的後宮,閨房沒有,洞房準備了一個。


    洞房裏,燭光昏暗,沒有一個人。


    “桃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苴。籲嗟兮複籲嗟!”文薑輕輕地進去,輕輕地關上門,輕輕地吟念。


    “桃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詎無來春?叮嚀兮複叮嚀!”昏暗的角落裏走出一個人來。


    “諸兒哥哥。”文薑輕輕地叫。


    “文兒妹妹。”諸兒哥哥滿臉淫笑。


    兩個人抱在了一起,就像兩個分別了十五年的情人。


    “妹妹,你終於來了,我的春天來了。”


    “哥哥,好想好想你,想你的黃段子,想你身上的味道。”


    “我講給你聽。”


    十五年的相思,十五年的壓抑,幹柴與烈火的相遇。


    那一刻,倫理被拋棄,欲望被點燃。


    上床,脫衣,床的吱呀聲,諸兒的哼哧聲和文薑的哎喲聲。


    那一晚,是銷魂的一晚,隻恨時間過得太快。


    【魯桓公之死】


    魯桓公回到國賓館,冷水洗了一把臉,於是有些清醒過來。


    他躺在床上,睡不著,等文薑回來。


    左等不回,右等也不回。等著等著,睡著了。


    睡到半夜,口渴得厲害,一骨碌起來要水喝,卻發現文薑還沒有回來。魯桓公這下有點急了,難道真的有問題了?


    等吧,等到天亮,文薑還不見蹤影,魯桓公又沉沉睡去。


    終於,太陽出來的時候,文薑回來了。


    文薑的頭發有些零亂,麵容有些憔悴,眼圈也有些黑,進門的時候還打了一個嗬欠。


    “夫人,你怎麽夜不歸宿?”魯桓公壓著怒火問。


    “嗨,熟人太多,喝了點酒。”


    “那也應該回來啊,昨天晚上,你跟誰在一起?”


    “我嫂子連妃啊,十多年不見了,敘敘舊。”


    “胡說,你嫁給我的時候,連妃還沒有進宮呢,敘什麽舊?”魯桓公大怒,他的脾氣很好,但是這個時候也忍不住了。


    文薑不說話了,她一直以為魯桓公很好騙,誰知道也不好騙。


    “說,是不是跟你哥哥在一起?”


    “沒,沒有。”


    “哼,當初你的名聲臭了大街,我力排眾議好心好意娶了你,對你一心一意,誰知你不思悔改,變本加厲,你,你對得起我嗎?跟自己的親哥哥上床,你禽獸不如啊。咱們今天就走,回魯國跟你算賬。”魯桓公發狠了,他太沒有麵子了。


    “嗚嗚嗚嗚。”文薑哭了,一半後悔一半害怕。


    齊襄公派人來請魯桓公,說是要走可以,但是這麽就走了怪不好意思,總要讓大舅哥盡一點東道主之誼,具體說吧,請魯桓公去郊區的別墅吃野味,順便踐行。


    盛情難卻啊,況且這是人家的地盤,鬧僵了沒什麽好果子吃。


    魯桓公硬著頭皮去了,齊襄公熱情款待,就好像昨天晚上跟他上床的不是魯桓公的老婆。


    齊襄公使勁勸酒,講些黃段子逗魯桓公開心。魯桓公呢,黃段子沒什麽興趣,不過酒還是要喝,不是酒逢知己的酒,是把酒澆愁的酒。


    很快,魯桓公就喝趴下了。


    “妹夫,妹夫。”齊襄公叫道。


    “我不、不是你妹、妹夫,你、你才是是是你妹夫。”魯桓公張開惺忪的眼,磕磕巴巴說出這輩子最後一句話。


    齊襄公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好在喝過酒之後的臉原本就有些紅。


    “妹夫醉了,來人,扶他上車,送他回國。”


    一個人應聲而出。誰?齊國大將公子彭生,彭生是著名的大力士。


    彭生將魯桓公抱了起來,像抱個嬰兒一樣輕鬆。


    穿過廳堂,走出大門,車已經準備好,就停在門口。


    彭生將桓公抱上了車,這個時候,他開始用力了。


    “哢嚓。”一根肋骨斷裂的聲音。


    “哢嚓。”又是一根。


    “哢嚓哢嚓哢嚓……”


    “哇。”魯桓公吐了,酒、肉,還有血。


    《史記》如此描述:齊襄公饗魯桓公,桓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魯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脅,桓公死於車。


    桓公就這樣死了。


    所以,雷鋒精神永遠都是對的,但是,學雷鋒的行動要分場合,還要有技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賈誌剛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賈誌剛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