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冰伶回到太子府時已是深夜。清林和眾嬪妾早已睡下了。
巧兒接過她的披風,放下燈籠,取燈芯的蠟燭進屋點了燈,屋內霎時明亮起來。光亮照進角落裏,將一位老婦人惶急的臉映得清楚。
這是上官林春的乳娘許氏。
“許娘有事嗎?”齊冰伶問。
許氏交替著一雙小巧的腳,到近處道:“太子外出辦事未歸,小皇孫哭鬧不止。奴婢來問問娘娘的意思。”
上官林春自小睡在上官朔身邊,脾氣都被養刁了。尋常下人陪他都不睡的。許氏也是沒辦法。
“那就將他抱來我屋裏吧。”齊冰伶說著進了屋。許氏退下了。
齊冰伶又問巧兒,“你進府時與看門的院子問了麽,他們說殿下去哪兒了?”
上官朔今早確實被召入宮城,但卻是帶著小皇孫一起。現在小皇孫回來了,他也一定出了宮城,到別的地方去了。
“說是沁城。”巧兒道,“八成就是丁府的事。”
齊冰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隻他一人?平大人有沒有去?”
“沒聽說去。”
如此便好極了。
齊冰伶鬆了口氣,換件舒適寬衣做到床邊,巧兒為她拆發髻。她自己又揉揉酸痛的肩膀。
巧兒忍不住抱怨:“上官家的人還真是一脈相傳得冷血無情。小姐這麽待她,她竟然狠心讓小姐在外站了那麽久。不如今日就別練功了。”
“住口!”齊冰伶瞪了她一眼,雖是在自己屋裏,但議論皇家的話還是少說為妙。忍了六年終於熬出頭了,再為一點小事亂了大局,不值當。
巧兒聽話的閉了嘴。
又聽齊冰伶道:“她生著重病,還肯助我,已是大恩。我身體強健,多站一會有什麽。我現在隻盼她這病能快些好起來。”她忽然頓住了,起身披衣坐到桌前,將今日所見上官文若的症狀全部寫下來,叫巧兒明日以普通問診為由送到清音觀。竹其慧看到必會明白。
這邊信剛備好,便聽到敲門聲。
巧兒去開了門。門外,上官林春牽著許氏的手,滿是淚痕的小臉上,一雙眼怯怯地望著齊冰伶。
齊冰伶與他親近得少,生疏也正常。平日多看他一眼,心裏都不好受。今日卻破例想多親他一些。
“你過來!”齊冰伶招招手。
許氏鬆了手,巧兒將他抱到齊冰伶懷裏。門關上,許氏走遠了。上官林春哇哇大哭。
齊冰伶一邊給他抹著眼淚,一邊皺著眉,“哭什麽?娘在這兒。”說罷將他抱到腿上顛了顛。
小娃娃總算不哭了,但看向齊冰伶的眼神仍然帶著懼色。
齊冰伶盯著他的眼睛,嚴肅道:“你是娘的兒子,可不能遇到一點事就哭鼻子。”
又將他放下來,“巧兒來,給他抱床上去,哄他睡吧。”
巧兒抱起上官林春去床上,小孩子始終怕得不說話,偶爾喊上一句“娘親”,也是極小聲。巧兒忍不住拍拍他的頭,“你娘還有很多事做。你要乖乖,做個男子漢。”
“娘很喜歡男子漢麽?”上官林春昂起頭,奶聲奶氣地問。
巧兒轉轉眼珠,一邊鋪床一邊輕輕嗯了一句。
五歲的上官林春忽然意會一般,自己脫了鞋襪、衣服,一骨碌翻到枕頭上,拉起被子,閉上眼,很快一聲不吭。
此時,齊冰伶已經在密室練武了。
……
上官朔在沁城逗留了一晚。
距離案發已過去一個多月,當時的現場無從查證,隻能自仵作驗屍和縣令調查的記錄中窺知一二。丁沐夫婦死於心口重創,七名近仆和隨行的四十二名沁城府兵當時皆因醉魚草致昏的藥性倒地不起,對所發生的的事一概不知。凶手深諳毒理,又懂得隱蔽之法,出手之快令人發指,像是江湖人士。
早在上官朔來之前,縣令已將江湖上可能與丁沐熟識之人排查一遍,都與此案凶手相差甚遠。特別是那夜,天降暴雨,各地通往沁城的陸路全部阻塞不通。要入沁城,除非走水路。那時北水漲得嚇人,風起浪湧,哪個不要命的敢下水呢?若說有,那船家也必定收了重金,或者礙於對方的權勢。
這樣想來,莫非凶手真的來自王公貴族或是豪門大戶?
於是縣令又將那幾日到過沁城的公子哥們一一查過,照樣一無所獲。一月工夫就這樣過去了。
上官朔看完縣令所記的全部,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麽你們一口認定凶手是個男人呢?”
這……膽量包身,有權有財的用劍高手,還能是個女人不成?縣令愕然。
上官朔卻不這樣想。
六年前琉璃城外齊冰伶一把識心將他打得狼狽不堪,這事他沒忘。厲害的女人往往比厲害的男人還可怕。但他又不認為這件事是齊冰伶所做。一來她武功全廢,沒這個實力,二來,丁沐跟她,八竿子打不著,殺他做什麽?
縣令顫巍巍跪在一旁,“莫非殿下也相信坊間傳聞,凶手是那個十惡不赦的上官文若?”
“上官文若?”上官朔輕蔑一笑,“她的屍骨怕都被逐浪川的魚蝦吃幹淨了。”
縣令狠狠地咽了口唾沫,又道:“可是聽那客棧的夥計講,事發那日的確聽到一個詭異女聲。那個聲音的主人身法極快,無人看清她的樣貌,甚至沒見著有影子。不像,不像是活人。”
“裝神弄鬼,不過是慣用伎倆。”上官朔表麵鎮定,內裏卻有些沒了底。
這件事果然不是一般的棘手。能不能查到真凶隻是其一。如今包括縣令在內,多數沁城百姓像被妖術蠱惑一般對逐浪川亡靈動怒一事深信不疑,還牽扯出什麽上官文若來。這樣的民心動蕩可不妙。若是被心術不正之人翻出當年上官文若冤死之事,再激起民憤反抗朝廷,後果不堪設想。
上官朔意識到事關重大,當即給永盛玉堂署遞了消息,請平由抽空來趟沁城。玉堂署學士本也是閑職,人多事情少,輪番休沐,一月也做不了幾日班。因而平由看到消息便立刻動了身。
當日,齊冰伶關注到平由離城,立刻以探看為由上門拜訪。平由是上官朔的老師,齊冰伶身為太子妃時常去探望也是應該的。碰巧聽說平由之妻近來染了風寒,齊冰伶便差巧兒熬了藥,親自帶去,坐在床前,伺候師母吃藥。
平由之妻感動之至,又覺自己病中在府上招待齊冰伶有些怠慢,隻好差家中小廝送信給平由,催他快些回來。上官朔那信說得秘密,平由也不敢將此事告訴妻子,因而家中人隻知他外出,並不知是急事,還以為隻是像往常一樣與老朋友小聚。
平由之妻了解平由,若隻說太子妃到府,叫他回來,他未必會回來。於是使了個心眼,說自己的病重了。
送信的小廝到平由常去的茶樓酒館去尋,沒尋到,又聽城門的守衛說出城往西去了。小廝也跟著出城往西追,還未到沁城便追上了他。
平由愛妻心切,看到信上消息不免擔心。先前打算陪同上官朔將此案辦完的閑情逸致也沒有了。
平由到沁城,聽完事件全部,立刻提醒道:“案發當日現場可曾取證?”
“包括凶器在內,所有相關物證都留著,不過我等已驗看完畢,並未發現任何線索。”縣令道。
“還是再看看。”平由堅持。
巧兒接過她的披風,放下燈籠,取燈芯的蠟燭進屋點了燈,屋內霎時明亮起來。光亮照進角落裏,將一位老婦人惶急的臉映得清楚。
這是上官林春的乳娘許氏。
“許娘有事嗎?”齊冰伶問。
許氏交替著一雙小巧的腳,到近處道:“太子外出辦事未歸,小皇孫哭鬧不止。奴婢來問問娘娘的意思。”
上官林春自小睡在上官朔身邊,脾氣都被養刁了。尋常下人陪他都不睡的。許氏也是沒辦法。
“那就將他抱來我屋裏吧。”齊冰伶說著進了屋。許氏退下了。
齊冰伶又問巧兒,“你進府時與看門的院子問了麽,他們說殿下去哪兒了?”
上官朔今早確實被召入宮城,但卻是帶著小皇孫一起。現在小皇孫回來了,他也一定出了宮城,到別的地方去了。
“說是沁城。”巧兒道,“八成就是丁府的事。”
齊冰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隻他一人?平大人有沒有去?”
“沒聽說去。”
如此便好極了。
齊冰伶鬆了口氣,換件舒適寬衣做到床邊,巧兒為她拆發髻。她自己又揉揉酸痛的肩膀。
巧兒忍不住抱怨:“上官家的人還真是一脈相傳得冷血無情。小姐這麽待她,她竟然狠心讓小姐在外站了那麽久。不如今日就別練功了。”
“住口!”齊冰伶瞪了她一眼,雖是在自己屋裏,但議論皇家的話還是少說為妙。忍了六年終於熬出頭了,再為一點小事亂了大局,不值當。
巧兒聽話的閉了嘴。
又聽齊冰伶道:“她生著重病,還肯助我,已是大恩。我身體強健,多站一會有什麽。我現在隻盼她這病能快些好起來。”她忽然頓住了,起身披衣坐到桌前,將今日所見上官文若的症狀全部寫下來,叫巧兒明日以普通問診為由送到清音觀。竹其慧看到必會明白。
這邊信剛備好,便聽到敲門聲。
巧兒去開了門。門外,上官林春牽著許氏的手,滿是淚痕的小臉上,一雙眼怯怯地望著齊冰伶。
齊冰伶與他親近得少,生疏也正常。平日多看他一眼,心裏都不好受。今日卻破例想多親他一些。
“你過來!”齊冰伶招招手。
許氏鬆了手,巧兒將他抱到齊冰伶懷裏。門關上,許氏走遠了。上官林春哇哇大哭。
齊冰伶一邊給他抹著眼淚,一邊皺著眉,“哭什麽?娘在這兒。”說罷將他抱到腿上顛了顛。
小娃娃總算不哭了,但看向齊冰伶的眼神仍然帶著懼色。
齊冰伶盯著他的眼睛,嚴肅道:“你是娘的兒子,可不能遇到一點事就哭鼻子。”
又將他放下來,“巧兒來,給他抱床上去,哄他睡吧。”
巧兒抱起上官林春去床上,小孩子始終怕得不說話,偶爾喊上一句“娘親”,也是極小聲。巧兒忍不住拍拍他的頭,“你娘還有很多事做。你要乖乖,做個男子漢。”
“娘很喜歡男子漢麽?”上官林春昂起頭,奶聲奶氣地問。
巧兒轉轉眼珠,一邊鋪床一邊輕輕嗯了一句。
五歲的上官林春忽然意會一般,自己脫了鞋襪、衣服,一骨碌翻到枕頭上,拉起被子,閉上眼,很快一聲不吭。
此時,齊冰伶已經在密室練武了。
……
上官朔在沁城逗留了一晚。
距離案發已過去一個多月,當時的現場無從查證,隻能自仵作驗屍和縣令調查的記錄中窺知一二。丁沐夫婦死於心口重創,七名近仆和隨行的四十二名沁城府兵當時皆因醉魚草致昏的藥性倒地不起,對所發生的的事一概不知。凶手深諳毒理,又懂得隱蔽之法,出手之快令人發指,像是江湖人士。
早在上官朔來之前,縣令已將江湖上可能與丁沐熟識之人排查一遍,都與此案凶手相差甚遠。特別是那夜,天降暴雨,各地通往沁城的陸路全部阻塞不通。要入沁城,除非走水路。那時北水漲得嚇人,風起浪湧,哪個不要命的敢下水呢?若說有,那船家也必定收了重金,或者礙於對方的權勢。
這樣想來,莫非凶手真的來自王公貴族或是豪門大戶?
於是縣令又將那幾日到過沁城的公子哥們一一查過,照樣一無所獲。一月工夫就這樣過去了。
上官朔看完縣令所記的全部,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麽你們一口認定凶手是個男人呢?”
這……膽量包身,有權有財的用劍高手,還能是個女人不成?縣令愕然。
上官朔卻不這樣想。
六年前琉璃城外齊冰伶一把識心將他打得狼狽不堪,這事他沒忘。厲害的女人往往比厲害的男人還可怕。但他又不認為這件事是齊冰伶所做。一來她武功全廢,沒這個實力,二來,丁沐跟她,八竿子打不著,殺他做什麽?
縣令顫巍巍跪在一旁,“莫非殿下也相信坊間傳聞,凶手是那個十惡不赦的上官文若?”
“上官文若?”上官朔輕蔑一笑,“她的屍骨怕都被逐浪川的魚蝦吃幹淨了。”
縣令狠狠地咽了口唾沫,又道:“可是聽那客棧的夥計講,事發那日的確聽到一個詭異女聲。那個聲音的主人身法極快,無人看清她的樣貌,甚至沒見著有影子。不像,不像是活人。”
“裝神弄鬼,不過是慣用伎倆。”上官朔表麵鎮定,內裏卻有些沒了底。
這件事果然不是一般的棘手。能不能查到真凶隻是其一。如今包括縣令在內,多數沁城百姓像被妖術蠱惑一般對逐浪川亡靈動怒一事深信不疑,還牽扯出什麽上官文若來。這樣的民心動蕩可不妙。若是被心術不正之人翻出當年上官文若冤死之事,再激起民憤反抗朝廷,後果不堪設想。
上官朔意識到事關重大,當即給永盛玉堂署遞了消息,請平由抽空來趟沁城。玉堂署學士本也是閑職,人多事情少,輪番休沐,一月也做不了幾日班。因而平由看到消息便立刻動了身。
當日,齊冰伶關注到平由離城,立刻以探看為由上門拜訪。平由是上官朔的老師,齊冰伶身為太子妃時常去探望也是應該的。碰巧聽說平由之妻近來染了風寒,齊冰伶便差巧兒熬了藥,親自帶去,坐在床前,伺候師母吃藥。
平由之妻感動之至,又覺自己病中在府上招待齊冰伶有些怠慢,隻好差家中小廝送信給平由,催他快些回來。上官朔那信說得秘密,平由也不敢將此事告訴妻子,因而家中人隻知他外出,並不知是急事,還以為隻是像往常一樣與老朋友小聚。
平由之妻了解平由,若隻說太子妃到府,叫他回來,他未必會回來。於是使了個心眼,說自己的病重了。
送信的小廝到平由常去的茶樓酒館去尋,沒尋到,又聽城門的守衛說出城往西去了。小廝也跟著出城往西追,還未到沁城便追上了他。
平由愛妻心切,看到信上消息不免擔心。先前打算陪同上官朔將此案辦完的閑情逸致也沒有了。
平由到沁城,聽完事件全部,立刻提醒道:“案發當日現場可曾取證?”
“包括凶器在內,所有相關物證都留著,不過我等已驗看完畢,並未發現任何線索。”縣令道。
“還是再看看。”平由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