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相府後,曹寧便帶著西涼軍中的王牌部隊飛熊軍縱馬疾行,直奔任務地點而去。


    但曹寧也不是個一點腦子都沒有的莽夫,至少他把五千飛熊軍分成了數個部分,分別派往了洛陽城中的各處衝霄樓和天璿閣。


    一點腦子都沒有的莽夫,用東北話來說怎麽形容呢?


    在東北,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形容這種人為“山炮”!


    珍愛生命,遠離山炮。


    因為山炮的字典裏隻有兩個字:幹他!


    至於珍愛生命跟遠離山炮之間有什麽聯係,這麽說吧,山炮狠起來連自己都打!


    ……


    言歸正傳,在飛熊軍的屠刀下,洛陽城中各處衝霄樓和天璿閣的相關人員很快便被屠戮一空,無數不相幹的人遭受了池魚之災,皆是慘死在了飛熊軍的屠刀之下。


    好在呂布早就對這種情況有所預料,錦衣衛的骨幹成員,在很久之前便被呂布轉移到了別處以實行化整為零的戰略。


    連李儒都能想到的事情,郭嘉等人有怎麽會想不到?


    因此西涼軍此番血洗衝霄樓和天璿閣,看似對呂布的情報係統造成了極大的摧毀,但這兩處機構中大多都是無關緊要的人物。


    即便是有錦衣衛,也不過是最低級的那種,中層往上的錦衣衛,早就在呂布的安排下化整為零,分布於各州郡的各行各業中,每個人都被賦予了新的身份。


    有人成為了小商鋪的掌櫃;有人成為了挑著貨擔的販夫;還有人成為了種田養桑的百姓;亦或是朝中的大小官員;乃至於各路諸侯的心腹手下。


    雖然行業千差萬別,但每個人心中都牢記著他們的身份和使命。


    無需多言,“錦衣衛”三字,足矣。


    對於他們的死,呂布會感到難過,但並不會感到惋惜或是心痛。


    生在亂世當中,命如草芥的年代,易子而食的現狀,死些人並算不得是什麽大事。


    一場戰鬥中死傷的士兵都是這場血洗的數倍,難道說呂布就此便不打仗了麽?


    所以接到消息的呂布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可以說是內心毫無波瀾,壓根就沒什麽情緒波動。


    呂布僅是為這些死難者默哀了片刻,而後便又開始忙碌手中的事情,畢竟這些人是因呂布而死的,為他們默哀也是人之常情。


    洛陽城中的衝霄樓和天璿閣被毀並不要緊,過些日子再重新開起來就是了,反正董卓也在洛陽待不了多久,但此事的前提很重要,那便是董卓沒有火燒洛陽城。


    若是洛陽城成為了一片廢墟,那還開個雞脖了!


    ……


    血洗了洛陽城中的衝霄樓和天璿閣後,董卓心情大好,簡直可以說是如沐春風。


    次日,哼著小曲的董卓帶著曹寧橫行霸道的來到了金殿外。


    望著金殿兩旁站立的西涼悍卒,董卓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到董卓的身影,一眾文武大臣都是耷拉著腦袋,不敢直視董卓。


    袁槐死了,蔡邕、王允逃了,馬日磾現在還在牢裏關著,剩下的大臣們哪還敢跟董卓叫板?


    況且昨天董卓剛一回到洛陽便縱兵殺了那麽多的人,這些大臣們躲董卓還來不及,哪敢上前捋董卓的虎須?


    隨著一陣浩蕩的鍾鼓齊鳴,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各自按序列徐徐入殿。


    走在最前麵的,自然是趾高氣昂的董卓,每走一步,董卓臉上的橫肉便隨之一顫。


    曹寧則是緊緊的跟在董卓身後,他那粗糙的大手,同樣牢牢的握在腰間佩劍的劍柄上。


    董卓那肥胖的身軀一出現在視野中,龍椅上的少帝頓時就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哆嗦。


    在大臣們紛紛朝拜叩首、三呼萬歲之後,少帝強作鎮定的開口道:“列位愛卿免禮平身。”


    其實三呼萬歲本不不是這個朝代的產物,但也不知是呂布穿越至此所帶來的蝴蝶效應還是怎麽,三呼萬歲竟然提前許久出現,一眾文武大臣們叫的還挺順口。


    少帝話音落下,文武大臣便起身分列於金殿兩側,恭恭敬敬的站好。


    當然了,行禮的這個過程不包括董卓在內,因為他與天子同座,位置離天子的龍椅就幾步之遙,哪裏還用行什麽禮?劉辯不給他行禮都不錯了!


    看著不遠處的董卓,少帝的心中害怕極了,甚至有種轉身就走的衝動。


    但理智告訴劉辯,他要是不經董卓同意就擅自起身離開,那估計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想起董卓往日的暴行,劉辯本來紅潤的臉色迅速便白,本來還興高采烈的劉辯一下子變得無精打采,就連一旁垂簾聽政的何太後也是提心吊膽。


    董卓不在的這幾天,那可真是給他們娘倆高興壞了。


    但這好日子還沒過幾天,董卓便回來了,剛一回來就送了他們娘倆一份大禮,血洗衝霄樓!


    這讓他們娘倆怎麽想?你縱兵殺了那麽多人是給誰看呢?


    但湊巧的事,少帝的表情被董卓盡收眼底,一抹不快出現在了董卓臉上。


    董卓瞪著劉辯問到:“陛下,是臣哪裏做的不好惹陛下不喜了麽?為何見了臣以後,陛下便不太高興呢?”


    沒錯,就是瞪!董卓哪裏管什麽直視不直視天子的,這位直接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就敢瞪天子!


    劉辯要是真給董卓惹生氣了,惱羞成怒了,那董卓起身上前抬手給倆大耳光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劉辯聽後心中叫苦不迭,急忙把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般。


    組織了一番語言後,劉辯盡量以一個平緩的語氣說到:“相國誤會了!朕是見相國為國事奔波,日漸消瘦。這才幾天功夫不見,相國整整消瘦了一圈啊!朕這心裏,實在是心疼相國啊!”


    “噗……”大臣們聽後好懸沒噴出一口老血,俱是目瞪口呆的愣在了原地。


    就這比缸還粗的腰,您就敢在這瞪眼睛說瞎話?


    若是呂布在此,一定會吟詩一句送給劉辯:“造化鍾神秀啊!”


    垂簾聽政的何太後也是強忍笑意,以免笑出什麽岔子來。


    在感到好笑的同時,何太後的心中還湧上了一股心酸和欣慰。


    心酸是因為劉辯是堂堂的大漢天子,居然還得看一個權臣的眼色行事;


    欣慰則是因為劉辯不再是從前那個唯唯諾諾的小孩子,雖然還不能做到獨當一麵,更沒有一個天子應有的能力和手腕,但他正在逐漸成長。


    改變,就是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九原虓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山淺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山淺陌並收藏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