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回援下邳的陶謙不知遭遇了哪家兵馬的埋伏,陶謙身中數箭,不治身亡。


    據陶謙的親兵回憶,箭射陶謙之人臉上帶著一個青銅麵具,看不清是何相貌。


    其麾下兩萬將士,有的返回了下邳城尋找家眷,而後投效李靖,在李靖麾下消息。


    亦有投效袁術或是曹操的士兵,餘下的不知蹤影,或是流落山林,或是落草為寇。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折騰了一宿的西涼軍完全沒有攻城的打算,因為所有人都在忙著補覺。


    別說這些普通的士兵了,就連曹寧這個主將也是頂著黑眼圈,精神萎靡。


    幾日後,曹寧便得知了曹操率軍回援的消息。


    見事不可為,曹寧隻得拔營撤軍,無功而返。


    至此,徐州爭奪戰落下帷幕。


    徐州六郡被各路諸侯瓜分,其中最大的贏家定屬李靖無疑,或者應該說是呂布。


    徐州六郡中,李靖獨占三郡,分別是下邳、東海、廣陵三郡國;


    袁術占據了彭城國;


    曹操則是占據了琅琊和東莞。


    接下來的時間,李靖都在忙著處置戰後的相關事宜。


    整編降兵、貼榜安民這些,都是李靖需要做的。


    好在做這些事是陳圭父子的特長,無需李靖吩咐,二人便主動獻殷勤幫著李靖處置這些瑣事,李靖見後報之一笑。


    下邳的降兵共計三萬,其中有兩萬丹陽兵,五千騎兵以及陳家的五千家丁。


    去除其中老弱病殘後,李靖將兩萬五千士兵打散編入各部。


    整編過後,李靖麾下兵馬已經達到了六萬之數,其中丹陽兵五萬,並州狼騎五千,徐州騎兵五千。


    ……


    至於從徐州離開的劉備,則是星夜兼程的趕往了荊州。


    抵達荊州後,劉表熱情的設宴款待了劉備,開心的與劉備嘮著家長裏短。


    宴後,劉表把新野暫借給劉備,並給劉備撥付了許多糧草器械。


    而後劉備屯兵於新野,共計六千兵馬,其中三千騎兵,三千步卒。


    其實劉表給劉備安排的新野可不是什麽好去處,因為南陽雖然名義上是劉表治下,但劉表從未真正統治過南陽。


    南陽富庶無比,實際統治者可以說是袁術,也可以說是南陽的各個世家大族。


    這可不是後來袁術離開南陽的光景,眼下,劉備就得好好學學如何在夾縫中生存了。


    別說將南陽借給劉備,就是送給劉備,劉表也不會心疼,反正他管轄的南陽,不過那幾個屈指可數的小城罷了。


    ……


    如今天下,幾乎已經沒有了無主之地。


    呂布雄踞青、幽、冀、並四州,半個徐州以及揚州的淮南和丹陽二郡亦是呂布治下疆域;


    曹操占據兗州,並擁有徐州的琅琊和東莞二地;


    董卓占據司隸之地以及大半涼州;


    馬騰與韓遂這對難兄難弟在董卓的壓迫下苦不堪言,接連丟失地盤,損失兵馬。


    馬騰在武威落腳,韓遂則是占據了金城,二者互為犄角,共同抵禦董卓的兵鋒;


    劉焉占據天府之國,整個蜀地都在劉焉治下;


    劉表占據除去南陽意外的荊州全境;


    至於袁術,這位的地盤比較雜,除去呂布意外,就屬袁術的地盤跨度最大。


    袁術的地盤遍布三州,豫州全境、荊州南陽以及徐州的彭城、揚州的廬江都是在袁術治下;


    孫堅占據了除去淮南、丹陽、廬江三地意外的揚州全境;


    至於偏遠的交州,則是由擔任嶺南太守的士燮統治。


    雖然名為嶺南太守,但士燮幹的卻是交州刺史的活,整個交州都是士燮的一言堂。


    有句話叫作“天高皇帝遠”,這句話用在士燮身上在合適不過了。


    在兩漢時期,嶺南一直都是“化外之地”。


    所謂的化外之地,指的是文明地區以外的地方,即沒有開化的地方,跟現代的“三不管”地區有些類似。


    交州雖然幅員廣闊,卻十分落後貧窮,南方蠻夷又時常叛亂,故而動蕩不安。


    朝廷委派的交州刺史以及各郡大小官員經常被作亂的蠻夷殺害,到後來朝廷索性就放任不管了。


    其實也不是朝廷不想管,實在是管不了,派誰誰不願意去,誰去誰死,這怎麽管?


    交州的轄區並不小,包括了現在的廣d、廣x、以及越n的中北部地區。


    交州下設七郡,分別是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


    交州的叛亂一直持續到士燮擔任交趾太守後方才有所好轉,士燮為人寬厚,禮賢下士,即便是處在偏遠之地,仍然聲名遠揚,許多人為躲避戰亂都南下投奔他,成為交州的子民。


    士燮是個頗有才幹之人,為了根治交州的混亂,他深知重病需要下猛藥。


    於是士燮果斷地讓他的三個弟弟代理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之職,弭平動亂,恢複秩序,發展民生。


    在打了不知多少仗,頒布了不知多少政令後,交州方才慢慢安定了下來。


    交州逐漸安定下來後,各路諸侯便開始試探著插手交州事務,其中劉表、曹操、孫權三人的行動幅度最大。


    荊州牧劉表雖是被稱作“守土之犬”,但劉表並沒有傳言中的那麽不堪,時任荊州牧期間,劉表想方設法的意圖插手交州事務。


    劉表先後派了兩人前去交州,先前去的人名為賴恭,被劉表想辦法委任成了交州刺史;


    後來劉表又派了手下吳巨擔任蒼梧太守,隻可惜事與願違,賴恭和吳巨尿不到一個壺裏去,他倆不僅沒有聯手對付士燮,反而來了個窩裏鬥,吳巨把賴恭打的落荒而逃,星夜兼程的返回了荊州。


    事情到了這步,劉表企圖掌控交州的夢想已然破滅。


    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曹操不想看著劉表做大,但他的兵馬也沒有抵達交州,故此曹操采用了借刀殺人之計,以朝廷名義任命交趾太守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總督交趾、九真、合浦、南海等七郡軍事。


    不過中原距離嶺南實在是太遠,曹操對交州控製力度終究十分有限。


    江東孫氏,一直都在致力於奪取交州,但直到赤壁之戰後,孫權方能騰出手來專心對交州采取行動。


    赤壁之戰前,孫權自顧不暇,就更別說研究交州了。


    赤壁之戰是三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也是東吳開始對外擴張的起點。


    孫劉兩家聯手抗曹,一時半會曹操沒法打過長江來,故此這段短暫的和平局麵便給了孫權對交州動兵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九原虓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山淺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山淺陌並收藏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