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臥龍崗不遠處的一個酒家中,路過的劉備突然聽到裏麵有人在高聲放歌。


    “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歌罷,又有一人擊桌而歌。其歌曰:“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禦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罷撫掌大笑,劉備聽後連連點頭,急忙下馬帶著魏文通與尚師徒走進了酒家當中。


    走入之後,隻見二人憑桌對飲:上首者白麵長須,下首者清奇古貌。


    劉備行禮道:“敢問二位誰是臥龍先生?”


    長須之人問道:“閣下是何人?尋臥龍有何事?”


    劉備回答道:“吾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特來拜訪臥龍先生,以求濟世安民之術。”


    長須之人拱手道:“原來是劉皇叔,失敬失敬!”


    劉備激動的問到:“閣下便是臥龍先生麽?”


    長須之人搖頭道:“恐叫皇叔失望了,我二人皆非臥龍,吾乃潁川石廣元,這位是汝南孟公威,我倆都是臥龍的故友。”


    劉備雖是有些失望,但他並未將這抹神色擺在臉上,而是拱手道:“備久聞二位先生大名,今日幸得邂逅。現有隨行馬匹在此,可否勞煩二位同往臥龍莊上同敘?”


    石廣元笑著搖頭道:“我等皆是山野懶散之徒,不精治國安民之道,將軍請自上馬,前去尋訪臥龍。”


    劉備聽後倒也沒勉強:“即是如此,那請二位得空前來新野一敘,屆時在下定擺好酒宴款待二位。”


    石廣元拱手道:“多謝將軍盛情相邀,若是得了空,我二人定去新野叨擾。”


    隨後,劉備便辭別了他二人,拍馬朝著臥龍崗而去。


    到了莊前,劉備下馬叩門,上次那個小童迎了出來。


    “今日先生在家麽?”劉備一臉希冀的問到。


    “先生昨日歸來,如今正在堂上讀書。”童子答道。


    “勞煩替在下通傳一聲,就說劉備特來拜會先生。”劉備拱手道。


    “請在此稍歇。”小童答了一聲,轉身回屋中稟報去了。


    “先生有請!”不多時,折了回來的小童開口道。


    “有勞了!”劉備衝著小童拱了拱手,而後走進了宅子當中。


    走到中門,隻見門上一聯書雲:“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


    正看間,劉備便聽到了屋內傳來的吟詠之聲,於是劉備站在門前觀望。


    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放聲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雖是有些驚訝臥龍的年齡,但所謂“有誌不在年高”,甘羅十二歲便能拜相,年齡並不能說明什麽問題。


    待少年歌罷,劉備上前行禮道:“中山靖王之後、新野縣令劉玄德,拜見臥龍先生!”


    未等少年說話,劉備便接著說到:“先前水鏡先生為在下稱薦先生,前幾日在下前來拜會,但卻無緣得見,今日特冒風雪而來,得瞻尊貌,實為萬幸!”


    少年一臉苦笑著說到:“先生欲求見的,怕是家兄吧?”


    劉備聽後一愣:“閣下不是臥龍先生?”


    少年解釋道:“在下是臥龍之弟諸葛均,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二兄諸葛亮。”


    劉備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不知臥龍先生在家否?”


    諸葛均搖頭道:“家兄昨日歸來後便與崔州平出外閑遊去了!”


    劉備急道:“可知先生去了何處?”


    諸葛均再度搖頭道:“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於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


    劉備歎息道:“難道在下的緣分竟是淺薄至此,兩番前來都無緣得見先生!”


    諸葛均勸道:“皇叔不必沮喪,世間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些事情強求不得。”


    魏文通開口道:“哥哥,既然那先生不在家,那咱們便回吧。”


    劉備想了想說到:“來都已經來了,豈能就這麽回去了?”


    這時諸葛均說到:“家兄不在,在下不敢擅作主張久留車騎,容日卻來回禮。”


    劉備聽後對著諸葛均說到:“勞煩先生借紙筆作一書,以留達令兄。”


    諸葛均點了點頭,隨即吩咐小童取來文房四寶。


    尚師徒為劉備磨好墨後,劉備提筆在紙上洋洋灑灑的寫道:“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麵傾鄙悃。統希鑒原。”


    寫罷,劉備小心翼翼將其遞到了諸葛均手上。


    而後劉備拜辭出門,諸葛均出門相送,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


    劉備離開後,諸葛均來到了房後的一件小屋前。


    諸葛均輕輕的叩門道:“兄長,那劉玄德已經離開了。”


    話音落下,一個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的男子從屋中走出,此人不是孔明更是何人?


    兩兄弟並肩回到前屋,諸葛均不解的問到:“兄長,為何今日您在家卻不與那劉備相見?”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輕易便能得到的東西,一般都會被棄之如敝履,費勁千辛萬苦得到的東西,方才會被視若珍寶,不是麽?”


    諸葛均再度問到:“兄長,那你究竟欲輔佐何人?雖然您前些時日說欲輔佐那劉玄德,但這幾日小弟思前想後,都覺得兄長您不太像要輔佐劉玄德。”


    諸葛亮饒有興趣的問到:“哦?你是如何瞧出來此事的?”


    諸葛均笑道:“倒不是瞧出來,隻是感覺到了一些端倪。”


    諸葛亮開口道:“此事事關重大,為兄暫且還不能與你講明。”


    諸葛均點頭道:“小弟明白,今後此事小弟不會再提。”


    諸葛亮聽後起身道:“吾回小屋去了,你且在此好好讀書。”


    諸葛均起身道:“謹遵兄長教誨。”


    望著窗外的大雪和劉備三兄弟的馬蹄印,諸葛亮微不可查的歎了口氣。


    他的眼底閃過了一抹不忍之色,但為了謀劃已久的大計,諸葛亮隻能如此行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麽?”諸葛亮喃喃道。


    “但為了天下蒼生,在下別無他法。”諸葛亮眼底的不忍之色一閃而過,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堅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九原虓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山淺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山淺陌並收藏三國之九原虓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