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萬貫。”看著聶山送上來的奏章,趙栩笑的嘴都要合不攏了。
這朱勔真是不錯,臨死之前貢獻這麽多財富,可算是緩解了趙栩的燃眉之急。有了這筆錢,全國各地的河道就能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工作。
更難得的是,因為之前方臘起義導致朱勔在江南的莊園田莊等地遭受衝擊。心有餘悸的朱勔將大部分的實體產業都化成了金銀銅錢。這對於缺錢的趙栩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拿3000萬貫出來修繕各地河道。”趙栩這次可是大手筆了,他要保證最起碼幾年之內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水災。
“各地治理河道都有成例,這個朕不太懂也不參與。”趙栩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不過這筆錢發下去,絕對不允許被私吞。必須要有一個人負責監督使用。”
大宋官場是個什麽樣的情況,聶山可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這筆巨款若是無人監管,發下去之後能有一半用在治理河道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微臣願往。”聶山主動請纓。
“卿身上的擔子已經很重了,這件事情還是找別人來做。”
聶山深得趙栩看重,不但升任吏部尚書,還兼著開封府尹,同時還掌握著全新的皇城司等工作。
監管天下河道治理,需要滿天下的跑,這對於聶山來說完全不合適。
“濟.南府教授李若水可任總督河道事,監管天下河道之事。以後這個職務就改為河道總督,正三品。”趙栩給了那位在說嶽全傳之中都有出場的著名忠臣機會。讓他可以在不到三十歲就一躍成為朝中重臣。這一點和樞密使李綱一樣讓人震驚。
趙栩的話讓聶山驚訝抬頭。他不認識那位李若水,卻知道州學教授在朝中完全是不入流的存在。此時卻是被趙栩直接一步登天成了河道總督。若是幹的好,幾年之後入朝至少也是政事堂的級別。
趙栩對於大宋混亂的官職很是不滿,對這方麵的改變是必然的事情。尤其是權力太大的宰相,必須予以廢除。像是明朝的官製就非常合適。
他的計劃是一點點來而不是直接推翻重建,要等到宗澤從宰相的崗位退休成為最後一位宰相之後才會最終完成。
“明天就可以開始了。”聶山離開之後,趙栩拿起了李綱的奏章。明天早朝的時候就將對都門禁軍砍下第一刀。
大宋的早朝並非是許多人所想的那樣每天都來,按照規定是三天一次視朝。如果皇帝是宋徽宗那樣的昏君的話,十天半個月不上朝也多的是。
紫宸殿上,李信喊出經典的有本上奏,無本退朝的話語後。身為宰相的蔡京正準備就昨天趙栩發下來任命李若水為河道總督的事情反駁回去。畢竟趙栩表現出來的對權力的掌控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這位宰相的權勢。
不過沒等他出頭,對麵武將首席的李綱卻是提前站了出來。
“微臣有本上奏。”李綱行禮之後抬起頭,大聲將自己想說的話喊了出來“微臣查知都門禁軍之中多有軍將役使軍士為家中仆役,工坊做工打雜。堂堂皇朝將士竟然淪為軍將之私仆。此乃欺君之罪!”
理論上所有吃皇糧的人,從宰相蔡京到都門禁軍的士卒都是皇帝的仆人。禁軍軍將們私自役使軍士說是欺君,妥妥的沒有問題。
李綱此話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都門禁軍的水有多麽的深不可測,這座大殿內的全都知道。可誰都沒有想到李綱居然如此熱血,剛剛上任樞密使就要對禁軍動刀。這份膽量或許隻有當年的王安石才有。
“居然有這種事情?”趙栩用著自己足以獲得金酸梅獎的蹩腳演技配合演戲“簡直是膽大妄為。你可有證據?”
“微臣證據確鑿。”李綱自然是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才發難。當即就將厚厚的奏章送了上去。
這份奏章趙栩早就看過了,不過此時還是假裝第一次見到。
隨意翻閱一遍之後趙栩一臉怒意的重重拍在扶手上“真是無法無天!李綱!”
“微臣在。”
“去嚴查此事。一經查實,一律嚴懲。”
“遵旨。”
趙栩要對都門禁軍下手的消息實際上很早就已經傳遍了汴梁城。畢竟有宋一朝幾乎每代皇帝都會來上了這麽一出。都門禁軍的軍將們都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隻是這一次,趙栩明顯是要動真格的。早上朝會定下的嚴查,下午的時候李綱就已經帶著一批神武軍開始滿汴梁城的抓人。
各處酒樓工坊,三瓦兩舍等處打工的禁軍將士紛紛被抓捕。許多人還拿著勺子,舉著算命的橫幅,抱著各種樂器的時候就被捆上帶走去了軍營。
這次行動李綱用的全部是神武軍。因為這是屬於軍方的行動,讓開.封府動手的話那就是在打軍方的臉。
到了晚上的時候,已經有超過十位禁軍將門的各級軍將被從各處抓獲,他們的宅邸名下的產業也全部都被查封。
這次的行動規模非常大,整個汴梁城都知道了。無數人都為趙栩的大手筆而震驚。要知道就算是當年王安石砍禁軍的時候也隻是裁撤編製並沒有抓人。
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隨後的兩天時間裏就傳來了那些被抓捕的禁軍將門紛紛認罪,接著就被處斬,家產全部沒收的消息。
大宋號稱刑不上大夫,武將方麵雖然下手頗狠可對於杯酒釋兵權的那些人後代卻很照顧。都門禁軍各級指揮都是他們世代世襲。百多年繁衍下來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集團。
這次李綱出手一刀就狠狠的砍掉了將門賺錢的一條大財路,更是史無前例的開始殺人。真的是嚇到了不少人。
“諸位兄弟,這次的事情該怎麽辦?”金水橋北一座掛滿了玻璃風燈的宅院內,一群都門禁軍內有頭有臉的人物正在聚會。為首一人麵白無須,一臉富態。看著像富家翁遠比像軍將的中年人擺弄著手中的一枚玉佩,沉聲詢問“那李綱心狠手黑猶如屠夫,那麽多人說殺就殺了,說抄家就抄家了。吾輩定要拿出對策來才是。”
在坐的數十人頓時群情激動,紛紛破口大罵。這處大廳內一時之間充斥著眾多汴梁城的低俗俚語。若是咒罵能夠殺人,此時的李綱必然已經是屍骨無存。
這群人雖然看著像是富家翁,可實際上各個都是禁軍軍將,而且祖上都是曾經闊過的那種。
像是這座宅院的主人,那個一臉富態的富家翁高明義就是渤海郡王高懷德的後人。在坐的眾人還有武威郡王石守信之後,琅琊郡王王審琦之後等等。都是開國功臣的後人。
隻是和他們那些戰功赫赫的先祖們比起,這些後人就是爛泥塘裏的泥水般讓人惡心。
看著眾多軍將們在那裏罵罵咧咧,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出有用的建議。這群人裏麵唯一算是有點頭腦的高明義快被氣死了。
禁軍軍士們的生活都很艱辛,可軍將們卻是一個個富的流油。從小就生活在這種極度富裕,有著大批軍士作為奴仆,而且還有世襲官職的家庭裏。這些軍將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享受。
讓過了一輩子這種什麽都不用想,隻需要享受生活的這些人想辦法應付突發狀況,實在是太過強人鎖男。
“咱們出錢怎麽樣?”紛紛擾擾了許久之後,終於有人提出了正式的主意“以前的人不都是被買通了嗎?直接一百萬貫錢砸過去,把那李綱給砸死。”
“一百萬貫錢砸不死李綱,會把咱們都給砸死。”高明義氣的胡子都在顫抖“那李綱今年不過四十就做到了樞密使。區區百萬貫錢就想砸開他?你腦子裏麵裝的都是生鏽的黃銅不成?”
李綱正是前途遠大的時候,怎麽可能會被區區一百萬貫錢打倒。太瞧不起人了。
“那就加錢!”
“別再提錢了!”高明義用力拍著桌子“他殺了人了!咱們和他李綱已經是不死不休!”
“那就找人做了他!”馬上就有人喊要走極端路線。
“那是樞密使,朝廷重臣。”高明義抬手捂頭“不是你在三瓦兩舍裏爭風吃醋的各家衙內。別說你找的那些幫閑們能不能幹掉一位樞密使,就算成了,今天屋裏的人一個都別想活!”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這麽幹看著?”
“要不咱們鼓動軍漢們鬧餉吧。”這一招是禁軍軍將們常用的招數,鼓動兵變對朝廷施加壓力。為了維持汴梁城的繁華,基本上每次兵變都能成功迫使朝廷退步。隻不過為首出頭的人肯定是要倒黴。
“沒用的。”高明義歎息搖頭“城內有幾千背嵬軍,城外有幾萬神武軍。之前年節的時候那些神武軍有多麽悍勇你們不是沒看到。咱們這邊聚集人手,那邊就能調集大軍過來滅了咱們。”
年節之變的時候神武軍控製整個汴梁城,當時那軍紀森嚴,甲葉鏗鏘,殺氣騰騰的場麵可是嚇壞了不少人。想要憑借那些隻會在三瓦兩舍裏打架的幫閑仆役們和這些鐵血之軍放對,估計人家都沒列好軍陣,自己這邊就已經是自行崩潰。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這麽等死不成?”
“咱們買通百官。”高明義一直沒提是誰在支持李綱,因為那個名字單純是提起就會讓他們感覺毛骨悚然的害怕“讓他們全力彈劾李綱。就算不能弄倒他李綱,也要讓他身敗名裂無心再找咱們的麻煩!”
這朱勔真是不錯,臨死之前貢獻這麽多財富,可算是緩解了趙栩的燃眉之急。有了這筆錢,全國各地的河道就能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工作。
更難得的是,因為之前方臘起義導致朱勔在江南的莊園田莊等地遭受衝擊。心有餘悸的朱勔將大部分的實體產業都化成了金銀銅錢。這對於缺錢的趙栩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拿3000萬貫出來修繕各地河道。”趙栩這次可是大手筆了,他要保證最起碼幾年之內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水災。
“各地治理河道都有成例,這個朕不太懂也不參與。”趙栩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不過這筆錢發下去,絕對不允許被私吞。必須要有一個人負責監督使用。”
大宋官場是個什麽樣的情況,聶山可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這筆巨款若是無人監管,發下去之後能有一半用在治理河道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微臣願往。”聶山主動請纓。
“卿身上的擔子已經很重了,這件事情還是找別人來做。”
聶山深得趙栩看重,不但升任吏部尚書,還兼著開封府尹,同時還掌握著全新的皇城司等工作。
監管天下河道治理,需要滿天下的跑,這對於聶山來說完全不合適。
“濟.南府教授李若水可任總督河道事,監管天下河道之事。以後這個職務就改為河道總督,正三品。”趙栩給了那位在說嶽全傳之中都有出場的著名忠臣機會。讓他可以在不到三十歲就一躍成為朝中重臣。這一點和樞密使李綱一樣讓人震驚。
趙栩的話讓聶山驚訝抬頭。他不認識那位李若水,卻知道州學教授在朝中完全是不入流的存在。此時卻是被趙栩直接一步登天成了河道總督。若是幹的好,幾年之後入朝至少也是政事堂的級別。
趙栩對於大宋混亂的官職很是不滿,對這方麵的改變是必然的事情。尤其是權力太大的宰相,必須予以廢除。像是明朝的官製就非常合適。
他的計劃是一點點來而不是直接推翻重建,要等到宗澤從宰相的崗位退休成為最後一位宰相之後才會最終完成。
“明天就可以開始了。”聶山離開之後,趙栩拿起了李綱的奏章。明天早朝的時候就將對都門禁軍砍下第一刀。
大宋的早朝並非是許多人所想的那樣每天都來,按照規定是三天一次視朝。如果皇帝是宋徽宗那樣的昏君的話,十天半個月不上朝也多的是。
紫宸殿上,李信喊出經典的有本上奏,無本退朝的話語後。身為宰相的蔡京正準備就昨天趙栩發下來任命李若水為河道總督的事情反駁回去。畢竟趙栩表現出來的對權力的掌控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這位宰相的權勢。
不過沒等他出頭,對麵武將首席的李綱卻是提前站了出來。
“微臣有本上奏。”李綱行禮之後抬起頭,大聲將自己想說的話喊了出來“微臣查知都門禁軍之中多有軍將役使軍士為家中仆役,工坊做工打雜。堂堂皇朝將士竟然淪為軍將之私仆。此乃欺君之罪!”
理論上所有吃皇糧的人,從宰相蔡京到都門禁軍的士卒都是皇帝的仆人。禁軍軍將們私自役使軍士說是欺君,妥妥的沒有問題。
李綱此話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
都門禁軍的水有多麽的深不可測,這座大殿內的全都知道。可誰都沒有想到李綱居然如此熱血,剛剛上任樞密使就要對禁軍動刀。這份膽量或許隻有當年的王安石才有。
“居然有這種事情?”趙栩用著自己足以獲得金酸梅獎的蹩腳演技配合演戲“簡直是膽大妄為。你可有證據?”
“微臣證據確鑿。”李綱自然是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才發難。當即就將厚厚的奏章送了上去。
這份奏章趙栩早就看過了,不過此時還是假裝第一次見到。
隨意翻閱一遍之後趙栩一臉怒意的重重拍在扶手上“真是無法無天!李綱!”
“微臣在。”
“去嚴查此事。一經查實,一律嚴懲。”
“遵旨。”
趙栩要對都門禁軍下手的消息實際上很早就已經傳遍了汴梁城。畢竟有宋一朝幾乎每代皇帝都會來上了這麽一出。都門禁軍的軍將們都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隻是這一次,趙栩明顯是要動真格的。早上朝會定下的嚴查,下午的時候李綱就已經帶著一批神武軍開始滿汴梁城的抓人。
各處酒樓工坊,三瓦兩舍等處打工的禁軍將士紛紛被抓捕。許多人還拿著勺子,舉著算命的橫幅,抱著各種樂器的時候就被捆上帶走去了軍營。
這次行動李綱用的全部是神武軍。因為這是屬於軍方的行動,讓開.封府動手的話那就是在打軍方的臉。
到了晚上的時候,已經有超過十位禁軍將門的各級軍將被從各處抓獲,他們的宅邸名下的產業也全部都被查封。
這次的行動規模非常大,整個汴梁城都知道了。無數人都為趙栩的大手筆而震驚。要知道就算是當年王安石砍禁軍的時候也隻是裁撤編製並沒有抓人。
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隨後的兩天時間裏就傳來了那些被抓捕的禁軍將門紛紛認罪,接著就被處斬,家產全部沒收的消息。
大宋號稱刑不上大夫,武將方麵雖然下手頗狠可對於杯酒釋兵權的那些人後代卻很照顧。都門禁軍各級指揮都是他們世代世襲。百多年繁衍下來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集團。
這次李綱出手一刀就狠狠的砍掉了將門賺錢的一條大財路,更是史無前例的開始殺人。真的是嚇到了不少人。
“諸位兄弟,這次的事情該怎麽辦?”金水橋北一座掛滿了玻璃風燈的宅院內,一群都門禁軍內有頭有臉的人物正在聚會。為首一人麵白無須,一臉富態。看著像富家翁遠比像軍將的中年人擺弄著手中的一枚玉佩,沉聲詢問“那李綱心狠手黑猶如屠夫,那麽多人說殺就殺了,說抄家就抄家了。吾輩定要拿出對策來才是。”
在坐的數十人頓時群情激動,紛紛破口大罵。這處大廳內一時之間充斥著眾多汴梁城的低俗俚語。若是咒罵能夠殺人,此時的李綱必然已經是屍骨無存。
這群人雖然看著像是富家翁,可實際上各個都是禁軍軍將,而且祖上都是曾經闊過的那種。
像是這座宅院的主人,那個一臉富態的富家翁高明義就是渤海郡王高懷德的後人。在坐的眾人還有武威郡王石守信之後,琅琊郡王王審琦之後等等。都是開國功臣的後人。
隻是和他們那些戰功赫赫的先祖們比起,這些後人就是爛泥塘裏的泥水般讓人惡心。
看著眾多軍將們在那裏罵罵咧咧,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出有用的建議。這群人裏麵唯一算是有點頭腦的高明義快被氣死了。
禁軍軍士們的生活都很艱辛,可軍將們卻是一個個富的流油。從小就生活在這種極度富裕,有著大批軍士作為奴仆,而且還有世襲官職的家庭裏。這些軍將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享受。
讓過了一輩子這種什麽都不用想,隻需要享受生活的這些人想辦法應付突發狀況,實在是太過強人鎖男。
“咱們出錢怎麽樣?”紛紛擾擾了許久之後,終於有人提出了正式的主意“以前的人不都是被買通了嗎?直接一百萬貫錢砸過去,把那李綱給砸死。”
“一百萬貫錢砸不死李綱,會把咱們都給砸死。”高明義氣的胡子都在顫抖“那李綱今年不過四十就做到了樞密使。區區百萬貫錢就想砸開他?你腦子裏麵裝的都是生鏽的黃銅不成?”
李綱正是前途遠大的時候,怎麽可能會被區區一百萬貫錢打倒。太瞧不起人了。
“那就加錢!”
“別再提錢了!”高明義用力拍著桌子“他殺了人了!咱們和他李綱已經是不死不休!”
“那就找人做了他!”馬上就有人喊要走極端路線。
“那是樞密使,朝廷重臣。”高明義抬手捂頭“不是你在三瓦兩舍裏爭風吃醋的各家衙內。別說你找的那些幫閑們能不能幹掉一位樞密使,就算成了,今天屋裏的人一個都別想活!”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這麽幹看著?”
“要不咱們鼓動軍漢們鬧餉吧。”這一招是禁軍軍將們常用的招數,鼓動兵變對朝廷施加壓力。為了維持汴梁城的繁華,基本上每次兵變都能成功迫使朝廷退步。隻不過為首出頭的人肯定是要倒黴。
“沒用的。”高明義歎息搖頭“城內有幾千背嵬軍,城外有幾萬神武軍。之前年節的時候那些神武軍有多麽悍勇你們不是沒看到。咱們這邊聚集人手,那邊就能調集大軍過來滅了咱們。”
年節之變的時候神武軍控製整個汴梁城,當時那軍紀森嚴,甲葉鏗鏘,殺氣騰騰的場麵可是嚇壞了不少人。想要憑借那些隻會在三瓦兩舍裏打架的幫閑仆役們和這些鐵血之軍放對,估計人家都沒列好軍陣,自己這邊就已經是自行崩潰。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這麽等死不成?”
“咱們買通百官。”高明義一直沒提是誰在支持李綱,因為那個名字單純是提起就會讓他們感覺毛骨悚然的害怕“讓他們全力彈劾李綱。就算不能弄倒他李綱,也要讓他身敗名裂無心再找咱們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