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鄭家賢就提著吃食上門了。
這回提的不是點心,而是鄭家廚子自己做的,鄭家賢好吃是得了鄭老爺的真傳,鄭老爺雖稱不上是老饕,不過天南海北的吃食他也都嚐過,家裏更是請了幾個廚藝高超,擅長各種菜係的廚子。
鄭家賢也看不出方錚跟馮輕的口味,他索性讓家裏的三個廚子各做了拿手的菜。
自己一個人拿不完,還讓家裏小廝一起送來。
“鄭兄無需如此費心。”方錚將人讓進來。
全部都擺放到桌上,足有二十盤,不過每盤都不多,倒也不誇張。
“方兄你可別跟我客氣,往常我爹跟我娘不讓我多吃,今日還是接著方兄的光,我才能吃這麽多。”實在是鄭家賢的體重一日重過一日,方老爺跟方夫人擔心兒子以後連走路都費勁,平常雖不至於餓著他,卻也不是由著他隨心吃的。
鄭家賢昨日回去就跟鄭老爺說了來方家的事,鄭老爺一直感念方錚對鄭家的恩情,恨不得親自下廚,以視對方錚的重視,還是鄭家賢阻止,鄭老爺才冷靜了些。
馮輕曾今是吃過八大菜係的,倒是沒啥偏好,不過聞著桌上的菜香,她深吸一口氣,覺得當真是小看了這些廚子。
擺放在桌上的這些菜,無論色香味,都讓人忍不住垂涎的。
鄭家賢剛要招呼方錚跟馮輕坐下吃,門又被敲響。
來人竟是張吉恒。
沒想到鄭家賢也在,張吉恒暗鬆口氣。
“張兄,真是巧,快些進來,正好一起吃。”鄭家賢自來熟,直接招呼張吉恒。
跟方錚及鄭家賢打了招呼,張吉恒有些尷尬地看著自己手裏提著的油紙包,這是在街上買的驢打滾,這麽一大包,也沒用三十個銅板。
對比那一大桌好吃的,實在是拿不出手。
張吉恒想將油紙包藏在身後。
還沒等他動作,鄭家賢已經更快一步接過,他深吸一口氣,聞了聞,笑道:“是不是驢打滾?就東街街邊那家買的?他家的味道最好,我隔三差五就要出去吃一回。”
張吉恒不著痕跡地又呼出一口氣,點點頭,笑道:“對的,我也是看著排隊的人挺多,這才買了些。”
鄭家賢並沒直接打開油紙包,而是送到了方錚麵前,“方兄,你聞聞,還真香,方夫人定會喜歡。”
“多謝。”有鄭家賢的存在,張吉恒對上方錚平靜的臉就沒有那般緊張。
說來也是奇怪,當初他們一起趕考的時候,他對方錚還能冷靜自持,可方錚高中解元後,張吉恒再遇上方錚,本能的就多了尊敬。
方錚以後是要做官的,若是運氣好,甚至能留在京都,而他能不能得個一官半職還得看運氣,張吉恒如今看方錚已經是把他當做大業的朝廷命官了,是縣令都望塵莫及的那種。
想到這些,張吉恒就有些佩服鄭家賢了,這個胖子不知是心大,還是真把方錚當成至交好友了,他對方錚一如既往的自來熟。
也好在有鄭家賢在,院子裏氣氛正好。
又寒暄了一陣,鄭家賢便招呼道:“這些菜再不吃就冷了,冷了味道不如熱的,方兄,咱們不如邊吃邊說?”
鄭家賢在方家吃飯時就沒講究過食不言。
方錚頷首,請張吉恒進屋。
都是熟人,家裏又隻有馮輕一個婦人,也就不講究分桌。
方錚跟馮輕自是坐在一起,鄭家賢坐在方錚的另一側,張吉恒則靠著鄭家賢坐。
“方兄跟張兄都不善飲酒,今日咱們就以茶代酒,好好敘敘舊。”鄭家賢朝方錚看了一眼,笑道。
方錚舉杯,他跟張吉恒也急忙端著杯子。
“鄭兄,張兄,無需客氣。”方錚眼神沒離開過馮輕,見馮輕盯著跟前那道椒鹽雞看,他勾了勾嘴角,跟鄭家賢及張吉恒說。
而後不等兩人回應,便舉箸,夾菜。
自家相公都動筷子了,馮輕也就跟著夾了一筷子雞肉。
嗯,味道真的不錯,香脆可口,看來自己的手藝還有待加強。
趁著鄭家賢跟張吉恒都低頭吃菜時,方錚將自己手邊的一盅燕窩紅棗湯放到了馮輕麵前,“娘子嚐嚐。”
在大業,莫說燕窩了,就是銀耳都少有人吃得起,馮輕嚐了一口,不算甜膩,入口嫩滑,馮輕眼睛亮了亮,無聲跟方錚說了一句,好喝。
一盅不知不覺便見了底。
桌下,方錚握了握自家娘子的手。
是他虧待了娘子。
知曉方錚的心思,馮輕勾了勾他的手心,朝方錚笑,這燕窩雖味道很好,不過她更願意每日跟方錚一起吃家常菜。
方錚無聲笑,他趁著鄭家賢跟張吉恒低頭吃飯時,又給馮輕夾了一塊清豐縣少見的一種海裏的魚,這海魚塊頭大,紅燒的,吃起來沒多大的腥味,刺也少,像是後世的馬鮫魚。
這頓飯吃的有些久,一頓飯下來,除了鄭家賢跟前的盤子裏都空了,方錚跟馮輕,及張吉恒則吃的不算太多。
方錚跟馮輕是胃口不如鄭家賢大,張吉恒則是不好意思。
吃完了飯,馮輕將桌子收拾幹淨,出了堂屋。
張吉恒這才說明來意。
他是想問方錚何時趕往京都。
大業鄉試三年一次,會試則是在每年鄉試過後的來年二月,如今已快到十一月,滿打滿算,離會試也就還有三個月時間。
鄉試都是提前兩個月去的,這會試在京都,如今又是冬日,趕路極不方便,張吉恒估算,從清豐縣到京都,路上起碼要行大半個月,這還是最順利的估算,若是遇到雨雪天氣,或是別的狀況,再到京都,怕是要更久。
去了京都再找住處,熟悉周遭,又要一段時日。
張吉恒左思右想,還是想年前就走。
這回趕往京都參加會試的除了他跟方錚外,還有另外三人,那三人是三年前參加過會試,卻並未中的,張吉恒與那三人不熟,他前幾日上門請教過,不過那三人並未提過多,張吉恒心裏不安,這才過來方家,想問問方錚的意見。
方錚沒打算年前去,他想陪著娘子在家裏過年,每年過年的時候,娘子都很開心,今年更是有金姨在,娘子定是舍不得離開家。
過年之後再走不遲。
這回提的不是點心,而是鄭家廚子自己做的,鄭家賢好吃是得了鄭老爺的真傳,鄭老爺雖稱不上是老饕,不過天南海北的吃食他也都嚐過,家裏更是請了幾個廚藝高超,擅長各種菜係的廚子。
鄭家賢也看不出方錚跟馮輕的口味,他索性讓家裏的三個廚子各做了拿手的菜。
自己一個人拿不完,還讓家裏小廝一起送來。
“鄭兄無需如此費心。”方錚將人讓進來。
全部都擺放到桌上,足有二十盤,不過每盤都不多,倒也不誇張。
“方兄你可別跟我客氣,往常我爹跟我娘不讓我多吃,今日還是接著方兄的光,我才能吃這麽多。”實在是鄭家賢的體重一日重過一日,方老爺跟方夫人擔心兒子以後連走路都費勁,平常雖不至於餓著他,卻也不是由著他隨心吃的。
鄭家賢昨日回去就跟鄭老爺說了來方家的事,鄭老爺一直感念方錚對鄭家的恩情,恨不得親自下廚,以視對方錚的重視,還是鄭家賢阻止,鄭老爺才冷靜了些。
馮輕曾今是吃過八大菜係的,倒是沒啥偏好,不過聞著桌上的菜香,她深吸一口氣,覺得當真是小看了這些廚子。
擺放在桌上的這些菜,無論色香味,都讓人忍不住垂涎的。
鄭家賢剛要招呼方錚跟馮輕坐下吃,門又被敲響。
來人竟是張吉恒。
沒想到鄭家賢也在,張吉恒暗鬆口氣。
“張兄,真是巧,快些進來,正好一起吃。”鄭家賢自來熟,直接招呼張吉恒。
跟方錚及鄭家賢打了招呼,張吉恒有些尷尬地看著自己手裏提著的油紙包,這是在街上買的驢打滾,這麽一大包,也沒用三十個銅板。
對比那一大桌好吃的,實在是拿不出手。
張吉恒想將油紙包藏在身後。
還沒等他動作,鄭家賢已經更快一步接過,他深吸一口氣,聞了聞,笑道:“是不是驢打滾?就東街街邊那家買的?他家的味道最好,我隔三差五就要出去吃一回。”
張吉恒不著痕跡地又呼出一口氣,點點頭,笑道:“對的,我也是看著排隊的人挺多,這才買了些。”
鄭家賢並沒直接打開油紙包,而是送到了方錚麵前,“方兄,你聞聞,還真香,方夫人定會喜歡。”
“多謝。”有鄭家賢的存在,張吉恒對上方錚平靜的臉就沒有那般緊張。
說來也是奇怪,當初他們一起趕考的時候,他對方錚還能冷靜自持,可方錚高中解元後,張吉恒再遇上方錚,本能的就多了尊敬。
方錚以後是要做官的,若是運氣好,甚至能留在京都,而他能不能得個一官半職還得看運氣,張吉恒如今看方錚已經是把他當做大業的朝廷命官了,是縣令都望塵莫及的那種。
想到這些,張吉恒就有些佩服鄭家賢了,這個胖子不知是心大,還是真把方錚當成至交好友了,他對方錚一如既往的自來熟。
也好在有鄭家賢在,院子裏氣氛正好。
又寒暄了一陣,鄭家賢便招呼道:“這些菜再不吃就冷了,冷了味道不如熱的,方兄,咱們不如邊吃邊說?”
鄭家賢在方家吃飯時就沒講究過食不言。
方錚頷首,請張吉恒進屋。
都是熟人,家裏又隻有馮輕一個婦人,也就不講究分桌。
方錚跟馮輕自是坐在一起,鄭家賢坐在方錚的另一側,張吉恒則靠著鄭家賢坐。
“方兄跟張兄都不善飲酒,今日咱們就以茶代酒,好好敘敘舊。”鄭家賢朝方錚看了一眼,笑道。
方錚舉杯,他跟張吉恒也急忙端著杯子。
“鄭兄,張兄,無需客氣。”方錚眼神沒離開過馮輕,見馮輕盯著跟前那道椒鹽雞看,他勾了勾嘴角,跟鄭家賢及張吉恒說。
而後不等兩人回應,便舉箸,夾菜。
自家相公都動筷子了,馮輕也就跟著夾了一筷子雞肉。
嗯,味道真的不錯,香脆可口,看來自己的手藝還有待加強。
趁著鄭家賢跟張吉恒都低頭吃菜時,方錚將自己手邊的一盅燕窩紅棗湯放到了馮輕麵前,“娘子嚐嚐。”
在大業,莫說燕窩了,就是銀耳都少有人吃得起,馮輕嚐了一口,不算甜膩,入口嫩滑,馮輕眼睛亮了亮,無聲跟方錚說了一句,好喝。
一盅不知不覺便見了底。
桌下,方錚握了握自家娘子的手。
是他虧待了娘子。
知曉方錚的心思,馮輕勾了勾他的手心,朝方錚笑,這燕窩雖味道很好,不過她更願意每日跟方錚一起吃家常菜。
方錚無聲笑,他趁著鄭家賢跟張吉恒低頭吃飯時,又給馮輕夾了一塊清豐縣少見的一種海裏的魚,這海魚塊頭大,紅燒的,吃起來沒多大的腥味,刺也少,像是後世的馬鮫魚。
這頓飯吃的有些久,一頓飯下來,除了鄭家賢跟前的盤子裏都空了,方錚跟馮輕,及張吉恒則吃的不算太多。
方錚跟馮輕是胃口不如鄭家賢大,張吉恒則是不好意思。
吃完了飯,馮輕將桌子收拾幹淨,出了堂屋。
張吉恒這才說明來意。
他是想問方錚何時趕往京都。
大業鄉試三年一次,會試則是在每年鄉試過後的來年二月,如今已快到十一月,滿打滿算,離會試也就還有三個月時間。
鄉試都是提前兩個月去的,這會試在京都,如今又是冬日,趕路極不方便,張吉恒估算,從清豐縣到京都,路上起碼要行大半個月,這還是最順利的估算,若是遇到雨雪天氣,或是別的狀況,再到京都,怕是要更久。
去了京都再找住處,熟悉周遭,又要一段時日。
張吉恒左思右想,還是想年前就走。
這回趕往京都參加會試的除了他跟方錚外,還有另外三人,那三人是三年前參加過會試,卻並未中的,張吉恒與那三人不熟,他前幾日上門請教過,不過那三人並未提過多,張吉恒心裏不安,這才過來方家,想問問方錚的意見。
方錚沒打算年前去,他想陪著娘子在家裏過年,每年過年的時候,娘子都很開心,今年更是有金姨在,娘子定是舍不得離開家。
過年之後再走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