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太子人選
偏執首輔命太硬,得盤! 作者:一季之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夫人對於花箋的想法,倒是沒有什麽意見。
不過,不管怎麽樣,第一重要的都是花箋是最重要的。
花箋在坐月子的時候,也是照顧兩個孩子的,隻要是她能夠自己動手的,就不會假手於其他人的。
司君之也是每天都上朝了。
“陛下,儲君之位還是要早早定下來的好啊。”今日的早朝,就有人讓皇帝趕緊將太子的位置定下來。
之前有太子的時候,倒是誰也沒有說這個事情。
不過,現在太子不在了,自然是要選擇下一個了。
免得到時候皇帝發生什麽意外的話,朝廷動蕩不安。
儲君之位也可以避免其他的皇子爭名逐利,做出來什麽其他不好的事情。
“是啊,陛下……”有一個人開口,就有其他的人開口跟風。
確實是儲君之位早早定下來的好。
大家都已經做好了被皇帝反駁的想法了,畢竟,現在的皇帝還算是年輕的,儲君之位到底也不是那麽著急的。
可皇帝聽到這個話,卻並沒有開口反駁。
“不知諸位覺得哪個皇子為儲君好?”皇帝表麵上笑著看著下麵的那些大臣,開口問了一句。
經曆了十三王爺的時候,皇帝覺得有必要將儲君的事情給公布出來,免得真的有什麽萬一的話,會讓整個國家都陷入動蕩的。
今天,這有大臣提出來,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皇帝的這個話,完全在大家的意料之外的,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應該怎麽說才好了。
他們隻是想要讓皇帝立儲君,至於那個儲君是誰,他們真的沒有考慮過呢。
畢竟,今天也沒打算讓皇帝就同意的。
“這,還由陛下定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將這個事情交給皇帝來辦了。
這他們也不知道該說誰好,也害怕撞傷口上。
這太子的事情剛剛完事,誰也不知道皇帝的心裏麵是怎麽想的,就怕這個提議錯了的話,會讓皇帝遷怒。
這些大臣也都是人精,自然是不會讓自己陷入那種地步的,所以誰也沒有說。
“這國不可一日無君,朕的身體也越發不如之前了,這儲君之位確實是該早點定下來了。”皇帝看著這些大臣的樣子,就開口說了起來。
一邊說的時候,一邊看著下麵這些大臣的反應是什麽樣子的。
其實,皇帝的身體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可是,他這麽說,也是為了接著來說的話,能夠更加的順利一點的。
大臣聽到皇帝這個話,就知道皇帝的心裏麵已經有了想法了。
都是豎著耳朵聽起來,想要看看到底是哪個皇子能夠入了皇帝的眼。
“即日起,司君之為太子,朕身體欠安,由太子監國。”皇帝看向下麵的司君之,直接就開口交代了起來。
話裏麵也是不容任何人拒絕的意思。
皇帝說完,整個朝廷都是一瞬間的靜默,誰也沒有說話,明顯都是被這個決定給震驚住了。
都知道皇帝非常看好司君之,可是沒想到竟然想要立司君之為太子,這是他們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唯一能夠冷靜的也就隻有司君之了,他早就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了,所以,並不意外。
“陛下,三思啊!”有的大臣反應過來了,立馬就朝著皇帝跪下來,開口說了起來,希望皇帝能夠收回成命。
這立太子,和立司君之為太子,這可是兩碼事啊。
雖然朝廷中已經清理了一些人,了是還有一些人是和司君之有過節的,這個時候自然是不遺餘力的想要將這個事情給不了了之了。
不然的話,等司君之真的當了太子,到時候恐怕會拿他們開刀的。
“夠了,讓朕立太子的是你們,現在說不行的又是你們,怎麽?難不成你們是想要坐在朕這個位置上不成?”皇帝看著底下的這些大臣,就開口怒斥了起來。
他定下來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所以,不管這些大臣要怎麽反對,讓司君之為太子的事情,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皇帝的怒氣,也是沒有絲毫的掩飾。
“陛下,這首輔並沒有您的血脈……”有人還是不死心的說了起來。
大多數都是立嫡或者是立長的,可司君之即非嫡,又非長,甚至都不是皇帝的血脈,怎麽就能立為太子呢?
皇帝就算是再怎麽看好司君之,大不了就給他一個攝政王的身份就是了,為什麽偏偏是太子啊。
皇帝的這一舉動,可謂是讓很多人都是措手不及的。
“那按你們的意思,是想立誰為太子?”皇帝聽到這些反對的聲音,並沒有生氣,反而是平靜的反問了一句。
剛剛讓他們說,一個兩個的都不說話,現在又弄出來這樣的事情,這天下,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呢?
皇帝現在的這個樣子,可是比生氣的時候還要可怕。
剛剛說的正歡的那幾個人,現在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什麽是好了。
“既然諸位沒有好的人選,那就這麽定了,司君之為太子!”皇帝看著沒有人說話,當即就拍板定下來了。
他當然是知道那些反對的大臣心裏麵是怎麽想的了。
可他是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經決定好的事情,那就容不得反悔。
今天,無論是誰說什麽,司君之都一定會是太子了。
“先不說君之之前救過朕的性命,就判亂的那日,若不是君之,恐怕這個天下早就已經改名換姓了,怎麽?這些功勞難不成做太子還不成?”皇帝緊接著又開口說了起來。
在他的眼裏,自己的這條命都是司君之給的,所以,做太子,甚至是未來的皇帝,都是沒問題的。
況且,司君之本身就是有大才的人,如果將天下交給他的話,說不定能夠更加的繁榮昌盛呢。
“臣遵旨……”有人聽到皇帝的這個話,就開口肯定了起來。
雖然有人反對司君之當太子,可還是有人讚同的。
畢竟,朝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希望國家越來越好的,司君之的能力也是看在眼裏的,並沒有什麽異議。
不過,不管怎麽樣,第一重要的都是花箋是最重要的。
花箋在坐月子的時候,也是照顧兩個孩子的,隻要是她能夠自己動手的,就不會假手於其他人的。
司君之也是每天都上朝了。
“陛下,儲君之位還是要早早定下來的好啊。”今日的早朝,就有人讓皇帝趕緊將太子的位置定下來。
之前有太子的時候,倒是誰也沒有說這個事情。
不過,現在太子不在了,自然是要選擇下一個了。
免得到時候皇帝發生什麽意外的話,朝廷動蕩不安。
儲君之位也可以避免其他的皇子爭名逐利,做出來什麽其他不好的事情。
“是啊,陛下……”有一個人開口,就有其他的人開口跟風。
確實是儲君之位早早定下來的好。
大家都已經做好了被皇帝反駁的想法了,畢竟,現在的皇帝還算是年輕的,儲君之位到底也不是那麽著急的。
可皇帝聽到這個話,卻並沒有開口反駁。
“不知諸位覺得哪個皇子為儲君好?”皇帝表麵上笑著看著下麵的那些大臣,開口問了一句。
經曆了十三王爺的時候,皇帝覺得有必要將儲君的事情給公布出來,免得真的有什麽萬一的話,會讓整個國家都陷入動蕩的。
今天,這有大臣提出來,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皇帝的這個話,完全在大家的意料之外的,幾個人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應該怎麽說才好了。
他們隻是想要讓皇帝立儲君,至於那個儲君是誰,他們真的沒有考慮過呢。
畢竟,今天也沒打算讓皇帝就同意的。
“這,還由陛下定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將這個事情交給皇帝來辦了。
這他們也不知道該說誰好,也害怕撞傷口上。
這太子的事情剛剛完事,誰也不知道皇帝的心裏麵是怎麽想的,就怕這個提議錯了的話,會讓皇帝遷怒。
這些大臣也都是人精,自然是不會讓自己陷入那種地步的,所以誰也沒有說。
“這國不可一日無君,朕的身體也越發不如之前了,這儲君之位確實是該早點定下來了。”皇帝看著這些大臣的樣子,就開口說了起來。
一邊說的時候,一邊看著下麵這些大臣的反應是什麽樣子的。
其實,皇帝的身體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可是,他這麽說,也是為了接著來說的話,能夠更加的順利一點的。
大臣聽到皇帝這個話,就知道皇帝的心裏麵已經有了想法了。
都是豎著耳朵聽起來,想要看看到底是哪個皇子能夠入了皇帝的眼。
“即日起,司君之為太子,朕身體欠安,由太子監國。”皇帝看向下麵的司君之,直接就開口交代了起來。
話裏麵也是不容任何人拒絕的意思。
皇帝說完,整個朝廷都是一瞬間的靜默,誰也沒有說話,明顯都是被這個決定給震驚住了。
都知道皇帝非常看好司君之,可是沒想到竟然想要立司君之為太子,這是他們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唯一能夠冷靜的也就隻有司君之了,他早就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了,所以,並不意外。
“陛下,三思啊!”有的大臣反應過來了,立馬就朝著皇帝跪下來,開口說了起來,希望皇帝能夠收回成命。
這立太子,和立司君之為太子,這可是兩碼事啊。
雖然朝廷中已經清理了一些人,了是還有一些人是和司君之有過節的,這個時候自然是不遺餘力的想要將這個事情給不了了之了。
不然的話,等司君之真的當了太子,到時候恐怕會拿他們開刀的。
“夠了,讓朕立太子的是你們,現在說不行的又是你們,怎麽?難不成你們是想要坐在朕這個位置上不成?”皇帝看著底下的這些大臣,就開口怒斥了起來。
他定下來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所以,不管這些大臣要怎麽反對,讓司君之為太子的事情,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皇帝的怒氣,也是沒有絲毫的掩飾。
“陛下,這首輔並沒有您的血脈……”有人還是不死心的說了起來。
大多數都是立嫡或者是立長的,可司君之即非嫡,又非長,甚至都不是皇帝的血脈,怎麽就能立為太子呢?
皇帝就算是再怎麽看好司君之,大不了就給他一個攝政王的身份就是了,為什麽偏偏是太子啊。
皇帝的這一舉動,可謂是讓很多人都是措手不及的。
“那按你們的意思,是想立誰為太子?”皇帝聽到這些反對的聲音,並沒有生氣,反而是平靜的反問了一句。
剛剛讓他們說,一個兩個的都不說話,現在又弄出來這樣的事情,這天下,哪裏有這麽好的事情呢?
皇帝現在的這個樣子,可是比生氣的時候還要可怕。
剛剛說的正歡的那幾個人,現在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什麽是好了。
“既然諸位沒有好的人選,那就這麽定了,司君之為太子!”皇帝看著沒有人說話,當即就拍板定下來了。
他當然是知道那些反對的大臣心裏麵是怎麽想的了。
可他是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經決定好的事情,那就容不得反悔。
今天,無論是誰說什麽,司君之都一定會是太子了。
“先不說君之之前救過朕的性命,就判亂的那日,若不是君之,恐怕這個天下早就已經改名換姓了,怎麽?這些功勞難不成做太子還不成?”皇帝緊接著又開口說了起來。
在他的眼裏,自己的這條命都是司君之給的,所以,做太子,甚至是未來的皇帝,都是沒問題的。
況且,司君之本身就是有大才的人,如果將天下交給他的話,說不定能夠更加的繁榮昌盛呢。
“臣遵旨……”有人聽到皇帝的這個話,就開口肯定了起來。
雖然有人反對司君之當太子,可還是有人讚同的。
畢竟,朝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希望國家越來越好的,司君之的能力也是看在眼裏的,並沒有什麽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