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津得到了一根火腿腸,而其他人隻有一壺水。
這讓一群倭人紅了眼!
感情學明人的語言就能有吃的?!
紛紛也學了起來,“後腿長!後腿長!後腿長!”
聲音漸漸齊整,喊得十分有氣勢。於是乎,李想同誌十分高興地賞了他們一頓竹筍炒肉絲,然後將幾個水壺擺在他們麵前,道:“你們隻有水!你們要贖罪!”
聽不懂這明人在說什麽。但他們明白了,他們說“後腿長”沒有東西吃,隻有森田津有。
難道是隻給小孩吃嗎?很快,他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他們中另外兩個小孩也得到了食物。雖然隻有一根看起來像肉腸一樣的東西,但卻也是格外讓人眼紅。
唉!果然犯下罪惡的人不是那麽容易被原諒的吧?
認命地拿起水壺,這一喝,所有人眼睛都瞪圓了!
甜的!
居然是甜的水!
此時的日本人過著比大明人更為艱苦的日子。經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戰亂,物資匱乏的島國,僅憑三四十年是無法恢複元氣的。即便能,他們的日子也遠不如種花家好過。
而“甜”這種對明人來說都很奢侈的味覺體驗,在日本就更顯珍貴了。未掌握製糖工藝的日本人將所有帶甜味的東西都當作奢侈品。平安時代的某位貴族婦女在嫁人時還特意強調自己的嫁妝裏有多少栗子,物資之匱乏,甜味之珍貴可見一斑。
所以,當這清冽帶著甜味的水在嘴裏蔓延開來時,所有的鬼子都驚呆了!
居然給他們甜水喝?想起種花家的一些傳統,他們忽然有惶恐了。
總不會是給他們吃頓好的,然後就拉到荒野裏殺掉吧?
木二沒有這個擔憂。
他身為武士,既然戰敗,被敵人怎麽對待都是應該的。哪怕這些明人想殺他們。
在死前,能喝上這麽一壺甜水看起來也不錯了。大明真得是禮儀之邦!他們搶了明人的東西,而在行刑前還給他們甜水喝,給孩子一點吃的,真得很仁慈了。
望著身邊麵色發青,甚至在小聲啜泣的同伴,他嗬斥道:“哭什麽?!當我們搶這些明人東西的那刻起,就應該做好被明人殺死的覺悟,不是嗎?!如今還在我們死前,給我們喝上這甜水,應該心存感激,不是嗎?!”
李想等人看得一頭霧水。
怎麽喝口水,還哭起來了?
左弗吃著壓縮餅幹,心裏有點爽。
她大概猜到了這群鬼子哭泣的原因。看他們這慫恿,心裏感到很痛快。
上輩子,她雖說不是一個仇日份子,但是一個人對鄉土的熱愛卻是天然的。自己的家園受到破壞,家人受到淩辱,被殺害,仇恨施暴者難道不是最自然的事嗎?
所以,她也總搞不懂,為何後世總有一群人打著博愛,寬容的名義去要求別人原諒?
許多人的親人在那場浩劫中喪生,連他們的後代都無權代表他們去原諒,一些旁觀者憑什麽要求所有人都應該去原諒?
所以此刻,望著這些鬼子害怕的模樣,左弗心裏有點爽。
當然,介於兔子們的溫厚,左弗這隻兔子也僅僅隻是嚇唬嚇唬他們罷了。對於放下屠刀的人,再舉屠刀,那大概也隻有鬼子做得出來。
吃完了東西,大家又繼續上路了。等快黃昏時,一群人也到達了瓊山。
入城時,一群市民跑出來相看。於是,這群倭人免不了又受了一頓老菜葉子的招呼。最後,這些人都被關進了州府的大牢裏。
也得虧瓊州府鄉民淳樸,犯罪率不高,不然這四十來個人恐怕又得關狗籠了。
潮濕悶熱的監獄裏,幾個獄卒推著小推車,臉色顯得很陰沉。全鐵製的雙層小推車上放著不鏽鋼製的大桶,裏麵分別盛放著白米飯與衝泡的紫菜湯。
在小推車的第二層還擱著兩個不鏽鋼臉盆,裏麵放著青菜豆腐以及小魚幹。在推車的推手上,還掛著兩個籃子,裏麵放著兩格間的木盤,木碗以及筷子。
獄卒來到牢門前,望著裏麵的倭人,低頭望了望桶裏的白米飯,便是恨得牙癢癢。
這些殺千刀的!憑什麽吃這麽好的飯菜?!這樣的飯菜,在大人沒來前,是他們這些人想都不敢想的夥食!也就大人來了以後,這衙門裏的夥食才好了起來。
可現在倒好!這樣白花花的米,放足了油鹽的菜居然要給這些畜生吃!大人難不成是瘋了嗎?!
他們這幾個人,祖上數一數,哪家沒人死在倭寇手裏的?可現在倒好,這些倭人搶了百姓東西,大人把他們關起來,居然好吃好喝伺候上了!
這大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情緒在幾個獄卒心裏醞釀著。就在這時,喬肆的身影出現在了監獄裏。
幾個獄卒忙拱手行禮。
這位小哥他們認的,是跟著大人來瓊州的。如今雖在軍營中當一個大頭兵,可聽說人家是大人的學生,就憑這個,誰敢小覷?
喬肆來到牢門前,身後還跟著王廚子。他在牢外看了一會兒,才道:“大姑娘囑我前來說一聲,不得虐待這些倭人。”
王廚子將喬肆的話翻譯了一遍,這些獄卒更是不能理解了。其中有個獄卒甲大著膽子問道:“敢問這小哥,大人為何要優待這些倭人?他們以往可沒少殺咱們大明人。”
喬肆聽了王廚子的翻譯後,思忖了片刻,道:“大姑娘的心思旁人怎清楚?你們按她吩咐做便是了。她剛與我說,這些倭人有大用處,待在這兒去了野性,自會效忠我們大明。”
喬肆說罷便是轉身離去,隻留幾個獄卒那兒大眼瞪小眼的,心裏更是迷糊了。
過了好半晌,獄卒甲才拿起長長的飯勺,從籃子裏拿出木餐盤,將飯與菜盛到盤子裏,又打了一碗湯,將飯菜從牢房下方遞進去後,忍不住道:“直娘賊!狗屁的東西!你們當真是走好運了!碰上我們大人這菩薩樣兒的人!給勞資老實點,吃了這碗飯,以後你們就是大人的人了!得效忠大人,效忠大明,知道嗎?!”
這讓一群倭人紅了眼!
感情學明人的語言就能有吃的?!
紛紛也學了起來,“後腿長!後腿長!後腿長!”
聲音漸漸齊整,喊得十分有氣勢。於是乎,李想同誌十分高興地賞了他們一頓竹筍炒肉絲,然後將幾個水壺擺在他們麵前,道:“你們隻有水!你們要贖罪!”
聽不懂這明人在說什麽。但他們明白了,他們說“後腿長”沒有東西吃,隻有森田津有。
難道是隻給小孩吃嗎?很快,他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他們中另外兩個小孩也得到了食物。雖然隻有一根看起來像肉腸一樣的東西,但卻也是格外讓人眼紅。
唉!果然犯下罪惡的人不是那麽容易被原諒的吧?
認命地拿起水壺,這一喝,所有人眼睛都瞪圓了!
甜的!
居然是甜的水!
此時的日本人過著比大明人更為艱苦的日子。經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戰亂,物資匱乏的島國,僅憑三四十年是無法恢複元氣的。即便能,他們的日子也遠不如種花家好過。
而“甜”這種對明人來說都很奢侈的味覺體驗,在日本就更顯珍貴了。未掌握製糖工藝的日本人將所有帶甜味的東西都當作奢侈品。平安時代的某位貴族婦女在嫁人時還特意強調自己的嫁妝裏有多少栗子,物資之匱乏,甜味之珍貴可見一斑。
所以,當這清冽帶著甜味的水在嘴裏蔓延開來時,所有的鬼子都驚呆了!
居然給他們甜水喝?想起種花家的一些傳統,他們忽然有惶恐了。
總不會是給他們吃頓好的,然後就拉到荒野裏殺掉吧?
木二沒有這個擔憂。
他身為武士,既然戰敗,被敵人怎麽對待都是應該的。哪怕這些明人想殺他們。
在死前,能喝上這麽一壺甜水看起來也不錯了。大明真得是禮儀之邦!他們搶了明人的東西,而在行刑前還給他們甜水喝,給孩子一點吃的,真得很仁慈了。
望著身邊麵色發青,甚至在小聲啜泣的同伴,他嗬斥道:“哭什麽?!當我們搶這些明人東西的那刻起,就應該做好被明人殺死的覺悟,不是嗎?!如今還在我們死前,給我們喝上這甜水,應該心存感激,不是嗎?!”
李想等人看得一頭霧水。
怎麽喝口水,還哭起來了?
左弗吃著壓縮餅幹,心裏有點爽。
她大概猜到了這群鬼子哭泣的原因。看他們這慫恿,心裏感到很痛快。
上輩子,她雖說不是一個仇日份子,但是一個人對鄉土的熱愛卻是天然的。自己的家園受到破壞,家人受到淩辱,被殺害,仇恨施暴者難道不是最自然的事嗎?
所以,她也總搞不懂,為何後世總有一群人打著博愛,寬容的名義去要求別人原諒?
許多人的親人在那場浩劫中喪生,連他們的後代都無權代表他們去原諒,一些旁觀者憑什麽要求所有人都應該去原諒?
所以此刻,望著這些鬼子害怕的模樣,左弗心裏有點爽。
當然,介於兔子們的溫厚,左弗這隻兔子也僅僅隻是嚇唬嚇唬他們罷了。對於放下屠刀的人,再舉屠刀,那大概也隻有鬼子做得出來。
吃完了東西,大家又繼續上路了。等快黃昏時,一群人也到達了瓊山。
入城時,一群市民跑出來相看。於是,這群倭人免不了又受了一頓老菜葉子的招呼。最後,這些人都被關進了州府的大牢裏。
也得虧瓊州府鄉民淳樸,犯罪率不高,不然這四十來個人恐怕又得關狗籠了。
潮濕悶熱的監獄裏,幾個獄卒推著小推車,臉色顯得很陰沉。全鐵製的雙層小推車上放著不鏽鋼製的大桶,裏麵分別盛放著白米飯與衝泡的紫菜湯。
在小推車的第二層還擱著兩個不鏽鋼臉盆,裏麵放著青菜豆腐以及小魚幹。在推車的推手上,還掛著兩個籃子,裏麵放著兩格間的木盤,木碗以及筷子。
獄卒來到牢門前,望著裏麵的倭人,低頭望了望桶裏的白米飯,便是恨得牙癢癢。
這些殺千刀的!憑什麽吃這麽好的飯菜?!這樣的飯菜,在大人沒來前,是他們這些人想都不敢想的夥食!也就大人來了以後,這衙門裏的夥食才好了起來。
可現在倒好!這樣白花花的米,放足了油鹽的菜居然要給這些畜生吃!大人難不成是瘋了嗎?!
他們這幾個人,祖上數一數,哪家沒人死在倭寇手裏的?可現在倒好,這些倭人搶了百姓東西,大人把他們關起來,居然好吃好喝伺候上了!
這大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情緒在幾個獄卒心裏醞釀著。就在這時,喬肆的身影出現在了監獄裏。
幾個獄卒忙拱手行禮。
這位小哥他們認的,是跟著大人來瓊州的。如今雖在軍營中當一個大頭兵,可聽說人家是大人的學生,就憑這個,誰敢小覷?
喬肆來到牢門前,身後還跟著王廚子。他在牢外看了一會兒,才道:“大姑娘囑我前來說一聲,不得虐待這些倭人。”
王廚子將喬肆的話翻譯了一遍,這些獄卒更是不能理解了。其中有個獄卒甲大著膽子問道:“敢問這小哥,大人為何要優待這些倭人?他們以往可沒少殺咱們大明人。”
喬肆聽了王廚子的翻譯後,思忖了片刻,道:“大姑娘的心思旁人怎清楚?你們按她吩咐做便是了。她剛與我說,這些倭人有大用處,待在這兒去了野性,自會效忠我們大明。”
喬肆說罷便是轉身離去,隻留幾個獄卒那兒大眼瞪小眼的,心裏更是迷糊了。
過了好半晌,獄卒甲才拿起長長的飯勺,從籃子裏拿出木餐盤,將飯與菜盛到盤子裏,又打了一碗湯,將飯菜從牢房下方遞進去後,忍不住道:“直娘賊!狗屁的東西!你們當真是走好運了!碰上我們大人這菩薩樣兒的人!給勞資老實點,吃了這碗飯,以後你們就是大人的人了!得效忠大人,效忠大明,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