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2年,明隆武八年,清順治九年的夏日,兩封天子大婚的詔書讓臣民們陷入了喜悅。


    大明的天子登基已有八年之久,可遲遲未大婚,亦未有寵幸的宮婢讓臣民擔憂不已。


    國朝曆經大難,唯靠天子勉勵才將半壁江山保留。若天子身體有恙,無法生育,那是不是意味著大明終究氣數已盡,這一切不過是曇花一現?


    擔憂一直在臣民心裏擊沉著。天子已二十四歲,這個年紀從來不親近女人,這顯然不正常。


    但要說天子好男風吧,也未見有宦官被寵幸。天子所有心思都在朝政上,聽說極少娛樂,完完全全繼承了先帝的勤奮。


    這雖說是好事,可到底在血氣方剛的年紀,這女子不愛,男兒不好的,莫不是有什麽隱疾?


    如今終是詔書告天下,臣民這下也放心了。隻要誕下小皇子,那說明大明氣數未盡,正是鼎盛之時。


    聽說迎娶的姑娘雖出生小吏之家(明朝不許權貴高官之女進後宮,但小官,平民之女可以),但在蘇州一帶也頗負盛名。


    一手簪花小楷寫得極妙不說,還繼承了身為教諭的父親的智慧,精通四書五經,熟讀典史律法,一手工筆畫更是驚豔,那是畫鳥盡顯禽鳥活躍之態,畫花盡顯花卉芳豔之色。


    最關鍵的,聽說生得還極為美貌端莊。更有傳說,說她出生那日,家中牡丹盡開,當日便有相術者言:此乃貴不可言之兆,來日必鳳冠戴頭,極享榮華。


    教諭心裏高興,但讀書人總顯謙卑,且也不會像粗鄙村夫那般,見牡丹便叫牡丹,如此這般豈不顯得粗俗?故反其道而行之,取岸芷汀蘭謙卑聖潔之意,起名山芷嫻。


    如今詔書天下知,真應驗了當年之說,山家的歡喜就不用提了。


    天子要大婚了,大明的百姓高興。這幾年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便是那些老人家都說,往年光景好的時候也沒想過白米飯能敞開吃的一天。


    現在能敞開吃白米飯了,要謝兩個人。


    一是天子,二是左家那位女菩薩。


    如今天子大婚,天子家事和順,自是臣民之福。


    當然,若天子能答應那位安順侯的請求就好了。那安順候以前不是個東西,可為了左家那位姑娘寧可打光棍也不娶妻,如此深情倒也值得托付啊!


    當然,他們小民也管不了這些事,隻知天家有喜,縣衙裏發幾顆喜糖吃,這便是高興的事了。


    糖雖珍貴,可如今卻也沒那麽珍貴。之所以高興,還不是因為這是天子的喜糖嗎?吃了保佑自己平安長命百歲的。


    朱慈烺要大婚了,而北邊的順治帝的皇後也選好了。此刻入關未久,不似後麵那般多繁文縟節。但因著是入關後第一位天子的大婚,內務府和禮部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皇後人選自然不是現在選的,早在多爾袞還在世時,皇後人選就選好了。相關部分也是從那時起就開始籌備婚事,林林總總忙到現在,總算將所有事都辦妥,就等著天子開口舉行婚禮了。


    隻是讓諸朝臣鬱悶的是,天子似乎很抵觸這位新娘,一直在拖延婚事。


    要知道,二月間,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就親自送女兒上京,等待舉行大婚典禮了。可天子倒好,總是在拖延,似對皇叔父攝政王為他選定的皇後多有不滿,諸借口不斷,就是不肯舉行婚禮。


    眼下吳克善正四下活動,聽說已去太後那裏哭鬧了幾回,太後本欲下旨令天子舉辦婚禮了,可偏偏這個時候沿海一帶又出了事。


    自三月起,不知從哪冒出來一夥怪人,自稱來自倭國,說的也是倭國方言。可,可開著山一樣大,全船用鐵打造的倭人你見過?!


    這就好像見到了猴子穿龍袍舞劍一樣,太驚悚了好不好?!


    當然,這些倭人並不是來朝貢的,他們隻是來搶人的。他們開著大鐵船,後麵還跟著好幾艘造型怪異的大船(飛剪)沿著海岸四下掠奪。


    且戰鬥力十分恐怖!人人手操一根會發電的法棍以及一根鋼製的鐵錘(棒球棍),遇漢人使法棍將其電倒,遇滿人直接一棍子上去,不是將人敲死就是將人敲暈,且不偷不搶,隻綁架人,而且還是整家整戶地綁。


    且來去如風,跑得比賊還快,往往還未等官府反應過來,人便已經跑了。


    而且他們遵循打一槍換一地兒的做法,打完就走,絕不拖延。待過了一段時間後,莫名其妙的,整村整村的人就消失不見了。


    他們也出海去追擊過,甚至排查過附近的島嶼,也曾設下過埋伏。但這群倭人似長了千裏耳似的,隻要他們設埋伏,就立刻圍過來,拉起一種便攜火炮(迫擊炮)便轟他們。


    幾回下來,人死不少,卻沒對方的影子都沒見著。這樣打法不是個事,且沿海一帶駐防的本就漢人多,他們滿人不善水,隻能將這重任交給漢人。


    漢人最是狡猾,哪裏會去死拚?吃了幾次虧後,便再也不敢出海了,隻敢縮在窩裏,盯著沿海一帶的村莊。


    隻是讓這些人納悶的是,這些人的行動特別快。今天還在海州(連雲港)一帶搶人呢,明天就出現在了沂州日照一帶。


    等日照那邊的人出動,他們早搶了人跑了。等再過幾天,忽然又到了江北一帶了。


    如此詭異的速度著實有些嚇人了。若是他們再北上呢?直接登陸天津,那豈不是京畿危險了?


    可問題是這群人到底是要做什麽啊?!


    專門搶人做什麽?!開始滿人還被敲死,敲昏,可隨著時間的轉移,這些人連滿人也搶了。


    而且他們搶人根本沒什麽規律,隻要是個人就搶,老弱婦孺也不放過。如此精良的裝備,如此詭異的行動,讓人不由想到了左家軍。可隨著一個坊間流言在大清流傳後,他們又否定了這想法。


    大員上的確盤踞著一群荷蘭人,而荷蘭與倭國關係較好,多有倭人在大員島上居住。若因荷蘭用工荒,前來搶人,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隻是……


    媽蛋!


    當我大清是擺設嗎?!居然敢搶我大清子民,當我們死了不成?!


    於是,剛剛親政的順治立刻以這個借口將婚禮又延後到了八月。


    眼下可不是風花雪月的時候,有人正在沿海劫掠朕的子民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