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


    左弗愣了下,然後又見孫訓珽望著自己,便道:“你看著我做什麽?”


    “若他問你,你選誰?”


    “當然,當然是問父母了……”


    左弗避開他的目光,低下頭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你都不懂。”


    “哈哈!”


    充滿戲謔的笑聲在馬車裏回蕩著,他的手指刮過她鼻尖,道:“你是在害羞嗎?”


    “誰害羞了?”


    左弗抬頭瞪了他一眼,“呸!自作多情!”


    “我要不自作多情能到現在還打光棍?”


    他又是一臉委屈巴巴,“馬上又要過年了,我都要自稱老夫了……你瞧我,我都開始吃燕窩了,還擦你惠民超市裏的男子護膚品,不保養保養,真成了老頭了……”


    “你本來就老頭。”


    她做了個鬼臉,“過年該34了吧?嘖嘖,時光催人老,不服不行啊。”


    “過年你也27了。”


    左弗聳肩,“27不正年輕嗎?我是不在乎這些。”


    說著又夾起一個小籠包,吃下後道:“隻要能吃能喝能蹦躂就行。”


    “唉!”


    他歎了口氣,“你心可真大。不過,這事你得琢磨琢磨,我估摸著,也許也不用什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了,沒準會直接下旨賜婚呢。”


    她愣了下,“直接下旨賜婚?那怎麽可能?”


    “嗬,有些人就愛自作聰明,也許到時將你嫁個什麽紈絝子弟,嘖嘖,到時可淒慘。”


    “你少嚇唬我!”


    她翻了個白眼,“又想耍心眼,當我癡兒嗎?他若真有心恩賜,又怎會不問我意見?”


    說罷便是將筷子倒了個頭,往他腦門上一戳,道:“大兄弟,能不能少點套路,多點真誠?”


    他愣在那裏。


    啥意思?


    左弗看他懵逼的樣子,不由笑了起來。


    任你精明如鬼也聽不懂咱網絡流行語。


    兩籠小籠包下肚,又吃了個茶葉蛋,一杯豆漿,左弗摸了摸肚子,道:“飽了。”


    每次和左弗吃東西,孫訓珽都會驚歎於她的胃口。


    兩籠小籠包十六個呢,這家夥看著這麽瘦,胃口怎麽就這麽好?真叫人羨慕。


    “走了,回衙門去了。”


    左弗擦了擦嘴,道:“今天別給我送吃的了,我要出去走訪。”


    “又要走?”


    他愣了下,“你就不能消停會兒?”


    “我去看看棚戶區的那些新居民,看看他們生活得怎麽樣,有沒有什麽困難。”


    左弗道:“咱們的官吏惡習太多,一時半會兒是改不過來的,我若不時常去巡視,便會有人做手腳欺壓百姓。我這樣時不時地去溜達下,便能收斂一些。再者,我也想這些底層百姓中看看,有沒有合適到衙門來做事的。


    衙門裏的衙役都是曆代相傳,一身臭毛病很難改。再說,現在許多人湧入南京城,雖說還有其他人負責協助治安,可那些人到底不是自己人,壞習氣很多,我想再去挑幾個良家子弟,經過培養後,跟著木二他們一起維持治安。”


    左弗說著便是歎了口氣,“木二與佐倉翔負責城裏治安,從瓊州跟我來的倭人大部分都是幹這事,隻有幾個明人參與其中,時間久了也容易引起非議。再者,他們也實在不堪負重了,鄉民進城的越來越多,雖有老嫗老叟糾察衛生,但有些事還是得年輕力壯的來做。


    木二他們負擔太大了,這點人已無法維持治安,必須擴展隊伍,行輔助之事。”


    “說來,如今這南京城可真幹淨啊。那馬糞,牛糞的都看不見了,也無人隨地吐痰,解手亂扔垃圾,雲舒,你可真厲害。”


    孫訓珽想著南京的變化,便讚歎道:“而且開設了這麽多浴場,百姓洗澡方便了,得病的概率也降低了。”


    “講衛生總是好的,這是減少生病最好的辦法。”


    左弗笑了起來,“晚點我還要多一些左家軍使用的建設器材放在各區,這樣百姓也能去鍛煉下。大家如果能吃飽,吃好,再加上鍛煉,那麽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更壯實,更聰明。”


    “不錯。”


    孫訓珽點點頭,“權貴富貴之家的男子之所以要比普通百姓高大皆因吃得較好。普通百姓食肉少,所以身高較矮。不過權貴富貴之家的孩子因不怎麽活動,身體倒未必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好,畢竟勞作也是一種鍛煉。”


    “這個是思想觀念的問題,得慢慢轉變。”


    左弗伸了個懶腰,道:“我先走了,你回去睡個回籠覺吧,我去衙門換套便服再出去看看。”


    “我陪你一起去吧。”


    孫訓珽道:“反正我也沒什麽事做。”


    “穿著朝服去?”


    左弗笑了,“別了,你還是回去休息吧,我自己去就行了。”


    “換衣服還不簡單嗎?我馬車裏都備著的。行了,一起跟你回衙門,然後陪你去考察。”


    “……”


    左弗換了便服,便是出了城。


    新建的居民區都在城外,以前的棚戶區逃難而來的人也都被安排在這裏。


    左弗打算等到明年秋收後,便推出優惠買房的政策。這些房子都是活動板房,成本很低,而且保養得好,用個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這房價也會很便宜,基本每家都能承受。


    如今在南京城幹活的外來鄉民依然隻計工分,可棚戶區的這些務工者從今年下半年起就慢慢發一部分金銀了。


    工分雖有信用,雖可去惠民超市購物,但畢竟不是流通貨幣。要想帶動整個南京的經濟發展,還是要用到金銀與銅錢的。


    不過左弗總覺得可以想法發展下紙鈔,畢竟,貨幣其實隻是一種信用象征,而銅錢金銀這些東西對繁榮市場的好處並不大。


    當然,想要在方麵改革沒朝堂的一致認可是不行的,畢竟大明寶鈔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所以想要將這事辦成恐怕還要許多年,畢竟大明朝廷的紙鈔信用已經破產了,朝廷的阻力不會小的。


    考慮到這個原因,今年左弗開始對入住新社區以及南京城務工人員實行銅銀發放,以此來帶動整個南京城的經濟。


    她算了算,一家五口人,到明年秋收後,應該是買得起一套房子的。畢竟,一套房子老便宜了,十兩到二十兩就能買下來。


    而現在她發下去的月俸,除去工分,每人一月最少都有一兩銀,再加上工分以及每月的福利,這房價完全是能承受的。


    中國人對房子的事從來就很上心,現在人住在這裏也總有些不踏實感,生怕工程結束了,他們就沒地住了。所以,推出優惠購房也是穩定人心的好辦法。


    左弗下了馬車,居民區立刻就轟動了。


    這幾日天好了,工地上雖火熱,不過卻還有許多家庭主婦留在家裏。畢竟,還有許多孩童未到上學的年紀,家中還有老人,還是要料理的。


    見到左弗的馬車過來,所有人都跑了出來,左一句老父母大人安康,右一句左大人千歲的,場麵十分熱鬧。


    左弗笑著跟民眾握手,這事也不是第一回做了,民眾雖然不知握手是什麽禮節,但卻能感受到父母官的善意,所以幾次下來,他們便也學會了,紛紛伸出手搶著跟左弗握手。


    孫訓珽咋舌。


    左弗民望高他是曉得的,可這場麵無論是看多少次還是覺得震撼。比起那年冬日百姓衝開坊間閘門求情,眼下這眼裏的真摯愛戴更讓人動容。


    一時英雄容易,難得的是長久的擁護。


    左弗讓木二,李想等人將從衙門裏帶來的水果糖,奶糖拿出來,分發給棚戶新小區的小朋友。留在這兒的孩童大多才四五歲,左弗現在還沒開設幼兒園,所以他們還不能去上學。


    經過幾年的摸索,現在的入學年齡已經被改了,改到六歲。


    五歲的小朋友真得太小了,不容易管理,所以現在將入小學的年齡推到六歲,慢慢等幼兒園係統都完善起來後,入學年齡還會推到七歲。


    而眼下左弗還沒那個能力來做這件事,為了讓適齡兒童讀上書,他們工程隊的任務真得相當艱難。為了減少孩童上學路上的風險,左弗要在居民居住的附近建設小學,像常州那樣集中上學的模式明顯有些不合理,且南京比常州大,在社區附近先建起小學,然後慢慢再建立起中學這樣比較合理。


    如今大家生活條件改善了許多,孩子的夭折率開始降低,孕婦生產的風險也降低了。


    跟隨左弗來的南京的大夫們雖然住在衛所裏,可卻也在衛所裏建了醫院,除了方便軍士看病外,也對外接診。


    醫學是需要實踐的,雖然大家幹活很辛苦,但這些大夫卻不覺辛苦。能將課本上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他們都感到比較興奮,而且當治療好一個患者後,也會得到一種自我滿足感。


    這棚戶區裏有許多小朋友,所以左弗每次來都要帶一些糖果,分給這些孩子吃。


    人氣高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小左大人不僅和善,每次還會給他們帶糖吃不是?瞧瞧這些小不點,手伸得老長,可真精神。


    將糖分光後,左弗便詢問起大家近日的狀況,順便再問問有沒有哪家人願意出個子弟去應天府效力的。


    這話一出,大家都激動了。


    能跟著小左大人辦事那簡直就是天大的福分啊!


    一時間所有人都舉起手,表示自家的孩子是最棒的!


    左弗笑了笑,將這片社區的幾個負責人喊了過來,將自己的要求都告訴他們,然後道:“大家都可以報名,不過隻有通過考核的人才能去應天府做事。這回招募的主要是跟隨山下木二做事,維持城裏城外的治安,一旦通過每月三兩白銀,鹽兩斤,糖一斤,冬日,夏日另有補貼。”


    一聽這待遇,當下許多人眼珠子都紅了,恨不得立刻趕去工地上將自家幾個勞力喊回來,讓左大人先過過眼。


    工地夥食好,現在家裏的男人都壯實得很,維持治安不就得壯實點嗎?


    左弗笑笑,也不跟這些居民說太多。因為她招募的人不但要有體格還得認字。這識字班開了這麽久了,如果是有心人,那麽就應該會寫字讀報了。


    畢竟,她要求也不高,能看懂報紙,能做個登記的活計就行。哪怕認得字不多,但能讀完一篇小短文就算過關了。


    在衙門做事,不認字可不行啊!


    進了幾個居民家,看了下他們的午飯,左弗還是覺得有點心酸。南京城外的這些原棚戶區的人應該是南京大改造最大受益者,他們也是最早加入建設的,這一年多了,可大家的餐桌上依然比較簡樸,雖也能見到一些蛋白質,但大多數的人家還是蔬菜鹹菜下飯。


    大家也不是沒條件買,隻是窮怕了,哪怕是用工分,可還是節省著點用。用他們的話說,能隔三差五的吃上一點肉沫,吃個魚就已經很幸福了。


    更別提現在米價這麽便宜,白米飯都能敞開肚皮吃了,要再不知足還不得被雷劈死?


    而且他們也打聽過了,瓊州也好,常州也好,現在娃子讀書免費也隻免費小學,等讀到中學二年級起就要收費了,至於大學那就更別提了。


    雖然費用比起那些私塾是便宜太多了,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錢。所以將錢攢下來,給娃子讀書多好?考不上大學,能上個技校也是好的,將來發家致富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他們苦一點不算什麽。


    聽完百姓們的心聲,左弗不由感到心酸。


    可憐天下父母心,中華民族一次次跌倒又爬起,五千年曆史文化傳承不斷不是沒道理的。


    這是一個尊重知識的民族,隻要有機會他們就會放棄所有,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跳出他們原有的階層。


    在這片大地上,知識改變命運不是一句空話,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無論是這大明還是後世,這句話永遠都正確!


    左弗其實是真想在教育這一塊上全部免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讀書的人越來越多,財政上就很吃緊了,所以她不得不改變策略,從初二開始收取工本費,用來維持學校的運轉……


    所以說來道去的,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沒錢真是萬萬都不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淘寶混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愛豆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愛豆包並收藏帶著淘寶混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