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天霖道:“原來這位老人就是當年執守天牢的獄卒,他也是一位善良之人。孟大人在臨終前曾告訴他,自己一生清白死而無憾,唯有一件重要之物關乎天下大事,絕不能因他之死而埋沒,所以在這位獄卒安排下,孟大人與一位最信任的生死之交見了最後一麵。”
他突然轉頭看著韓載沄,目光炯炯:“這位生死之交的朋友,姓韓。”
韓載沄拿著酒杯的手似乎輕微動了一下,臉色卻仍沒有變化:“莫非嶽兄猜測,與孟大人臨終相見的人,就是家父麽?”
他放下酒杯,皺了皺眉:“這就奇怪了,若真有此事,為何家父從未對我說起過?莫不是同姓之人吧?”
嶽天霖盯著他,有了一絲怒氣,語聲也提高了些:“獄卒老人在臨終前,把事情的經過、來人的姓名都詳細告訴我了,韓兄何必抵賴?”
韓載沄道:“家父生前隻是個生意人,與朝廷官員從無來往,更不用說敢去做私闖天牢這樣的大事。想必是同名同姓之人,巧合而已,嶽兄一定是弄錯了。”
嶽天霖紅了眼睛:“果真沒有此事?”
韓載沄輕輕搖頭:“確實沒有。”
嶽天霖突然霍地站了起來,拱拱手大聲說道:“既然韓兄信不過我,教館的差事請恕嶽某難以為繼,就此拜別。”
韓載沄見他真的要走,忙起身離席,跨上幾步攔住了他,含笑道:“嶽兄,你我也是從小的交情,有話盡可以好好說,怎麽突然發這樣大的脾氣?”
嶽天霖仍是氣憤難平:“韓兄,嶽某雖然貧寒,但有文章在胸、字畫在手,要在洛陽混口飯吃也不為難。韓兄一紙相邀,我便拋下親人,千裏投奔,為的是什麽?”
韓載沄沉默不語。
嶽天霖道:“一是為了你我自幼的交情,二來也是特地為了打探孟公之事。我也知道,孟公為權貴所害,雖已事發多年,但至今仍無人敢為他鳴冤。我隻道韓家是仁義禮信之族,韓兄也必是誠信直言之人,誰知我推心置腹,你卻是如此畏首畏尾。”
韓載沄長歎一聲,麵上有了一絲苦笑。
嶽天霖道:“我知道,韓兄家大業大,有諸多為難之處,不似我孑然一身,事事無可顧忌。”
他又拱了拱手:“既然如此,你走你的富貴路,嶽某實在不便再打擾了。”
韓載沄笑著一把拉住了他:“嶽兄少安毋躁,怎麽不聽人把話說全了?”
嶽天霖又停下了步子:“好,你說。”
韓載沄凝神望著被輕風吹皺的湖心,好一會兒才把目光收回來,悠悠說道:“不錯,孟大人臨終前,與他秘密相見的人正是家父,他也的確把一件極其重要的東西托付給了家父收藏。”
嶽天霖眼中又露出了激動之色:“這件東西是什麽?現在何處?”
韓載沄道:“這件東西眼下並不在韓家,家父把它藏在了一處極安全極秘密的地方。至於這件東西是什麽,家父交給我時,此物裝在一個大理石匣子裏,外麵被家父貼上了封條,他囑咐我說,此物一出非同小可,足可撼動天下,不到真正的時機,萬不可擅自打開。”
他停了一下,補充道:“所以多年來,我從沒有把匣子打開來看過。”
嶽天霖目光閃動,急切地問道:“那真正的時機是什麽時候?”
韓載沄道:“眼下未知,家父隻說,孟大人說過等到朝廷將有風雲之變的大事發生時,才是此物亮劍出鞘的時機。”
嶽天霖歎道:“孟公素以天下為己任,但他的性子一心為公,秉直太過,故有此難。當年朝中奸臣以賣官受賄、結黨貪汙之名將他入罪,還公告天下,既要除掉他的人,還要毀去他的名聲。但,就可以知曉孟公被誣我絕不肯信,我隻道找到他臨終留下的這件東西陷的真正原因,若能想辦法聯絡到朝中可信之人,將此物昭示天下,就可為孟公沉冤昭雪,讓他老人家含笑九泉了。”
他說著,眼中已有了點點淚光,聲音也漸漸哽咽。
韓載沄握住了他的手,動容道:“嶽兄一片忠義之心,令人敬佩,但孟公既是臨終有言,此物不可輕易示人,必然有他的道理。何況你我都是布衣百姓,又如何能以朝中權貴相爭呢?”
嶽天霖忍住了淚,咬牙說道:“若能為孟公平冤,讓天下人尚知有公義所在,嶽某縱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懼?”
韓載沄道:“粉身碎骨,也要用在關鍵之時,關鍵之處。民間有句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望嶽兄謹記。”
嶽天霖凝視著他,半晌笑道:“好,韓兄說的極是。”
他的麵色又瞬間沉了下來:“既然韓兄以誠相待,我也有一件秘密要告訴你。”
韓載沄道:“什麽秘密?”
嶽天霖沉聲道:“就是我隨身帶來的那幅畫,這畫中也有關鍵之秘。”
接著便把他在長安郊外如何得到畫卷的經過說了一遍,他自然絕不肯提那畫中少女周宛芯的故事。
韓載沄聽了,緩緩問道:“嶽兄不顧安危,從火中搶畫,為的是什麽?”
嶽天霖道:“因為這幅畫就是孟公的遺作,畫上有他的題詩和落款,我看過了,的確是他親筆所題。”
韓載沄道:“嶽兄將此畫留作紀念,以慰哀思之情,自然是好的,但你所說畫中有關鍵之秘又是什麽意思?”
嶽天霖道:“關鍵之秘,就是這幅畫上的題詩。”
韓載沄道:“題詩?”
嶽天霖點點頭:“一首很奇怪的題詩。”
這湖心水榭本也是韓載沄平日裏常來讀書習字之所,所以常設筆墨紙硯。嶽天霖回身走了進去,拿起案上的羊毫,在一紙素箋上寫下了一首詩:
天下六國一朝覆,
淒惶零落各不同。
趙王應悔全疆滅,
錯殺李牧毀棟梁。
他寫完,眉頭緊皺,沉聲說道:“韓兄請看。”
韓載沄看了幾遍,沉吟不解道:“這首詩從字麵意思看,似是評論戰國時秦滅六國之事,但文筆粗糙、似通非通,與孟公流傳於世的詩文相差甚遠。”
嶽天霖道:“不錯。”
韓載沄道:“還有,從題詩的意思來看,莫非嶽兄得到的是一幅戰國行軍圖嗎?”
嶽天霖道:“不是,隻是一幅普通的盛春風景圖。這首詩有兩大疑點,一是詩意與畫卷景物不同,二是詩作與孟公才華相異。韓兄請想,這是為什麽?”
他突然轉頭看著韓載沄,目光炯炯:“這位生死之交的朋友,姓韓。”
韓載沄拿著酒杯的手似乎輕微動了一下,臉色卻仍沒有變化:“莫非嶽兄猜測,與孟大人臨終相見的人,就是家父麽?”
他放下酒杯,皺了皺眉:“這就奇怪了,若真有此事,為何家父從未對我說起過?莫不是同姓之人吧?”
嶽天霖盯著他,有了一絲怒氣,語聲也提高了些:“獄卒老人在臨終前,把事情的經過、來人的姓名都詳細告訴我了,韓兄何必抵賴?”
韓載沄道:“家父生前隻是個生意人,與朝廷官員從無來往,更不用說敢去做私闖天牢這樣的大事。想必是同名同姓之人,巧合而已,嶽兄一定是弄錯了。”
嶽天霖紅了眼睛:“果真沒有此事?”
韓載沄輕輕搖頭:“確實沒有。”
嶽天霖突然霍地站了起來,拱拱手大聲說道:“既然韓兄信不過我,教館的差事請恕嶽某難以為繼,就此拜別。”
韓載沄見他真的要走,忙起身離席,跨上幾步攔住了他,含笑道:“嶽兄,你我也是從小的交情,有話盡可以好好說,怎麽突然發這樣大的脾氣?”
嶽天霖仍是氣憤難平:“韓兄,嶽某雖然貧寒,但有文章在胸、字畫在手,要在洛陽混口飯吃也不為難。韓兄一紙相邀,我便拋下親人,千裏投奔,為的是什麽?”
韓載沄沉默不語。
嶽天霖道:“一是為了你我自幼的交情,二來也是特地為了打探孟公之事。我也知道,孟公為權貴所害,雖已事發多年,但至今仍無人敢為他鳴冤。我隻道韓家是仁義禮信之族,韓兄也必是誠信直言之人,誰知我推心置腹,你卻是如此畏首畏尾。”
韓載沄長歎一聲,麵上有了一絲苦笑。
嶽天霖道:“我知道,韓兄家大業大,有諸多為難之處,不似我孑然一身,事事無可顧忌。”
他又拱了拱手:“既然如此,你走你的富貴路,嶽某實在不便再打擾了。”
韓載沄笑著一把拉住了他:“嶽兄少安毋躁,怎麽不聽人把話說全了?”
嶽天霖又停下了步子:“好,你說。”
韓載沄凝神望著被輕風吹皺的湖心,好一會兒才把目光收回來,悠悠說道:“不錯,孟大人臨終前,與他秘密相見的人正是家父,他也的確把一件極其重要的東西托付給了家父收藏。”
嶽天霖眼中又露出了激動之色:“這件東西是什麽?現在何處?”
韓載沄道:“這件東西眼下並不在韓家,家父把它藏在了一處極安全極秘密的地方。至於這件東西是什麽,家父交給我時,此物裝在一個大理石匣子裏,外麵被家父貼上了封條,他囑咐我說,此物一出非同小可,足可撼動天下,不到真正的時機,萬不可擅自打開。”
他停了一下,補充道:“所以多年來,我從沒有把匣子打開來看過。”
嶽天霖目光閃動,急切地問道:“那真正的時機是什麽時候?”
韓載沄道:“眼下未知,家父隻說,孟大人說過等到朝廷將有風雲之變的大事發生時,才是此物亮劍出鞘的時機。”
嶽天霖歎道:“孟公素以天下為己任,但他的性子一心為公,秉直太過,故有此難。當年朝中奸臣以賣官受賄、結黨貪汙之名將他入罪,還公告天下,既要除掉他的人,還要毀去他的名聲。但,就可以知曉孟公被誣我絕不肯信,我隻道找到他臨終留下的這件東西陷的真正原因,若能想辦法聯絡到朝中可信之人,將此物昭示天下,就可為孟公沉冤昭雪,讓他老人家含笑九泉了。”
他說著,眼中已有了點點淚光,聲音也漸漸哽咽。
韓載沄握住了他的手,動容道:“嶽兄一片忠義之心,令人敬佩,但孟公既是臨終有言,此物不可輕易示人,必然有他的道理。何況你我都是布衣百姓,又如何能以朝中權貴相爭呢?”
嶽天霖忍住了淚,咬牙說道:“若能為孟公平冤,讓天下人尚知有公義所在,嶽某縱是粉身碎骨,又有何懼?”
韓載沄道:“粉身碎骨,也要用在關鍵之時,關鍵之處。民間有句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望嶽兄謹記。”
嶽天霖凝視著他,半晌笑道:“好,韓兄說的極是。”
他的麵色又瞬間沉了下來:“既然韓兄以誠相待,我也有一件秘密要告訴你。”
韓載沄道:“什麽秘密?”
嶽天霖沉聲道:“就是我隨身帶來的那幅畫,這畫中也有關鍵之秘。”
接著便把他在長安郊外如何得到畫卷的經過說了一遍,他自然絕不肯提那畫中少女周宛芯的故事。
韓載沄聽了,緩緩問道:“嶽兄不顧安危,從火中搶畫,為的是什麽?”
嶽天霖道:“因為這幅畫就是孟公的遺作,畫上有他的題詩和落款,我看過了,的確是他親筆所題。”
韓載沄道:“嶽兄將此畫留作紀念,以慰哀思之情,自然是好的,但你所說畫中有關鍵之秘又是什麽意思?”
嶽天霖道:“關鍵之秘,就是這幅畫上的題詩。”
韓載沄道:“題詩?”
嶽天霖點點頭:“一首很奇怪的題詩。”
這湖心水榭本也是韓載沄平日裏常來讀書習字之所,所以常設筆墨紙硯。嶽天霖回身走了進去,拿起案上的羊毫,在一紙素箋上寫下了一首詩:
天下六國一朝覆,
淒惶零落各不同。
趙王應悔全疆滅,
錯殺李牧毀棟梁。
他寫完,眉頭緊皺,沉聲說道:“韓兄請看。”
韓載沄看了幾遍,沉吟不解道:“這首詩從字麵意思看,似是評論戰國時秦滅六國之事,但文筆粗糙、似通非通,與孟公流傳於世的詩文相差甚遠。”
嶽天霖道:“不錯。”
韓載沄道:“還有,從題詩的意思來看,莫非嶽兄得到的是一幅戰國行軍圖嗎?”
嶽天霖道:“不是,隻是一幅普通的盛春風景圖。這首詩有兩大疑點,一是詩意與畫卷景物不同,二是詩作與孟公才華相異。韓兄請想,這是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