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堂的大東家荀老爺有一塊心病。
作為敘陽府最大的商戶,煙霞堂旗下有五家絲綢店、八家布店,還有四家繡坊,供應著本省近一半的綢布交易,此外還有當鋪、酒樓、茶館,總之是做什麽就興旺什麽,每日裏可謂是顧客盈門、財源廣進。
荀老爺執掌牛耳已有十年,至今也不過四十多歲,本該是誌得意滿、昂首自傲之際--如果煙霞堂真是他的產業的話。
煙霞堂真正的主人姓謝,正是荀老爺的愛妻、賢內助兼幕後老板謝夫人,閨名玉露。謝家從養蠶繅絲起家,在敘陽府立足已有五代,百餘年來兢兢業業方有今日之成就。
但謝家的問題就在於家業越做越大,人丁卻越來越凋零。謝夫人的父親是獨子,雖然妻妾娶了好幾房,也確實盡力而為,鼓搗了大半輩子卻隻得了正室所生的這個女兒。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謝夫人的娘慧眼識英才,毅然決然把當時還是青澀少年的荀老爺招贅入府,做了謝家的上門女婿。
要說年輕時的荀老爺,聰明是有的,相貌也是出眾的,識字卻是有限的,門當戶對那更是遠遠不靠譜的,充其量不過是謝家店鋪裏一個伶俐出挑的大夥計,但他最大的優勢也是最讓謝老夫人看上眼的,就是他有兄弟八人,個個貌端體健、身心愉快。謝家母女一合計,也別再千挑萬選了,當務之急綿延子嗣才最要緊。小夥兒眉清目秀看著挺順眼,關鍵是好生養還聽話,進了門就生是謝家人、死是謝家鬼,還怕他有二心?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的!
荀老爺不知自己是命裏燒了高香還是栽了跟頭,莫名其妙就從“荀德忠”變成了“謝荀氏”,謝家族譜上居高臨下地記載道:獨女玉露,年十七納贅婿謝荀氏。。。
這,就有點欺負人了,竟然連他的名字都沒有!連個“嫁”字都沒有!哪怕是寫“下嫁”呢?一個“納”字點明了他的地位,不過是相當於在外頭花錢買回來的一個小妾,而已。。。
但荀老爺很懂得隨遇而安,二十多年來隻能把屈辱埋在心裏,何況他根本沒有資本和謝夫人叫板。謝家不介意他的出身,無非是看中了荀家人種瓜得瓜、想男得男的好基因,所以荀老爺被風風光光迎進了門,正該發揚長處,為謝家多生幾個兒子以報答知遇之恩。但實在不知是哪裏出了問題,謝夫人一口氣生了五個女兒後,肚子就再也沒了動靜,多年來遍尋名醫、求神拜佛也無濟於事。
謝夫人在四個女兒先後出嫁,小女兒也長到十八歲時終於死了心,唉聲歎氣地不給丈夫好臉色,不斷埋怨著他不中用,是存心要斷了他們謝家的香火。
荀老爺在她麵前大氣也不敢出,“納妾生子”這幾個字努到了嘴邊,還未出口先打起了一陣哆嗦,想想還是命重要,活著就好,納妾什麽的等到下輩子投個好胎再說吧。
生兒子雖然是夢幻了,好在五個女兒都很體貼父母,知書達理、品性溫良。尤其是小女兒,自幼生得秀麗可人,又愛好讀書,常常手不釋卷,詩詞文章做出來,連男子也多有不及。
女兒們自然是姓謝,小女兒名叫謝宛芯,最得母親寵愛,長到十八歲上並未出嫁、也未招贅,皆因謝夫人把這個女兒視為珍寶,挑挑選選總嫌別人的兒子配不上。謝五姑娘在光環中長大,難免自視甚高,當然更不肯隨意婚配。
荀老爺的心病就是這位五姑娘,眼看著一個姑娘家已經十八歲了,轉眼就是十九,奔著二十的檻兒,夫家還沒有個著落--關鍵是這母女倆根本就不屑於有著落,更關鍵是他堂堂親生父親在這件大事上完全沒有發言權,說了跟沒說一樣,姑娘不會聽他的,夫人更是習慣於把他的意見當成一個p。。。
荀老爺很疑惑,以謝家的地位、五姑娘的才貌,當然不是嫁不出去。實際上從她十五歲及笈之年起,上門提親的世家公子少說也有二十個,可生生就沒有一個能入了她的眼。
就說上一回吧,容家二公子生的那叫一個玉樹臨風、人才瀟灑,他左看右看都挑不出半點毛病。誰知五姑娘來了,沒問上幾句話,一聽到對方把蘇軾作品中最有名的“三絕”說成是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就立馬沉下臉來吩咐送客。
荀老爺傻了眼,反複勸說女兒別那麽計較,男人懂得吃就懂得過日子,找這麽一位今後才能享福。可五姑娘一句“對牛彈琴、曲高和寡”就給他頂了回去,看那小眼神還頗有點鄙視父親。
所以當又一位被清客們極力推薦的陳公子登了門,荀老爺很不放心,特意先問了問,知不知道什麽是蘇軾“三絕”。陳公子胸有成竹,莫說蘇軾、何止“三絕”,隻要是古往今來有名有姓的文學大家做出的,管它是詩、詞、曲、賦,無論長文短句,姑娘隨意提問就是,必定對答如流。
荀老爺這才鬆了口氣,可他高興得太早了。五姑娘見了麵,半個時辰談下來愣沒挑出對方一點破綻,也許是中了意,就含笑吩咐丫鬟上好茶,換頂級的碧螺春來。陳公子不由大喜過望,起身謝過姑娘賜茶,喝下一口後很自然地就把吸進嘴裏的茶葉吐到地上,順便還帶出了一口唾沫,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金銀絨花鳥地毯的孔雀頭上。
五姑娘眼瞧著好好的孔雀羽冠沾上了一口醒目的、圓圓的...瞬間就變了臉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荀老爺不敢再勸她,隻能一五一十把詳情向夫人報告。謝夫人除了數落一頓丈夫沒用,並沒說女兒半句不是。但女大不能留,問題還得解決不是?謝夫人果斷決定,既然提親的不靠譜,看來還得請高人出馬相助。
這位高人就是敘陽府乃至方圓五百裏內最有名的媒婆郭三姑。
郭三姑從夫姓,婆婆、太婆婆、祖婆婆是代代相傳的金牌媒人。她本人自然也身手不凡,據說經她之手結為夫妻的婚書,一頁一頁疊起來比她的人還高,幾年前謝家的二姑娘、四姑娘也是由她牽了紅線才嫁得如意郎君。
郭三姑信心滿滿,五姑娘看起來比她的姐姐們還要文靜秀氣幾分,必是個好說話的。但她一上手才知道,這件事的艱難程度遠遠超出了想象。半年來她已經記不清往謝家跑了多少趟,可謝夫人許諾的十兩黃金的酬勞就像水中月、鏡中花,始終看得見摸不著,要不是每次都給了她跑腿的辛苦錢,她早就撂了挑子。要說以她二十年的老經驗,回回帶來的人都並不差,荀老爺倒是經常都蠻想點頭的,有兩三次連謝夫人都想點頭了,可五姑娘不答應,事情就黃了。
作為敘陽府最大的商戶,煙霞堂旗下有五家絲綢店、八家布店,還有四家繡坊,供應著本省近一半的綢布交易,此外還有當鋪、酒樓、茶館,總之是做什麽就興旺什麽,每日裏可謂是顧客盈門、財源廣進。
荀老爺執掌牛耳已有十年,至今也不過四十多歲,本該是誌得意滿、昂首自傲之際--如果煙霞堂真是他的產業的話。
煙霞堂真正的主人姓謝,正是荀老爺的愛妻、賢內助兼幕後老板謝夫人,閨名玉露。謝家從養蠶繅絲起家,在敘陽府立足已有五代,百餘年來兢兢業業方有今日之成就。
但謝家的問題就在於家業越做越大,人丁卻越來越凋零。謝夫人的父親是獨子,雖然妻妾娶了好幾房,也確實盡力而為,鼓搗了大半輩子卻隻得了正室所生的這個女兒。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謝夫人的娘慧眼識英才,毅然決然把當時還是青澀少年的荀老爺招贅入府,做了謝家的上門女婿。
要說年輕時的荀老爺,聰明是有的,相貌也是出眾的,識字卻是有限的,門當戶對那更是遠遠不靠譜的,充其量不過是謝家店鋪裏一個伶俐出挑的大夥計,但他最大的優勢也是最讓謝老夫人看上眼的,就是他有兄弟八人,個個貌端體健、身心愉快。謝家母女一合計,也別再千挑萬選了,當務之急綿延子嗣才最要緊。小夥兒眉清目秀看著挺順眼,關鍵是好生養還聽話,進了門就生是謝家人、死是謝家鬼,還怕他有二心?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的!
荀老爺不知自己是命裏燒了高香還是栽了跟頭,莫名其妙就從“荀德忠”變成了“謝荀氏”,謝家族譜上居高臨下地記載道:獨女玉露,年十七納贅婿謝荀氏。。。
這,就有點欺負人了,竟然連他的名字都沒有!連個“嫁”字都沒有!哪怕是寫“下嫁”呢?一個“納”字點明了他的地位,不過是相當於在外頭花錢買回來的一個小妾,而已。。。
但荀老爺很懂得隨遇而安,二十多年來隻能把屈辱埋在心裏,何況他根本沒有資本和謝夫人叫板。謝家不介意他的出身,無非是看中了荀家人種瓜得瓜、想男得男的好基因,所以荀老爺被風風光光迎進了門,正該發揚長處,為謝家多生幾個兒子以報答知遇之恩。但實在不知是哪裏出了問題,謝夫人一口氣生了五個女兒後,肚子就再也沒了動靜,多年來遍尋名醫、求神拜佛也無濟於事。
謝夫人在四個女兒先後出嫁,小女兒也長到十八歲時終於死了心,唉聲歎氣地不給丈夫好臉色,不斷埋怨著他不中用,是存心要斷了他們謝家的香火。
荀老爺在她麵前大氣也不敢出,“納妾生子”這幾個字努到了嘴邊,還未出口先打起了一陣哆嗦,想想還是命重要,活著就好,納妾什麽的等到下輩子投個好胎再說吧。
生兒子雖然是夢幻了,好在五個女兒都很體貼父母,知書達理、品性溫良。尤其是小女兒,自幼生得秀麗可人,又愛好讀書,常常手不釋卷,詩詞文章做出來,連男子也多有不及。
女兒們自然是姓謝,小女兒名叫謝宛芯,最得母親寵愛,長到十八歲上並未出嫁、也未招贅,皆因謝夫人把這個女兒視為珍寶,挑挑選選總嫌別人的兒子配不上。謝五姑娘在光環中長大,難免自視甚高,當然更不肯隨意婚配。
荀老爺的心病就是這位五姑娘,眼看著一個姑娘家已經十八歲了,轉眼就是十九,奔著二十的檻兒,夫家還沒有個著落--關鍵是這母女倆根本就不屑於有著落,更關鍵是他堂堂親生父親在這件大事上完全沒有發言權,說了跟沒說一樣,姑娘不會聽他的,夫人更是習慣於把他的意見當成一個p。。。
荀老爺很疑惑,以謝家的地位、五姑娘的才貌,當然不是嫁不出去。實際上從她十五歲及笈之年起,上門提親的世家公子少說也有二十個,可生生就沒有一個能入了她的眼。
就說上一回吧,容家二公子生的那叫一個玉樹臨風、人才瀟灑,他左看右看都挑不出半點毛病。誰知五姑娘來了,沒問上幾句話,一聽到對方把蘇軾作品中最有名的“三絕”說成是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就立馬沉下臉來吩咐送客。
荀老爺傻了眼,反複勸說女兒別那麽計較,男人懂得吃就懂得過日子,找這麽一位今後才能享福。可五姑娘一句“對牛彈琴、曲高和寡”就給他頂了回去,看那小眼神還頗有點鄙視父親。
所以當又一位被清客們極力推薦的陳公子登了門,荀老爺很不放心,特意先問了問,知不知道什麽是蘇軾“三絕”。陳公子胸有成竹,莫說蘇軾、何止“三絕”,隻要是古往今來有名有姓的文學大家做出的,管它是詩、詞、曲、賦,無論長文短句,姑娘隨意提問就是,必定對答如流。
荀老爺這才鬆了口氣,可他高興得太早了。五姑娘見了麵,半個時辰談下來愣沒挑出對方一點破綻,也許是中了意,就含笑吩咐丫鬟上好茶,換頂級的碧螺春來。陳公子不由大喜過望,起身謝過姑娘賜茶,喝下一口後很自然地就把吸進嘴裏的茶葉吐到地上,順便還帶出了一口唾沫,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金銀絨花鳥地毯的孔雀頭上。
五姑娘眼瞧著好好的孔雀羽冠沾上了一口醒目的、圓圓的...瞬間就變了臉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荀老爺不敢再勸她,隻能一五一十把詳情向夫人報告。謝夫人除了數落一頓丈夫沒用,並沒說女兒半句不是。但女大不能留,問題還得解決不是?謝夫人果斷決定,既然提親的不靠譜,看來還得請高人出馬相助。
這位高人就是敘陽府乃至方圓五百裏內最有名的媒婆郭三姑。
郭三姑從夫姓,婆婆、太婆婆、祖婆婆是代代相傳的金牌媒人。她本人自然也身手不凡,據說經她之手結為夫妻的婚書,一頁一頁疊起來比她的人還高,幾年前謝家的二姑娘、四姑娘也是由她牽了紅線才嫁得如意郎君。
郭三姑信心滿滿,五姑娘看起來比她的姐姐們還要文靜秀氣幾分,必是個好說話的。但她一上手才知道,這件事的艱難程度遠遠超出了想象。半年來她已經記不清往謝家跑了多少趟,可謝夫人許諾的十兩黃金的酬勞就像水中月、鏡中花,始終看得見摸不著,要不是每次都給了她跑腿的辛苦錢,她早就撂了挑子。要說以她二十年的老經驗,回回帶來的人都並不差,荀老爺倒是經常都蠻想點頭的,有兩三次連謝夫人都想點頭了,可五姑娘不答應,事情就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