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大婚圖,勉強做個參考吧,或者直接打開如懿傳,嗚啦啦啦青櫻封後那段


    皇上今年四十有二,登基十八載,積威甚重。


    平日裏黃袍加身自然不顯,可一旦病了,被酒色浸淫多年身子,大腹便便的肚子,襯得皇上格外的猥瑣,還有那所謂的美髯,也成了胡子拉碴。


    嬪妃們輪流侍疾下來,還能一心一意照顧皇上的,也就是剩下舒妃娘娘,和炩嬪娘娘。


    可別人不知道,進忠卻知道,舒妃對皇上確實是真愛,尤其喜歡皇上那些平仄不分,全是印章的禦詩,炩嬪則是單純為了恩寵和富貴。


    誰不知道先帝五十八歲駕崩,如今皇上的年紀也算土埋半截子,又被圍房那幫宮女掏空了身體,平時侍寢隻有不上不下那麽一小會兒,再不努力一把,可就真沒機會生孩子了。


    炩嬪是真快急死了,前幾年甚至動過借種生子的想法,可惜所托非人,愣是沒借上。


    這些事進忠都知道,甚至給開了方便之門,就是想等炩嬪懷上,有朝一日好捅出來給皇上來點綠顏色的刺激。


    沒想到炩嬪如此不爭氣,也隻能轉念於舒妃,希望愛之深能夠恨之切吧,實在不行,還有最後一招。


    皇上這一病,就拖到了四月。


    前朝催立後的折子堆了得有一人多高,皇上倍加思念璟瑟公主,奈何公主剛剛有孕,隻能宣召額駙色布騰入京覲見,又命傅恒至張家口迎接。


    皇上跟額駙關門詳談後,便封其為貝勒,催著額駙趕緊回去照顧璟瑟。


    自孝賢皇後走後,時隔近三年,立後之事終於正式擺上了朝堂。


    朝臣們對此事的態度很明顯,一方是支持慧皇貴妃的,以高家為主,大半漢臣和少數滿臣為輔。


    上奏直書皇貴妃是潛邸老人,更是先帝親封的側福晉,育有祥瑞之胎,協理六宮多年,掌中宮箋表,於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於天下。


    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四阿哥人品貴重,前程似錦,乃是下一任大熱之選,此時不表忠心,更待何時啊。


    另一方是以怡親王府為首的宗親,堅持祖宗規矩不可破,一定要選滿洲貴女為後。


    榮貴妃祥鍾華胄,秀毓名門,育有雙生子六阿哥,七阿哥,雙生女五公主,六公主,和當朝第一對象征祥瑞的龍鳳胎,協理六宮之時也從未出錯,不立不足以安後宮。


    高家自稱早已受先帝恩德抬旗,如何算不得滿洲貴女。


    本意是好的,沒想到踩了皇上不喜先帝的雷,一下起了反作用。


    其實在經曆過強大的富察氏過後,皇上對外戚做大一事忌憚到了骨子裏。


    高斌剛治理黃河決堤有功,沒等回京便病在任上,於情於理都要施恩。


    可誰知這是不是高家的緩兵之計,示弱之舉呢,等慧皇貴妃一上位,高家就卷土重來也未可知。


    但不得不說,抬出高氏去消耗富察氏的實力,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隻是和敬公主讓額駙傳達的意思,仍是堅持不喜高氏為後,寧肯承認孝賢皇後有錯,也要為盡孝道‘死不悔改’。


    於是皇上本就偏向榮貴妃的心,徹底被和敬公主壓倒了。


    不過皇貴妃已經立了這麽多年,自然不好因為立後,就將皇貴妃貶為貴妃。


    所以就有了皇後,和皇貴妃並存後宮的稀奇景。


    頒布立榮貴妃為後的聖旨很快曉諭六宮,據說怡親王聽到這個消息,在老王爺的牌位前哭的稀裏嘩啦。


    舒樂心裏也是感慨萬千,轉頭就把這消息傳到了永瑞耳朵裏。


    至於永瑞作何打算,那就看他們這對今生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子,還能讓當爹的放不下到什麽程度的問題了。


    當初如此安排,就是為了讓下一任皇帝心裏,永遠牽掛著怡親王府,而兆佳氏的格格當皇後,更是給怡親王府多一重保障。


    轉天,怡親王府的聯絡人送來了一張地契,是位於揚州城,廣陵縣的一座私家園林,名叫壽芝園。


    舒樂開始沒當回事,把這張地契跟獅子林的地契放在一起才反應過來,這壽芝園,不就是揚州個園的前身嘛!


    嘉慶二十三年,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把這園子買了去,重新翻修後種了萬竿竹海,故曰個園。


    好家夥~獅子林有了,個園也有了,這不妥妥的少奮鬥二十年嘛,出宮以後直奔江南養老,多猶豫一會兒,都是對這倆園子的不尊重。


    進忠很小就進了宮,對宮外的一切都僅限於休沐時,出去過的那幾次所看到的,他不明白為什麽舒樂對著兩張地契高興的嗷嗷叫。


    因為在他眼裏,紫禁城的紅牆黛瓦,金碧輝煌 ,就是這世間最好的宅子了,再不濟也得是圓明園那樣的亭台水榭。


    絲毫沒想到,外頭的園子,也有比圓明園更加精致的,並且那就是他以後的家。


    皇上封後大典這天,也可以說是二婚這一天,那可給進忠累壞了。


    詔告天下不是嘴上說說那麽簡單,首先得在天安門舉行金鳳頒詔儀式。


    將詔書安設於太和殿內黃案上,皇帝親禦太和殿,王公百官行禮,也就是三拜九叩。


    大學士奉詔至太和殿簷下,授禮部堂官。


    禮部尚書一大早飯都沒吃就在這等著呢,而且得是跪受,不能站著接。


    用一個雲朵狀金燦燦的木盤簡稱雲盤,捧著這詔書在鑾儀衛的黃蓋下,放進龍亭裏。


    龍亭就是一個紅色的小轎子,轎頂上有個金色的龍形木雕,相當於這詔書的專門座駕。


    然後禮部尚書從太和殿出發,一路上百官相隨,大家狂奔兩公裏把詔書送到天安門。


    送到了還不能走,禮部尚書得帶著這些人再往外走,咵嚓~跪到外金水橋底下,聽上邊的奉詔官把這詔書大聲念一遍。


    這時候天安門外頭,一般都會聚集很多的老百姓看熱鬧,前邊是座橋,橋底下有水,身後有人嘮嗑,城樓上頭還有奏樂的,你說這能聽見個啥呀。


    什麽時候三拜九叩,全靠奉詔官旁邊的小太監給打手勢,要是再趕上禮部尚書老花眼看不清,帶著大臣們跪錯了,哎呦喂,那可是掉腦袋的大事兒。


    詔書讀完,奉詔官得把這詔書卷起來,塞到一個金鳳凰造型的木雕嘴裏,栓上彩繩,從天安門正中間那大門用繩子慢慢放下來。


    咱就是說,萬一繩子沒係緊,詔書半路掉地上了,咵嚓~又是掉腦袋的大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情有獨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虹長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虹長老並收藏如懿傳:情有獨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