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龍鳳麒麟三族身在量劫之中卻認不清事實,這次估計是羅睺在後麵作怪,隻是苦了洪荒一眾生靈。”楊梅歎氣道。
王闊聞言感歎一下,龍鳳麒麟三族大劫乃是必然的結果,此次量劫也是我等機緣,隻要能夠度過此劫,雖然不能像聖人一樣不死不滅,但也可以逍遙世間無憂無慮,道友不必杞人憂天,我等還是坐在一旁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王闊指著桌子上的蟠桃,“道友還是嚐嚐,我這幾種蟠桃如何,此分別為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至於龍鳳麒麟三族不談也罷。”
不知楊梅道友對這蟠桃樹可感興趣,楊梅聽聞一愣,不知黃中道友何意,貧道對這壬水蟠桃樹自然是非常感興趣。
王闊一臉微笑說道:“不滿道友,貧道之前遊走不周山時發現了這北方玄元控水旗,如今又聽聞道友得到了這西方素色雲界旗,故而貧道想用這五百棵九千年一熟、五百棵六千年一熟、五百棵三千年一熟的蟠桃樹與道友交換這西方素色雲界旗和幾支道友煉化完成的柳樹枝如何。”
這壬水蟠桃樹確實是好,(全稱為“先天壬水蟠桃樹”),三千年一熟的蟠桃花果微小,但也是甘甜清香,人吃了成仙得道。六千年一熟的蟠桃層花甘實,果肉多汁,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蟠桃紫紋細核,入口瞬間靈氣便流遍全身,從喉嚨散入五髒六腑,最後從毛孔之內衝出,周身都散發著桃花香氣,可以洗練筋骨,增強肉身之力,還能留香於體,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估計楊梅就是這洪荒世界的吃貨,王闊吃了這麽多的蟠桃也沒有這貨體會到的多。
這西方素色雲界旗和道友交換卻是無妨,不過這楊柳枝則不同,乃是貧道自化形而出之時就開始祭煉,總共也沒有幾枝,這倒是讓貧道為難。
王闊可不管你為難不為難,你要是不換那就算了,像是自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不等王闊說出此話,就看見一臉肉疼的楊梅竟然點頭同意了。
這楊柳枝可是好寶貝,記得當年楊梅可是用楊柳枝打的盤古大神飛出億萬裏才停下,這要是把其放入造化玉瓶之中用造化仙露澆灌,這不是要無敵的節奏。
王闊壓住了內心深處的狂喜,既然楊梅同意交易,自然不會變卦,今日能與楊梅道友重聚,少不得要請教一番才是。
“道友客氣了,我等相互論道,共同探討就是。”楊梅收起臉上剛得到先天十大靈根之一蟠桃樹而激動的神色說道。
二人互相客氣一番,就開始進入正題。
王闊當下也不客氣,便向楊梅請教一些大道的至理,楊梅、黃中同為先天十大靈根,自然對於大道的領悟有其像似之處,二人也把遊走洪荒一路上的感悟說了出來,講道興起之時,便各自頭頂顯出慶雲三花,仙光異像,以元神演化自身道行,相互論證各自對大道理解,已補全自身道行不足之處,相互借鑒。
王闊聞言感歎一下,龍鳳麒麟三族大劫乃是必然的結果,此次量劫也是我等機緣,隻要能夠度過此劫,雖然不能像聖人一樣不死不滅,但也可以逍遙世間無憂無慮,道友不必杞人憂天,我等還是坐在一旁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王闊指著桌子上的蟠桃,“道友還是嚐嚐,我這幾種蟠桃如何,此分別為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至於龍鳳麒麟三族不談也罷。”
不知楊梅道友對這蟠桃樹可感興趣,楊梅聽聞一愣,不知黃中道友何意,貧道對這壬水蟠桃樹自然是非常感興趣。
王闊一臉微笑說道:“不滿道友,貧道之前遊走不周山時發現了這北方玄元控水旗,如今又聽聞道友得到了這西方素色雲界旗,故而貧道想用這五百棵九千年一熟、五百棵六千年一熟、五百棵三千年一熟的蟠桃樹與道友交換這西方素色雲界旗和幾支道友煉化完成的柳樹枝如何。”
這壬水蟠桃樹確實是好,(全稱為“先天壬水蟠桃樹”),三千年一熟的蟠桃花果微小,但也是甘甜清香,人吃了成仙得道。六千年一熟的蟠桃層花甘實,果肉多汁,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蟠桃紫紋細核,入口瞬間靈氣便流遍全身,從喉嚨散入五髒六腑,最後從毛孔之內衝出,周身都散發著桃花香氣,可以洗練筋骨,增強肉身之力,還能留香於體,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估計楊梅就是這洪荒世界的吃貨,王闊吃了這麽多的蟠桃也沒有這貨體會到的多。
這西方素色雲界旗和道友交換卻是無妨,不過這楊柳枝則不同,乃是貧道自化形而出之時就開始祭煉,總共也沒有幾枝,這倒是讓貧道為難。
王闊可不管你為難不為難,你要是不換那就算了,像是自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不等王闊說出此話,就看見一臉肉疼的楊梅竟然點頭同意了。
這楊柳枝可是好寶貝,記得當年楊梅可是用楊柳枝打的盤古大神飛出億萬裏才停下,這要是把其放入造化玉瓶之中用造化仙露澆灌,這不是要無敵的節奏。
王闊壓住了內心深處的狂喜,既然楊梅同意交易,自然不會變卦,今日能與楊梅道友重聚,少不得要請教一番才是。
“道友客氣了,我等相互論道,共同探討就是。”楊梅收起臉上剛得到先天十大靈根之一蟠桃樹而激動的神色說道。
二人互相客氣一番,就開始進入正題。
王闊當下也不客氣,便向楊梅請教一些大道的至理,楊梅、黃中同為先天十大靈根,自然對於大道的領悟有其像似之處,二人也把遊走洪荒一路上的感悟說了出來,講道興起之時,便各自頭頂顯出慶雲三花,仙光異像,以元神演化自身道行,相互論證各自對大道理解,已補全自身道行不足之處,相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