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了這個,葉輝心中的疑團總算是解開了。


    當然,這畫像大姐沒打算賣,葉輝也沒打算買,畢竟對這個曆史人物葉輝也沒有多大的好感,而且他的畫像也隻對他的後人有些用處,對於收藏價值上來講,也不見得有多麽高的收藏價值。


    既然這間屋裏沒什麽好看的了,葉輝又來到最裏麵的一間屋子。


    這是兩間屋子連在一起的房間,從裏麵的裝飾來看,這應該是大姐兒子的臥室。


    因為,床邊的牆壁上全都貼著一些明星的畫像,雖然說有點糊牆的嫌疑,但是不難看出這是一個男孩子的房間。


    這間屋子裏的物品就有些雜亂了,可能是房間比較大的原因,這裏不光是放著大姐兒子的物品,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在裏麵。


    雖然說這屋子裏的物品比較多,但是葉輝隱隱有些興奮,不光是找到這韓家出處的原因。


    實在是之前那兩間屋子裏的物品太少了,就是葉輝想要多瞅兩眼都沒有東西瞅。


    這物品一多,指不定就有什麽好物件。


    葉輝最先瞄上的是桌子上擺放的兩個花瓶,相對於其他古玩,葉輝還是對瓷器比較感興趣。


    隻是走近一看有些失望,這並不是什麽名貴的瓷器,隻是80年代的一對老琉璃花瓶。


    這對花瓶應該是大姐結婚時候置辦的嫁妝,這種紅色的琉璃花瓶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陪嫁的標配。


    隻不過大姐這對保存的比較好,就連一點兒的磕碰都沒有,由此可以看出大姐對這對琉璃花瓶還是很上心的。


    “這個不賣的,這也不是什麽古玩,隻是我結婚時候的嫁妝。”大姐適時的出現在葉輝麵前,解釋說。


    這對琉璃花瓶在葉輝看來也就百八十塊錢的事,但是對大姐來說可能有她不一樣的意義。


    葉輝放下琉璃花瓶又看向桌子上擺放的其他物品。


    隻是一些大姐兒子一些小玩意和筆記本什麽的,看著挺多,隻不過是些尋常玩意。


    葉輝又看向地上的東西,無非也是一些農耕用具什麽的,可能是大姐的兒子很長時間不在這裏住了,大姐把這房間當成了雜物間,一些怕雨淋的東西全都放到了屋裏。


    葉輝那個鬱悶就別提了,本來是滿心歡喜的,沒想到整的這麽鬧心。


    大姐或許早就知道家裏麵沒什麽好的物件了,所以看到葉輝這副神情並沒有感覺到太大的意外。


    大姐又端過一開始給葉輝倒的那杯水放到桌子上講:“我們家世代都是農民,沒什麽好物件也算正常,小夥子你也別那麽鬧心了,喝口水吧!”


    都過去這麽長時間了,杯裏的水早就涼透氣了,不過也正好,喝著這涼水壓壓火氣。


    隻是葉輝剛拿起這“杯子”才發現,這哪裏是杯子,大姐一直都是用一個吃飯的小碗給自己盛水的。


    隻不過葉輝拿著這個碗突然又有些不上火了。


    實在是太意外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大姐一開始就把這麽漂亮的小碗擺在自己麵前了,自己居然沒有注意到,還在那傻愣傻愣的到處找寶貝。


    這是一個粉彩梅鵲紋碗,這個粉彩梅鵲紋碗給葉輝的第一感覺就是精細。


    瓷碗胎質白如霜雪,釉色純淨,畫工精巧,器身內外以“過牆”手法繪製彩梅鵲圖,赭色梅枝上或白或紅的梅花,襯以綠葉,兩隻墨彩喜鵲形態生動。


    葉輝想翻過來看一看底款,直接一口將碗裏的水一口悶了。


    葉輝感覺喝的不是水,仿佛是喝的一口甘泉一樣,自上而下都透露著舒爽!


    大姐見葉輝喜笑顏開的幹了這一碗,準備接過葉輝手裏的碗再給他倒一杯水。


    沒想到葉輝這家夥把碗抓的緊緊的,整的大姐開口說:“怎麽了。不喝了嗎?”


    “哈哈……不喝了,這小碗不錯,我再看看!”


    葉輝也不顧大姐疑惑的目光,直接將小碗翻過來看向底款。


    “沒錯……果然沒錯,果然是‘居仁堂’款!”


    這跟葉輝一開始猜想的一樣,這果然是洪憲瓷器。


    要說這洪憲瓷,就不得不說說袁大頭,因為洪憲瓷正是為袁大頭燒製的。


    民國初年,袁大頭複辟稱帝,定國號為“洪憲”,袁大頭在陰謀稱帝時,亦仿效清朝製度,設禦窯,曾派古玩商人郭世五到景德鎮監製“洪憲瓷”。


    郭世五在當時督燒的禦用瓷器,便成為近代藏家追逐的稀世珍品,世稱“洪憲瓷”。


    因中華民國總統府設在中南海,袁大頭居住的地方為中南海的居仁堂,所以所燒瓷款為紅色篆書“居仁堂製”和“居仁堂”。


    但袁大頭逆曆史潮流而動,隻當了83天皇帝就一命嗚呼,所燒“洪憲瓷”不多,留傳下來的就更為稀少,可謂鳳毛麟角,成為瓷器收藏家尋覓、收藏的目標。


    而葉輝手裏拿著的這隻居仁堂粉彩梅鵲紋碗可以說是洪憲瓷的典型代表,它的繪工精細,釉色濃淡明暗,層次豐富,極具美感。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確定這就是真正的洪憲瓷。


    由於袁大頭稱帝僅八十三天,袁大頭倒台後一些古董商人為招攬生意,將袁大頭的“洪憲”作為瓷器的款識,製作了許多“洪憲年製”款的粉彩瓷器,繪畫花卉、花鳥人物紋飾,這些偽款的民間粉彩瓷器風靡一時,國內外流傳甚廣。


    最主要的是製作這些贗品的工人師傅,幾乎都是當時製作真正洪憲瓷的能工巧匠。


    又因為年代幾乎相近,從包漿上幾乎看不出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說這洪憲瓷很是難以分辨真偽。


    有的人都甚至認為根本就沒有什麽洪憲瓷,隻不過是大家編出來的一種瓷器。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郭世五督理景德鎮製瓷時,開始先燒“居仁堂製”款瓷,並沒有等到“洪憲年製”款禦瓷燒成袁世凱便已倒台。


    因此,凡有“洪憲”二字款的器物,都應看做贗品。


    而鑒定洪憲瓷以葉輝傳承的知識而言,往往都是憑感覺去鑒定,因為同一個時期,又是同一批工人去製作的所以說真真假假分不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玩行大掌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opo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opo並收藏古玩行大掌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