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和晏如意按照那個夥計的指示,來到舉辦竄貨場的樓層。
“輝哥,怎麽連個迎賓都沒有?是不是我們遲到了?”
葉輝看了看表,還差5分鍾來,感覺不會提前關門。
“走,進去看看再說。”
推開會議室的大門,裏麵已經坐了6個人,看樣子是真的沒有迎賓,晏如意有些想多了。
葉輝對屋裏的人點頭示意就坐在了靠門口的位置。之所以沒有往裏麵坐,那是因為屋裏的眾人看葉輝兩人的眼神太過詭異。
怎麽說呢,正位上的三個人應該是東道主,看見葉輝他倆眼神中包含的同情成分居多。
剩下的三人應該相互也不認識,三人分三個位置坐著,相互之間也沒有什麽交流。
葉輝兩人一走進來,三人似乎微微有些敵意,看樣子是這是今天的買主了。
隻不過看這三個人的年紀和穿著,葉輝怎麽也跟行裏大拿級藏友聯係不上。
本來葉輝還抱著一種瞻仰的態度參加這個竄貨場,現在感覺有點失望,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麽高大上。
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葉輝靜靜的坐在那裏享受饑餓帶來的“快感”。
沒招,逛了一下午又餓了……
等了沒一會,又是一聲開門的聲音。
“嗬嗬……”
巧了。
進來的居然是剛剛和葉輝交易的攤主。
攤主也看見了晏如意和葉輝兩人,微微一愣,機械的和他倆打了個招呼就奔主位而去。
葉輝心裏忍不住冷笑道:“嗬嗬……不知道攤主的臉會不會被打腫!”
“抱歉……抱歉,遲到了!
都是圈裏人,都知道竄貨場的規矩,咱們就直接開始了!”攤主好像挺著急,連個自我介紹都沒有,直接就開始了。
葉輝心裏直接罵娘了,tmd感覺自己是不是被坑了,這tm也太敷衍了!
剩下三個買主倒是沒什麽反應,就是因為沒反應葉輝更加斷定這三個家夥絕對是個雛,也是頭一次參加竄貨場,可能跟自己一樣被那個夥計邀請過來的。
攤主也不廢話,直接拿出一個“掛袍”大罐擺在桌子上。
“粗糙”
葉輝心裏忍不住吐槽道,這都是別人玩剩下的,這個攤主還拿來賣弄。
所謂“掛袍”就是跟葉輝那些塗了黑漆的物件一樣,隻不過這個大罐是在特殊時期,人們出於保護的目的,在瓶瓶罐罐上塗了一層紅漆、黑漆之類的油漆晏茹韻扔在邊邊角角,等到特殊時期過去以後再洗掉收藏。
後來,有行裏人收到這種塗了漆的物件撿了大漏,漸漸引起藏友們的關注。
隻是被一些投機分子鑽了空子,市場上出現了大批的“掛袍”物件,現在市場上的“掛袍”物件假多真少,幾乎就是沒有真的了。
像這種“粗糙”的玩法,不要說葉輝,就是剩下的三個人都知道,沒有一個動彈的,都在那腆著臉靜靜的看攤主表演。
攤主見沒人上來鑒定,並沒有露出任何尬色,又把罐子的另一麵轉過來,展現在大家麵前。
“嗬嗬……這下有點意思了!”葉輝心裏念叨著。
轉過來的一麵,居然被洗掉了一塊黑漆,露出了裏麵的釉色。
露出來的部分是一支青花纏枝牡丹,色調明豔、畫筆流暢,給人一種飽滿、充盈的感覺。
攤主剛要說點什麽,底下的人全都動了起來,就連葉輝也不例外。
葉輝是知道攤主的路數,隻是想上去見識一下攤主的“手段”。
最先上去的是一個30左右歲的家夥,一上去就毫不客氣的撈起大罐,好像怕別人搶去一樣。
這家話也不管其他的,盯著露出來的釉色猛看,直到後麵的人催促,他才依依不舍的放下大罐。
剩下的兩人就跟一開始那家夥不一樣了,都是很專業的掏出放大鏡,仔仔細細、認認真真、裏裏外外的看了一遍才放下。
葉輝也不著急,等著眾人都鑒定完了才慢慢的上手鑒賞。
經過葉輝的鑒定,認為這應該是一個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大罐直口,短頸,圓肩,斂腹,淺圈足,砂底,具有元代青花瓷器的典型特征。
由於外麵大部分被黑漆遮掩,葉輝就仔細的觀察了內釉,內釉色白中帶青,積釉處呈現鴨蛋青色澤,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鎮瓷器釉色。
底部澀胎,部分微泛瓦紅色,留有明顯的墊燒粘結高嶺尾砂的痕跡,為元青花裝燒工藝的重要特征。
鑒賞完了,葉輝心裏忍不住嘀咕道:“要是沒有黑漆的部分,這可以說是一件開門到代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隻是可惜……”
葉輝隻是心裏想著,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樣,看完以後輕輕將大罐放下,直接回到座位上了。
“怎麽樣?是‘新加坡’不?”
晏如意這家夥自己不上去鑒賞,葉輝一下來就急忙忙的問道。
“不是,但是……仁者見仁吧!”由於幾個買主都隔著比較遠,葉輝直接小聲的對晏如意講。
“那……咱們……”
“不要出手,我們隻是一個看客。”
攤主等大家鑒定完了,才不緊不慢的開口講:“想必大家也知道這是一個什麽物件了,沒什麽問題咱們就直接競價了,底價10萬元,每次叫價不得低於1000元。”
等攤主講完了,底下幾人居然沒有任何動靜。
要是說沒有掛袍,估計這個大罐能值大幾十萬,上百萬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掛袍的大罐,總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見眾人不肯出價,攤主並不慌張,悠悠的說道:“大家也都清楚,正因為掛了袍才會是這個價格,這就跟賭石一樣,重點在一個‘賭’字上,這是一件開門到代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就是砸了賣瓷片也值個3000、5000的,最後三分鍾,沒有出價的就換下一件了。”
足足等了三分多鍾,攤主還是沒換下一件,感覺有點契而不舍的味道。
最終第一個家夥開口道:“能不能便宜點,這價格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攤主可能不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了,也不說什麽,直接將大罐放下,又拿出一個小巧的鼻煙壺出來。
葉輝相信攤主會和第一個家夥私底下交易的,隻是價格恐怕隻有他兩個知道了。
“輝哥,怎麽連個迎賓都沒有?是不是我們遲到了?”
葉輝看了看表,還差5分鍾來,感覺不會提前關門。
“走,進去看看再說。”
推開會議室的大門,裏麵已經坐了6個人,看樣子是真的沒有迎賓,晏如意有些想多了。
葉輝對屋裏的人點頭示意就坐在了靠門口的位置。之所以沒有往裏麵坐,那是因為屋裏的眾人看葉輝兩人的眼神太過詭異。
怎麽說呢,正位上的三個人應該是東道主,看見葉輝他倆眼神中包含的同情成分居多。
剩下的三人應該相互也不認識,三人分三個位置坐著,相互之間也沒有什麽交流。
葉輝兩人一走進來,三人似乎微微有些敵意,看樣子是這是今天的買主了。
隻不過看這三個人的年紀和穿著,葉輝怎麽也跟行裏大拿級藏友聯係不上。
本來葉輝還抱著一種瞻仰的態度參加這個竄貨場,現在感覺有點失望,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麽高大上。
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葉輝靜靜的坐在那裏享受饑餓帶來的“快感”。
沒招,逛了一下午又餓了……
等了沒一會,又是一聲開門的聲音。
“嗬嗬……”
巧了。
進來的居然是剛剛和葉輝交易的攤主。
攤主也看見了晏如意和葉輝兩人,微微一愣,機械的和他倆打了個招呼就奔主位而去。
葉輝心裏忍不住冷笑道:“嗬嗬……不知道攤主的臉會不會被打腫!”
“抱歉……抱歉,遲到了!
都是圈裏人,都知道竄貨場的規矩,咱們就直接開始了!”攤主好像挺著急,連個自我介紹都沒有,直接就開始了。
葉輝心裏直接罵娘了,tmd感覺自己是不是被坑了,這tm也太敷衍了!
剩下三個買主倒是沒什麽反應,就是因為沒反應葉輝更加斷定這三個家夥絕對是個雛,也是頭一次參加竄貨場,可能跟自己一樣被那個夥計邀請過來的。
攤主也不廢話,直接拿出一個“掛袍”大罐擺在桌子上。
“粗糙”
葉輝心裏忍不住吐槽道,這都是別人玩剩下的,這個攤主還拿來賣弄。
所謂“掛袍”就是跟葉輝那些塗了黑漆的物件一樣,隻不過這個大罐是在特殊時期,人們出於保護的目的,在瓶瓶罐罐上塗了一層紅漆、黑漆之類的油漆晏茹韻扔在邊邊角角,等到特殊時期過去以後再洗掉收藏。
後來,有行裏人收到這種塗了漆的物件撿了大漏,漸漸引起藏友們的關注。
隻是被一些投機分子鑽了空子,市場上出現了大批的“掛袍”物件,現在市場上的“掛袍”物件假多真少,幾乎就是沒有真的了。
像這種“粗糙”的玩法,不要說葉輝,就是剩下的三個人都知道,沒有一個動彈的,都在那腆著臉靜靜的看攤主表演。
攤主見沒人上來鑒定,並沒有露出任何尬色,又把罐子的另一麵轉過來,展現在大家麵前。
“嗬嗬……這下有點意思了!”葉輝心裏念叨著。
轉過來的一麵,居然被洗掉了一塊黑漆,露出了裏麵的釉色。
露出來的部分是一支青花纏枝牡丹,色調明豔、畫筆流暢,給人一種飽滿、充盈的感覺。
攤主剛要說點什麽,底下的人全都動了起來,就連葉輝也不例外。
葉輝是知道攤主的路數,隻是想上去見識一下攤主的“手段”。
最先上去的是一個30左右歲的家夥,一上去就毫不客氣的撈起大罐,好像怕別人搶去一樣。
這家話也不管其他的,盯著露出來的釉色猛看,直到後麵的人催促,他才依依不舍的放下大罐。
剩下的兩人就跟一開始那家夥不一樣了,都是很專業的掏出放大鏡,仔仔細細、認認真真、裏裏外外的看了一遍才放下。
葉輝也不著急,等著眾人都鑒定完了才慢慢的上手鑒賞。
經過葉輝的鑒定,認為這應該是一個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大罐直口,短頸,圓肩,斂腹,淺圈足,砂底,具有元代青花瓷器的典型特征。
由於外麵大部分被黑漆遮掩,葉輝就仔細的觀察了內釉,內釉色白中帶青,積釉處呈現鴨蛋青色澤,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鎮瓷器釉色。
底部澀胎,部分微泛瓦紅色,留有明顯的墊燒粘結高嶺尾砂的痕跡,為元青花裝燒工藝的重要特征。
鑒賞完了,葉輝心裏忍不住嘀咕道:“要是沒有黑漆的部分,這可以說是一件開門到代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隻是可惜……”
葉輝隻是心裏想著,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樣,看完以後輕輕將大罐放下,直接回到座位上了。
“怎麽樣?是‘新加坡’不?”
晏如意這家夥自己不上去鑒賞,葉輝一下來就急忙忙的問道。
“不是,但是……仁者見仁吧!”由於幾個買主都隔著比較遠,葉輝直接小聲的對晏如意講。
“那……咱們……”
“不要出手,我們隻是一個看客。”
攤主等大家鑒定完了,才不緊不慢的開口講:“想必大家也知道這是一個什麽物件了,沒什麽問題咱們就直接競價了,底價10萬元,每次叫價不得低於1000元。”
等攤主講完了,底下幾人居然沒有任何動靜。
要是說沒有掛袍,估計這個大罐能值大幾十萬,上百萬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掛袍的大罐,總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見眾人不肯出價,攤主並不慌張,悠悠的說道:“大家也都清楚,正因為掛了袍才會是這個價格,這就跟賭石一樣,重點在一個‘賭’字上,這是一件開門到代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就是砸了賣瓷片也值個3000、5000的,最後三分鍾,沒有出價的就換下一件了。”
足足等了三分多鍾,攤主還是沒換下一件,感覺有點契而不舍的味道。
最終第一個家夥開口道:“能不能便宜點,這價格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攤主可能不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了,也不說什麽,直接將大罐放下,又拿出一個小巧的鼻煙壺出來。
葉輝相信攤主會和第一個家夥私底下交易的,隻是價格恐怕隻有他兩個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