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天的搬遷,李行空的新房子總算有個家的樣子了。
床是他用靈氣掃過了自家的火炕之後,仿造結構自己搭的,完了還整了一條大煙囪拐到室外。
桌子椅子這些的都是他親自從家裏帶過來的,光是帶東西過來就走了好幾趟。
雖然他現在力氣足夠,但人體能拿東西的地方就那幾個位置,哪怕他力氣再大,能拿的東西就那些,隻能分多次跑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咱們修行人士人手一件的儲物法寶了。
儲物法寶這東西空間大,能裝的東西多,還沒什麽重量影響,當真算得上是神器,可惜,現在的李行空還造不出來。
一方麵是關於空間的知識還不是他現在能夠接觸的,另一方麵,他現在的實力也不行。
一個小小的練氣就想整空間之道,不是不行,主要還是那個問題。
學習能力的問題。
什麽階段就做什麽階段的事,尤其是在修仙這一途,上下倆個境界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就算現在把空間相關的知識給了李行空,以他煉氣階段的學習能力和腦瓜子,想要入門可能就得上百年。
等他入了門,可能自己都成了一賠黃土了。
雖然空間法寶自己確實很眼紅,但現在也隻是想想罷了。
腳踏實地才能走的更遠,想要一步登天,那可有些癡心妄想了。
如果有前人給他留個什麽修仙遺跡,那也還有一絲一步登天的可能。
然而並沒有,在整個地星之前都沒有修仙的痕跡,甚至連靈氣都沒有存在過。
沒有任何捷徑能讓自己走,路隻能由他自己一步步開拓出來。
也許後麵的人有了他開出來的這條路,踏上修行的時候會更順暢一些,但對於一個開路者而言,每一步都得走的紮實一些。
好在他本來也要來回奔波,帶點東西就當是順路了。
自己在原本的小菜園子裏種了也有十幾茬淬體草了,手上的種子已經全數收集了起來。
數量不多,肯定是不夠50畝都種上的,按李行空的估計來看,手上這點兒種子,最多能種滿2畝地就不錯了。
好在淬體草長的還算快,就算要留著育種也不過一個月左右。
自己這麽大一塊地,估計在半年內就能種滿了。
這邊遠離人群,李行空種的時候也不必太遮掩,比起之前來說要好過太多了。
本來他還覺得種地澆水是個問題,這地方地勢高,澆水可能不太方便,但在他打理田地的時候有了新的發現。
這邊雖然地勢高,但在田邊是有用水泥鑄成的水渠的,沿著水渠向上走了一段距離,就看到了專門用於田地澆水的水龍頭。
也許是種田遊戲玩多了,見到的種田遊戲澆水都是自己拿個水壺,挨個給每個植物澆水,搞得好像澆水是多麻煩的事情一樣。
但在國內,農田澆水還是往常的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大水漫灌,把田隴修好了,到了澆水的時節,田裏會有一個專門用來澆水的粗口水龍頭,口徑得有15cm左右。
到了時節,這個水龍頭就直接開了不管,源源不斷的水流沿著水渠形成了一條人造的小溪。
沿著水渠的人們挨個打開自家地頭的田隴,放水進去滿灌,一直灌到整個田都濕透了,這才喊下一家來接。
這才是更符合咱們神州國情的澆水方式,要不然種個田每個植株挨個澆水,一畝地下來人就得累成狗。
找到了澆水的方式,那就更簡單了,李行空直接開了水閥,引水過來先給自己要種的幾塊地澆了個通透。
這種用水法放在城裏顯然是不可想象的,這澆水用費能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在村裏就不一樣了,村裏的土地資源屬於村集體,村民用水是不要錢的。
而且村裏的水一般用的也是地下水,這水引出來澆了一遍地,最後還是會回到地下,就相當於這水出來溜了個彎,並不會太浪費。
種上了淬體草,又把水的問題解決了,李行空的生活又一次進入了日複一日的日常。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修行之餘,還有時間來練練法術,上上網。
李行空的小日子過得不知道有多悠閑。
得虧他這地方在山裏,周圍也沒什麽河,要不然他也想沒事兒的時候出去甩兩杆。
在山裏待了不到半個月,李行空就連回家的次數都變少了。
沒辦法,在這僻靜的地方修行了幾天,李行空發現自己的修行速度比在家的時候還要快一些。
不僅僅是因為淬體草的原因,除了每天吃的淬體草用量加大以外,環境的變化確實給他帶來了修行上的增益。
並不是說山裏有什麽靈氣,這靈氣還是沒有變化的。
而是他整個人的心境有了變化。
住在家裏,雖然已經極力避免和外人打交道了,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交流。
和爸媽的交流,和鄰居的交流,還有各種時事新聞熱點引發的社會變動,這些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李行空的心態。
而現在自己窩在這山溝裏,就如同與世隔絕了一樣,沒有人再來幹擾他,也沒有什麽事情能引起他的注意,他可以全天的,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修行中。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他分心。
在這種條件下,修行的速度想不快都難。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李行空的修為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提升最為明顯的就是淬骨的進度了,這個進度是他目前唯一一個可以量化的數據,短短一個月,他已經完成了14塊骨頭的淬煉,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淬煉了59塊骨骼。
至於說其他方麵,略有提升,隻能說不如淬骨這一方麵明顯。
到現在他的修行還是挺模糊的,沒有一個明確而具體的境界劃分。
倒也不是因為其他,主要還是係統這邊丟給他的理論知識都是一整個階段的,而在係統這邊看來,作為修行的第一個境界,確實沒有什麽細分的必要。
已經細分到小學了,還需要分個123年級嗎?在係統看來,已經分的足夠詳細了。
這也是因為靈氣缺乏的原因,導致李行空在這邊卡了太久,這才給他一種修行漫長的感覺。
當然,在李行空來看的話,他後續還是得細分一下的,畢竟這個時間跨度可能對於壽命極長的修士來說隻是一瞬之間,但對現在的李行空而言,他的時間觀念顯然還是停留在普通人這一層次的。
床是他用靈氣掃過了自家的火炕之後,仿造結構自己搭的,完了還整了一條大煙囪拐到室外。
桌子椅子這些的都是他親自從家裏帶過來的,光是帶東西過來就走了好幾趟。
雖然他現在力氣足夠,但人體能拿東西的地方就那幾個位置,哪怕他力氣再大,能拿的東西就那些,隻能分多次跑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咱們修行人士人手一件的儲物法寶了。
儲物法寶這東西空間大,能裝的東西多,還沒什麽重量影響,當真算得上是神器,可惜,現在的李行空還造不出來。
一方麵是關於空間的知識還不是他現在能夠接觸的,另一方麵,他現在的實力也不行。
一個小小的練氣就想整空間之道,不是不行,主要還是那個問題。
學習能力的問題。
什麽階段就做什麽階段的事,尤其是在修仙這一途,上下倆個境界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就算現在把空間相關的知識給了李行空,以他煉氣階段的學習能力和腦瓜子,想要入門可能就得上百年。
等他入了門,可能自己都成了一賠黃土了。
雖然空間法寶自己確實很眼紅,但現在也隻是想想罷了。
腳踏實地才能走的更遠,想要一步登天,那可有些癡心妄想了。
如果有前人給他留個什麽修仙遺跡,那也還有一絲一步登天的可能。
然而並沒有,在整個地星之前都沒有修仙的痕跡,甚至連靈氣都沒有存在過。
沒有任何捷徑能讓自己走,路隻能由他自己一步步開拓出來。
也許後麵的人有了他開出來的這條路,踏上修行的時候會更順暢一些,但對於一個開路者而言,每一步都得走的紮實一些。
好在他本來也要來回奔波,帶點東西就當是順路了。
自己在原本的小菜園子裏種了也有十幾茬淬體草了,手上的種子已經全數收集了起來。
數量不多,肯定是不夠50畝都種上的,按李行空的估計來看,手上這點兒種子,最多能種滿2畝地就不錯了。
好在淬體草長的還算快,就算要留著育種也不過一個月左右。
自己這麽大一塊地,估計在半年內就能種滿了。
這邊遠離人群,李行空種的時候也不必太遮掩,比起之前來說要好過太多了。
本來他還覺得種地澆水是個問題,這地方地勢高,澆水可能不太方便,但在他打理田地的時候有了新的發現。
這邊雖然地勢高,但在田邊是有用水泥鑄成的水渠的,沿著水渠向上走了一段距離,就看到了專門用於田地澆水的水龍頭。
也許是種田遊戲玩多了,見到的種田遊戲澆水都是自己拿個水壺,挨個給每個植物澆水,搞得好像澆水是多麻煩的事情一樣。
但在國內,農田澆水還是往常的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大水漫灌,把田隴修好了,到了澆水的時節,田裏會有一個專門用來澆水的粗口水龍頭,口徑得有15cm左右。
到了時節,這個水龍頭就直接開了不管,源源不斷的水流沿著水渠形成了一條人造的小溪。
沿著水渠的人們挨個打開自家地頭的田隴,放水進去滿灌,一直灌到整個田都濕透了,這才喊下一家來接。
這才是更符合咱們神州國情的澆水方式,要不然種個田每個植株挨個澆水,一畝地下來人就得累成狗。
找到了澆水的方式,那就更簡單了,李行空直接開了水閥,引水過來先給自己要種的幾塊地澆了個通透。
這種用水法放在城裏顯然是不可想象的,這澆水用費能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在村裏就不一樣了,村裏的土地資源屬於村集體,村民用水是不要錢的。
而且村裏的水一般用的也是地下水,這水引出來澆了一遍地,最後還是會回到地下,就相當於這水出來溜了個彎,並不會太浪費。
種上了淬體草,又把水的問題解決了,李行空的生活又一次進入了日複一日的日常。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修行之餘,還有時間來練練法術,上上網。
李行空的小日子過得不知道有多悠閑。
得虧他這地方在山裏,周圍也沒什麽河,要不然他也想沒事兒的時候出去甩兩杆。
在山裏待了不到半個月,李行空就連回家的次數都變少了。
沒辦法,在這僻靜的地方修行了幾天,李行空發現自己的修行速度比在家的時候還要快一些。
不僅僅是因為淬體草的原因,除了每天吃的淬體草用量加大以外,環境的變化確實給他帶來了修行上的增益。
並不是說山裏有什麽靈氣,這靈氣還是沒有變化的。
而是他整個人的心境有了變化。
住在家裏,雖然已經極力避免和外人打交道了,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交流。
和爸媽的交流,和鄰居的交流,還有各種時事新聞熱點引發的社會變動,這些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李行空的心態。
而現在自己窩在這山溝裏,就如同與世隔絕了一樣,沒有人再來幹擾他,也沒有什麽事情能引起他的注意,他可以全天的,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修行中。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他分心。
在這種條件下,修行的速度想不快都難。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李行空的修為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提升最為明顯的就是淬骨的進度了,這個進度是他目前唯一一個可以量化的數據,短短一個月,他已經完成了14塊骨頭的淬煉,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淬煉了59塊骨骼。
至於說其他方麵,略有提升,隻能說不如淬骨這一方麵明顯。
到現在他的修行還是挺模糊的,沒有一個明確而具體的境界劃分。
倒也不是因為其他,主要還是係統這邊丟給他的理論知識都是一整個階段的,而在係統這邊看來,作為修行的第一個境界,確實沒有什麽細分的必要。
已經細分到小學了,還需要分個123年級嗎?在係統看來,已經分的足夠詳細了。
這也是因為靈氣缺乏的原因,導致李行空在這邊卡了太久,這才給他一種修行漫長的感覺。
當然,在李行空來看的話,他後續還是得細分一下的,畢竟這個時間跨度可能對於壽命極長的修士來說隻是一瞬之間,但對現在的李行空而言,他的時間觀念顯然還是停留在普通人這一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