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星的自轉速度還是很快的,雖然人在地麵的時候感覺不到,但是在太空中觀察的時候,還是能明顯的看到地星的轉動痕跡的。
坐地日行八萬裏,這並不是誇張的話,在太空中來看,地星自轉的速度也並不慢。
李行空在向著地星飛行的過程中,專門等到他能看到神州全貌的時候,才向著地星內部衝了進去,手裏的巨大球體頂在身前,一頭紮進了地球的大氣之中。
在太空之中的時候,李行空可以肆無忌憚的加速,因為沒有空氣的影響,也不會有什麽摩擦力,在太空中隨意加速也不會有什麽阻礙。
但進入了大氣層之後,這速度就得慢下來了。
如果還按照之前在太空中的速度飛行,可能他還沒落地,連人帶球就已經變成一個大火球了。
隨著金屬球體和大氣的摩擦,起火倒是小事兒,更麻煩的是這金屬球體還會損耗。
落到地上的時候,自己這辛辛苦苦帶回來的太空垃圾能留下十分之一就不錯了。
至於說李行空自己,他的身體強度已經不是地球大氣的摩擦可以影響的了,如果就他一個人的話,他完全可以直接一頭紮到地麵。
所以為了保全手裏這點兒東西,李行空也得減個速。
好在李行空對於引力的應用也算是入了門,而且他自帶的力氣也足夠大,這才能在高速墜落的情況下,控製住手中這麽大一塊玩意。
而隕石墜落的消息一經發酵,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在密切關注著這邊天空的動向了。
有條件的上望遠鏡,沒條件的也在抬頭瞅著天瞎看,希望能看見點兒動靜,但這隕石墜落一直沒有什麽動靜,這也讓很多觀望的人失去了耐心。
“奇怪,不是檢測到有隕石麽,怎麽還看不見動靜啊,是太陽太大了,看不到痕跡嗎?”
“可能是已經被打掉了吧,什麽衛星武器之類的。”
眾人們猜測紛紛,都對這件事兒很好奇。
至於說真正有能力檢測到李行空手中這一大塊“隕石”的機構,此刻也同樣有些傻眼。
因為這隕石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它真的減速了。
按它原本的速度,那落在地麵上就是一場災難,誰都沒法避免,就算是落在神州,那對整個世界的氣候也會有影響。
但在進入大氣之後,它現在的速度就好像是被什麽東西托起來了一樣,別說下墜了,它的速度甚至都沒有和大氣產生什麽摩擦導致的火星子。
就好像是一艘從外太空回來了飛船一樣,它以一個詭異的勻速狀態,向著地麵飛去。
此刻的這些個機構都有些傻眼,這是什麽技術?這玩意他們可都沒見過。
想到神州發布的消息,說這是他們的新式隕石捕獲設備,這讓其他國家的觀測機構有些不寒而栗。
原本以為是他們嘴硬,明明有情況還要裝,大家都在看笑話。
結果現在突然發現,你說的竟然是真的?你這隕石還真是捕獲回來的?
這技術那可太了不得了。
有高倍數的太空望遠鏡,關於進入大氣的這顆“隕石”,他們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甚至就連它的大概樣貌都能看個差不多。
這隕石哪兒都不像是一個人造物啊,甚至連個推進器都沒看見。
但它這不合理的速度又真真切切的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這很難不讓人遐想連篇,紛紛都在猜神州又有了什麽樣的花樣。
這種技術力可不是什麽一般技術而言,能從太空進入地星,難道就不能從地星升到太空了嗎?這誰知道啊。
萬一這種技術成熟了,火箭都成了淘汰品,那在太空探索這方麵,可就沒有一個國家能趕得上神州的步子了。
而李行空此刻在下降的同時,還在通過肉眼觀測,尋找著自己起飛時候的位置。
畢竟神州實在太大了,他想要在這麽高的空中精準的找到自己起飛時候的那個小島,實在是有些信息量太大。
好在他在島上也生活過了好一陣子,對於島嶼的大概位置也有個了解,要不然那可就真的要迷路了。
托著這麽大一塊,李行空在大氣之中以一個均勻的速度下落,這個速度不算很快,就和一個飛行器降落一樣,一眼看上去就是有人在控製的那種。
尤其是他在尋找小島位置的時候,還在降落的過程中來了幾次拐彎。
這個行動軌跡就更加證明了,這東西肯定不是自然落下來的。
誰家的隕石落下來的時候還能拐彎的。
眼看這麽大一塊隕石越飛越低,很快就要落在萬裏石塘的區域,這個時候周邊的小國又有了動靜。
要是落在神州的內陸,那確實沒什麽辦法,畢竟誰也沒法從神州登陸,去搶這麽一塊石頭。
但落在這海域裏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這塊海域在他們看來還有著諸多爭議。
這就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即刻安排艦隊,前往隕石墜落的海域,爭取把這隕石給我拿下,就算拿不下,也要對他們幹擾一番,讓我們的艦隊有時間趕到。”
眼見又有了搞事的空子,鷹國的動靜不可謂不快,它立馬安排駐紮在櫻國的艦隊前往相關海域,準備來個截胡。
雖然李行空降落的時間會很快,可能隻有短短的3-5分鍾就可以落在海上,但是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對這麽大一塊隕石的捕撈和采集也是相當耗時的事情,這個時候出動,往往很有可能可以分一杯羹。
尤其是在海上的打撈,這在當今的科技水平來看,更是難上加難,他們並不覺得神州可以很快的把這玩意撈起來。
在計算了一下隕石可能落下來的海域之後,幾艘巡洋艦立馬從周邊海域出動了,全速前往指定位置。
李行空此刻距離海平麵隻有短短的幾萬米了,此刻的他已經離開了大氣層的範圍,進入到了地星的高空之中。
重新回到了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環境之中,李行空感覺自己就好像常年勞累,然後終於泡進了澡堂子一樣,一股子舒適感和安心感隨著氧氣撲麵而來。
還是地星的環境適合自己生活啊。
看了下自己降落的大致海域,基本就在萬裏石塘基地的附近,這個距離上,李行空已經能看到海中隱隱約約的小島星羅棋布了。
而他要做的也很簡單,就在這些個小島中,找到自己落腳的那一個。
其實找不到也行,隨便找個島嶼落下,隻要一聯係基地,有了定位,那他也隨時可以帶著這玩意回去。
就是這東西實在是有些重,來個小船可能還真載不動。
坐地日行八萬裏,這並不是誇張的話,在太空中來看,地星自轉的速度也並不慢。
李行空在向著地星飛行的過程中,專門等到他能看到神州全貌的時候,才向著地星內部衝了進去,手裏的巨大球體頂在身前,一頭紮進了地球的大氣之中。
在太空之中的時候,李行空可以肆無忌憚的加速,因為沒有空氣的影響,也不會有什麽摩擦力,在太空中隨意加速也不會有什麽阻礙。
但進入了大氣層之後,這速度就得慢下來了。
如果還按照之前在太空中的速度飛行,可能他還沒落地,連人帶球就已經變成一個大火球了。
隨著金屬球體和大氣的摩擦,起火倒是小事兒,更麻煩的是這金屬球體還會損耗。
落到地上的時候,自己這辛辛苦苦帶回來的太空垃圾能留下十分之一就不錯了。
至於說李行空自己,他的身體強度已經不是地球大氣的摩擦可以影響的了,如果就他一個人的話,他完全可以直接一頭紮到地麵。
所以為了保全手裏這點兒東西,李行空也得減個速。
好在李行空對於引力的應用也算是入了門,而且他自帶的力氣也足夠大,這才能在高速墜落的情況下,控製住手中這麽大一塊玩意。
而隕石墜落的消息一經發酵,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在密切關注著這邊天空的動向了。
有條件的上望遠鏡,沒條件的也在抬頭瞅著天瞎看,希望能看見點兒動靜,但這隕石墜落一直沒有什麽動靜,這也讓很多觀望的人失去了耐心。
“奇怪,不是檢測到有隕石麽,怎麽還看不見動靜啊,是太陽太大了,看不到痕跡嗎?”
“可能是已經被打掉了吧,什麽衛星武器之類的。”
眾人們猜測紛紛,都對這件事兒很好奇。
至於說真正有能力檢測到李行空手中這一大塊“隕石”的機構,此刻也同樣有些傻眼。
因為這隕石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它真的減速了。
按它原本的速度,那落在地麵上就是一場災難,誰都沒法避免,就算是落在神州,那對整個世界的氣候也會有影響。
但在進入大氣之後,它現在的速度就好像是被什麽東西托起來了一樣,別說下墜了,它的速度甚至都沒有和大氣產生什麽摩擦導致的火星子。
就好像是一艘從外太空回來了飛船一樣,它以一個詭異的勻速狀態,向著地麵飛去。
此刻的這些個機構都有些傻眼,這是什麽技術?這玩意他們可都沒見過。
想到神州發布的消息,說這是他們的新式隕石捕獲設備,這讓其他國家的觀測機構有些不寒而栗。
原本以為是他們嘴硬,明明有情況還要裝,大家都在看笑話。
結果現在突然發現,你說的竟然是真的?你這隕石還真是捕獲回來的?
這技術那可太了不得了。
有高倍數的太空望遠鏡,關於進入大氣的這顆“隕石”,他們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甚至就連它的大概樣貌都能看個差不多。
這隕石哪兒都不像是一個人造物啊,甚至連個推進器都沒看見。
但它這不合理的速度又真真切切的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這很難不讓人遐想連篇,紛紛都在猜神州又有了什麽樣的花樣。
這種技術力可不是什麽一般技術而言,能從太空進入地星,難道就不能從地星升到太空了嗎?這誰知道啊。
萬一這種技術成熟了,火箭都成了淘汰品,那在太空探索這方麵,可就沒有一個國家能趕得上神州的步子了。
而李行空此刻在下降的同時,還在通過肉眼觀測,尋找著自己起飛時候的位置。
畢竟神州實在太大了,他想要在這麽高的空中精準的找到自己起飛時候的那個小島,實在是有些信息量太大。
好在他在島上也生活過了好一陣子,對於島嶼的大概位置也有個了解,要不然那可就真的要迷路了。
托著這麽大一塊,李行空在大氣之中以一個均勻的速度下落,這個速度不算很快,就和一個飛行器降落一樣,一眼看上去就是有人在控製的那種。
尤其是他在尋找小島位置的時候,還在降落的過程中來了幾次拐彎。
這個行動軌跡就更加證明了,這東西肯定不是自然落下來的。
誰家的隕石落下來的時候還能拐彎的。
眼看這麽大一塊隕石越飛越低,很快就要落在萬裏石塘的區域,這個時候周邊的小國又有了動靜。
要是落在神州的內陸,那確實沒什麽辦法,畢竟誰也沒法從神州登陸,去搶這麽一塊石頭。
但落在這海域裏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這塊海域在他們看來還有著諸多爭議。
這就給了他們可乘之機。
“即刻安排艦隊,前往隕石墜落的海域,爭取把這隕石給我拿下,就算拿不下,也要對他們幹擾一番,讓我們的艦隊有時間趕到。”
眼見又有了搞事的空子,鷹國的動靜不可謂不快,它立馬安排駐紮在櫻國的艦隊前往相關海域,準備來個截胡。
雖然李行空降落的時間會很快,可能隻有短短的3-5分鍾就可以落在海上,但是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對這麽大一塊隕石的捕撈和采集也是相當耗時的事情,這個時候出動,往往很有可能可以分一杯羹。
尤其是在海上的打撈,這在當今的科技水平來看,更是難上加難,他們並不覺得神州可以很快的把這玩意撈起來。
在計算了一下隕石可能落下來的海域之後,幾艘巡洋艦立馬從周邊海域出動了,全速前往指定位置。
李行空此刻距離海平麵隻有短短的幾萬米了,此刻的他已經離開了大氣層的範圍,進入到了地星的高空之中。
重新回到了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環境之中,李行空感覺自己就好像常年勞累,然後終於泡進了澡堂子一樣,一股子舒適感和安心感隨著氧氣撲麵而來。
還是地星的環境適合自己生活啊。
看了下自己降落的大致海域,基本就在萬裏石塘基地的附近,這個距離上,李行空已經能看到海中隱隱約約的小島星羅棋布了。
而他要做的也很簡單,就在這些個小島中,找到自己落腳的那一個。
其實找不到也行,隨便找個島嶼落下,隻要一聯係基地,有了定位,那他也隨時可以帶著這玩意回去。
就是這東西實在是有些重,來個小船可能還真載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