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五郎的堂哥哭得更加心碎,雙手捶地,幾個男人攙都攙不起。
“奶啊,是我沒用,不能給您養老送終了啊,你咋就這麽去了啊——”
真是聞著流淚,聽者傷心,劉五郎家裏世世代代都住在劉家村,家裏雖然窮但還算是過得去,但天有不測風雲,劉五郎的爹娘相繼重病,借遍了所有的親戚鄰居後,人還是沒留住。又因著宅基地的事得罪了裏正,哥倆和祖母不得不搬出劉家村,連祖屋都讓了出去。
來到薑家村外定居沒兩個月,眼瞅著日子慢慢定下來了,薑家村的裏正又是個好人,劃了一塊荒地給他,他又賃了鈿頭老爺的兩畝水田,基本能自給自足了,卻不想身體本就不好的祖母在貧病交加中,沒能熬過這個夏天。
堂哥一家不敢得罪裏正,隻敢在暗地裏悄悄接濟表弟一家,他心裏牽掛祖母,隻是家裏著實也難,有心無力。
餘氏上前寬慰,心裏歎這哥倆真真是命苦,家裏的禍事接二連三,換做是他人,這家早就垮了。
眾人情緒漸漸平靜,見棺裏劉老太幹淨整潔,麵容祥和。雖然棺薄,香燭祭禮簡單,卻不失規矩,該有的都不缺,又聽張氏在門外輕聲提醒:“開席了,請各位入席。”
劉五郎哥倆擦幹了淚,請各位遠來的客人入席。客人們本沒抱多大的希望,隻想著簡單吃個豆腐飯就回去了,一上桌才發現席麵半點不差,桌邊上甚至還有個壇子,裝得不知是茶還是酒。
堂哥知道劉五郎捉襟見肘,忙低聲問:“你們哪來的錢辦席麵?莫不是去借了高息?”
劉五郎苦笑道:“哪裏還有放貸的會借高息給咱?是村裏有家好心人,見咱們可憐,不要工錢幫咱們辦了這兩桌席麵。”
堂哥歎了幾聲,這世道上善心的人還是多的。
劉五郎和劉四郎緊著給兩桌客人勸茶勸飯,席麵上葷菜少,但口味不錯,眾人吃了都說好。
還有那茶,薑桃本著為劉五郎節省的意思,便調了茉莉紅棗糖水,茉莉不需花錢,紅棗和糖都是劉五郎家本就有的。
待用了飯,薑強帶著薑大牛、薑五、胖叔三個漢子過來起棺,中間種種拜禮略過不提,最後落棺蓋土後,劉五郎等人又跪在墳前哭了一通。
夜幕降臨,眾人相攜著下山,劉四郎忙著送幾家客人回劉家村,堂哥還要為劉老太守一夜,便留在這裏睡。
劉五郎一路上拉著薑強感謝的話不知說了多少遍,等回了家,見屋裏屋外都收拾得幹幹淨淨,長明燈燈火搖曳,鼻子一酸,心裏頭五味雜陳。
薑桃等人沒跟著上山,留在屋裏幫著看門,薑桃將席麵上剩下能吃的都給哥倆撿了出來,剩下不能吃的泔水和菜皮菜葉子加在一起才剛過半桶。
張氏瞧著嗤笑道:“這趟咱們真是做善事了,這點東西還不夠豬娃吃一頓的。”
餘氏將席麵上的菜肴一一放在碗櫥裏,又幫忙在簡易的神龕上點了盞長明燈,雙手合十嘴裏默念讓劉老太保佑兩個孫子否極泰來,往後吃穿不愁等話。
末了,她放下手回張氏:“都是窮苦人家,誰都不容易,咱們過不下去的時候也虧著村裏幾家惦念,計較那麽多作甚?”
張氏撇了撇嘴,誰知道這哥倆會不會惦念這份恩情?
劉五郎兄弟倆倒是真惦念著這份恩情。接下來半個多月,他們時不時在地裏摘個瓜,去山上撿兩捆柴火送過來,餘氏開始拗不過還收了,末了卻是如何都不肯再收。
哥倆見此處行不通,便曲線救國,爭著去地裏幫薑強薅草。他們地裏的活幹得快,薑強有時候才剛下地,就見地裏的草已經除了一半。某一天清早去菜地鬆土,卻見土早就鬆了不說,還幫著澆了一遍。
薑桃一家瞅著這對哥倆實在是實誠,跟他們走得愈發近了。家裏本就隻有薑強一個人能正經下地幹活,旁得都是老弱婦孺,能有兩個大小夥搭把手實在是好事。
這日裏,村頭啞巴六叔家招郎入贅,打算在村裏擺幾桌。本是去請曹家來操辦,卻不想曹家又不得空,這七月中八月末娶媳嫁女的實在是太多。
六叔發了愁,他天生就啞,人過三十才娶了媳婦,十幾年裏就隻得了一個閨女。他勤勤懇懇在地裏刨食了大半輩子,也給閨女存了一些銀錢,想著招個郎上門,往後就跟著閨女過活。
但這年頭,不到絕路上難得有好男兒願意入贅的,常在他麵前晃悠的不是些遊手好閑的潑皮無賴就是些心術不正的人。好不容易挑中了一個滿意的,跟閨女也對得上眼,就打算讓倆孩子盡早成婚。
他請算命的算了日子,又去族中老人家裏翻了老黃曆,今年的好日子都在七月和八月,要錯了這倆月還得等一年。
六叔哪裏等得,抓住眼前這個好姑爺恨不得當天就把事辦了。隻是曹家不得空,他又不願意委屈了自家閨女,這可咋辦呢?
見六叔急得上火,六嬸出了個主意:“我聽說咱們村強子家是給曹家辦過事的,還幫鄭夫子家操持過一攤白事,鄭夫子那是多大的排麵,她們都能擔下來。要是給咱們操辦幾桌席麵,那還不是小事?”
六叔口不能言,阿巴阿巴的比劃著。
六嬸明白他的意思,他還是不太放心全交給薑強家,畢竟他就這麽一個閨女,閨女這輩子也就這一件大事,要給辦砸了,閨女估計得怨他。
六嬸做不了主,鋤地的時候心裏也想著這事。隔壁菜地裏澆水的劉五郎見她劃魂兒,問了一聲。
六嬸見是那個外姓小子,本不願多嘴。但心裏頭這事實在是憋不住,便竹筒倒豆子似得講了出來。
“你說說,嬸子心裏這不也是愁嗎?十裏八村就兩家辦紅白事的,曹家不得空,另外那家他又瞧不上,咱們上哪請人去?”
劉五郎聽了,立馬把手裏水瓢丟了,跳下山階,行至她麵前鄭重其事道:“嬸子,您可以不信我,但不能不信強子哥,他們們老老少少都是頂頂的好人。咱們家前些日子辦白事,沒錢沒糧還幫咱們辦得妥妥帖帖,這樣的一家人,甭管是啥事,交給他們隻管放下一百個心。”
六嬸聽得一愣一愣:“這可當真?”
劉五郎指天發誓:“我要是說了半句假話,嬸子隻管來砸了咱家的家夥什,我絕無二話。”
聽劉五郎說得真真的,六嬸心裏往薑強家偏了些。都是一個村的,也不怕薑強家耍狡貪錢,不好好辦事。
“不是,他六嬸,你別是真信了這外姓小子的話吧。”馬三娘挑糞經過,“薑強家傍著曹家幹了兩回事,就能自個接活了?你就是心急,也別把閨女的大好事交到個半吊子手裏啊。”
“奶啊,是我沒用,不能給您養老送終了啊,你咋就這麽去了啊——”
真是聞著流淚,聽者傷心,劉五郎家裏世世代代都住在劉家村,家裏雖然窮但還算是過得去,但天有不測風雲,劉五郎的爹娘相繼重病,借遍了所有的親戚鄰居後,人還是沒留住。又因著宅基地的事得罪了裏正,哥倆和祖母不得不搬出劉家村,連祖屋都讓了出去。
來到薑家村外定居沒兩個月,眼瞅著日子慢慢定下來了,薑家村的裏正又是個好人,劃了一塊荒地給他,他又賃了鈿頭老爺的兩畝水田,基本能自給自足了,卻不想身體本就不好的祖母在貧病交加中,沒能熬過這個夏天。
堂哥一家不敢得罪裏正,隻敢在暗地裏悄悄接濟表弟一家,他心裏牽掛祖母,隻是家裏著實也難,有心無力。
餘氏上前寬慰,心裏歎這哥倆真真是命苦,家裏的禍事接二連三,換做是他人,這家早就垮了。
眾人情緒漸漸平靜,見棺裏劉老太幹淨整潔,麵容祥和。雖然棺薄,香燭祭禮簡單,卻不失規矩,該有的都不缺,又聽張氏在門外輕聲提醒:“開席了,請各位入席。”
劉五郎哥倆擦幹了淚,請各位遠來的客人入席。客人們本沒抱多大的希望,隻想著簡單吃個豆腐飯就回去了,一上桌才發現席麵半點不差,桌邊上甚至還有個壇子,裝得不知是茶還是酒。
堂哥知道劉五郎捉襟見肘,忙低聲問:“你們哪來的錢辦席麵?莫不是去借了高息?”
劉五郎苦笑道:“哪裏還有放貸的會借高息給咱?是村裏有家好心人,見咱們可憐,不要工錢幫咱們辦了這兩桌席麵。”
堂哥歎了幾聲,這世道上善心的人還是多的。
劉五郎和劉四郎緊著給兩桌客人勸茶勸飯,席麵上葷菜少,但口味不錯,眾人吃了都說好。
還有那茶,薑桃本著為劉五郎節省的意思,便調了茉莉紅棗糖水,茉莉不需花錢,紅棗和糖都是劉五郎家本就有的。
待用了飯,薑強帶著薑大牛、薑五、胖叔三個漢子過來起棺,中間種種拜禮略過不提,最後落棺蓋土後,劉五郎等人又跪在墳前哭了一通。
夜幕降臨,眾人相攜著下山,劉四郎忙著送幾家客人回劉家村,堂哥還要為劉老太守一夜,便留在這裏睡。
劉五郎一路上拉著薑強感謝的話不知說了多少遍,等回了家,見屋裏屋外都收拾得幹幹淨淨,長明燈燈火搖曳,鼻子一酸,心裏頭五味雜陳。
薑桃等人沒跟著上山,留在屋裏幫著看門,薑桃將席麵上剩下能吃的都給哥倆撿了出來,剩下不能吃的泔水和菜皮菜葉子加在一起才剛過半桶。
張氏瞧著嗤笑道:“這趟咱們真是做善事了,這點東西還不夠豬娃吃一頓的。”
餘氏將席麵上的菜肴一一放在碗櫥裏,又幫忙在簡易的神龕上點了盞長明燈,雙手合十嘴裏默念讓劉老太保佑兩個孫子否極泰來,往後吃穿不愁等話。
末了,她放下手回張氏:“都是窮苦人家,誰都不容易,咱們過不下去的時候也虧著村裏幾家惦念,計較那麽多作甚?”
張氏撇了撇嘴,誰知道這哥倆會不會惦念這份恩情?
劉五郎兄弟倆倒是真惦念著這份恩情。接下來半個多月,他們時不時在地裏摘個瓜,去山上撿兩捆柴火送過來,餘氏開始拗不過還收了,末了卻是如何都不肯再收。
哥倆見此處行不通,便曲線救國,爭著去地裏幫薑強薅草。他們地裏的活幹得快,薑強有時候才剛下地,就見地裏的草已經除了一半。某一天清早去菜地鬆土,卻見土早就鬆了不說,還幫著澆了一遍。
薑桃一家瞅著這對哥倆實在是實誠,跟他們走得愈發近了。家裏本就隻有薑強一個人能正經下地幹活,旁得都是老弱婦孺,能有兩個大小夥搭把手實在是好事。
這日裏,村頭啞巴六叔家招郎入贅,打算在村裏擺幾桌。本是去請曹家來操辦,卻不想曹家又不得空,這七月中八月末娶媳嫁女的實在是太多。
六叔發了愁,他天生就啞,人過三十才娶了媳婦,十幾年裏就隻得了一個閨女。他勤勤懇懇在地裏刨食了大半輩子,也給閨女存了一些銀錢,想著招個郎上門,往後就跟著閨女過活。
但這年頭,不到絕路上難得有好男兒願意入贅的,常在他麵前晃悠的不是些遊手好閑的潑皮無賴就是些心術不正的人。好不容易挑中了一個滿意的,跟閨女也對得上眼,就打算讓倆孩子盡早成婚。
他請算命的算了日子,又去族中老人家裏翻了老黃曆,今年的好日子都在七月和八月,要錯了這倆月還得等一年。
六叔哪裏等得,抓住眼前這個好姑爺恨不得當天就把事辦了。隻是曹家不得空,他又不願意委屈了自家閨女,這可咋辦呢?
見六叔急得上火,六嬸出了個主意:“我聽說咱們村強子家是給曹家辦過事的,還幫鄭夫子家操持過一攤白事,鄭夫子那是多大的排麵,她們都能擔下來。要是給咱們操辦幾桌席麵,那還不是小事?”
六叔口不能言,阿巴阿巴的比劃著。
六嬸明白他的意思,他還是不太放心全交給薑強家,畢竟他就這麽一個閨女,閨女這輩子也就這一件大事,要給辦砸了,閨女估計得怨他。
六嬸做不了主,鋤地的時候心裏也想著這事。隔壁菜地裏澆水的劉五郎見她劃魂兒,問了一聲。
六嬸見是那個外姓小子,本不願多嘴。但心裏頭這事實在是憋不住,便竹筒倒豆子似得講了出來。
“你說說,嬸子心裏這不也是愁嗎?十裏八村就兩家辦紅白事的,曹家不得空,另外那家他又瞧不上,咱們上哪請人去?”
劉五郎聽了,立馬把手裏水瓢丟了,跳下山階,行至她麵前鄭重其事道:“嬸子,您可以不信我,但不能不信強子哥,他們們老老少少都是頂頂的好人。咱們家前些日子辦白事,沒錢沒糧還幫咱們辦得妥妥帖帖,這樣的一家人,甭管是啥事,交給他們隻管放下一百個心。”
六嬸聽得一愣一愣:“這可當真?”
劉五郎指天發誓:“我要是說了半句假話,嬸子隻管來砸了咱家的家夥什,我絕無二話。”
聽劉五郎說得真真的,六嬸心裏往薑強家偏了些。都是一個村的,也不怕薑強家耍狡貪錢,不好好辦事。
“不是,他六嬸,你別是真信了這外姓小子的話吧。”馬三娘挑糞經過,“薑強家傍著曹家幹了兩回事,就能自個接活了?你就是心急,也別把閨女的大好事交到個半吊子手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