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得意的笑道:“我家大虎和小虎管得嬌,每天四五頓喂著,還給抓菜蟲子。晚上涼一點都是關到屋裏的,恨不得抱著睡。”
張二姐瞥了一眼張氏,誇兩句還喘上了。
“院裏的菜是你種的?”她看著那齊齊整整的菜地,“跟大姑娘繡花似得,還給劃了道道?”
張氏衝著灶房努了努嘴:“是我婆子弄的,桃子也管著點。”
“嗬。”張二姐圍著幾丈見方的菜地打了個轉,“在院裏種菜也不怕熏著屋子。我就怕那股味兒,寧肯花些銀錢去村裏買點也好過在院裏潑大糞。”
“誒,那不是番瓜麽?”張氏發現菜地裏露出的一隻小番瓜,細細數了數竟然有七八個,“這時候還有結的?”
張氏解釋道:“就上回六叔辦喜事,弄了些番瓜招待娃兒,桃子在後頭忙活沒吃上,大虎就把種子給帶回來了。說是種著能活,我都說這時候了哪還能結瓜?”
“誰成想,真給他種出來了。”
張二姐起了心思:“我看著有個大些的,待會給咱們開一個?”
張氏猶豫的看了眼灶房的方向,這可是她家大兒的寶貝,連摸都不能摸的那種。
張二姐瞧出她的不樂意:“不就是隻瓜麽?瞧你那小氣勁。”
張氏忙道:“開!我剛尋思著還給你拎一個回去呢。”
張二姐這才眉開眼笑了:“那敢情好。”
轉完這一圈,張二姐發現這院裏添了不少新東西,屋裏她沒進去瞧,但看張氏穿在身上這九成新的衣衫,怕是啥都有。
“你家這條凳和椅子也是新做的?”張二姐酸溜溜的道,“家裏統共才多少人呢,這麽多把坐得過來麽?”
“哪是打的啊,是擱鎮上買的。”
張二姐睜大了眼睛:“買的?”
張氏將薑強上鎮上修牌坊,然後薑桃和餘氏去賣飲子的事說了一遍。
“飲子的生意不做了,也就留下了這點東西。”
張二姐沒聲好氣的抱怨:“這般好的差事,大姐不說與我家聽?也不叫阿平去?”
“你家袁才哪裏用得著去搬磚?阿平也幹不了這活呢,大姐跟他提了一嘴,他說他要抹牌就不去了。”
張二姐這才熄了火,將話頭一轉:“那你們賣飲子賺了多少銀錢?”
“不曉得。”張氏搖搖頭,“賬都是我婆子在管的,隻曉得應該有一兩。”
張二姐目瞪口呆:“一,一兩?我的個乖乖,這真是個撿錢的好營生。”
張氏笑了笑:“那還比不得做席麵,我跟著曹家做了兩回席麵,他們辦一回賺的錢起碼都有百把文,好的時候一日能撞上三四檔,賣飲子就不一樣了,是看天的生意嘞。”
張二姐是聽過曹家的,張家村的紅白喜事也是請曹家來主事的。聽她妹子這意思,倒是跟他們發起財了?
她狀似好奇的問了一句:“那你們現下是傍上曹家了?”
張氏解釋道:“咱們自個做,不跟曹家。就是接村裏一點活計,兩三月也就一回兩回的事。”
張二姐嘖嘖舌,就算隻是一兩回的生意,但也能往家裏撈錢啊。大半年不見,這破落戶倒是發達起來了?
她偷偷拿眼瞧著薑強,還是那三寸丁、穀樹皮的模樣,甚至臉上還帶著點蠢。但是會掙錢就不一樣了……
她家袁才也會掙錢模樣還俊,但是架不住他是花蘿卜啊。
飯菜拾掇好了,薑桃和餘氏還有大虎小虎都擱灶房裏吃。薑桃怕看見她那殺千刀的二姨犯惡心,再說她私心留下的菜不比桌上的豐盛?
大半碗的拆骨肉,幾個人吃得痛痛快快,等張氏收了碗進來,他們剔著牙撐得隻打飽嗝。
張二姐臨了真拎了隻瓜回去,張氏本還想給她逮隻雞,叫薑強死命攔了:“才養了多久的雞?拿回去拔了毛都沒幾兩肉,姨姐屋裏頭又不是沒有雞。”
張二姐白了他一眼,沒成想雖然會掙錢,卻是個小氣的。
“雞你自個留著吧,我拿隻瓜吃吃就成。”
張氏將她們母子三人送去老遠,回了家就看見大虎失魂落魄的菜地裏轉悠。
張氏羞慚滿麵的道:“你二姨摘了一個,兩個弟弟要吃的,你當哥哥的要大氣點……”
大虎猛地抬頭衝她喊:“那是我給阿姐種的瓜!那是我的東西,我不想給,你也不能送給別人!”
張氏怒道:“摘你隻瓜怎麽了?你哪樣東西不是娘給的?”
“那就是我的瓜,是我種的,你連水都沒澆過……”大虎說著說著便帶了哭腔,“你還打阿姐,明明是表弟把小虎的竹蜻蜓踢壞了,阿姐給他出頭你還要打她……”
“就一隻竹蜻蜓,小虎要多少明兒你爹就給他做多少。你姐頂撞二姨,我拍她兩下咋了,外頭哪個娘不打閨女的,就這你還要怪起娘來了?”
大虎看著她,像看一個生人:“二姨是你姐,阿姐也是我的姐姐,你偏袒你姐姐,我也心疼我阿姐,她心裏頭都是你,有啥好吃的都想著你,還叫我們聽你的話,可是你心裏有二姨有小舅舅甚至還有小表弟,就是沒有她。”
“奶哪點不好了?她幫您做衣衫做到半夜,連眼睛都花了。還幫你幹活,做飯,照顧一大家子,您寧願向著外人,都不願意給她說句話。”
大虎壓下那股酸意:“娘,你太偏心了。”
張氏怔怔的退了兩步,啞口無言的看著自家大兒。
倒是餘氏在廊下聽了這番話,衝他招招手:“大虎,瓜摘了就摘了,還會再結的,甭跟你娘置氣了。”
大虎搖搖頭:“就算是長出來,那個結子還留著,我看著就知道那根藤少了一隻瓜。”
他再沒看張氏一眼,悶著頭進了屋。
張氏回轉頭要喚他,卻見餘氏垂了眼,默然無語,兀自轉身去了灶房。
“你這事辦得真不美,甭管為著啥,你不該打桃子,摘大虎的瓜。”薑強搖頭道,“孩子們都大了,啥事心裏頭都有譜了。”
說罷,他也進了屋,隻剩張氏一個人手足無措的站在院裏。
她到底是做錯了什麽?為啥全家人都把矛頭指向她了?
張二姐瞥了一眼張氏,誇兩句還喘上了。
“院裏的菜是你種的?”她看著那齊齊整整的菜地,“跟大姑娘繡花似得,還給劃了道道?”
張氏衝著灶房努了努嘴:“是我婆子弄的,桃子也管著點。”
“嗬。”張二姐圍著幾丈見方的菜地打了個轉,“在院裏種菜也不怕熏著屋子。我就怕那股味兒,寧肯花些銀錢去村裏買點也好過在院裏潑大糞。”
“誒,那不是番瓜麽?”張氏發現菜地裏露出的一隻小番瓜,細細數了數竟然有七八個,“這時候還有結的?”
張氏解釋道:“就上回六叔辦喜事,弄了些番瓜招待娃兒,桃子在後頭忙活沒吃上,大虎就把種子給帶回來了。說是種著能活,我都說這時候了哪還能結瓜?”
“誰成想,真給他種出來了。”
張二姐起了心思:“我看著有個大些的,待會給咱們開一個?”
張氏猶豫的看了眼灶房的方向,這可是她家大兒的寶貝,連摸都不能摸的那種。
張二姐瞧出她的不樂意:“不就是隻瓜麽?瞧你那小氣勁。”
張氏忙道:“開!我剛尋思著還給你拎一個回去呢。”
張二姐這才眉開眼笑了:“那敢情好。”
轉完這一圈,張二姐發現這院裏添了不少新東西,屋裏她沒進去瞧,但看張氏穿在身上這九成新的衣衫,怕是啥都有。
“你家這條凳和椅子也是新做的?”張二姐酸溜溜的道,“家裏統共才多少人呢,這麽多把坐得過來麽?”
“哪是打的啊,是擱鎮上買的。”
張二姐睜大了眼睛:“買的?”
張氏將薑強上鎮上修牌坊,然後薑桃和餘氏去賣飲子的事說了一遍。
“飲子的生意不做了,也就留下了這點東西。”
張二姐沒聲好氣的抱怨:“這般好的差事,大姐不說與我家聽?也不叫阿平去?”
“你家袁才哪裏用得著去搬磚?阿平也幹不了這活呢,大姐跟他提了一嘴,他說他要抹牌就不去了。”
張二姐這才熄了火,將話頭一轉:“那你們賣飲子賺了多少銀錢?”
“不曉得。”張氏搖搖頭,“賬都是我婆子在管的,隻曉得應該有一兩。”
張二姐目瞪口呆:“一,一兩?我的個乖乖,這真是個撿錢的好營生。”
張氏笑了笑:“那還比不得做席麵,我跟著曹家做了兩回席麵,他們辦一回賺的錢起碼都有百把文,好的時候一日能撞上三四檔,賣飲子就不一樣了,是看天的生意嘞。”
張二姐是聽過曹家的,張家村的紅白喜事也是請曹家來主事的。聽她妹子這意思,倒是跟他們發起財了?
她狀似好奇的問了一句:“那你們現下是傍上曹家了?”
張氏解釋道:“咱們自個做,不跟曹家。就是接村裏一點活計,兩三月也就一回兩回的事。”
張二姐嘖嘖舌,就算隻是一兩回的生意,但也能往家裏撈錢啊。大半年不見,這破落戶倒是發達起來了?
她偷偷拿眼瞧著薑強,還是那三寸丁、穀樹皮的模樣,甚至臉上還帶著點蠢。但是會掙錢就不一樣了……
她家袁才也會掙錢模樣還俊,但是架不住他是花蘿卜啊。
飯菜拾掇好了,薑桃和餘氏還有大虎小虎都擱灶房裏吃。薑桃怕看見她那殺千刀的二姨犯惡心,再說她私心留下的菜不比桌上的豐盛?
大半碗的拆骨肉,幾個人吃得痛痛快快,等張氏收了碗進來,他們剔著牙撐得隻打飽嗝。
張二姐臨了真拎了隻瓜回去,張氏本還想給她逮隻雞,叫薑強死命攔了:“才養了多久的雞?拿回去拔了毛都沒幾兩肉,姨姐屋裏頭又不是沒有雞。”
張二姐白了他一眼,沒成想雖然會掙錢,卻是個小氣的。
“雞你自個留著吧,我拿隻瓜吃吃就成。”
張氏將她們母子三人送去老遠,回了家就看見大虎失魂落魄的菜地裏轉悠。
張氏羞慚滿麵的道:“你二姨摘了一個,兩個弟弟要吃的,你當哥哥的要大氣點……”
大虎猛地抬頭衝她喊:“那是我給阿姐種的瓜!那是我的東西,我不想給,你也不能送給別人!”
張氏怒道:“摘你隻瓜怎麽了?你哪樣東西不是娘給的?”
“那就是我的瓜,是我種的,你連水都沒澆過……”大虎說著說著便帶了哭腔,“你還打阿姐,明明是表弟把小虎的竹蜻蜓踢壞了,阿姐給他出頭你還要打她……”
“就一隻竹蜻蜓,小虎要多少明兒你爹就給他做多少。你姐頂撞二姨,我拍她兩下咋了,外頭哪個娘不打閨女的,就這你還要怪起娘來了?”
大虎看著她,像看一個生人:“二姨是你姐,阿姐也是我的姐姐,你偏袒你姐姐,我也心疼我阿姐,她心裏頭都是你,有啥好吃的都想著你,還叫我們聽你的話,可是你心裏有二姨有小舅舅甚至還有小表弟,就是沒有她。”
“奶哪點不好了?她幫您做衣衫做到半夜,連眼睛都花了。還幫你幹活,做飯,照顧一大家子,您寧願向著外人,都不願意給她說句話。”
大虎壓下那股酸意:“娘,你太偏心了。”
張氏怔怔的退了兩步,啞口無言的看著自家大兒。
倒是餘氏在廊下聽了這番話,衝他招招手:“大虎,瓜摘了就摘了,還會再結的,甭跟你娘置氣了。”
大虎搖搖頭:“就算是長出來,那個結子還留著,我看著就知道那根藤少了一隻瓜。”
他再沒看張氏一眼,悶著頭進了屋。
張氏回轉頭要喚他,卻見餘氏垂了眼,默然無語,兀自轉身去了灶房。
“你這事辦得真不美,甭管為著啥,你不該打桃子,摘大虎的瓜。”薑強搖頭道,“孩子們都大了,啥事心裏頭都有譜了。”
說罷,他也進了屋,隻剩張氏一個人手足無措的站在院裏。
她到底是做錯了什麽?為啥全家人都把矛頭指向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