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陵耐著性子一一寫了,也不管那燈籠都給快被填成黑色。
薑桃則在一旁收著錢,順道替他磨著快要幹涸的墨水。
寒風吹起薑桃的長發,露出一截白皙的後頸,薑陵偶然回頭一瞥,看見了此般令人癡醉的風景,少女的耳朵凍得得通紅,顯得耳後一層細細的絨毛格外撩人。
他扭過頭問:“馬二叔,您剛才說什麽,我沒聽清。”
馬二把話又說了一遍,卻見眼前這位年輕的舉人老爺仍然出著神,燈上一點墨暈成了圈。
孔明燈賣得七七八八,薑陵應付著剩下幾位相鄰。
薑桃拾掇拾掇剩下的幾個燈,問了一聲狗子:“你昨兒去王家圪嶗賣了多少個?”
“十七個,一共賺了六十多個錢。”狗子把那包錢塞給她,“你數數。”
薑桃也沒數,全倒進了自個的錢袋子裏,加上今晚掙下的,一共近三百文,還是過年的錢好賺。
薑桃束好錢袋子,薑陵那頭也寫完了,轉動著手腕子走過來。
“還剩下幾個,應該沒人來買了。”
田間站著一戶一戶人家,由大人扯著燈籠,娃兒去點。很快,天空就會飄著一盞盞如繁星一般的天燈。
“那剩下的咱們放了吧。”薑桃提議道。
大虎和狗子開口叫好,光看著別人發放,自家做的倒沒放過一回。
薑桃挑了一個結實的孔明燈問:“薑陵哥哥,你要寫點什麽?”
她扯著紙麵,薑陵沉思良久,揮筆寫了個“花好月圓”,薑桃一愣,還以為他會寫一個“金榜題名”什麽的。
“你想寫點什麽?”薑陵將筆遞給她。
薑桃扭過頭,數了數正好還剩下四個天燈,薑燕他們要是來了,就不夠分了。
“你寫在另一邊吧。”薑陵看出她的窘迫,翻過了紙麵。
薑桃提筆良久,都沒動手,抬眼跟薑陵道:“你轉過身去。”
薑陵失笑,從善如流的背過了身。
待她寫好,薑桃早收了筆,展開燈籠,讓他提著另外一邊,叫大虎幫忙點。
熱氣很快充盈了整個大燈,薑桃扯著下邊,就等著喊“一二三,鬆手”。
薑陵卻道:“等一下,我還少了一行字。”
李敖等人過來時,正好看見薑陵揮筆寫了一句詩:“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但願誰長久,與誰共嬋娟?
李敖從未怨恨過自己的眼神為何如此之好,他眼睜睜看著薑桃那一邊,分明寫著:“祝願薑陵,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他懷裏那一盒胭脂頓時重如千鈞,墜得他喘不過氣來。
“好了,可以放了。”薑陵將筆遞給狗子。
“一、二、三。”兩人輕聲念道,同時撒了手。
孔明燈遙遙直上,與幾十個孔明燈一同匯入漆黑的深夜中。
薑桃仰頭看著這搖曳的燈火,薑陵轉過頭看她。
察覺到他的目光,薑桃扭過頭直勾勾的看著他,微微一笑:“願望會實現的,農神都看見了。”
薑陵點頭嗯了一聲。
薑燕三人姍姍來遲,薑正也瞧著了這一幕嚷嚷著:“好啊你們,不等著咱們來就自個放起燈了。”
薑桃朝放著孔明燈的地界抬了抬下巴:“給你們留著呢。”
薑正立馬跑過去挑了個大一點的:“我要跟燕子一塊放。”
他招呼薑燕給他扯著紙麵,寫了兩首酸事。輪到薑燕的時候,她握著筆,隻寫了兩個字“萬福”。
“這就完了?”薑正睜大了眼珠子,又沒寫父母親人的,也沒寫蜜友薑桃的,更沒寫關於他的。
薑燕擱下筆,她實在有太多太多心願,這小小一個孔明燈承載不起,隻盼望著身邊眾人萬福平安。
兩人放飛後,薑正再看李敖麵前仍然是一盞白紙燈。
“想不出寫啥了?要不我幫你寫兩句?”
“我沒什麽願望,就這樣放了吧。”李敖垂著眸子。
孔明燈升空後,李敖看了一眼轉身走了,單薄的身影很快就融入了夜色之中。
薑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咋了這是?好不容易出來一趟。”
薑陵看著飄去的孔明燈,兀自道:“我初六之後出門,去渡口乘船。”
“嗯?”薑桃看向他。
薑陵偏頭問:“你要不要來送我一程?”
薑桃反應過來,臉熱得不行,拚命按捺住心口的悸動,點點頭:“我一定去。”
“好。”
“此一去,多長時間能回來?”
薑陵想了想:“若是中了,大約六月中旬,若是不中,至多六月也能回來。”
“左右都是六月。”薑桃笑了笑,“就是趕不上龍舟賽,也吃不上龍王粽了。”
薑陵想起明年正好是四年一度的龍舟賽,不由有些可惜:“若是再走水路,應該能趕得上。”
兩人站立良久,田間的人都散得差不多了。薑桃數了數錢,分了一百零二個錢出來。
“這是你們那一份。”
薑陵掂量著錢袋子,失笑道:“算得真準。”
“一文錢都不少你的。”薑桃就是想多給幾個錢,薑陵這清高的性子也不會收。
到了家中,薑桃又算了薑強做的竹架,給了薑強十五個工錢,
薑強捧著錢有些哭笑不得:“咱們這錢都是要交給你奶的,還給我幹啥?”
“那不一樣,既然是答應了你的事,咋能不給你開工錢?”薑桃一本正經的道,“給您過個手樂嗬樂嗬也成啊。”
薑強把錢從左手倒到右手,右手又倒到左手:“你別說,這聲音還真好聽。”
張氏從一邊抓了錢去:“錢的聲音還不好聽?快過年了,趁著明天最後一個場置辦點瓜子飴糖,可不能像去年那樣家裏來了孩子沒東西招待了。”
“花生、冬瓜糖啥的多買上兩包,祭灶神也用得著,還有灶神像,也買張新的。”
“曉得了,曉得了,屋前屋後的事我不比你明白?”
十幾個錢自然是不堪用的,餘氏口述,又叫薑桃列了單子,七七八八算下來竟然要買五六十樣東西,一百個大錢都不夠使。
當然了,中間給曹家、李家、還有薑桃大姨、二姨、小舅還有袁氏的年禮占了大頭,村裏幾個相熟的也得提包瓜子花生去走一走。
張氏聽著薑桃念價錢心驚肉跳的,差點沒當場厥過去,嘴裏直道:“窮也有窮人家的好處,你瞧瞧,這才一年光景,咱們家光是拜年走親戚都得花恁多錢。”
幾人刪刪減減,剛敲定了具體要買的物什,就有張家村的人急急忙忙來找張氏報信,說是張平把他剛過門的媳婦給打了。
薑桃則在一旁收著錢,順道替他磨著快要幹涸的墨水。
寒風吹起薑桃的長發,露出一截白皙的後頸,薑陵偶然回頭一瞥,看見了此般令人癡醉的風景,少女的耳朵凍得得通紅,顯得耳後一層細細的絨毛格外撩人。
他扭過頭問:“馬二叔,您剛才說什麽,我沒聽清。”
馬二把話又說了一遍,卻見眼前這位年輕的舉人老爺仍然出著神,燈上一點墨暈成了圈。
孔明燈賣得七七八八,薑陵應付著剩下幾位相鄰。
薑桃拾掇拾掇剩下的幾個燈,問了一聲狗子:“你昨兒去王家圪嶗賣了多少個?”
“十七個,一共賺了六十多個錢。”狗子把那包錢塞給她,“你數數。”
薑桃也沒數,全倒進了自個的錢袋子裏,加上今晚掙下的,一共近三百文,還是過年的錢好賺。
薑桃束好錢袋子,薑陵那頭也寫完了,轉動著手腕子走過來。
“還剩下幾個,應該沒人來買了。”
田間站著一戶一戶人家,由大人扯著燈籠,娃兒去點。很快,天空就會飄著一盞盞如繁星一般的天燈。
“那剩下的咱們放了吧。”薑桃提議道。
大虎和狗子開口叫好,光看著別人發放,自家做的倒沒放過一回。
薑桃挑了一個結實的孔明燈問:“薑陵哥哥,你要寫點什麽?”
她扯著紙麵,薑陵沉思良久,揮筆寫了個“花好月圓”,薑桃一愣,還以為他會寫一個“金榜題名”什麽的。
“你想寫點什麽?”薑陵將筆遞給她。
薑桃扭過頭,數了數正好還剩下四個天燈,薑燕他們要是來了,就不夠分了。
“你寫在另一邊吧。”薑陵看出她的窘迫,翻過了紙麵。
薑桃提筆良久,都沒動手,抬眼跟薑陵道:“你轉過身去。”
薑陵失笑,從善如流的背過了身。
待她寫好,薑桃早收了筆,展開燈籠,讓他提著另外一邊,叫大虎幫忙點。
熱氣很快充盈了整個大燈,薑桃扯著下邊,就等著喊“一二三,鬆手”。
薑陵卻道:“等一下,我還少了一行字。”
李敖等人過來時,正好看見薑陵揮筆寫了一句詩:“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但願誰長久,與誰共嬋娟?
李敖從未怨恨過自己的眼神為何如此之好,他眼睜睜看著薑桃那一邊,分明寫著:“祝願薑陵,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他懷裏那一盒胭脂頓時重如千鈞,墜得他喘不過氣來。
“好了,可以放了。”薑陵將筆遞給狗子。
“一、二、三。”兩人輕聲念道,同時撒了手。
孔明燈遙遙直上,與幾十個孔明燈一同匯入漆黑的深夜中。
薑桃仰頭看著這搖曳的燈火,薑陵轉過頭看她。
察覺到他的目光,薑桃扭過頭直勾勾的看著他,微微一笑:“願望會實現的,農神都看見了。”
薑陵點頭嗯了一聲。
薑燕三人姍姍來遲,薑正也瞧著了這一幕嚷嚷著:“好啊你們,不等著咱們來就自個放起燈了。”
薑桃朝放著孔明燈的地界抬了抬下巴:“給你們留著呢。”
薑正立馬跑過去挑了個大一點的:“我要跟燕子一塊放。”
他招呼薑燕給他扯著紙麵,寫了兩首酸事。輪到薑燕的時候,她握著筆,隻寫了兩個字“萬福”。
“這就完了?”薑正睜大了眼珠子,又沒寫父母親人的,也沒寫蜜友薑桃的,更沒寫關於他的。
薑燕擱下筆,她實在有太多太多心願,這小小一個孔明燈承載不起,隻盼望著身邊眾人萬福平安。
兩人放飛後,薑正再看李敖麵前仍然是一盞白紙燈。
“想不出寫啥了?要不我幫你寫兩句?”
“我沒什麽願望,就這樣放了吧。”李敖垂著眸子。
孔明燈升空後,李敖看了一眼轉身走了,單薄的身影很快就融入了夜色之中。
薑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咋了這是?好不容易出來一趟。”
薑陵看著飄去的孔明燈,兀自道:“我初六之後出門,去渡口乘船。”
“嗯?”薑桃看向他。
薑陵偏頭問:“你要不要來送我一程?”
薑桃反應過來,臉熱得不行,拚命按捺住心口的悸動,點點頭:“我一定去。”
“好。”
“此一去,多長時間能回來?”
薑陵想了想:“若是中了,大約六月中旬,若是不中,至多六月也能回來。”
“左右都是六月。”薑桃笑了笑,“就是趕不上龍舟賽,也吃不上龍王粽了。”
薑陵想起明年正好是四年一度的龍舟賽,不由有些可惜:“若是再走水路,應該能趕得上。”
兩人站立良久,田間的人都散得差不多了。薑桃數了數錢,分了一百零二個錢出來。
“這是你們那一份。”
薑陵掂量著錢袋子,失笑道:“算得真準。”
“一文錢都不少你的。”薑桃就是想多給幾個錢,薑陵這清高的性子也不會收。
到了家中,薑桃又算了薑強做的竹架,給了薑強十五個工錢,
薑強捧著錢有些哭笑不得:“咱們這錢都是要交給你奶的,還給我幹啥?”
“那不一樣,既然是答應了你的事,咋能不給你開工錢?”薑桃一本正經的道,“給您過個手樂嗬樂嗬也成啊。”
薑強把錢從左手倒到右手,右手又倒到左手:“你別說,這聲音還真好聽。”
張氏從一邊抓了錢去:“錢的聲音還不好聽?快過年了,趁著明天最後一個場置辦點瓜子飴糖,可不能像去年那樣家裏來了孩子沒東西招待了。”
“花生、冬瓜糖啥的多買上兩包,祭灶神也用得著,還有灶神像,也買張新的。”
“曉得了,曉得了,屋前屋後的事我不比你明白?”
十幾個錢自然是不堪用的,餘氏口述,又叫薑桃列了單子,七七八八算下來竟然要買五六十樣東西,一百個大錢都不夠使。
當然了,中間給曹家、李家、還有薑桃大姨、二姨、小舅還有袁氏的年禮占了大頭,村裏幾個相熟的也得提包瓜子花生去走一走。
張氏聽著薑桃念價錢心驚肉跳的,差點沒當場厥過去,嘴裏直道:“窮也有窮人家的好處,你瞧瞧,這才一年光景,咱們家光是拜年走親戚都得花恁多錢。”
幾人刪刪減減,剛敲定了具體要買的物什,就有張家村的人急急忙忙來找張氏報信,說是張平把他剛過門的媳婦給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