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書院裏的夥食很簡單,一個銅板就可以吃飽,每人兩個木碗,一個裝飯,一個裝菜。


    關中之地的主食以麵食為主,這讓前世生活在魚米之鄉的賈琮很不適應,在榮國府裏的時候他還可以經常吃到粳米。


    才吃了兩頓飯,陳遠之就嚷嚷著不想再到飯堂裏吃了,把目標放到了距離書院不遠處的仙水鎮上。


    因為周圍有很多書院的緣故,仙水鎮遠比附近的幾個鎮子要熱鬧繁華一些,三四丈寬的街道鋪滿了青石板,街道兩邊有很多二層三層的酒樓店鋪,賣什麽的都有,例如舉賢館的魚,取自臨近的河流湖泊,甚是新鮮,吃法有十數種,味道更是一絕。


    不過最美味的還是張記的燒雞,味美多汁,陳遠之隻吃了一次,就念念不忘了,隻是價格有點貴,半兩銀子一隻。


    半兩銀子,夠很多寒門學子門用上半個月了,陳遠之出門的時候,身上並沒有多少銀子,雖是陳府的少爺,可他的生活似乎比賈琮過的還要拮據,幸好賈琮多帶了一些銀子,所以二人基本上每一頓都能吃到葷腥。


    賈政饋贈的金銀,賈琮並未使用多少,除了這次來書院帶了一些,剩下的都在小如意那裏。


    賈琮執拗不過一旁聒噪的陳遠之,放下書本,揉揉眉心,無奈道:“師兄,師傅他老人家臨行前可是囑咐過我們的,回去是要考校我們在書院裏所學的……”


    賈琮還未說完,陳遠之就滿不在乎,略帶鄙夷道:“師弟,你看的這些我早就看完了,再說了,你每天看書就看了幾個時辰,你都瘦了,你要是這樣回去,父親和母親肯定會怪罪我沒有照顧好你。”


    “停停停!我去還不成嗎?”賈琮起身,妥協道。


    “這才對嘛,一會兒我們先去張記那買隻燒雞,再去舉賢館吃魚。”


    兩人出了學堂,一路上很多學子都朝賈琮行禮問好,賈琮一一回禮。


    若是說現在青雲書院的頭號矚目人物是誰,那非賈琮莫屬,不僅僅是因為他在詩詞一道取得的光輝事跡,更重要的還是他的出身。


    榮國公府。


    這四個字在很多學子心裏都是巍峨大山一般的存在,那可是響徹天下的榮國府,他們隻有仰望的份。


    雖然賈琮是庶出身份,卻依然無法阻止他們敬畏的目光,賈琮剛來了兩天,就遇到幾十個在他麵前毛遂自薦,希望成為朋友的學子,賈琮知道,這些人都上看上了他的名頭,而他也不需要那麽多的朋友。


    青雲書院早上有先生授課,下午的時候學子們可以自由活動,無拘無束,而賈琮一般都是和陳遠之在學堂裏或是看書,或是寫字。


    張灝安這個人,也是進士出身,原本在鴻臚寺做一個正八品的小官,做了幾年,見升遷無望,索性辭了官到青雲書院做了一個教書先生。


    一個月五兩銀子的薪水比鴻臚寺那個小官高了一倍多,足夠其一家人吃飽喝足,他的性格和陳伯行有些相似,剛烈,眼裏容不下沙子,又有些古板,學問作的很好,在青雲書院十幾個先生裏可以說是出類拔萃,數一數二的。


    青雲書院對比其他幾個書院來說,規模不大,卻也有一百多個學生,十幾個先生,山長姓李,年歲七十許,也是進士出身,曾在戶部任過侍郎,十幾年前乞了骸骨後,回到老家仙水鎮,一手創辦了青雲書院,現在正在江南之地與老友相聚,書院一直是張灝安在管理的。


    傍晚的時候是仙水鎮最熱鬧的時候,附近幾個書院都放了晚學,街麵上多了很多穿著士子服的學子。


    賈琮和陳遠之都是一身青袍,沒入人群中並不顯眼。


    “您幾位?”


    賈琮和陳遠之剛邁入舉賢館的大門時,一個黑衣小廝立刻跑了過來,點頭哈腰殷勤的問道。


    “兩位,不知樓上是否有雅間?”賈琮微笑道。


    賈琮生的本就極好,加上出身名門,無形之中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就有了一股貴氣,他這麽一笑起來,不禁令人如沐春風,連一旁坐著喝酒的幾個學子都紛紛側目,看了過來。


    “有,您上麵請。”那小廝說著,把賈琮二人引到二樓臨窗的一張桌子旁,這個位置可以看到大半的街景,小廝斟好茶水後,又問道要點什麽菜。


    “新鮮的魚有嗎?來兩條,一條紅燒,一條清燉。”陳遠之一隻腿翹到椅子上,大大咧咧道。


    “好嘞,您還要點別的嗎?”


    “有什麽酒?”


    “我們這裏有上好的桂花釀,那可是酒不開壇香自來啊!”小廝吹噓道。


    “那就來一壺。”


    “我們這裏還有剛切好的醬羊肉。”


    “那也來一盤吧!”賈琮笑道,便打發小廝下去準備了。


    那小廝下去後,賈琮喝了一口熱茶,看著窗外的街景,心中有些想念迎春等人,話說自己自打上次祭祖時回到榮國府至此,也有三四個月沒見她們了。


    初春的傍晚,空氣中彌漫著些許青草的香甜味,橘紅色的夕陽鋪滿了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行人如潮,聲浪起伏,籠屜裏食物的熱氣一團一團的往天空飄去,一片祥和。


    關於自己以後的路,賈琮這段時間在心裏想了很多,他知道,賈府現在正麵臨衰敗,可能也就這幾年的功夫,他隻有兩個選擇,要麽是徹底脫離賈府,帶著晴雯和小如意遠走高飛,到江南之地找一個無人相識的地方,過與世無爭的生活。


    可這一條路太過自私,別的不說,他就對不起極為關心他的賈政和迎春等人,若是他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那迎春的命運就岌岌可危了,定會落一個“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的悲慘結局。


    還有一條路就是去改變目前這個困局,最好是自己掌控賈府,去除一切隱患,這樣才有可能轉危為安。


    原著裏賈府被抄,除去政治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子孫不爭氣,隻知道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吃喝玩樂,混吃等死,賈府才會垮,還有就是那些仗著賈府名頭,在外麵欺男霸女,坑蒙拐騙,壞事幹盡的奴才們,例如賴家。


    另一方麵,賈府被抄,賈赦和賈珍可以說是罪魁禍首,一是賈赦為謀玉扇墜,害死石呆子,二是賈赦對抗婚一事心懷怨恨,逼死鴛鴦,這兩件事成為後來元妃暴斃,賈家失勢後,忠順王等仇家借機彈劾寧榮二府的直接證據。


    此外還包括賈府窩藏金陵甄家財產,秦可卿金絲楠木棺材“逾製”被披露,以及賈珍勾引世家子弟聚賭,在外麵強迫民女為妾,害死數人,賈赦與平安州官員互相勾結,包攬訟詞,殘害百姓等重罪。


    所以說賈家被抄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賈琮的老子賈赦和賈珍的身上。


    若是走第二條路,賈琮也想過很多種方案,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考取功名,秀才的功名隻夠他在賈府裏自保,舉人的功名則可以為他帶來稍許的地位和話語權,若是再往上的進士,探花等等,他就會有更多的施展空間。


    畢竟對於熟讀原著的賈琮來說,他幾乎知道賈府很多人背後幹的那些破事,隻需要一些契機,他就可以讓他們萬劫不複。


    他也不是沒想過他走第二條路鬥爭失敗的下場,可上天冥冥之中把他安排到這裏,或許正是讓他去改寫原著裏悲慘的結局。


    所以他才要努力進學,爭取兩年之後能參加大考,隻要金榜題名,他就可以開始他的布局,一點一點的剔除腐敗的根源,而這個過程也不會很長。


    賈琮正在默默想事情的時候,鄰桌走來幾個同樣身穿青衣的學子,衣袍顏色雖是一樣,款式卻有些不同,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是青雲書院的。


    “可是賈小友當麵?”


    賈琮在深思熟慮中被喚醒,轉過頭發現幾個年輕人正朝自己行禮,連忙起身還了一禮,道:“正是。”


    那幾個年輕人看起來都十幾歲,最前麵的一個年輕人身量中等,麵色普通,卻氣度不凡,周圍幾個很顯然以他為首。


    那年輕人微微一笑,自我介紹道:“不才東山書院羅子陽,比賈小友癡長幾歲,極愛賈小友的那幾首詩詞,都道賈小友少年神童,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不敢當,不敢當。”賈琮謙遜道。


    “若是賈小友不介意,你我以後就以兄弟相稱,我年長幾歲,便為兄,如何?”


    如你妹啊,賈琮心裏吐槽,我特麽認識你嗎?上來給完我高帽子戴,就稱兄道弟,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賈琮還未說話,一旁的陳遠之不樂意了,嚷嚷道:“什麽羅子陽啊?你算哪根蔥能和我師弟稱兄道弟,我師弟神仙一般的人物,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長什麽樣!”


    羅子陽聞言一張臉頓時黑了下來,強忍心中的怒意,朝陳遠之拱了拱手道:“這位兄台請了,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陳遠之臉一揚,不屑道:“我乃陳遠之是也。”


    (ps:一天一更,我答應過的,盡管我很忙,很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賈琮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治不會做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治不會做飯並收藏賈琮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