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是新進府的夫人的大日子,盡管昨夜忙了一晚,今天卻還是需要早起準備,尤其是滄瀾院和西苑,滄瀾院忙著伺候引導兩個新人,西苑忙著備茶,其他各院的人卻隻需照常起來去西苑請安。
滄瀾院裏,黎清姿無疑是最緊張的,她知道大戶人家的規矩多,自己在家也時常為家中長輩梳洗,便想著要為程艦延梳洗。程艦延本身也是習慣了被伺候著的,見是她卻是頓了一下後拒絕了。
“你自己梳洗就好,等一下事情多,怕是會累著你。”
黎清姿原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麽,聞言鬆了口氣,溫聲應了。
新婚夫婦是最早到西苑的,程老太爺和程老太太還沒起身梳洗好,就在外廳等著,等到程老太爺和程老太太出來時,各院的人便來齊了。
黎清姿是新婦,需得給長輩們見禮敬茶,又要跟同輩們一一招呼,這對黎清姿而言十分重要,程老太太雖然頗有微詞卻不至於刻薄到甩臉色,魏氏和王氏也都和和氣氣的受了新婦的禮。
黎清姿也給程嘉餘幾個小輩們備了禮,雖說黎家不算富裕,但黎清姿女紅十分不錯,給小輩們繡的都是難得一見針腳極好的荷包,裏麵也包了些小玩意兒,隻程嘉餘的貴重些,是個成色極好的翡翠鐲子。
程家都知曉黎清姿的家世,因此也不會對此有任何詬病。隻是程老太太終究是不冷不熱的樣子,倒是跟魏氏王氏一對比便十分明顯,叫黎清姿心中惴惴不安,行事說話更加小心翼翼了。
妯娌們相互客客氣氣,等到散場時程嘉餘便跟著程艦延夫婦一路回去。
程艦延與程嘉餘倒是十分自然,隻黎清姿,或許是在程老太太那邊受了冷落還有些後懼,又是新婦,多少有些拘謹。
程艦延問起程嘉餘的課業來,“你這段時間忙著四處玩樂,多久沒練字了?”
程嘉餘嘟囔了一下,“什麽玩樂,躲都躲不及。”
程艦延失笑了下,沒深究她到底有沒有練字,而是側頭看了下,對落在後頭的黎清姿道,“怎麽了?”
原來黎清姿失神已經落後不少,她有些慌張的抬頭,很快又是一笑,聲音婉轉,“沒事。”
程艦延微微皺眉,終究是沒說什麽,一旁的程嘉餘笑到,“太太想是在記剛才認的那些臉,爹爹怎麽能懂。”
大家對著堂上程老太太的態度都有所目睹,因此也大概能猜出,程艦延本來可以安慰她,但是程嘉餘在此,就有些不方便了。
於是順著程嘉餘的解圍,程艦延斜睨了一眼,“我如何不懂?隻有你們要認生麵孔不成?”
黎清姿精神也鬆泛了下來,聽程嘉餘又到,“也是,爹爹剛回來的時候怕是要認不少生麵孔,而且還不能認錯,不然一不小心認錯人就比我們嚴重多了……”
三人又不緊不慢的往滄瀾院的方向去,等到了院門口,程艦延本想讓程嘉餘留下說說話的,程嘉餘想著今日隻怕黎清姿與程艦延還不夠熟悉,還是過兩天方便些,就借口昨夜太吵沒睡好,回了自己的瓊思院。
果然,等到晚上用飯時,程嘉餘就明顯感覺到程艦延與黎清姿明顯親近許多,許是程艦延勸導了黎清姿,黎清姿不複先前的緊張,雖然還有些小心翼翼,卻對著程老太太噓寒問暖無微不至,還能很強大的無視程老太太的冷漠。
程嘉餘不禁在心中腹誹,她爹爹其實很腹黑,程老太太向來吃軟不吃硬,他是程老太太的親生兒子,就算來硬的也會被無條件原諒,可黎清姿不一樣,黎清姿要在內宅討生活,按著程老太太的性子,隻要黎清姿能這樣無怨無悔的孝順她,過不了幾天,心中對黎清姿的那個坎就能過去了。
這短短的幾日新婚過去,黎清姿隻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嫁給程艦延本身就讓她不敢想了,如今又發現程艦延父女都是極好相處的人,而且程家的其他人也沒有十分刻薄的,除了程老太太不喜她,可她聽程艦延的話耐著性子磨了程老太太幾日,程老太太對她的態度變軟了下來。
甚至到了回門那一天,程艦延給了她極大的臉麵,不僅體貼,對著父親也十分敬重,對著黎清書又和藹。隻是後來才知道,居然是程嘉餘為她準備的回門帶的禮單。她不是大戶出身不知道這個講究,對著程嘉餘一麵感到受寵若驚一麵感到感激。
黎清姿也很明白,明麵上程嘉餘是自己的繼女,可她身份高貴,她是無論如何都擔當不起的,所以,所有人聽到程嘉餘喊她一聲“太太”時都不會糾正,甚至覺得理所應當,這是得體的。
等到回門回來之後,程艦延隔天就恢複早朝了,黎清姿大清早的不顧程艦延勸阻,妥帖的安置好,然後送走程艦延,到了時辰便去程老太太處請安。
比起先前,程老太太對她好多了,黎清姿就想著,再接再厲,她的確身份不夠,那便好好孝順。
她來得早,好一會兒之後程老太太才起,不久之後程家在家的小輩們便都過來請安了。
一群女眷聊起這段時間又從西北傳來的消息。
程老太太欣慰道,“鎮北王果真豪傑,聽說又將突厥人逼退了幾分。”
魏氏應和笑道,“可不是,如今外麵都傳,那突厥的將軍們隻聽到鎮北王的名號便四下逃竄。”
程老太太聽完眯眼笑意更深,卻是不妨忽然打了個噴嚏,黎清姿便忙著倒了熱茶,魏氏看了笑到,“如今老太太身邊孝順的人可多了,輪不上去兒媳了。”
口中調侃的話不難聽出友好。
黎清姿麵上一紅,沒有說話。
程老太太接過茶喝了一口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沉思道,“說來如今天氣冷了,北邊隻怕更是寒氣逼人。”
程嘉餘聞言睫毛輕顫了一下,依舊沉穩的坐在下首。
她這段時間唯恐自己在西北做的事情被發現誤會,倒是真的沒想到這一層。北方寒氣逼人,西北隻怕更是烈風陣陣,突厥人早就適應了這種生活,不知道對鎮北軍會不會有什麽影響。
滄瀾院裏,黎清姿無疑是最緊張的,她知道大戶人家的規矩多,自己在家也時常為家中長輩梳洗,便想著要為程艦延梳洗。程艦延本身也是習慣了被伺候著的,見是她卻是頓了一下後拒絕了。
“你自己梳洗就好,等一下事情多,怕是會累著你。”
黎清姿原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麽,聞言鬆了口氣,溫聲應了。
新婚夫婦是最早到西苑的,程老太爺和程老太太還沒起身梳洗好,就在外廳等著,等到程老太爺和程老太太出來時,各院的人便來齊了。
黎清姿是新婦,需得給長輩們見禮敬茶,又要跟同輩們一一招呼,這對黎清姿而言十分重要,程老太太雖然頗有微詞卻不至於刻薄到甩臉色,魏氏和王氏也都和和氣氣的受了新婦的禮。
黎清姿也給程嘉餘幾個小輩們備了禮,雖說黎家不算富裕,但黎清姿女紅十分不錯,給小輩們繡的都是難得一見針腳極好的荷包,裏麵也包了些小玩意兒,隻程嘉餘的貴重些,是個成色極好的翡翠鐲子。
程家都知曉黎清姿的家世,因此也不會對此有任何詬病。隻是程老太太終究是不冷不熱的樣子,倒是跟魏氏王氏一對比便十分明顯,叫黎清姿心中惴惴不安,行事說話更加小心翼翼了。
妯娌們相互客客氣氣,等到散場時程嘉餘便跟著程艦延夫婦一路回去。
程艦延與程嘉餘倒是十分自然,隻黎清姿,或許是在程老太太那邊受了冷落還有些後懼,又是新婦,多少有些拘謹。
程艦延問起程嘉餘的課業來,“你這段時間忙著四處玩樂,多久沒練字了?”
程嘉餘嘟囔了一下,“什麽玩樂,躲都躲不及。”
程艦延失笑了下,沒深究她到底有沒有練字,而是側頭看了下,對落在後頭的黎清姿道,“怎麽了?”
原來黎清姿失神已經落後不少,她有些慌張的抬頭,很快又是一笑,聲音婉轉,“沒事。”
程艦延微微皺眉,終究是沒說什麽,一旁的程嘉餘笑到,“太太想是在記剛才認的那些臉,爹爹怎麽能懂。”
大家對著堂上程老太太的態度都有所目睹,因此也大概能猜出,程艦延本來可以安慰她,但是程嘉餘在此,就有些不方便了。
於是順著程嘉餘的解圍,程艦延斜睨了一眼,“我如何不懂?隻有你們要認生麵孔不成?”
黎清姿精神也鬆泛了下來,聽程嘉餘又到,“也是,爹爹剛回來的時候怕是要認不少生麵孔,而且還不能認錯,不然一不小心認錯人就比我們嚴重多了……”
三人又不緊不慢的往滄瀾院的方向去,等到了院門口,程艦延本想讓程嘉餘留下說說話的,程嘉餘想著今日隻怕黎清姿與程艦延還不夠熟悉,還是過兩天方便些,就借口昨夜太吵沒睡好,回了自己的瓊思院。
果然,等到晚上用飯時,程嘉餘就明顯感覺到程艦延與黎清姿明顯親近許多,許是程艦延勸導了黎清姿,黎清姿不複先前的緊張,雖然還有些小心翼翼,卻對著程老太太噓寒問暖無微不至,還能很強大的無視程老太太的冷漠。
程嘉餘不禁在心中腹誹,她爹爹其實很腹黑,程老太太向來吃軟不吃硬,他是程老太太的親生兒子,就算來硬的也會被無條件原諒,可黎清姿不一樣,黎清姿要在內宅討生活,按著程老太太的性子,隻要黎清姿能這樣無怨無悔的孝順她,過不了幾天,心中對黎清姿的那個坎就能過去了。
這短短的幾日新婚過去,黎清姿隻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嫁給程艦延本身就讓她不敢想了,如今又發現程艦延父女都是極好相處的人,而且程家的其他人也沒有十分刻薄的,除了程老太太不喜她,可她聽程艦延的話耐著性子磨了程老太太幾日,程老太太對她的態度變軟了下來。
甚至到了回門那一天,程艦延給了她極大的臉麵,不僅體貼,對著父親也十分敬重,對著黎清書又和藹。隻是後來才知道,居然是程嘉餘為她準備的回門帶的禮單。她不是大戶出身不知道這個講究,對著程嘉餘一麵感到受寵若驚一麵感到感激。
黎清姿也很明白,明麵上程嘉餘是自己的繼女,可她身份高貴,她是無論如何都擔當不起的,所以,所有人聽到程嘉餘喊她一聲“太太”時都不會糾正,甚至覺得理所應當,這是得體的。
等到回門回來之後,程艦延隔天就恢複早朝了,黎清姿大清早的不顧程艦延勸阻,妥帖的安置好,然後送走程艦延,到了時辰便去程老太太處請安。
比起先前,程老太太對她好多了,黎清姿就想著,再接再厲,她的確身份不夠,那便好好孝順。
她來得早,好一會兒之後程老太太才起,不久之後程家在家的小輩們便都過來請安了。
一群女眷聊起這段時間又從西北傳來的消息。
程老太太欣慰道,“鎮北王果真豪傑,聽說又將突厥人逼退了幾分。”
魏氏應和笑道,“可不是,如今外麵都傳,那突厥的將軍們隻聽到鎮北王的名號便四下逃竄。”
程老太太聽完眯眼笑意更深,卻是不妨忽然打了個噴嚏,黎清姿便忙著倒了熱茶,魏氏看了笑到,“如今老太太身邊孝順的人可多了,輪不上去兒媳了。”
口中調侃的話不難聽出友好。
黎清姿麵上一紅,沒有說話。
程老太太接過茶喝了一口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沉思道,“說來如今天氣冷了,北邊隻怕更是寒氣逼人。”
程嘉餘聞言睫毛輕顫了一下,依舊沉穩的坐在下首。
她這段時間唯恐自己在西北做的事情被發現誤會,倒是真的沒想到這一層。北方寒氣逼人,西北隻怕更是烈風陣陣,突厥人早就適應了這種生活,不知道對鎮北軍會不會有什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