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聽了不以為意,有個在京城做三品官的哥哥在,誰敢惹她?
隻不過雖然這麽想,但也不得不承認,當時林月姚也才七八歲,能想到和人一起開糧店,就算利用的是大老爺的關係,也是一個異常聰慧的人。
隻是再聰慧,學了幾年字就想比留字壁上的好,還得大家一致稱讚,也是不可能的吧?
大夫人想著,心稍微安了下來。
林雨靈看大夫人久久不說話,伸手推搡著她道:“娘,你怎麽不說話呀?”
“行了,我知道了!你以後不許再和田家五小姐玩了。”大夫人告誡道。
馬車搖搖晃晃回了林府,自不必多說。
此時的皇宮,皇帝卻怒摔了桌上鬆花石的硯台,指著跪伏在地上來稟報消息的官員,怒聲道:“你說什麽?反了?”
‘“是,是。”官員抹了把汗,小心翼翼答道:“南直知府派人快馬加鞭送來奏折,上書歲州那裏的災民全反了,開始隻殺了四來縣的縣令,後來一夜之間連殺了四來縣附近三個縣的縣令。如今四個縣已經被反民占領了。”
“廢物!這是一群廢物嗎?白拿著朝廷的俸祿,連幾個災民都安撫不了,要他們這些官員還有何用?”皇帝怒極,又猛揮手摔了桌子上的青瓷茶杯。
“啪!”杯子破碎的聲音,嚇的那官員伏地的身子一抖。
“四來縣縣令錢山慶。”皇帝咬牙切齒的念著這幾個字,他心中已經認定百姓叛亂是被縣令錢山慶給逼的,因為之前的神跡既然顯出字跡,說百姓無辜,那這裏麵必定是有內情。
但是隨後又想道:不管有什麽內情,既然這些流民已經叛亂了,那就不再是無辜之人,就算是神,也管不著了吧?
皇帝冷笑一聲,一拍桌子發狠道:“既然反了,那就給朕全殺了!”轉頭又對內侍吩咐道:“去傳霍元來見朕。”
邊上的胡公公站出來應了一聲:“是!”正要退出去吩咐小內侍,卻又突然被皇帝叫住了。
皇帝似乎想到了什麽,放慢腳步來回走了兩圈才對胡公公道:“不用去叫霍元了,去把安王給朕叫來。”
胡公公再次應聲,躬身退出去傳話了。
皇上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甚至“嘿嘿”笑了兩聲。
下麵跪地未被皇帝叫起身的官員聽見了這笑聲,卻也有些莫名疑惑,暗想著:剛皇上還因著幾萬流民叛亂暴怒,怎麽還沒過上一會,就又笑出聲?這是怒極了嗎?
隨後這官員更是大氣也不敢出了。
不過這官員是想錯了,此時的皇帝已經沒有了剛才的盛怒,他看上去是挺高興地,甚至帶著一些得意。
起碼回轉來的胡公公是這麽覺得。
胡公公走到皇帝麵前,一彎腰稟道:“皇上,工部的向大人在門外求見萬歲。”
皇上眼前一亮,忙道:“快叫人進來。”
胡公公再次應聲,出去叫人了。
皇上一轉頭,看屋裏還跪著一個礙事的,就道:“你就先下去吧。”
那官員忙又磕了個頭道:“是,臣告退。”說完快速起身退著出去了。
向大人剛進來見了禮,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可是神宮的圖紙畫好了?”
向大人點頭應是,把手中拿著的一卷紙雙手舉起,呈給皇帝,說道:“已經畫好了,請萬歲過目。”
“快拿上來!”皇帝吩咐道。
向大人舉著圖紙上前,在龍案上攤開來,隻見一個巍峨又莊嚴的宮殿被長長短短的線條描繪在紙上。
伸手點著圖紙,向大人一處一處,詳細的給皇帝講解著。
皇上聽得時不時點點頭,最後看著圖紙,問向大人:“可有給幾位道長看過?”
向大人躬身躊躇道:“給看過,但邱道長說,一間茅屋,一個蒲團足以……”
邱道長的不識抬舉讓皇上臉沉了沉,指著圖紙道:“既然如此,就把丹房再擴大些,還有這裏……”
正探討著,胡公公輕聲道:“皇上,安王到了,正在門外呢。”
“那就讓他等會吧。”皇上頭也不抬道。
胡公公不著痕跡的抬了一下眼,看了一眼沉迷於圖紙的皇上,應了一聲:“是。”就又一次退了出去。
到了大殿門外,對著安王道:“王爺,皇上正在和向大人商量事情呢,要不您去邊上的茶水間坐一會?”
“我就再這等會吧。謝胡公公。”齊玄恒跟一顆樹似的站在門外道。
胡公公笑著點點頭,指指殿內,小聲道:“那我進去了。”說完對著安王拱手,轉身進了殿內。
齊玄恒又在殿外等了兩刻鍾左右,感覺到殿內有了些動靜,轉頭看去,就見胡公公和一人一起走了出來。
此人正是向大人,他見了齊玄恒忙上來見禮。
齊玄恒對著他點點頭,跟著胡公公進了宮殿。
宮殿裏,皇上還在看著向大人帶來的圖紙,見齊玄恒進來了,就頭也不抬的道:“今天叫你來,是為了歲州的事。”對胡公公道:“把折子拿去給他看看。”
胡公公拿起龍案上的一份奏折,雙手遞給齊玄恒。
齊玄恒接過來掃了一眼,就大概知道所為何事,不過還是認真看了一遍,又把奏章遞還給胡公公。對皇帝道:“看完了。”
皇上這才直起身,抬頭看著齊玄恒道:“之前朕派了欽差想去解決四來縣錢縣令,再安撫災民,誰知欽差還未到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不管災民之前是不是無辜,如今都是要與朝廷為敵,無論如何都要派人去一趟,解決此事。”
皇帝走到齊玄恒身前,站定道:“朕想來想去,隻有派你去一趟了,既在邊關打過仗,又是朕侄兒,能代表著大榮,讓這些無知的人看看,反叛咱們大榮朝廷的下場!”
“皇上是想讓臣帶兵清剿嗎?”齊玄恒淡淡的問。
“不,朕要你先禮後兵。”皇上道。
齊玄恒點點頭,又問道:“皇上要給臣帶多少兵?”
皇帝搖頭道:“考慮到路上帶著兵會打草驚蛇,所以京城的兵你不能帶,不過南直府內的兵隨你調遣。”
隻不過雖然這麽想,但也不得不承認,當時林月姚也才七八歲,能想到和人一起開糧店,就算利用的是大老爺的關係,也是一個異常聰慧的人。
隻是再聰慧,學了幾年字就想比留字壁上的好,還得大家一致稱讚,也是不可能的吧?
大夫人想著,心稍微安了下來。
林雨靈看大夫人久久不說話,伸手推搡著她道:“娘,你怎麽不說話呀?”
“行了,我知道了!你以後不許再和田家五小姐玩了。”大夫人告誡道。
馬車搖搖晃晃回了林府,自不必多說。
此時的皇宮,皇帝卻怒摔了桌上鬆花石的硯台,指著跪伏在地上來稟報消息的官員,怒聲道:“你說什麽?反了?”
‘“是,是。”官員抹了把汗,小心翼翼答道:“南直知府派人快馬加鞭送來奏折,上書歲州那裏的災民全反了,開始隻殺了四來縣的縣令,後來一夜之間連殺了四來縣附近三個縣的縣令。如今四個縣已經被反民占領了。”
“廢物!這是一群廢物嗎?白拿著朝廷的俸祿,連幾個災民都安撫不了,要他們這些官員還有何用?”皇帝怒極,又猛揮手摔了桌子上的青瓷茶杯。
“啪!”杯子破碎的聲音,嚇的那官員伏地的身子一抖。
“四來縣縣令錢山慶。”皇帝咬牙切齒的念著這幾個字,他心中已經認定百姓叛亂是被縣令錢山慶給逼的,因為之前的神跡既然顯出字跡,說百姓無辜,那這裏麵必定是有內情。
但是隨後又想道:不管有什麽內情,既然這些流民已經叛亂了,那就不再是無辜之人,就算是神,也管不著了吧?
皇帝冷笑一聲,一拍桌子發狠道:“既然反了,那就給朕全殺了!”轉頭又對內侍吩咐道:“去傳霍元來見朕。”
邊上的胡公公站出來應了一聲:“是!”正要退出去吩咐小內侍,卻又突然被皇帝叫住了。
皇帝似乎想到了什麽,放慢腳步來回走了兩圈才對胡公公道:“不用去叫霍元了,去把安王給朕叫來。”
胡公公再次應聲,躬身退出去傳話了。
皇上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甚至“嘿嘿”笑了兩聲。
下麵跪地未被皇帝叫起身的官員聽見了這笑聲,卻也有些莫名疑惑,暗想著:剛皇上還因著幾萬流民叛亂暴怒,怎麽還沒過上一會,就又笑出聲?這是怒極了嗎?
隨後這官員更是大氣也不敢出了。
不過這官員是想錯了,此時的皇帝已經沒有了剛才的盛怒,他看上去是挺高興地,甚至帶著一些得意。
起碼回轉來的胡公公是這麽覺得。
胡公公走到皇帝麵前,一彎腰稟道:“皇上,工部的向大人在門外求見萬歲。”
皇上眼前一亮,忙道:“快叫人進來。”
胡公公再次應聲,出去叫人了。
皇上一轉頭,看屋裏還跪著一個礙事的,就道:“你就先下去吧。”
那官員忙又磕了個頭道:“是,臣告退。”說完快速起身退著出去了。
向大人剛進來見了禮,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問道:“可是神宮的圖紙畫好了?”
向大人點頭應是,把手中拿著的一卷紙雙手舉起,呈給皇帝,說道:“已經畫好了,請萬歲過目。”
“快拿上來!”皇帝吩咐道。
向大人舉著圖紙上前,在龍案上攤開來,隻見一個巍峨又莊嚴的宮殿被長長短短的線條描繪在紙上。
伸手點著圖紙,向大人一處一處,詳細的給皇帝講解著。
皇上聽得時不時點點頭,最後看著圖紙,問向大人:“可有給幾位道長看過?”
向大人躬身躊躇道:“給看過,但邱道長說,一間茅屋,一個蒲團足以……”
邱道長的不識抬舉讓皇上臉沉了沉,指著圖紙道:“既然如此,就把丹房再擴大些,還有這裏……”
正探討著,胡公公輕聲道:“皇上,安王到了,正在門外呢。”
“那就讓他等會吧。”皇上頭也不抬道。
胡公公不著痕跡的抬了一下眼,看了一眼沉迷於圖紙的皇上,應了一聲:“是。”就又一次退了出去。
到了大殿門外,對著安王道:“王爺,皇上正在和向大人商量事情呢,要不您去邊上的茶水間坐一會?”
“我就再這等會吧。謝胡公公。”齊玄恒跟一顆樹似的站在門外道。
胡公公笑著點點頭,指指殿內,小聲道:“那我進去了。”說完對著安王拱手,轉身進了殿內。
齊玄恒又在殿外等了兩刻鍾左右,感覺到殿內有了些動靜,轉頭看去,就見胡公公和一人一起走了出來。
此人正是向大人,他見了齊玄恒忙上來見禮。
齊玄恒對著他點點頭,跟著胡公公進了宮殿。
宮殿裏,皇上還在看著向大人帶來的圖紙,見齊玄恒進來了,就頭也不抬的道:“今天叫你來,是為了歲州的事。”對胡公公道:“把折子拿去給他看看。”
胡公公拿起龍案上的一份奏折,雙手遞給齊玄恒。
齊玄恒接過來掃了一眼,就大概知道所為何事,不過還是認真看了一遍,又把奏章遞還給胡公公。對皇帝道:“看完了。”
皇上這才直起身,抬頭看著齊玄恒道:“之前朕派了欽差想去解決四來縣錢縣令,再安撫災民,誰知欽差還未到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不管災民之前是不是無辜,如今都是要與朝廷為敵,無論如何都要派人去一趟,解決此事。”
皇帝走到齊玄恒身前,站定道:“朕想來想去,隻有派你去一趟了,既在邊關打過仗,又是朕侄兒,能代表著大榮,讓這些無知的人看看,反叛咱們大榮朝廷的下場!”
“皇上是想讓臣帶兵清剿嗎?”齊玄恒淡淡的問。
“不,朕要你先禮後兵。”皇上道。
齊玄恒點點頭,又問道:“皇上要給臣帶多少兵?”
皇帝搖頭道:“考慮到路上帶著兵會打草驚蛇,所以京城的兵你不能帶,不過南直府內的兵隨你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