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顏色異常的豔麗,將天邊的雲朵燒成連綿的火焰,它慢慢收斂了光輝靜靜地懸於天際而後漸漸下沉。戰場就是這樣,浩瀚壯闊的美景、瞬息萬變的風雲。


    秦景淮作為參軍在自己的大帳中被敵軍擄走這樣的事說出來實在是難為情,李述思考再三還是下令封鎖消息不可隨意在軍中議論此事。李珩不是不知道秦景淮的舊事,隻是既然己經有了新的開始往事又何必再提?李珩先是派出了五名武藝高強的親兵潛入敵營去打探消息,結果無一幸免都沒能回來。


    為了秦景淮的安全李珩還是派了一名使臣去交涉,畢竟”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樣的明麵上的規矩不會輕易被打破。他摸不清慕容櫟到底是什麽意思,所以還是謹慎為妙。所幸,事情沒有往最壞的方向發展。前去的使臣雖說沒有見到秦景淮,但是卻可以肯定他並無大礙,應當隻是被關在了某處,畢竟慕容櫟的人口口聲說著參軍景淮已經叛變。甚至還拿到了景淮寫給李珩的親筆書。


    親筆書的內容無非是戰場得遇故人,一切隻是情非得已,無可奈何之舉。從此橋歸橋路歸路,他日戰場相遇,也不必顧惜昔日的情分之類的話。隻是,景淮的字,意外的潦草,好像是無力到連握筆都困難。李珩接到書信就氣的想去救人,可剛出了帳子才發現之前派出去的五人竟然安然無恙的回來了,還帶回了秦景淮給自己的話,一切安好,不必憂心,讓自己切勿輕舉妄動多給他一點時間他一定能回來。


    李珩知道這五個人能活下來定是秦景淮費了的力氣。他不想白費他的心意,隻囑咐這五個人三緘其口,好好休息,也沒有再搞出其他的動作。


    得到嬴難要來漠北的消息時,李珩一半想不通,一半高興。真真的將喜憂參半這個詞演繹的淋漓盡致。


    這半個月軍隊從周邊的幾個州調了不少的糧草,還在牧民手裏買了不少的牛羊,軍隊中沒有出現任何因糧草被燒該出現的亂子。所以,軍中的將士對主帥每天都要詢問糧草車隊行蹤的事有點好奇,這樣的情況過了三日,連軍隊的“火頭軍”都來詢問,是否糧草已經不足,軍中飯菜是否減半的問題?李珩這才發現,自己表現得著實是有點著急了。


    嬴難到的那一天是個極好的晴天,他剛到校場準備練兵,就接到通知說京城派來的糧草到了,於是他放下手裏的弓箭,匆匆往營地趕。


    他的小姑娘穿著一身鎧甲,身上的披風被風吹起來的一角漏出一抹鮮紅。好像真的不一樣了,不是之前打馬京城遊蕩的京中貴女,而是真正的帶上了關於英姿颯爽這三個字的形容。這是就算在京城的禁軍營中呆多少年都出不來的感覺,好似一把利刃終於開刃的驚豔絕倫。


    “糧草督運嬴難、嬴呈涉參見將軍”這是他們見麵之後的第一句話。


    後來至於是怎樣的寒暄,怎樣的為他們接風洗塵,怎樣的犒勞三軍他都記不清了。隻記得女孩下馬之後故意和自己走在人後,然後輕輕撞了自己的肩膀一下,看著天上的白雲在再怎麽漫不經心也掩飾不住喜悅裏說“嘿,李珩你看,我來了!”李珩的嘴角也因為這句話彎起了一個好看的弧度。


    嗯,你來了,可真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如珩難相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INT九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INT九黎並收藏君子如珩難相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