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下,齊俶爾接著說道:“葉斐然,你是故意的吧?”
“哪有?”葉斐然很“委屈”的為自己叫冤,下一秒沒等齊俶爾說話有突然開口:“小耳朵,看天空。”
“啊?葉斐然你別轉移話題呀~”雖然嘴上說著別轉移話題,可是齊俶爾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眼睛一下子又看向天空。
哦,是煙花,一簇簇的煙花,絢爛璀璨!
與此同時,手機那頭傳來一道聲音:“齊俶爾,新年快樂!”
“葉斐然,新年快樂!”齊俶爾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甜甜的笑著,可惜那個引她笑的人沒在眼前,沒能看到她甜進人心坎裏的笑。
說完新年快樂兩人都無言了好長時間,隻通過手機聽著對方那淺淺地呼吸聲,看著頭頂的同一片天空。
最終還是葉斐然率先打破了兩人之間寧靜的氛圍,“時間不早了,你早點睡覺吧!明天還要起個大早拜年呢!”
他們這裏的風俗是要早起的,吃餃子、吃雞蛋、喝甜水,然後晚輩會向家中長輩磕頭拜年。
“好吧!你也要早點休息呀,晚安!”齊俶爾點了點頭,她確實困了,畢竟平時是怎麽也熬不到這麽晚的。
“晚安!”
……
“劈裏啪啦……”
“嘭……嘭……”
一陣陣鞭炮聲、煙花聲穿過窗戶鑽到齊俶爾的耳朵裏,吵的她不能美美的睡覺。
艱難的從被窩裏伸出手來,拿過來手機一看,啊~還不到五點鍾啊——大家為什麽都起的這麽早!
就在她恨不得仰天長嘯的時候,她的房間外麵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小爾,你該起床了喲,要起來吃飯了,等到吃完飯再回來睡覺也不遲。”是齊媽媽。
“哦,我這就起。”
即使很不情願,齊俶爾也必須得起床,她盡量讓自己速度快的起床、洗漱,收拾完後她首先去了擺放曾祖父、曾祖母的照片的地方磕了三個頭,然後又到齊爺爺、齊奶奶麵前磕了一個頭,最後又給齊爸爸、齊媽媽磕了一個頭。
盡管齊爺爺、齊奶奶還有齊爸爸、齊媽媽都說不用磕頭、不用磕頭,但是齊俶爾覺得這是風俗,也是她的一點孝心,便堅持磕了一下。
同樣,齊爸爸、齊媽媽也向齊爺爺、齊奶奶磕了頭,都是表達作為兒女的一點點孝心而已。
(ps:這是經歌家鄉的習俗,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不接受批評。)
吃完餃子,齊俶爾就堅持不住了,又躺倒在床上睡了個回籠覺。然後在天亮的時候又被齊媽媽叫醒了,這回是要去鄰居家拜年,走親訪友。
大家都是老鄰居了,拜年的時候會塞給對方的孩子一個紅包,雖然錢不多,但都是心意,喜慶喜慶。
當然了,一般就會遇到這種情況:“哎呀,她都大了,不要紅包了,別給她!”
“哎喲,都還是孩子呢,怎麽不能要紅包了?來,孩子,拿著!”
“你看你,她真的不要了,不要了,你收回去!”
“不行,我必須給,這是我給孩子的一點心意,來來來拿著!”
“……”
這個爭執的結果呢,到最後一般還是收下了。
其實齊俶爾很不理解,為什麽中國普遍會存在這種情況?大家不累嗎?
你給她就接著唄!反正大家都有孩子,送過來送過去也都相抵了。嘖嘖,不明白!
“哪有?”葉斐然很“委屈”的為自己叫冤,下一秒沒等齊俶爾說話有突然開口:“小耳朵,看天空。”
“啊?葉斐然你別轉移話題呀~”雖然嘴上說著別轉移話題,可是齊俶爾的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眼睛一下子又看向天空。
哦,是煙花,一簇簇的煙花,絢爛璀璨!
與此同時,手機那頭傳來一道聲音:“齊俶爾,新年快樂!”
“葉斐然,新年快樂!”齊俶爾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甜甜的笑著,可惜那個引她笑的人沒在眼前,沒能看到她甜進人心坎裏的笑。
說完新年快樂兩人都無言了好長時間,隻通過手機聽著對方那淺淺地呼吸聲,看著頭頂的同一片天空。
最終還是葉斐然率先打破了兩人之間寧靜的氛圍,“時間不早了,你早點睡覺吧!明天還要起個大早拜年呢!”
他們這裏的風俗是要早起的,吃餃子、吃雞蛋、喝甜水,然後晚輩會向家中長輩磕頭拜年。
“好吧!你也要早點休息呀,晚安!”齊俶爾點了點頭,她確實困了,畢竟平時是怎麽也熬不到這麽晚的。
“晚安!”
……
“劈裏啪啦……”
“嘭……嘭……”
一陣陣鞭炮聲、煙花聲穿過窗戶鑽到齊俶爾的耳朵裏,吵的她不能美美的睡覺。
艱難的從被窩裏伸出手來,拿過來手機一看,啊~還不到五點鍾啊——大家為什麽都起的這麽早!
就在她恨不得仰天長嘯的時候,她的房間外麵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小爾,你該起床了喲,要起來吃飯了,等到吃完飯再回來睡覺也不遲。”是齊媽媽。
“哦,我這就起。”
即使很不情願,齊俶爾也必須得起床,她盡量讓自己速度快的起床、洗漱,收拾完後她首先去了擺放曾祖父、曾祖母的照片的地方磕了三個頭,然後又到齊爺爺、齊奶奶麵前磕了一個頭,最後又給齊爸爸、齊媽媽磕了一個頭。
盡管齊爺爺、齊奶奶還有齊爸爸、齊媽媽都說不用磕頭、不用磕頭,但是齊俶爾覺得這是風俗,也是她的一點孝心,便堅持磕了一下。
同樣,齊爸爸、齊媽媽也向齊爺爺、齊奶奶磕了頭,都是表達作為兒女的一點點孝心而已。
(ps:這是經歌家鄉的習俗,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不接受批評。)
吃完餃子,齊俶爾就堅持不住了,又躺倒在床上睡了個回籠覺。然後在天亮的時候又被齊媽媽叫醒了,這回是要去鄰居家拜年,走親訪友。
大家都是老鄰居了,拜年的時候會塞給對方的孩子一個紅包,雖然錢不多,但都是心意,喜慶喜慶。
當然了,一般就會遇到這種情況:“哎呀,她都大了,不要紅包了,別給她!”
“哎喲,都還是孩子呢,怎麽不能要紅包了?來,孩子,拿著!”
“你看你,她真的不要了,不要了,你收回去!”
“不行,我必須給,這是我給孩子的一點心意,來來來拿著!”
“……”
這個爭執的結果呢,到最後一般還是收下了。
其實齊俶爾很不理解,為什麽中國普遍會存在這種情況?大家不累嗎?
你給她就接著唄!反正大家都有孩子,送過來送過去也都相抵了。嘖嘖,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