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啟皇後還像往常一樣,清晨出宮走動,這狹窄悠長的過道,讓她不由走一步歎一步。
皇帝貪戀撫琴弄音,朝政不理後宮不管,月氏攪的宮內腥風血雨,眾嬪妃個個自危,她雖身為皇後卻無力回天。
“皇上今日可上早朝?”啟皇後問身邊的小太監柳長貴。
其實她心中早有計較,隻是這一問,想得到證實自己的想法而已。
“回皇後,皇上一早就去了琴室,夜大人早就在那裏伺候了。”柳長貴回道。
“夜大人,又是那個新科狀元?”啟皇後不悅地問。
“是。”柳長貴回。
“隨我去琴室。”啟皇後不在問話,轉身往天啟皇的琴室走去。
她未經傳報便闖了進去,見天啟皇整與夜墨研究瑤琴的定音調弦,突見啟皇後闖進來,不由驚奇問道:“皇後一向不喜朕的琴室,今日為何不請自來啊。”
啟皇後見過禮後,便道:“皇上答應過臣妾要勤於朝政,為何食言又來拂琴?”
夜墨聽說過啟皇後是個正直的人,卻沒想到她不避下人,如此直接地來質問皇上。
天啟皇聽了卻不以為然,微微一笑道:“皇後莫急,朕早已吩咐了都督打理朝政,有事上報無事退朝,這要是有事的話,都督自然會來找朕。”
啟皇後聽了不由一陣無奈,歎道:“皇上何時才能真正地認真起來,不在像這般混天聊日。”
天啟皇看了看手中的瑤琴,似乎並沒有真正地聽進皇後的訓斥,道:“皇後怎能說朕是混天聊日,朕可是很認真地在研究這些曲譜,來來,夜大人看看此琴音質可準,給朕提個建議。”
他不在去理會啟皇後,叫了夜墨繼續調試。
啟皇後看了夜墨一眼,心中不耐問道:“夜大人乃是國之棟梁,不為國家出謀劃策,為何在此荒廢時光?”
夜墨知她拗不過皇上,把氣撒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回啟皇後的問話,天啟皇卻接了過去。
“皇後莫要生氣,夜大人是朕叫來的,讓他替朕拿個主意,這琴如人的歌喉一樣,定音不準怎麽調試,明日,明日朕一定聽你的話去上朝,一定好好地同文武百官聊天。”啟皇連忙道。
他的話搞的啟皇後一時沒了脾氣,他這樣日複一日,明日複明日的,已是家常便飯,隨口就來,拿他也是沒了法子。
“都督到。”琴室外有人傳報。
隻見封賢達大步走了進來。
“都督。”夜墨連忙見禮。
封賢達見啟皇後也在不免一愣,隨即見禮,道:“見過皇上皇後。”
“都督有何事稟告。”天啟皇頭也不抬地問道。
“回皇上,現在國泰民安一派祥和景象。”封賢達道。
夜墨聽後不由恨恨地暗罵:“這老賊一派胡言,天啟的江山已是風雨飄搖,他竟然說的這般輕鬆。”
天啟皇聽了不由高興地道:“都督果真是朕的福星。”又對啟皇後道:“皇後聽到沒有,既然朝中無事朕自是不用上朝。”說罷繼續調試手中的瑤琴。
啟皇後看了一眼封賢達沉聲問道:“都督說的可是實言?”
封賢達連忙恭身施禮道:“回皇後,臣說的全是實情。”
他雖跋扈但在啟皇後麵前還是不敢造次。
啟皇後知他虛言對皇上,卻沒有證據駁他,隻好對他道:“既然如此還望都督多催促皇上早朝,督促他治理朝政。”
封賢達連忙道:“是,臣定當全力督促。”
啟皇後聽後“哼”了一聲,也不向天啟皇告退徑自走了。
封賢達見啟皇後走遠,便對靜心研究的天啟皇道:“皇上,最近朝中一些大臣勾結叛黨,做出對朝廷不利的舉動,昨晚臣派人擊殺他們,卻被那些人反製,這定是朝中奸細所為,這群亂黨必需嚴懲才能以儆效尤。”
夜墨聽出昨晚顯附去緝拿軒羽時,被他們反擊,不想卻成為了封賢達迫害朝廷忠臣的把柄,一時間不知道該怎樣製止封賊的行動。
天啟皇聽了也不問青紅皂白,繼續著自己的研究,不以為然地道:“既然如此就依都督的意思去辦吧。”
封賢達暗自高興正要退下,夜墨那能讓他走,他這一走不知道又有多少忠臣良將被陷害。
此時他再也顧不得對軒羽的猜忌,便對封賢達道:“都督且慢。”又轉身對啟皇道:“皇上,昨晚我與那夥人交過手,那些人雖身著夜行衣,但所用的武器不似天啟所出,且身材高大魁梧,講起天啟話來有些生硬。”
封賢達看著他問道:“你的意思是……”
“他們其心可誅。”夜墨接道:“上次都督被刺之事,我猜想就是這夥人所為,從他們交談中,我聽到他們是隨了羅門教而來,誤闖我府掠走了小姐,所以……”
封賢達臉色沉了沉道:“所以……”
夜墨又接道:“所以他們是衝都督來的,他們若是有裏應外合的人,在這次綁架小姐時就不會失手;所以在上次刺殺都督時,也不會闖都督府誤進機關。”
“以愛卿之意,這事和朝中大臣沒有關係嘍?”啟皇此時倒是聽進去了。
“是的,皇上。”夜墨陪著小心對封賢達道:“都督,他們的目標明確,行動迅速一致,顯大人與他們交過手沒有得到好處,可見他們非同一般,為了您與小姐的安全還是暫避鋒芒為好。”
“那依你之見呢?”封賢達見過他們的身手,都督府機關眾多都沒有傷到他們,可見功夫了得,心中自是懼怕,更擔心自己的女兒不由問道。
夜墨隻他心有所動,隻要他不去禍害忠臣良將,自己擔些風險也無所謂。
“他們有恃無恐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蹤,分明是有意招我們去緝拿,他們暗中將我們派去的人馬擊散,由整體化為多個小團體,再個個擊破。”夜墨分析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昨晚顯大人就吃了這輕敵之虧。”
封賢達連連點頭,道:“你說的沒錯,昨夜顯附铩羽而歸正自惱火,誓要捉拿這些賊人。”
“都督莫急,他們的目標既然是您,隻要都督不出府門他們自會送上門去。”夜墨道:“小姐在我府中,都督盡管放心。”
封賢達雖對他的話有些疑慮,但思來想去也不無道理,他若招搖過市必會招來殺身之禍,府內機關重重,還有眾多侍衛高手保護,他們若來刺殺,自然是自尋死路。
“他們若是不來呢?”封賢達問道。
“不出一天,他們定會上門。”夜墨胸有成竹地回道:“他們一擊不中必會全力撤退,還望都督做好緝拿他們的措施。”
封賢達點了點頭不在多問,向低頭苦幹的啟皇道:“臣先告退了。”說罷也不待啟皇同意與否轉身離去。
夜墨看他行遠不由噓了口氣,好歹製止了封賢達想禍害忠臣的念頭,可是卻為此出賣了軒羽,他再想該怎樣去補救,這足以致軒羽於死地的陷阱呢?
啟皇根本不操心他們所說之事,朝廷大事他都可以讓封賢達來打理,還有什麽事能讓他放在心上的?
夜墨看著這個隻顧玩花活的皇帝,心中不由一陣歎息。
想起父親活著時被閹黨迫害,一家幾十口子的人命冤死,若不是這無能的昏君放任閹人橫行霸道,自己又怎會淪落至此。
可是和啟皇相處的時日多了,卻發現皇上心性善良,隻是被賊人蒙蔽了雙眼,該怎樣讓他大徹大悟呢。
皇帝貪戀撫琴弄音,朝政不理後宮不管,月氏攪的宮內腥風血雨,眾嬪妃個個自危,她雖身為皇後卻無力回天。
“皇上今日可上早朝?”啟皇後問身邊的小太監柳長貴。
其實她心中早有計較,隻是這一問,想得到證實自己的想法而已。
“回皇後,皇上一早就去了琴室,夜大人早就在那裏伺候了。”柳長貴回道。
“夜大人,又是那個新科狀元?”啟皇後不悅地問。
“是。”柳長貴回。
“隨我去琴室。”啟皇後不在問話,轉身往天啟皇的琴室走去。
她未經傳報便闖了進去,見天啟皇整與夜墨研究瑤琴的定音調弦,突見啟皇後闖進來,不由驚奇問道:“皇後一向不喜朕的琴室,今日為何不請自來啊。”
啟皇後見過禮後,便道:“皇上答應過臣妾要勤於朝政,為何食言又來拂琴?”
夜墨聽說過啟皇後是個正直的人,卻沒想到她不避下人,如此直接地來質問皇上。
天啟皇聽了卻不以為然,微微一笑道:“皇後莫急,朕早已吩咐了都督打理朝政,有事上報無事退朝,這要是有事的話,都督自然會來找朕。”
啟皇後聽了不由一陣無奈,歎道:“皇上何時才能真正地認真起來,不在像這般混天聊日。”
天啟皇看了看手中的瑤琴,似乎並沒有真正地聽進皇後的訓斥,道:“皇後怎能說朕是混天聊日,朕可是很認真地在研究這些曲譜,來來,夜大人看看此琴音質可準,給朕提個建議。”
他不在去理會啟皇後,叫了夜墨繼續調試。
啟皇後看了夜墨一眼,心中不耐問道:“夜大人乃是國之棟梁,不為國家出謀劃策,為何在此荒廢時光?”
夜墨知她拗不過皇上,把氣撒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回啟皇後的問話,天啟皇卻接了過去。
“皇後莫要生氣,夜大人是朕叫來的,讓他替朕拿個主意,這琴如人的歌喉一樣,定音不準怎麽調試,明日,明日朕一定聽你的話去上朝,一定好好地同文武百官聊天。”啟皇連忙道。
他的話搞的啟皇後一時沒了脾氣,他這樣日複一日,明日複明日的,已是家常便飯,隨口就來,拿他也是沒了法子。
“都督到。”琴室外有人傳報。
隻見封賢達大步走了進來。
“都督。”夜墨連忙見禮。
封賢達見啟皇後也在不免一愣,隨即見禮,道:“見過皇上皇後。”
“都督有何事稟告。”天啟皇頭也不抬地問道。
“回皇上,現在國泰民安一派祥和景象。”封賢達道。
夜墨聽後不由恨恨地暗罵:“這老賊一派胡言,天啟的江山已是風雨飄搖,他竟然說的這般輕鬆。”
天啟皇聽了不由高興地道:“都督果真是朕的福星。”又對啟皇後道:“皇後聽到沒有,既然朝中無事朕自是不用上朝。”說罷繼續調試手中的瑤琴。
啟皇後看了一眼封賢達沉聲問道:“都督說的可是實言?”
封賢達連忙恭身施禮道:“回皇後,臣說的全是實情。”
他雖跋扈但在啟皇後麵前還是不敢造次。
啟皇後知他虛言對皇上,卻沒有證據駁他,隻好對他道:“既然如此還望都督多催促皇上早朝,督促他治理朝政。”
封賢達連忙道:“是,臣定當全力督促。”
啟皇後聽後“哼”了一聲,也不向天啟皇告退徑自走了。
封賢達見啟皇後走遠,便對靜心研究的天啟皇道:“皇上,最近朝中一些大臣勾結叛黨,做出對朝廷不利的舉動,昨晚臣派人擊殺他們,卻被那些人反製,這定是朝中奸細所為,這群亂黨必需嚴懲才能以儆效尤。”
夜墨聽出昨晚顯附去緝拿軒羽時,被他們反擊,不想卻成為了封賢達迫害朝廷忠臣的把柄,一時間不知道該怎樣製止封賊的行動。
天啟皇聽了也不問青紅皂白,繼續著自己的研究,不以為然地道:“既然如此就依都督的意思去辦吧。”
封賢達暗自高興正要退下,夜墨那能讓他走,他這一走不知道又有多少忠臣良將被陷害。
此時他再也顧不得對軒羽的猜忌,便對封賢達道:“都督且慢。”又轉身對啟皇道:“皇上,昨晚我與那夥人交過手,那些人雖身著夜行衣,但所用的武器不似天啟所出,且身材高大魁梧,講起天啟話來有些生硬。”
封賢達看著他問道:“你的意思是……”
“他們其心可誅。”夜墨接道:“上次都督被刺之事,我猜想就是這夥人所為,從他們交談中,我聽到他們是隨了羅門教而來,誤闖我府掠走了小姐,所以……”
封賢達臉色沉了沉道:“所以……”
夜墨又接道:“所以他們是衝都督來的,他們若是有裏應外合的人,在這次綁架小姐時就不會失手;所以在上次刺殺都督時,也不會闖都督府誤進機關。”
“以愛卿之意,這事和朝中大臣沒有關係嘍?”啟皇此時倒是聽進去了。
“是的,皇上。”夜墨陪著小心對封賢達道:“都督,他們的目標明確,行動迅速一致,顯大人與他們交過手沒有得到好處,可見他們非同一般,為了您與小姐的安全還是暫避鋒芒為好。”
“那依你之見呢?”封賢達見過他們的身手,都督府機關眾多都沒有傷到他們,可見功夫了得,心中自是懼怕,更擔心自己的女兒不由問道。
夜墨隻他心有所動,隻要他不去禍害忠臣良將,自己擔些風險也無所謂。
“他們有恃無恐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蹤,分明是有意招我們去緝拿,他們暗中將我們派去的人馬擊散,由整體化為多個小團體,再個個擊破。”夜墨分析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昨晚顯大人就吃了這輕敵之虧。”
封賢達連連點頭,道:“你說的沒錯,昨夜顯附铩羽而歸正自惱火,誓要捉拿這些賊人。”
“都督莫急,他們的目標既然是您,隻要都督不出府門他們自會送上門去。”夜墨道:“小姐在我府中,都督盡管放心。”
封賢達雖對他的話有些疑慮,但思來想去也不無道理,他若招搖過市必會招來殺身之禍,府內機關重重,還有眾多侍衛高手保護,他們若來刺殺,自然是自尋死路。
“他們若是不來呢?”封賢達問道。
“不出一天,他們定會上門。”夜墨胸有成竹地回道:“他們一擊不中必會全力撤退,還望都督做好緝拿他們的措施。”
封賢達點了點頭不在多問,向低頭苦幹的啟皇道:“臣先告退了。”說罷也不待啟皇同意與否轉身離去。
夜墨看他行遠不由噓了口氣,好歹製止了封賢達想禍害忠臣的念頭,可是卻為此出賣了軒羽,他再想該怎樣去補救,這足以致軒羽於死地的陷阱呢?
啟皇根本不操心他們所說之事,朝廷大事他都可以讓封賢達來打理,還有什麽事能讓他放在心上的?
夜墨看著這個隻顧玩花活的皇帝,心中不由一陣歎息。
想起父親活著時被閹黨迫害,一家幾十口子的人命冤死,若不是這無能的昏君放任閹人橫行霸道,自己又怎會淪落至此。
可是和啟皇相處的時日多了,卻發現皇上心性善良,隻是被賊人蒙蔽了雙眼,該怎樣讓他大徹大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