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念城一高比念城一中距離那條蘇禧年和紀藍藍每天回家必須經過的林蔭大道近,所以每次都是蘇禧年先從公交車上下來,然後站在一棵樹下,等紀藍藍。
每次紀藍藍還沒下公交車前,她的眼睛就透過車窗,探頭探腦地朝公交車外望去,等看到一棵大樹下,那抹熟悉的身影時,她的嘴角總是會揚起一抹笑,露出兩個淺淺的梨渦。
下公交車的那一刻,紀藍藍比放學還要高興,早早就守候在公交車門口,等公交車門一打開,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車,然後直奔著站在樹下的蘇禧年而去。
那個時候,因為紀藍藍幼兒園,小學,初一,都是蘇禧年天天給她背著書包,所以她跑到蘇禧年的麵前時,總是會自然而然地把書包放下來,遞給蘇禧年,而蘇禧年每次都接著,然後她們就並肩走在林蔭大道上。
蘇禧年總是很沉默的,從小的時候,就話不多,所以,每次上下學的路上,都是紀藍藍在喋喋不休,說著今天她在學校裏發生了什麽好玩的事,她上小學有段時間,手裏經常拿著蘇禧年給她親手做的風車。
紀藍藍不知道別人的童年都是怎麽過的,她的童年就是蘇禧年給她做的風車和很久才能去一次的摩天輪。
紀藍藍站在林蔭大道旁,眼前忽然恍惚了一下,她仿佛又看到了,許多年前,一個個子小小的女孩,手裏拿著個風車,一邊朝前跑著,一邊回過頭來看著身後個子高高的男生,高興又興奮地開口:“禧年哥哥,風車轉的好快啊,我好喜歡它。”
身後距離女孩約莫一米遠的男生,聽到女孩的話時,一貫清冷的臉龐,沒有什麽表情,但他的嘴角卻是微微勾起來了。
不知道恍惚了多久,在一道刺耳的喇叭聲,衝著紀藍藍響起來的時候,紀藍藍才回過神,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幾輛車正在她的身後,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到了路中間,她急忙朝著旁邊走去。
等到那幾輛車都走了以後,紀藍藍才又抬頭朝林蔭大道上望去,她遲疑了一下,終究是重新走了上去。
這一次,走這條路的感覺,和以往所有走的時候,都不相同,她的心底,更多的是無奈,還有一陣陣的傷感。
林蔭大道的盡頭,是一座有好幾百年曆史的小橋,小橋被建造有好幾百年了,一直都經受著風雨的洗禮,無堅不摧。
紀藍藍在將要踏入到小橋的腳步,猛然停滯了下來,和那條林蔭大道一樣,這座小橋,也充滿了她的回憶。
每年除夕的時候,她和蘇禧年總是會跑到橋上來放孔明燈,他們共同放一盞,上麵寫下他們的心願。她每年寫的都是,能和蘇禧年和蘇禧年的母親,永永遠遠在一起,至於蘇禧年寫的是什麽,她不知道,蘇禧年也不告訴她,說心願要是說出來後,就不靈驗了,所以他就不說了。
有的時候,天邊的晚霞過於好看,就像小學課本裏火燒雲描述的那樣好看時,她和蘇禧年會在放學回家經過這座小橋時,停下了駐足觀看一會兒,然後才回家。
紀藍藍想了很久很久,才終於踏上了小橋,小橋這麽多年,依舊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倒是橋邊長著的幾棵柳樹,掉光了葉子,看起來光禿禿的,風一吹過,長長的枝條也沒有動靜,不似有葉子時,那樣花枝招展。
小橋下麵的流水,依舊清澈見底,偶爾還能看到幾條魚,躍出水麵……
紀藍藍盯著平靜的水麵望了很久,心中卻堵塞的越來越嚴重,好像越往前走,心中壓著她的東西就越重,就像是她此刻站的位置,已經距離她和蘇禧年小時候住過的地方,很近很近了。
近到她隻要稍微一抬頭,就能看到那座充滿了古樸氣息的小房子。
念城是個曆史文化和古鎮特色兼容的小城,可能正因為它的特殊,所以讓它沒有像其他城市那樣,大拆大建。
橋的另一邊,走過來了幾個人,他們邊走邊伸手指著風景看,應該是來這裏旅遊的遊客,他們眼中有著深深的好奇,看的紀藍藍心頭發酸。
在看到那些遊客的時候,她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像是回到了故鄉,也跟他們一樣,隻不過是一個遊客,來了不過一條,甚至更少的時間,然後再急匆匆的離開。
她和蘇禧年生活過的那座房子,依然古樸安靜,大門緊閉,紀藍藍想,她盡管知道鑰匙在哪裏,她也邁不動腳,進到那座房子裏看一眼了。
紀藍藍抬頭朝屋頂上看了一眼,屋頂上有處小陽台,每年夏季的時候,可能是為了躲避蚊子的侵擾,也可能是貪戀夏季的月色,每天吃過飯後,就要爬到小陽台上,兩個人並肩坐下來,坐的累了,就躺下來,一邊看星星,一邊聊天。
...
坐在高鐵上的紀藍藍,望著一路不斷倒退的風景,心裏突然壓抑的難受,是的,盡管她知道鑰匙就在門下,她也始終沒有勇氣再踏入到那座找房子,盡管那座小房子不知道為什麽,還無人居住,她也是沒有勇氣進到那裏。
那裏承載了太多太多她和蘇禧年還有蘇禧年母親的回憶,她怕自己就此崩潰,她用了六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從地獄裏拯救出來,她不能再深陷在地獄中去了,那樣除了讓她更難受之外,並不能改變什麽。
晚上六點多的時候,紀藍藍回到了家,一到家,她什麽都沒做,進了臥室打開燈,,洗了個熱水澡,爬到了床上,昏睡了過去。
在臨睡之前,紀藍藍以為自己是睡不著的,可是她沒有想到,她竟然沒有做夢,一覺睡到了天亮。
...
蘇禧年是在晚上九點多的時候,回到了公寓的,進入到公寓,換好拖鞋後,他下意識地就抬眸朝陽台上看去,在看到陽台上,有淺淺的暖光時,他勁緊了一天的心,終於稍微鬆了鬆。
每次紀藍藍還沒下公交車前,她的眼睛就透過車窗,探頭探腦地朝公交車外望去,等看到一棵大樹下,那抹熟悉的身影時,她的嘴角總是會揚起一抹笑,露出兩個淺淺的梨渦。
下公交車的那一刻,紀藍藍比放學還要高興,早早就守候在公交車門口,等公交車門一打開,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車,然後直奔著站在樹下的蘇禧年而去。
那個時候,因為紀藍藍幼兒園,小學,初一,都是蘇禧年天天給她背著書包,所以她跑到蘇禧年的麵前時,總是會自然而然地把書包放下來,遞給蘇禧年,而蘇禧年每次都接著,然後她們就並肩走在林蔭大道上。
蘇禧年總是很沉默的,從小的時候,就話不多,所以,每次上下學的路上,都是紀藍藍在喋喋不休,說著今天她在學校裏發生了什麽好玩的事,她上小學有段時間,手裏經常拿著蘇禧年給她親手做的風車。
紀藍藍不知道別人的童年都是怎麽過的,她的童年就是蘇禧年給她做的風車和很久才能去一次的摩天輪。
紀藍藍站在林蔭大道旁,眼前忽然恍惚了一下,她仿佛又看到了,許多年前,一個個子小小的女孩,手裏拿著個風車,一邊朝前跑著,一邊回過頭來看著身後個子高高的男生,高興又興奮地開口:“禧年哥哥,風車轉的好快啊,我好喜歡它。”
身後距離女孩約莫一米遠的男生,聽到女孩的話時,一貫清冷的臉龐,沒有什麽表情,但他的嘴角卻是微微勾起來了。
不知道恍惚了多久,在一道刺耳的喇叭聲,衝著紀藍藍響起來的時候,紀藍藍才回過神,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幾輛車正在她的身後,意識到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到了路中間,她急忙朝著旁邊走去。
等到那幾輛車都走了以後,紀藍藍才又抬頭朝林蔭大道上望去,她遲疑了一下,終究是重新走了上去。
這一次,走這條路的感覺,和以往所有走的時候,都不相同,她的心底,更多的是無奈,還有一陣陣的傷感。
林蔭大道的盡頭,是一座有好幾百年曆史的小橋,小橋被建造有好幾百年了,一直都經受著風雨的洗禮,無堅不摧。
紀藍藍在將要踏入到小橋的腳步,猛然停滯了下來,和那條林蔭大道一樣,這座小橋,也充滿了她的回憶。
每年除夕的時候,她和蘇禧年總是會跑到橋上來放孔明燈,他們共同放一盞,上麵寫下他們的心願。她每年寫的都是,能和蘇禧年和蘇禧年的母親,永永遠遠在一起,至於蘇禧年寫的是什麽,她不知道,蘇禧年也不告訴她,說心願要是說出來後,就不靈驗了,所以他就不說了。
有的時候,天邊的晚霞過於好看,就像小學課本裏火燒雲描述的那樣好看時,她和蘇禧年會在放學回家經過這座小橋時,停下了駐足觀看一會兒,然後才回家。
紀藍藍想了很久很久,才終於踏上了小橋,小橋這麽多年,依舊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倒是橋邊長著的幾棵柳樹,掉光了葉子,看起來光禿禿的,風一吹過,長長的枝條也沒有動靜,不似有葉子時,那樣花枝招展。
小橋下麵的流水,依舊清澈見底,偶爾還能看到幾條魚,躍出水麵……
紀藍藍盯著平靜的水麵望了很久,心中卻堵塞的越來越嚴重,好像越往前走,心中壓著她的東西就越重,就像是她此刻站的位置,已經距離她和蘇禧年小時候住過的地方,很近很近了。
近到她隻要稍微一抬頭,就能看到那座充滿了古樸氣息的小房子。
念城是個曆史文化和古鎮特色兼容的小城,可能正因為它的特殊,所以讓它沒有像其他城市那樣,大拆大建。
橋的另一邊,走過來了幾個人,他們邊走邊伸手指著風景看,應該是來這裏旅遊的遊客,他們眼中有著深深的好奇,看的紀藍藍心頭發酸。
在看到那些遊客的時候,她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像是回到了故鄉,也跟他們一樣,隻不過是一個遊客,來了不過一條,甚至更少的時間,然後再急匆匆的離開。
她和蘇禧年生活過的那座房子,依然古樸安靜,大門緊閉,紀藍藍想,她盡管知道鑰匙在哪裏,她也邁不動腳,進到那座房子裏看一眼了。
紀藍藍抬頭朝屋頂上看了一眼,屋頂上有處小陽台,每年夏季的時候,可能是為了躲避蚊子的侵擾,也可能是貪戀夏季的月色,每天吃過飯後,就要爬到小陽台上,兩個人並肩坐下來,坐的累了,就躺下來,一邊看星星,一邊聊天。
...
坐在高鐵上的紀藍藍,望著一路不斷倒退的風景,心裏突然壓抑的難受,是的,盡管她知道鑰匙就在門下,她也始終沒有勇氣再踏入到那座找房子,盡管那座小房子不知道為什麽,還無人居住,她也是沒有勇氣進到那裏。
那裏承載了太多太多她和蘇禧年還有蘇禧年母親的回憶,她怕自己就此崩潰,她用了六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從地獄裏拯救出來,她不能再深陷在地獄中去了,那樣除了讓她更難受之外,並不能改變什麽。
晚上六點多的時候,紀藍藍回到了家,一到家,她什麽都沒做,進了臥室打開燈,,洗了個熱水澡,爬到了床上,昏睡了過去。
在臨睡之前,紀藍藍以為自己是睡不著的,可是她沒有想到,她竟然沒有做夢,一覺睡到了天亮。
...
蘇禧年是在晚上九點多的時候,回到了公寓的,進入到公寓,換好拖鞋後,他下意識地就抬眸朝陽台上看去,在看到陽台上,有淺淺的暖光時,他勁緊了一天的心,終於稍微鬆了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