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那位置是為自己留的,慕容亮也不推脫,徑直地便坐了上去,見有人坐了正中主位,四麵八方的食客都是將目光投了過來,不過這麽樣的目光慕容亮卻早已習慣了。
隻見得那張精美木桌上放著一小碗,一大碗,以及三個盤子一個籠屜。
那小碗空著,左右各自放著一個湯匙與一雙竹筷,離著小碗最近的是一盤麵色金黃米粒粒粒分離的“碎金飯”飯上還點綴著些黃瓜丁、肉丁以及蔥花;放在左邊的是一籠屜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餅而右麵的則是四個長寬二寸大肉球,這也是揚州名菜,名喚“獅子頭”,是由將豬肉剁碎了團成丸子蒸製而成,因其丸子的形狀又每每以四個一盤又被人們稱作“四喜丸子”;而位於正中的是個長條形的盤子,上麵裝的乃是一道“鬆子桂魚”這鬆子桂魚以桂魚、鬆仁、醋、白糖、鹽一同製成,剔除魚骨隻留魚肉,嚐上一塊,隻覺得甜鹹適口,著實不失為一道好菜,這鬆子桂魚原是蘇州菜色,想來大概是慕容家從蘇州派來的廚子投其所好特意做的吧;至於離著他最遠的大碗中盛著的便是一大碗鱸魚湯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這樣的菜品已堪稱不錯了,那“碎金飯”果然與家中的味道有些不同,也難怪揚名於天下的是“揚州炒飯”而非“蘇州炒飯”了;那獅子頭雖似乎隻是簡單地蒸製了一下卻加入了不少香料,所選之肉也是上好的豬後腿肉,一口咬下去滑彈適口鮮嫩多汁,真叫人讚不絕口;這鬆子桂魚便不必多說了,與家中的風味一般無二,若不是慕容亮才離家沒多久嚐到此菜隻怕是要鄉愁滿胸、熱淚盈眶了;那鱸魚湯也燉得極為鮮美,魚肉入口即化,魚湯齒頰留香;就連那看起來最為普通的一籠蒸餅竟也是灌湯餅(其實就是灌湯包啦,隻是當時還叫做餅而已),濃鬱的高湯與肥美的陽澄湖大閘蟹蟹肉相輔相成,叫人忽而間便到了天堂。
美味!果真美味!卻是不知道皇帝的禦廚能不能燒出這番好菜來,這樣好的廚子竟然派到這裏來做個小小的探子,實在是有些屈才了,得找個機會寫封信讓大哥將他給調回家中掌勺才是。
美味的飯食讓慕容亮食欲大增,可他一人終究吃不了那麽多的東西,酒足飯飽之後依舊是還剩下一小半的菜,此時餐桌上的人已經少了一多半,不是離開接著趕路便是回到了樓上歇息,慕容亮也叫小二來將碗碟收拾了,同時還賞了這小二、掌櫃何首義及那廚子每人各一兩銀子,那三人得了賞銀一個個也是千恩萬謝才肯罷休。
回到屋中,慕容亮仍是覺得肚子稍有些撐,便拔出青冥來舞了一段,舞的是“龍城劍法”,這龍城劍法也是由先祖慕容龍城所創,名氣雖不怎麽大其威力卻絲毫不遜色於“參合指”,也是慕容亮主練的武學之一,這套功夫堂祖父慕容博沒練過,堂叔慕容複和大哥慕容玄也隻能用淺嚐輒止來形容,慕容亮能將這“龍城劍法”練得如此熟練全靠了通曉百家武學的表姑姑相助。
舞得大汗淋漓,兩個小二正好給慕容亮送了洗澡水來,先是端了個一人高的大木桶來又用小木桶將水一擔一擔地挑上來倒入大桶中供慕容亮使用,慕容亮連累了,正好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件幹淨的中衣回到床上打坐練功了,至於這水該如何運下去那便是小二們的問題了。
當然,這樣的服務也隻有住著上房的貴客才能享用了,若隻是住了間普通的客房那便隻好請你自個下來燒水洗澡了,若是嫌麻煩那便隻有不洗將就一晚了。
夜色已漸深,慕容亮卻依舊在床上打坐運功,他能感到自己的“鬥轉星移”離著突破第四層的屏障越來越近了,當然,以打坐練功代替睡覺也不全是因為慕容亮勤奮,還有另一個原因便是他習慣了,自從他四歲那年被堂叔抓去逼著練功之日起他便再也沒有睡過一天覺,每每練功時昏睡了便會被堂叔用荊條抽醒,如今雖然沒有人逼他了他卻依舊睡不著,因此漫漫長夜便隻好靠著打坐修煉渡過去了。
“雊雊雊——”東麵不遠處傳來了雄雞的鳴啼之聲,原來是白晝已至,店家養的大公雞報曉來了,雖說店家買了這隻雞來是為了殺了給客人吃肉的可公雞的本性又怎能輕易更改呢?
慕容亮將功收了,翻身下床活動了下筋骨,從包袱中取出了一件黑色的圓領袍穿在身上,穿上皂靴,拾掇了些金銀細軟收入荷包中掛於腰間便下樓去了,為了一覽那捺山的風光他決定就此出門去了。
慕容亮身上的圓領袍約莫蓋到膝上,兩邊的領子在鎖骨上疊在了一起,與那交領袍比起來顯得更加儒雅圓潤些,腰間用黑色鎏金革帶給束了起來,胸前用白線與青繩繡著一隻一看便覺得氣勢十足的飛燕,卻又是大燕國的象征。
這圓領袍是大宋朝正式的官服,雖然現今放開了來讓文人雅士也能夠穿著卻不能在上麵亂紋東西,一二品大員著紫袍,紋龍紋;三四品官員著紫袍,紋山水;五六品官著紅袍,五品紋山水,六品繡花鳥;七品及以下的官員著綠袍,紋花鳥。
尋常百姓穿著圓領袍那麽便大多隻能在黑白的料子上紋些花鳥魚蟲了,不過這慕容家請的裁縫也是頗為了得,明明隻是隻燕子卻紋出了不輸於神龍猛虎的氣勢,穿在慕容亮身上也是顯得英氣十足。
到了店門外,卻見小二正拿著幾筐成色上好的稻草喂食烏錐馬,發現自家少爺來了,這小二趕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將慕容亮迎進去,端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精致糕點,慕容亮用了些便提起青冥上路去了。
捺山離此十裏,慕容亮決定徒步前往,這個距離說遠不遠說近卻也不近,憑著慕容亮的輕功騎不騎烏錐都是無妨,但若騎去了又不便帶到山上,慕容亮可是聽說了這捺山是如何的崎嶇難行,留在山下又恐叫他人給偷了去。再者,烏錐這些日子也頗為勞頓,就將它留在此處稍事歇息也好,這家店裏的店員皆是慕容家的家仆,慕容亮對他們的照顧還是比較放心的。
隻見得那張精美木桌上放著一小碗,一大碗,以及三個盤子一個籠屜。
那小碗空著,左右各自放著一個湯匙與一雙竹筷,離著小碗最近的是一盤麵色金黃米粒粒粒分離的“碎金飯”飯上還點綴著些黃瓜丁、肉丁以及蔥花;放在左邊的是一籠屜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餅而右麵的則是四個長寬二寸大肉球,這也是揚州名菜,名喚“獅子頭”,是由將豬肉剁碎了團成丸子蒸製而成,因其丸子的形狀又每每以四個一盤又被人們稱作“四喜丸子”;而位於正中的是個長條形的盤子,上麵裝的乃是一道“鬆子桂魚”這鬆子桂魚以桂魚、鬆仁、醋、白糖、鹽一同製成,剔除魚骨隻留魚肉,嚐上一塊,隻覺得甜鹹適口,著實不失為一道好菜,這鬆子桂魚原是蘇州菜色,想來大概是慕容家從蘇州派來的廚子投其所好特意做的吧;至於離著他最遠的大碗中盛著的便是一大碗鱸魚湯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這樣的菜品已堪稱不錯了,那“碎金飯”果然與家中的味道有些不同,也難怪揚名於天下的是“揚州炒飯”而非“蘇州炒飯”了;那獅子頭雖似乎隻是簡單地蒸製了一下卻加入了不少香料,所選之肉也是上好的豬後腿肉,一口咬下去滑彈適口鮮嫩多汁,真叫人讚不絕口;這鬆子桂魚便不必多說了,與家中的風味一般無二,若不是慕容亮才離家沒多久嚐到此菜隻怕是要鄉愁滿胸、熱淚盈眶了;那鱸魚湯也燉得極為鮮美,魚肉入口即化,魚湯齒頰留香;就連那看起來最為普通的一籠蒸餅竟也是灌湯餅(其實就是灌湯包啦,隻是當時還叫做餅而已),濃鬱的高湯與肥美的陽澄湖大閘蟹蟹肉相輔相成,叫人忽而間便到了天堂。
美味!果真美味!卻是不知道皇帝的禦廚能不能燒出這番好菜來,這樣好的廚子竟然派到這裏來做個小小的探子,實在是有些屈才了,得找個機會寫封信讓大哥將他給調回家中掌勺才是。
美味的飯食讓慕容亮食欲大增,可他一人終究吃不了那麽多的東西,酒足飯飽之後依舊是還剩下一小半的菜,此時餐桌上的人已經少了一多半,不是離開接著趕路便是回到了樓上歇息,慕容亮也叫小二來將碗碟收拾了,同時還賞了這小二、掌櫃何首義及那廚子每人各一兩銀子,那三人得了賞銀一個個也是千恩萬謝才肯罷休。
回到屋中,慕容亮仍是覺得肚子稍有些撐,便拔出青冥來舞了一段,舞的是“龍城劍法”,這龍城劍法也是由先祖慕容龍城所創,名氣雖不怎麽大其威力卻絲毫不遜色於“參合指”,也是慕容亮主練的武學之一,這套功夫堂祖父慕容博沒練過,堂叔慕容複和大哥慕容玄也隻能用淺嚐輒止來形容,慕容亮能將這“龍城劍法”練得如此熟練全靠了通曉百家武學的表姑姑相助。
舞得大汗淋漓,兩個小二正好給慕容亮送了洗澡水來,先是端了個一人高的大木桶來又用小木桶將水一擔一擔地挑上來倒入大桶中供慕容亮使用,慕容亮連累了,正好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件幹淨的中衣回到床上打坐練功了,至於這水該如何運下去那便是小二們的問題了。
當然,這樣的服務也隻有住著上房的貴客才能享用了,若隻是住了間普通的客房那便隻好請你自個下來燒水洗澡了,若是嫌麻煩那便隻有不洗將就一晚了。
夜色已漸深,慕容亮卻依舊在床上打坐運功,他能感到自己的“鬥轉星移”離著突破第四層的屏障越來越近了,當然,以打坐練功代替睡覺也不全是因為慕容亮勤奮,還有另一個原因便是他習慣了,自從他四歲那年被堂叔抓去逼著練功之日起他便再也沒有睡過一天覺,每每練功時昏睡了便會被堂叔用荊條抽醒,如今雖然沒有人逼他了他卻依舊睡不著,因此漫漫長夜便隻好靠著打坐修煉渡過去了。
“雊雊雊——”東麵不遠處傳來了雄雞的鳴啼之聲,原來是白晝已至,店家養的大公雞報曉來了,雖說店家買了這隻雞來是為了殺了給客人吃肉的可公雞的本性又怎能輕易更改呢?
慕容亮將功收了,翻身下床活動了下筋骨,從包袱中取出了一件黑色的圓領袍穿在身上,穿上皂靴,拾掇了些金銀細軟收入荷包中掛於腰間便下樓去了,為了一覽那捺山的風光他決定就此出門去了。
慕容亮身上的圓領袍約莫蓋到膝上,兩邊的領子在鎖骨上疊在了一起,與那交領袍比起來顯得更加儒雅圓潤些,腰間用黑色鎏金革帶給束了起來,胸前用白線與青繩繡著一隻一看便覺得氣勢十足的飛燕,卻又是大燕國的象征。
這圓領袍是大宋朝正式的官服,雖然現今放開了來讓文人雅士也能夠穿著卻不能在上麵亂紋東西,一二品大員著紫袍,紋龍紋;三四品官員著紫袍,紋山水;五六品官著紅袍,五品紋山水,六品繡花鳥;七品及以下的官員著綠袍,紋花鳥。
尋常百姓穿著圓領袍那麽便大多隻能在黑白的料子上紋些花鳥魚蟲了,不過這慕容家請的裁縫也是頗為了得,明明隻是隻燕子卻紋出了不輸於神龍猛虎的氣勢,穿在慕容亮身上也是顯得英氣十足。
到了店門外,卻見小二正拿著幾筐成色上好的稻草喂食烏錐馬,發現自家少爺來了,這小二趕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將慕容亮迎進去,端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精致糕點,慕容亮用了些便提起青冥上路去了。
捺山離此十裏,慕容亮決定徒步前往,這個距離說遠不遠說近卻也不近,憑著慕容亮的輕功騎不騎烏錐都是無妨,但若騎去了又不便帶到山上,慕容亮可是聽說了這捺山是如何的崎嶇難行,留在山下又恐叫他人給偷了去。再者,烏錐這些日子也頗為勞頓,就將它留在此處稍事歇息也好,這家店裏的店員皆是慕容家的家仆,慕容亮對他們的照顧還是比較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