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這般,我與嶽兄比試五場,分別比這內功、輕功、拳腳、兵刃、以及實戰?”慕容亮道:“最後的結果取五局三勝者如何?”
“正和我意,不知該從哪一項開始比呢?”
“不若先比內功吧,這一項比起來也快,我二人也可運功來熱熱身。”說著,慕容亮便一腳踢起了快與人頭差不多大小的石塊來:“嶽兄請吧。”
“來得好!”嶽飛喝了聲,運足了功力隔空抓向那石塊,那石塊當即便朝著他飛了過來,可那慕容亮也不甘示弱,運起鬥轉星移訣來與嶽飛奪取這石塊,這一來二去倒是讓這石塊幾乎僵在了二人正中。
嶽飛的內力剛猛且霸道,相比之下慕容亮的內力之中剛猛不足卻帶著些綿綿不絕之意,若是再這般僵持下去慕容亮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便像今日界河一戰一般,遼兵來勢凶猛,剛接觸之時宋兵幾被打得潰不成軍,但越往後僵持這宋人的優勢便越是明顯,最後逼得遼軍不得不鳴金收兵。
果不其然,如是僵持了一刻,那石塊終於是讓慕容亮穩穩抓了過來,隨後又憑著鬥轉星移將那石塊橫向打出,穩穩落了地來。
鬥轉星移雖是號稱不亞於易筋經的神功,但卻非是以功力強勁而著稱,其精髓多在於鬥轉騰挪的變化,這功力之渾厚倒與袈裟伏魔功差不了多少,因此兩人誰的道行更深便是誰贏了,顯然,嶽飛雖然天賦不弱又比慕容亮多練了幾年時間,但終究抵不過慕容亮福緣深厚,得了瓶能進增功力的好酒。
“嶽兄,承讓了。”一輪勝了來,慕容亮心中卻更高看了嶽飛幾分,這人內功分明是不及自己的,但卻能拉開五石強弓來,這本身的力氣必然是十分不弱了。
於武人而言,這力氣雖不是判定強弱的唯一標準但仍可管中窺豹,見之於一斑。古往今來,項籍、宇文成都、李玄霸......這些能舉鼎千斤之人哪一個不是當時難逢敵手?
接下來的輕功還未開比嶽飛便是直接認輸了,他從周侗處學得了拳法、棍法以及少林經典袈裟伏魔功,卻獨獨是沒學到一兩手內功,或許是因為師傅自己也不會吧,那一葦渡江之功可未必遜色於逍遙派之絕學淩波微步啊。
於是,剛開局來,慕容亮便連勝了兩局,離著奪勝,隻要再勝一局便是了。
然而在兵刃與拳腳兩項上慕容亮卻是鬥敗了,這兩項兩人約定好了不得仗著內力來欺人,也不能以那輕功的技巧來躲閃,這個限製對於嶽飛來說倒是無妨,可慕容亮卻就覺得有些束手束腳了。
嶽飛力大,那演化自周侗棍的槍術也非是好相與的,嶽飛手中之槍乃是於瀝泉深潭中所得的瀝泉槍,品質上可不比青冥要弱,龍城劍法雖然精妙,慕容亮卻叫嶽飛給壓製得使不出幾分威力來。
這拳腳便更甚了,參合指最為倚賴內力,失了內力的支撐許多招式都用不出來,這才幾個回合的功夫嶽飛便左手抓著慕容亮的右手,右手擒著慕容亮的左手勝了。
這前四局兩人各自勝了兩場,又有許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心裏都不十分服氣,因此這最後一局便顯得尤為關鍵了。
兩人歇了會,各自恢複了些力氣便又戰了起來,周圍的敢戰士都將目光給投了過來,這熱鬧事有誰不願意看的高手過招喜尋僻靜之所也便是這個原因:若在繁華地段比試難免要遭了別人圍觀,影響了發揮不說還得收著手怕誤傷了無辜。
慕容亮輕功強甚嶽飛,自然是以他先動,先前四場比鬥兩人已是對著對方有了些許的了解,因此也不再試探了。
慕容亮起手便是一招“月枝擊”,青影震顫,劍鋒一分而為三,好似晚風吹拂的月下顫枝,或許這便是月枝擊的來由吧。
嶽飛也不甘示弱,一招毒龍探海自下朝上刺出,刺了一半槍尖竟打了個彎朝下刺去,可真當是有些奇特。
高手過招,自然不會一上來便是這般的以命換命,隻見得慕容亮掌緣布滿了真氣,猛地握住了那欲要刺向他腰腹的瀝泉槍的槍尖,雖不能將它奪下卻也朝下一拉將他偏過了自己的腰間,而嶽飛也是偏了偏腦袋,一掌擊中了三劍中唯一真劍的劍背,化解了劍上衝力還打到了一邊去。
兩人錯身而過,嶽飛瞧準時機使了個“反身掄臂”,左身微側,手臂貼著身側自下而上揮了個劈拳,而慕容亮也好似背後生著隻眼般地避開了,知嶽飛力大,慕容亮不與他硬碰,而是運起了北鬥仙蹤來拉開距離,將一枚巴掌大小的石塊吸到手中來,低喝一聲,一掌將這石塊打碎,其中六七個指結大小的石塊四射而出,分別打向了嶽飛身前的幾處穴道去。
嶽飛哪能叫他得逞?這一招雖然在對付遼將之時有了奇效但畢竟隻是偷襲得逞,這麵對麵地打起來嶽飛自然是有應對之法,施展了個擒拿手左右擒拿,將這些石子抓到手中,一齊扔到了地上去。
“嶽兄,再接我一招!”隻見得慕容亮忽然騰空而起,側背著嶽飛,右手青冥自前下向後掄了一個大圓滿,轉過頭來凝視著嶽飛,劍鋒所過之處劈出了一道青光凜冽的弧形劍氣來,乃是一招“月滿西樓”。
“這有何難?”嶽飛喝了一聲,將那看起來便極為沉重的瀝泉槍給拉到的胸前,拿在手中捏著中端將其轉了起來,越舞越快,越舞越快,直至槍尖槍尾一影連著一影,渾然如盾,那道青色劍氣一撞上來便讓嶽飛的瀝泉槍給絞得煙消雲散了。
二人已過三招,打得是平分秋色;又過了三十招,鬥了個棋逢對手;一直打到了三百招開外,依舊是打得難分難解,無一人顯出頹勢來。
慕容亮占了輕功上的優勢,一直與嶽飛遊鬥,打得過便打,打不過就走,又時不時地拉開距離來以石子擊其穴或以劍氣襲擾之,可嶽飛卻是不以為意,抱定混元,金鍾自守,任憑慕容亮如何進攻他站在原地一一化解,這雙腳便像是生了根一般死死定在那了。
若非此時鄭燮先生還未出世,恐怕慕容亮非得吟誦一曲《竹石》不可了。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所說的,不正與現在的嶽飛一模一樣麽?
高手過招,自然是精彩絕倫,周圍的人都看得呆了,連叫好也都忘卻了。
嶽飛內力幾已耗盡,但慕容亮也所剩不多,加之嶽飛天生神力,慕容亮卻也奈何不了他。
“正和我意,不知該從哪一項開始比呢?”
“不若先比內功吧,這一項比起來也快,我二人也可運功來熱熱身。”說著,慕容亮便一腳踢起了快與人頭差不多大小的石塊來:“嶽兄請吧。”
“來得好!”嶽飛喝了聲,運足了功力隔空抓向那石塊,那石塊當即便朝著他飛了過來,可那慕容亮也不甘示弱,運起鬥轉星移訣來與嶽飛奪取這石塊,這一來二去倒是讓這石塊幾乎僵在了二人正中。
嶽飛的內力剛猛且霸道,相比之下慕容亮的內力之中剛猛不足卻帶著些綿綿不絕之意,若是再這般僵持下去慕容亮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便像今日界河一戰一般,遼兵來勢凶猛,剛接觸之時宋兵幾被打得潰不成軍,但越往後僵持這宋人的優勢便越是明顯,最後逼得遼軍不得不鳴金收兵。
果不其然,如是僵持了一刻,那石塊終於是讓慕容亮穩穩抓了過來,隨後又憑著鬥轉星移將那石塊橫向打出,穩穩落了地來。
鬥轉星移雖是號稱不亞於易筋經的神功,但卻非是以功力強勁而著稱,其精髓多在於鬥轉騰挪的變化,這功力之渾厚倒與袈裟伏魔功差不了多少,因此兩人誰的道行更深便是誰贏了,顯然,嶽飛雖然天賦不弱又比慕容亮多練了幾年時間,但終究抵不過慕容亮福緣深厚,得了瓶能進增功力的好酒。
“嶽兄,承讓了。”一輪勝了來,慕容亮心中卻更高看了嶽飛幾分,這人內功分明是不及自己的,但卻能拉開五石強弓來,這本身的力氣必然是十分不弱了。
於武人而言,這力氣雖不是判定強弱的唯一標準但仍可管中窺豹,見之於一斑。古往今來,項籍、宇文成都、李玄霸......這些能舉鼎千斤之人哪一個不是當時難逢敵手?
接下來的輕功還未開比嶽飛便是直接認輸了,他從周侗處學得了拳法、棍法以及少林經典袈裟伏魔功,卻獨獨是沒學到一兩手內功,或許是因為師傅自己也不會吧,那一葦渡江之功可未必遜色於逍遙派之絕學淩波微步啊。
於是,剛開局來,慕容亮便連勝了兩局,離著奪勝,隻要再勝一局便是了。
然而在兵刃與拳腳兩項上慕容亮卻是鬥敗了,這兩項兩人約定好了不得仗著內力來欺人,也不能以那輕功的技巧來躲閃,這個限製對於嶽飛來說倒是無妨,可慕容亮卻就覺得有些束手束腳了。
嶽飛力大,那演化自周侗棍的槍術也非是好相與的,嶽飛手中之槍乃是於瀝泉深潭中所得的瀝泉槍,品質上可不比青冥要弱,龍城劍法雖然精妙,慕容亮卻叫嶽飛給壓製得使不出幾分威力來。
這拳腳便更甚了,參合指最為倚賴內力,失了內力的支撐許多招式都用不出來,這才幾個回合的功夫嶽飛便左手抓著慕容亮的右手,右手擒著慕容亮的左手勝了。
這前四局兩人各自勝了兩場,又有許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心裏都不十分服氣,因此這最後一局便顯得尤為關鍵了。
兩人歇了會,各自恢複了些力氣便又戰了起來,周圍的敢戰士都將目光給投了過來,這熱鬧事有誰不願意看的高手過招喜尋僻靜之所也便是這個原因:若在繁華地段比試難免要遭了別人圍觀,影響了發揮不說還得收著手怕誤傷了無辜。
慕容亮輕功強甚嶽飛,自然是以他先動,先前四場比鬥兩人已是對著對方有了些許的了解,因此也不再試探了。
慕容亮起手便是一招“月枝擊”,青影震顫,劍鋒一分而為三,好似晚風吹拂的月下顫枝,或許這便是月枝擊的來由吧。
嶽飛也不甘示弱,一招毒龍探海自下朝上刺出,刺了一半槍尖竟打了個彎朝下刺去,可真當是有些奇特。
高手過招,自然不會一上來便是這般的以命換命,隻見得慕容亮掌緣布滿了真氣,猛地握住了那欲要刺向他腰腹的瀝泉槍的槍尖,雖不能將它奪下卻也朝下一拉將他偏過了自己的腰間,而嶽飛也是偏了偏腦袋,一掌擊中了三劍中唯一真劍的劍背,化解了劍上衝力還打到了一邊去。
兩人錯身而過,嶽飛瞧準時機使了個“反身掄臂”,左身微側,手臂貼著身側自下而上揮了個劈拳,而慕容亮也好似背後生著隻眼般地避開了,知嶽飛力大,慕容亮不與他硬碰,而是運起了北鬥仙蹤來拉開距離,將一枚巴掌大小的石塊吸到手中來,低喝一聲,一掌將這石塊打碎,其中六七個指結大小的石塊四射而出,分別打向了嶽飛身前的幾處穴道去。
嶽飛哪能叫他得逞?這一招雖然在對付遼將之時有了奇效但畢竟隻是偷襲得逞,這麵對麵地打起來嶽飛自然是有應對之法,施展了個擒拿手左右擒拿,將這些石子抓到手中,一齊扔到了地上去。
“嶽兄,再接我一招!”隻見得慕容亮忽然騰空而起,側背著嶽飛,右手青冥自前下向後掄了一個大圓滿,轉過頭來凝視著嶽飛,劍鋒所過之處劈出了一道青光凜冽的弧形劍氣來,乃是一招“月滿西樓”。
“這有何難?”嶽飛喝了一聲,將那看起來便極為沉重的瀝泉槍給拉到的胸前,拿在手中捏著中端將其轉了起來,越舞越快,越舞越快,直至槍尖槍尾一影連著一影,渾然如盾,那道青色劍氣一撞上來便讓嶽飛的瀝泉槍給絞得煙消雲散了。
二人已過三招,打得是平分秋色;又過了三十招,鬥了個棋逢對手;一直打到了三百招開外,依舊是打得難分難解,無一人顯出頹勢來。
慕容亮占了輕功上的優勢,一直與嶽飛遊鬥,打得過便打,打不過就走,又時不時地拉開距離來以石子擊其穴或以劍氣襲擾之,可嶽飛卻是不以為意,抱定混元,金鍾自守,任憑慕容亮如何進攻他站在原地一一化解,這雙腳便像是生了根一般死死定在那了。
若非此時鄭燮先生還未出世,恐怕慕容亮非得吟誦一曲《竹石》不可了。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所說的,不正與現在的嶽飛一模一樣麽?
高手過招,自然是精彩絕倫,周圍的人都看得呆了,連叫好也都忘卻了。
嶽飛內力幾已耗盡,但慕容亮也所剩不多,加之嶽飛天生神力,慕容亮卻也奈何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