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雲飛與趙運來寒暄幾句後,就請他驗鞋。


    趙運來說,兄弟,我不客氣了。


    說著,趙運來居然從包裏拿出一把彈簧秤,調整幾下,拿起一雙布鞋掛到了枰上。


    金雲飛也不說話,趙運來拿枰檢驗鞋的質量,他還是頭一回見。


    細細一想,金雲飛便明白過來,說好是一百雙鞋,他做出了兩百多雙,趙運來是怕他偷工減料。


    一雙一雙的枰了十幾雙,趙運來又轉到另一個籮筐,拿根細繩,五雙五雙的捆好再枰。


    四個籮筐,隨機抽取,趙運來不嫌其煩,至少枰了七八十雙布鞋。


    接著,趙運來收起彈簧秤,幹脆坐在地上,再從包裏拿出手電筒,照著布鞋檢查起來。


    金雲飛還是不聲不響,他不煩趙運來,反而越發的佩服,這是真正的生意人,讓他又學了一招。


    趙運來也在心裏讚賞金雲飛,他把四個籮筐的布鞋幾乎翻了個遍,金雲飛什麽都沒說,這樣的小夥子準有前途。


    整整一個小時,天都擦亮了,趙運來才結束他繁瑣的檢驗。


    衝著金雲飛,趙運來豎起了大拇指。兄弟,我全要了。


    金雲飛鬆了一口氣,笑了笑,拿過趙運來遞來的麻袋,和大妹一起,往麻袋裏裝鞋,一邊嘴裏數著數。


    趙運來也不再看著,金雲飛這邊把鞋裝好,四個麻袋的袋口也紮好,他那邊也把兩百三十二雙布鞋的錢也已數好。


    兄弟,我扣回了上次的五十元定金,你數數錢。


    金雲飛今天帶了個舊書包,就掛在胸前,一邊往包裏裝錢,一邊說道,不用數,我信趙老板的。


    兄弟,你敞亮。趙運來坐到裝著鞋的麻袋上,掏出香煙,還是兩支,給金雲飛一支,點上火吸起來。


    金雲飛問道,趙老板,你的貨搬到哪裏,我幫你送過去。


    趙運來說不用,他告訴金雲飛,他帶的都是現金,為了安全,他在衡豐街上找了個人家。他是昨天過來,昨晚就住在這裏,那戶人家還是他的臨時倉庫,待會會有人過來幫他搬貨。


    想得真是周到,金雲飛心說,我再學到一招。


    天漸漸的亮了。


    兄弟,咱得說說你的鞋了。


    金雲飛怔了一下,忙問道,趙老板,你以後不收我的鞋了?


    趙運來瞅著金雲飛緊張的樣子,笑道,兄弟你誤會了,我要說的是,你家做的布鞋有不少缺點,希望你以後加以改正。


    金雲飛噢了一聲,急忙掏出鋼筆和筆記本。趙老板,你說我記。


    兄弟,你的鞋得上點檔次,我說幾個缺點。一,鞋麵的接縫和邊包都是手工,要是用縫紉機縫製,質量會更進一步。二,尺碼不夠標準,手工做鞋,同樣的碼數,大小也會偏差。三,隻做三十九碼到四十三碼,這還不夠,可以適當的做些三十七碼三十八碼,和四十四碼四十五碼的。四,想想辦法,在鞋裏子和鞋底上印上碼數,方便購買者選購……


    趙運來說得認真,金雲飛記的也很仔細,一字不落。


    兄弟,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你不能隻做圓口布鞋,還得會做蓋背布鞋。


    說著,趙運來從包裏拿出一雙布鞋,遞到了金雲飛手裏。


    所謂的蓋背布鞋,就是鞋麵能包住整個腳背,鞋口隻留腳踝大小,兩邊用鬆緊帶固定。


    金雲飛說道,趙老板,這蓋背布鞋,我家做過。


    兄弟,一方麵,你繼續做圓口布鞋,價格不變。另一方麵,你試著做蓋背布鞋,每雙一元五。質量問題,我相信你,至於數量,每十天三四百雙,我都能吃得下。兄弟你認為如何?


    金雲飛笑著點了點頭,問道,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趙運來哈哈笑道,當然當然,兄弟敞量,太敞量了。


    又與趙運來閑聊幾句後,金雲飛急著去采購做鞋的原料,便起身與趙運來道別。


    花了一個多小時,金雲飛帶著大妹和三個小家夥,采購了整整四籮筐的原料,賣鞋所得的錢,花得隻剩了三十多元。


    因為要做蓋背布鞋,金雲飛又跑到街上唯一的集體經營的百貨店,買了十多元錢的黑色鬆緊帶。


    至於趙運來說的縫紉機,金雲飛隻能心裏惦記,一台蜜蜂牌縫紉機,要一百五十幾元,還得憑工業券買,他沒關係,也買不起。


    自行車、縫紉機和手表,號稱日用百貨裏的三大件,對金家來說就是奢望。


    迄今為止,金家能動的是木船,能響的是鬧鍾,能亮的是油燈和手電筒,金家村還沒通電。


    搖著木船回家,金雲飛心裏一直琢磨。


    村裏人都說,金家老大心裏有把十九檔的算盤,特會算計。


    船靠岸時,金雲飛有了主意,他叫過大妹,小聲的吩咐起來。


    大妹一邊聽,一邊笑著點頭,答應做大哥的同謀。


    中午,全家人在堂屋吃飯,金雲飛默不作聲,心事重重的樣子。


    母親謝玉娟問道,大兒子,咋回事?咋從街上回來就無精打采了?


    金雲飛不吭聲,隻是看了大妹一眼。


    大妹金曉玲說道,趙老板要咱家做蓋背布鞋,一元五一雙,但趙老板要求用縫紉機,不要手工縫製,大哥正心裏犯難呢。


    蓋背布鞋,金家人當然都懂,相比圓口布鞋,雖然成本要增加一角五到兩角,但每雙價格是一元五,比圓口布鞋的一元二,利潤也多了一角多。


    可買縫紉機,一百五十幾元,還得另外花錢私買工業券,以金家現在的經濟條件,實在是買不起。


    爺爺奶奶和父親母親都沒開口說話。


    金曉玲說道,要是……要是把咱家的母豬賣了……這話是說給爺爺聽的,可兩頭母豬是爺爺的寶貝,說賣母豬,就相當於挖爺爺的心頭肉。


    吃罷午飯,爺爺金元柏就去了後院的豬圈,孫子孫女的話他聽進去了。


    過了一支煙的功夫,金雲飛也來到豬圈邊。


    豬圈分左右兩欄,一個養著兩頭母豬,另一個養著十六頭小豬,都有二三十斤的模樣。


    金元柏瞅了孫子一眼,問道,大孫子,你打定主意了?


    金雲飛點了點頭,說道,爺爺,對不起啊。


    養豬不賺錢,隻是家裏的儲錢罐,金雲飛早就不想養豬,爺爺是知道的。


    看著母豬和豬崽,爺爺跺跺腳,狠聲道,就這麽定了。


    金雲飛衝著爺爺的背影喊道,爺爺,謝謝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鞋鄉之小鎮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嶺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嶺人並收藏鞋鄉之小鎮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