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金雲興說的重要環節,是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家裏缺一輛自行車。


    要到各鄉鎮跑生意,送貨結帳,靠腿走路不行,靠船也耽誤時間,在全縣幾百裏方園跑,沒有自行車根本不行。


    二弟金雲興早就想有輛自行車,舊的也行,沒事時騎著自行車出去,那也叫一個帥,能吸引姑娘的目光。


    不過,就是舊的自行車,也要幾十元甚至上百,金雲飛有點舍不得。


    金雲興說,大哥,你別不舍得。我算過了,咱們這段時間拚命做鞋,少說也賺了七八百元,加賣糧的錢和賣豬的錢,應該不下一千元。後來買了縫紉機,又蓋了間小平房,拉了電線,大概花了兩百三十多元。大哥,咱家已有七百多元錢,咱家富了。大哥,你不是常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麽,咱就舍一回吧。


    金雲飛聽樂了,臭小子,咱家的底你門兒清啊。


    大哥,你還說過,隻有舍得花錢的人,才是最會賺錢的人。大哥,咱買一輛吧。


    村裏小學的高校長,有一新一舊兩輛自行車,早就想把舊的賣掉,金雲興想買的就是高校長的舊車。


    金雲飛拿出七十元錢,折起來扔給金雲興,吩咐道,拿去買吧,但我有兩個要求。一是把高校長的打氣筒也一起買來。二是錢不夠的話,拿你自己的小金庫頂上。


    金雲飛拿著錢,吱溜一聲去了。


    十七歲的金雲興,像個小孩子似的,買了自行車,在自家的小院子裏騎起來,弟弟妹妹們紛紛爭當乘客。


    爺爺笑罵道,七十多元,一對敗家子喲。


    但就是這輛舊得掉漆的自行車,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除了衡豐街的逢四逢九集市,金雲飛金雲興兄弟二人,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奔波於全縣各個集市。


    每次出門,都帶著幾十雙布鞋,每到一個集市,二弟金雲興擺攤,金雲飛自己跑店。


    所謂跑店,就是拿著樣品鞋,去找固定的門店,一般都是賣手工品日用品包括鞋類的店鋪。


    金雲飛采取的是寄賣的方式,把鞋以批發價批給店鋪,店鋪隻須預付一半的錢,下次結帳時付清前款,至於鞋賣得出去賣不出去,店鋪不用負責。


    還別說,金家布鞋的名氣不小,為了證明自己的鞋是金家布鞋,金雲飛每到一個店鋪,就拿出村裏開的“證明”。


    功夫不負有心人,兄弟二人收獲頗豐,金雲興擺攤零賣,銷售了七百多雙布鞋。金雲飛跑店,也成功的獲得了幾十家店鋪的認可,寄賣的布鞋達到一千雙之多。


    金雲飛還與寄賣店約好,每兩個星期送一次貨結一次帳。


    這送貨結帳的任務,就交給二弟金雲興,這家夥自從騎上自行車,是越幹越有勁,也不再往自己的小金庫裏存錢了。


    家裏這邊,也有三大變化。一是大姑金月娥的加入。二是村裏通了電,金家終於用上了電燈。三是家裏多了三個幫工,都是村裏的老太太,平時與金家關係挺好,是奶奶的好姐妹。


    三大變化的結果,是每天的生產能力大大提高,能做出六七十雙布鞋。


    有好變化,就有壞變化。


    趙運來老板沒有再來買金家布鞋,人倒是還在衡豐街的集市上出現,但就是不光顧金家鞋攤。那個於北洋老板是偶爾出現,他倒是買金家的布鞋,但他的收購量不大,要麽幾十雙,要麽百來十雙,比不上趙運來的量。


    金雲飛不生趙運來的氣,他認為肯定是自己哪方麵沒有做好,做生意麽,願賣願買,不能強求。


    好在他現在在全縣布好了“銷售網”,不愁自家的布鞋賣不出去。


    這天又是衡豐街集市,與往日一樣,金雲飛與大妹和二弟一起擺攤,四籮筐的布鞋,有四百多雙。


    操場上已安上了電燈,雖然不很明亮,但足以看清人影。


    秋天有點涼,卻是賣布鞋的好季節,鞋攤剛擺下不久,就有幾個小商販出現,一下就賣出了五十幾雙。


    大妹賣鞋收錢,駕輕就熟,金雲飛還是靠坐在那根電線杆上,眯著雙眼關注大妹賣鞋。


    扁擔就擱在手邊,要是有人偷鞋偷錢,或欺負大妹,金雲飛會毫不猶豫地抓起扁擔搗出去。


    二弟坐不住,早不見了人影,準是又去逛別人的攤位去了。


    天剛亮時,金雲飛終於看到了於北洋老板。


    於北洋繞過鞋攤,在金雲飛身邊蹲下,接過金雲飛遞來的香煙,點上火吸起來。


    於老板,今天要多少?


    一百圓口的,一百蓋背的。


    金雲飛起身,把兩個蓋著麻袋的籮筐從攤位上撤下來,擱在於北洋身邊。


    兄弟,中午我請你吃飯,咱倆聊聊?


    正中下懷,金雲飛早就想跟於北洋聊聊。


    於老板,好啊,就在胖子年糕店對麵的小飯館,但必須我請。


    於北洋爽快的點頭說好,買了兩百雙鞋,付了錢,叫來幫手,將鞋裝進麻袋,扛著麻袋離開。


    二弟金雲興回來了。


    大哥,奇了怪了,我在操場上轉了十幾圈,也沒看到趙運來老板,大哥,他是不是不做布鞋生意了?


    金雲飛笑道,二弟,這個問題你應該問趙老板自己去。


    其實金雲飛心裏也有這個疑問,但他懶得知道,也不想去找鄭三寶打聽。


    整個上午,一共賣了三百三十幾雙鞋,剩下的六七十雙鞋,金雲飛都裝在一個麻袋裏,吩咐二弟騎自行車,送到城關鎮的幾家寄賣店去。


    二弟走後,金雲飛和大妹收攤,一個買菜,一個采購做鞋原料,買好後在河埠頭會合。


    大妹金曉玲也會搖船,比二弟搖得好,金雲飛望著大妹搖船離開,穩穩當當的,這才放心地去見於北洋。


    讓金雲飛沒想到的是,小飯館裏,靠窗的小桌子邊,除了坐著於北洋,還有他的老同學,就是街對麵的胖子年糕店的陳冬華。


    二人正相談甚歡,還喝上了。


    金雲飛一邊遞煙,一邊好奇地問道,冬瓜,你怎麽也認識於老板?


    陳冬華道,簡單,於老板常來吃年糕,一來二去就熟了唄。


    金雲飛笑道,原來如此,我以為你也賣布鞋呢。


    陳冬華笑道,大飛,咱閑話少說,我有一個重磅新聞,與你也有點關係,你想不想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鞋鄉之小鎮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嶺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嶺人並收藏鞋鄉之小鎮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