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雲飛道:“辦這本雜誌,一要節約成本,二要賺點小錢。”
“你就說說怎麽做吧。”於克非催道。
“節約成本,辦法很多。一,凡會員發表文章,都不付稿費。二,凡審稿編稿定稿等工作,一律都是義務勞動。三,跟印刷廠約好,隻收成本價,咱們允許他印上廠名,就當為他做個廣告。四,參照第三點,跟紙廠簽個合同,也隻收咱們成本價。綜上所述,都做到了,成本就無需多少錢了。”
於克非道:“好辦法,好辦法,子冬小譚,快記下來。”
“賺點小錢,就是拉廣告。咱們是做鞋的,一個鞋廠,少說也有十幾個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原料供應商,鞋底廠,加工廠,等等。咱們可以拉他們的廣告。封麵,封二,封底,封三,都可以印廣告,必要時還可以在雜誌中間印幾頁廣告,也可以寫文章宣傳他們。總而言之一句話,廣告一亮,黃金萬兩。”
於克非笑了,“雲飛,真有你的。”
金雲飛也笑了,“嗬嗬……老於,我算過了。每期雜誌上弄十六個廣告,先找大客戶,比如福建和文州那邊的設備供應商和原料供應商。一個廣告位三千到五千,十六個廣告位就能賺五六萬,用來發行咱們的雜誌,綽綽有餘啊。”
譚炎燈道:“雲飛,我有個疑問,他們願意在雜誌上做廣告嗎?他們願意出三五千塊錢嗎?”
金雲飛道:“前三期的廣告,由我負責去拉。小譚,那些賣設備賣原料的供應商,他要跑遍兩三千個鞋廠,他得花多少時間?咱們的雜誌幫他們一下子把廣告做到兩三千個鞋廠那裏,平均每個鞋廠隻需兩三塊錢,你說他們願意不願意?”
譚炎燈笑道:“是我多慮了。他們恐怕要爭著搶著上雜誌呢。”
於克非道:“閑話少說,雲飛,這個雜誌社長兼總編,肯定得你來幹。”
“這我願意幹。”
柳玉蘭道:“雲飛,我們聽你的,你就直接分配工作吧。”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老於,辦雜誌要上級批準,咱們現在辦的是內部通訊,至少要去登記一下,還要向商會報告,這都交給你了。還要跟工業區溝通,還要向其他副會長和理事溝通,這些事都歸你負責。”
於克非點了點頭。
“柳姨,你要把鞋協的牌子和雜誌的牌子盡快掛出去。你還得與陳春蓮溝通,女人對女人,比較方便說話,要盡量取得她的支持。你還要盡快招聘兩個工作人員,年紀不要大,手腳要善動,文化水平越高越好。以後你就指手畫腳,讓這兩個人跑腿幹活。”
柳玉蘭也點了點頭。
“子冬,小譚,我是總編,你倆以後就是副總編。你倆負責組稿,我負責審稿。”
王子冬問:“第一期搞什麽內容呢?”
金雲飛道:“現成的內容啊。就以新鞋協誕生為主要內容,一是理事名單,一一介紹,二是會員介紹,毎期兩三百人,三是鞋協的地址、電話、章程等等。為了搞好團結,第一期著重介紹陳春蓮的企業,稿子讓她自己寫,咱們把關修改。”
王子冬點著頭道:“我知道怎麽幹了。”
金雲飛道:“明天開始,五天之內,雜誌第一期出爐,再用五天,保證把雜誌寄到毎個會員手上,十天內寄送到全國各個鞋市場。”
譚炎燈嚇了一跳,“雲飛,這麽快能做到嗎?”
“趁熱打鐵,必須做到。”金雲飛道:“不幹則已,要幹就得幹好,而且越快越好。總之,從明天開始,咱們要幹出點名堂來,為新鞋協爭光。”
於柳兩家人走後,大妹笑道:“大哥這下有事做了。”
金雲飛卻衝著嶽秀清笑道:“還得老婆批準啊。”
嶽秀清笑道:“這是好事,我沒理由反對你呀。”
說幹就幹,雷厲風行。
第二天上午,金雲飛就打電話請來兩位老朋友,五洲商標廠廠長王同光和豐收名片廠廠長劉豐收。
劉豐收不僅做名片,現在主營紙張銷售,雲飛公司的辦公用紙,全都是他提供的。
金雲飛直接提要求,王同光以成本價印刷鞋業通訊雜誌,劉豐收以成本價提供印刷鞋業通訊雜誌的紙張,其中前五期鞋業通訊雜誌,王同光免費印刷,劉豐收免費提供紙張。
王同光和劉豐收二人相視苦笑。
王同光道:“雲飛,你這是讓驢拉磨,還不給驢吃啊。”
劉豐收道:“不僅不給吃,還挖我們的肉吃啊。”
“傻,真傻,太傻,你們倆太傻了。”
王同光問:“我們怎麽傻了?”
金雲飛道:“在咱們天州市內,大大小小的企業,搞商標的上千家,搞印刷的六七百家,賣紙的也至少有五百家。你倆說說,競爭激烈不激烈?你們的收入與三年前相比差了多少?”
王同光道:“不錯,競爭已到白日化程度,每年的倒閉率,至少有百分之二十。”
劉豐收道:“別的行業我不知道,就拿我的紙張批發零售來說,前年還有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潤,現在已下降到百分之七和百分之二十以下。”
“所以,所以嘛。”金雲飛道:“我現在是要幫你倆做廣告呢。每一期雜誌,都會在某個地方印上這麽兩句話,本雜誌由某某公司友情印刷,本雜誌用紙由某某公司友情提供。兩行字的後麵,還會加上公司地址和電話。前五期,友情提供四字改為免費提供。兩位老兄,這廣告能做到幾千個企業那裏,哪怕有百分之五的企業聯係你們,你們他娘的就發了。”
王同光和劉豐收同時明白過來,都麵有喜色。
金雲飛嘖嘖說道:“笑,笑吧,請發出發自肺腑的笑吧。”
王同光和劉豐收真的大笑起來。
金雲飛得了便宜還賣乖,說道:“你倆就盡情的笑吧。不瞞你倆,有幾十個人找我,都要搶這個生意,我是看在老朋友的麵子上,才力排眾議,不惜得罪人,才把這個生意交給你們兩個啊。”
“你就說說怎麽做吧。”於克非催道。
“節約成本,辦法很多。一,凡會員發表文章,都不付稿費。二,凡審稿編稿定稿等工作,一律都是義務勞動。三,跟印刷廠約好,隻收成本價,咱們允許他印上廠名,就當為他做個廣告。四,參照第三點,跟紙廠簽個合同,也隻收咱們成本價。綜上所述,都做到了,成本就無需多少錢了。”
於克非道:“好辦法,好辦法,子冬小譚,快記下來。”
“賺點小錢,就是拉廣告。咱們是做鞋的,一個鞋廠,少說也有十幾個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原料供應商,鞋底廠,加工廠,等等。咱們可以拉他們的廣告。封麵,封二,封底,封三,都可以印廣告,必要時還可以在雜誌中間印幾頁廣告,也可以寫文章宣傳他們。總而言之一句話,廣告一亮,黃金萬兩。”
於克非笑了,“雲飛,真有你的。”
金雲飛也笑了,“嗬嗬……老於,我算過了。每期雜誌上弄十六個廣告,先找大客戶,比如福建和文州那邊的設備供應商和原料供應商。一個廣告位三千到五千,十六個廣告位就能賺五六萬,用來發行咱們的雜誌,綽綽有餘啊。”
譚炎燈道:“雲飛,我有個疑問,他們願意在雜誌上做廣告嗎?他們願意出三五千塊錢嗎?”
金雲飛道:“前三期的廣告,由我負責去拉。小譚,那些賣設備賣原料的供應商,他要跑遍兩三千個鞋廠,他得花多少時間?咱們的雜誌幫他們一下子把廣告做到兩三千個鞋廠那裏,平均每個鞋廠隻需兩三塊錢,你說他們願意不願意?”
譚炎燈笑道:“是我多慮了。他們恐怕要爭著搶著上雜誌呢。”
於克非道:“閑話少說,雲飛,這個雜誌社長兼總編,肯定得你來幹。”
“這我願意幹。”
柳玉蘭道:“雲飛,我們聽你的,你就直接分配工作吧。”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老於,辦雜誌要上級批準,咱們現在辦的是內部通訊,至少要去登記一下,還要向商會報告,這都交給你了。還要跟工業區溝通,還要向其他副會長和理事溝通,這些事都歸你負責。”
於克非點了點頭。
“柳姨,你要把鞋協的牌子和雜誌的牌子盡快掛出去。你還得與陳春蓮溝通,女人對女人,比較方便說話,要盡量取得她的支持。你還要盡快招聘兩個工作人員,年紀不要大,手腳要善動,文化水平越高越好。以後你就指手畫腳,讓這兩個人跑腿幹活。”
柳玉蘭也點了點頭。
“子冬,小譚,我是總編,你倆以後就是副總編。你倆負責組稿,我負責審稿。”
王子冬問:“第一期搞什麽內容呢?”
金雲飛道:“現成的內容啊。就以新鞋協誕生為主要內容,一是理事名單,一一介紹,二是會員介紹,毎期兩三百人,三是鞋協的地址、電話、章程等等。為了搞好團結,第一期著重介紹陳春蓮的企業,稿子讓她自己寫,咱們把關修改。”
王子冬點著頭道:“我知道怎麽幹了。”
金雲飛道:“明天開始,五天之內,雜誌第一期出爐,再用五天,保證把雜誌寄到毎個會員手上,十天內寄送到全國各個鞋市場。”
譚炎燈嚇了一跳,“雲飛,這麽快能做到嗎?”
“趁熱打鐵,必須做到。”金雲飛道:“不幹則已,要幹就得幹好,而且越快越好。總之,從明天開始,咱們要幹出點名堂來,為新鞋協爭光。”
於柳兩家人走後,大妹笑道:“大哥這下有事做了。”
金雲飛卻衝著嶽秀清笑道:“還得老婆批準啊。”
嶽秀清笑道:“這是好事,我沒理由反對你呀。”
說幹就幹,雷厲風行。
第二天上午,金雲飛就打電話請來兩位老朋友,五洲商標廠廠長王同光和豐收名片廠廠長劉豐收。
劉豐收不僅做名片,現在主營紙張銷售,雲飛公司的辦公用紙,全都是他提供的。
金雲飛直接提要求,王同光以成本價印刷鞋業通訊雜誌,劉豐收以成本價提供印刷鞋業通訊雜誌的紙張,其中前五期鞋業通訊雜誌,王同光免費印刷,劉豐收免費提供紙張。
王同光和劉豐收二人相視苦笑。
王同光道:“雲飛,你這是讓驢拉磨,還不給驢吃啊。”
劉豐收道:“不僅不給吃,還挖我們的肉吃啊。”
“傻,真傻,太傻,你們倆太傻了。”
王同光問:“我們怎麽傻了?”
金雲飛道:“在咱們天州市內,大大小小的企業,搞商標的上千家,搞印刷的六七百家,賣紙的也至少有五百家。你倆說說,競爭激烈不激烈?你們的收入與三年前相比差了多少?”
王同光道:“不錯,競爭已到白日化程度,每年的倒閉率,至少有百分之二十。”
劉豐收道:“別的行業我不知道,就拿我的紙張批發零售來說,前年還有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潤,現在已下降到百分之七和百分之二十以下。”
“所以,所以嘛。”金雲飛道:“我現在是要幫你倆做廣告呢。每一期雜誌,都會在某個地方印上這麽兩句話,本雜誌由某某公司友情印刷,本雜誌用紙由某某公司友情提供。兩行字的後麵,還會加上公司地址和電話。前五期,友情提供四字改為免費提供。兩位老兄,這廣告能做到幾千個企業那裏,哪怕有百分之五的企業聯係你們,你們他娘的就發了。”
王同光和劉豐收同時明白過來,都麵有喜色。
金雲飛嘖嘖說道:“笑,笑吧,請發出發自肺腑的笑吧。”
王同光和劉豐收真的大笑起來。
金雲飛得了便宜還賣乖,說道:“你倆就盡情的笑吧。不瞞你倆,有幾十個人找我,都要搶這個生意,我是看在老朋友的麵子上,才力排眾議,不惜得罪人,才把這個生意交給你們兩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