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妹金曉紅總想做出點成績,上半年涼鞋季沒賺到多少錢,她想在下半年的秋鞋季找回點麵子。
無奈下半年的市場也不大景氣,現在天上掉下個大餡餅,三妹怎會輕易放過。
三妹已聯係了鞋技術研究所,那邊發來一份傳真,詳細分析了女式皮靴的成本和原料及製作技術。
金雲飛和於克非看過後,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於克非認為這單生意可做,因為鞋技術研究所的成本分析,每雙隻有六十五元,這還包含了稅收和浪費。
每雙鞋的利潤高達四五十元,這樣的生意怎能不做。
金雲飛卻認為不能做,他有個理由,不僅三妹沒有想到,就連於克非這個“老鞋”都忽略了。
“老於,三妹,一百天一百萬雙,一天一萬雙,咱們兩個公司能完成嗎?”
三妹道:“理論上講,兩家公司全力生產,一天一萬雙是能趕出來的。”
於克非道:“理論上畢竟是理論上,當然不能傾全力去接這單生意。否則,一百天以後咱們怎們辦,正如雲飛所說,等於把國內市場拱手讓人,咱們將得不償失。”
三妹道:“用以往的老辦法,聯合幾家廠,大家一齊上。”
“好,我出兩道題目。”金雲飛道:“老於,你帶上一隻鞋,去你公司征求員工意見,看他們怎麽說,問他們願不願意做這種鞋。三妹,你帶上一隻鞋,先去隔壁問問小譚兩口子,再跑一趟衡豐街,問問你二哥他們。我要綜合兩方麵的意見,慎重考慮後才能作出決斷。”
於克非和三妹分頭走了。
金雲飛也沒閑著,通過傳真,把皮靴的圖片發給福建的朋友曹頂貴。
過了半個小時多,曹頂貴把電話打到金雲飛的座機上。
“雲飛,這鞋你做不了,你不能做,利潤最多也不能做。”
“老曹,我也正是這麽想的。”
金雲飛把自己的分析告訴了曹頂貴。
“雲飛,你的擔心是對的。老實講,有人也找過我,也是皮靴之類的高檔鞋,我毫不猶豫的拒了。”
“老曹,你擔心什麽呢?”
“除了你說的各種擔心,我還有一個擔心,就是咱們的技術能力不行,怕出現質量問題。可以說,肯定會出現質量問題,因為咱們現有的膠水,根本不可能承受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到時候皮靴脫膠,對方索賠,咱們哭都來不及。”
“那改膠粘為線連如何?”
“用線連當然可以,事實上,耐寒耐凍的鞋,一般都是線連的。用線連接鞋幫和鞋底,這是國際標配。但又有兩個問題,我們國內目前還難以做到。”
“哦,老曹,是兩個什麽問題?”
“第一個問題,上線鞋,線在鞋幫上留下穿孔,需要塗上一種特殊膠水。第二個問題,同樣的道理,這是橡塑底,線在鞋底上留下穿孔,同樣需要塗上另一種特殊的膠水,否則鞋底的使用壽命會大打折扣。這兩種膠水,世界上隻有幾家外國公司在生產,別說買不到,就是買得到也要費一番功夫。”
“噢,原來如此,難怪對方拿來的樣品鞋,是膠粘的而不是上線的。”
“雲飛,慎重,慎重啊。”
“老曹,謝了。”
金雲飛掛了電話,下了決心。
當然,金雲飛不忙亮出自己的決定,他得尊重三妹,還有於克非。
快下班時,於克非又來了,還捎帶著隔壁的譚炎燈。
於克非搖著頭道:“雲飛,被你給說中了,老員工都說幹不了。”
譚炎燈道:“踏幫工們說,與其做這個鞋幫,一天賺一百五十元,也不如做普通鞋幫,一天賺八十元。沒別的,一個駕輕就熟,一個累人啊。”
“那麽,老於你認為這生意還做不做?”金雲飛問道。
“不做了,不做了。”於克非連連搖手。
譚炎燈歎道:“什麽人什麽命,什麽命賺什麽錢,這錢不歸咱們賺啊。”
這時,三妹金曉紅回來了。
“三妹,怎麽樣?”金雲飛問道。
三妹也是直搖頭,苦笑道:“大哥,你是對的。二哥幫我召來了七家上規模鞋廠的老板,包括二哥的鞋廠,沒有一家敢接這活的。主要擔心正如你所說,一是怕做不好,二是怕因此而失去國內市場。”
金雲飛攤著雙手說道:“好,既然達成了共識,明天就回掉這單生意。”
回掉大生意,雖然金雲飛也心裏遺憾,但並不覺得後悔。
隻是下半年的秋鞋季,金雲飛需要多多操心,三妹兩口子帶來的隻有更精細的管理,和效率上的提高,銷售的好壞,還得他這個老手出麵。
降價是個好策略,旅遊鞋的男式女式童式,進行了兩輪全麵的降價。
效果顯著,銷售量大大提高,倉庫裏的存貨減少到零。
這也是無奈之舉,大家都在降價,你的鞋最好,不降價就是等死。
降價意味著利潤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男女童鞋均直線下降,分別平均為兩元五、兩元二和一元八。
生產規模也不斷縮小,前年全公司高峰期曾達到近千人,去年也曾多達九百三十人,今年隻剩下七百八十人。
不過,金雲飛還挺高興,當家的三妹越發愁,他就越開心。
運來運去,市場不景氣,你能耐最大也沒有用。
但三妹也不是等閑之輩,她用上了大哥的套路,十一月初時,她接二連三地推出新鞋樣。
新鞋樣推出後,不大不小的火了一把。
但也隻火了一個月,到十二月,鞋市像霜打的茄子,很快就又蔫了。
還沒到年底,隔壁的譚炎燈和李騰雲就開始放假,於克非也開始裁員,三天放走兩百餘人,隻剩下不到三百員工。
雲飛公司勉強維持,還保持著七百人左右的規模。
這時,三妹金曉紅生了個大胖小子,因為難產,還住在醫院裏,她老公諶浩軒自然要待在醫院照顧。
金雲飛重新當家做主,主持公司全局。
金雲飛要考慮的頭等大事,就是要維持生產,離春節還有六十幾天,還有約兩個月的時間,他不想浪費這段時間。
這天早上,金雲飛剛到辦公室,就聽到外麵吵吵鬧鬧,還有人拿著擴音器叫囂。
金雲飛正要推窗看個究竟,老婆嶽秀清進來道:“雲飛,老於公司的員工鬧起來了。”
無奈下半年的市場也不大景氣,現在天上掉下個大餡餅,三妹怎會輕易放過。
三妹已聯係了鞋技術研究所,那邊發來一份傳真,詳細分析了女式皮靴的成本和原料及製作技術。
金雲飛和於克非看過後,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於克非認為這單生意可做,因為鞋技術研究所的成本分析,每雙隻有六十五元,這還包含了稅收和浪費。
每雙鞋的利潤高達四五十元,這樣的生意怎能不做。
金雲飛卻認為不能做,他有個理由,不僅三妹沒有想到,就連於克非這個“老鞋”都忽略了。
“老於,三妹,一百天一百萬雙,一天一萬雙,咱們兩個公司能完成嗎?”
三妹道:“理論上講,兩家公司全力生產,一天一萬雙是能趕出來的。”
於克非道:“理論上畢竟是理論上,當然不能傾全力去接這單生意。否則,一百天以後咱們怎們辦,正如雲飛所說,等於把國內市場拱手讓人,咱們將得不償失。”
三妹道:“用以往的老辦法,聯合幾家廠,大家一齊上。”
“好,我出兩道題目。”金雲飛道:“老於,你帶上一隻鞋,去你公司征求員工意見,看他們怎麽說,問他們願不願意做這種鞋。三妹,你帶上一隻鞋,先去隔壁問問小譚兩口子,再跑一趟衡豐街,問問你二哥他們。我要綜合兩方麵的意見,慎重考慮後才能作出決斷。”
於克非和三妹分頭走了。
金雲飛也沒閑著,通過傳真,把皮靴的圖片發給福建的朋友曹頂貴。
過了半個小時多,曹頂貴把電話打到金雲飛的座機上。
“雲飛,這鞋你做不了,你不能做,利潤最多也不能做。”
“老曹,我也正是這麽想的。”
金雲飛把自己的分析告訴了曹頂貴。
“雲飛,你的擔心是對的。老實講,有人也找過我,也是皮靴之類的高檔鞋,我毫不猶豫的拒了。”
“老曹,你擔心什麽呢?”
“除了你說的各種擔心,我還有一個擔心,就是咱們的技術能力不行,怕出現質量問題。可以說,肯定會出現質量問題,因為咱們現有的膠水,根本不可能承受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到時候皮靴脫膠,對方索賠,咱們哭都來不及。”
“那改膠粘為線連如何?”
“用線連當然可以,事實上,耐寒耐凍的鞋,一般都是線連的。用線連接鞋幫和鞋底,這是國際標配。但又有兩個問題,我們國內目前還難以做到。”
“哦,老曹,是兩個什麽問題?”
“第一個問題,上線鞋,線在鞋幫上留下穿孔,需要塗上一種特殊膠水。第二個問題,同樣的道理,這是橡塑底,線在鞋底上留下穿孔,同樣需要塗上另一種特殊的膠水,否則鞋底的使用壽命會大打折扣。這兩種膠水,世界上隻有幾家外國公司在生產,別說買不到,就是買得到也要費一番功夫。”
“噢,原來如此,難怪對方拿來的樣品鞋,是膠粘的而不是上線的。”
“雲飛,慎重,慎重啊。”
“老曹,謝了。”
金雲飛掛了電話,下了決心。
當然,金雲飛不忙亮出自己的決定,他得尊重三妹,還有於克非。
快下班時,於克非又來了,還捎帶著隔壁的譚炎燈。
於克非搖著頭道:“雲飛,被你給說中了,老員工都說幹不了。”
譚炎燈道:“踏幫工們說,與其做這個鞋幫,一天賺一百五十元,也不如做普通鞋幫,一天賺八十元。沒別的,一個駕輕就熟,一個累人啊。”
“那麽,老於你認為這生意還做不做?”金雲飛問道。
“不做了,不做了。”於克非連連搖手。
譚炎燈歎道:“什麽人什麽命,什麽命賺什麽錢,這錢不歸咱們賺啊。”
這時,三妹金曉紅回來了。
“三妹,怎麽樣?”金雲飛問道。
三妹也是直搖頭,苦笑道:“大哥,你是對的。二哥幫我召來了七家上規模鞋廠的老板,包括二哥的鞋廠,沒有一家敢接這活的。主要擔心正如你所說,一是怕做不好,二是怕因此而失去國內市場。”
金雲飛攤著雙手說道:“好,既然達成了共識,明天就回掉這單生意。”
回掉大生意,雖然金雲飛也心裏遺憾,但並不覺得後悔。
隻是下半年的秋鞋季,金雲飛需要多多操心,三妹兩口子帶來的隻有更精細的管理,和效率上的提高,銷售的好壞,還得他這個老手出麵。
降價是個好策略,旅遊鞋的男式女式童式,進行了兩輪全麵的降價。
效果顯著,銷售量大大提高,倉庫裏的存貨減少到零。
這也是無奈之舉,大家都在降價,你的鞋最好,不降價就是等死。
降價意味著利潤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男女童鞋均直線下降,分別平均為兩元五、兩元二和一元八。
生產規模也不斷縮小,前年全公司高峰期曾達到近千人,去年也曾多達九百三十人,今年隻剩下七百八十人。
不過,金雲飛還挺高興,當家的三妹越發愁,他就越開心。
運來運去,市場不景氣,你能耐最大也沒有用。
但三妹也不是等閑之輩,她用上了大哥的套路,十一月初時,她接二連三地推出新鞋樣。
新鞋樣推出後,不大不小的火了一把。
但也隻火了一個月,到十二月,鞋市像霜打的茄子,很快就又蔫了。
還沒到年底,隔壁的譚炎燈和李騰雲就開始放假,於克非也開始裁員,三天放走兩百餘人,隻剩下不到三百員工。
雲飛公司勉強維持,還保持著七百人左右的規模。
這時,三妹金曉紅生了個大胖小子,因為難產,還住在醫院裏,她老公諶浩軒自然要待在醫院照顧。
金雲飛重新當家做主,主持公司全局。
金雲飛要考慮的頭等大事,就是要維持生產,離春節還有六十幾天,還有約兩個月的時間,他不想浪費這段時間。
這天早上,金雲飛剛到辦公室,就聽到外麵吵吵鬧鬧,還有人拿著擴音器叫囂。
金雲飛正要推窗看個究竟,老婆嶽秀清進來道:“雲飛,老於公司的員工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