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鞋業通訊雜誌是金雲飛揚名的寶貝,是他的心頭肉,他根本就不想放棄。
人可以離開,地位必須保留,鞋業通訊雜誌遇到麻煩,他比誰都急。
於子冬總結了一係列原因,主要是三點,“……總之,同行們眼紅,也辦了五家同樣的雜誌,競爭激烈,咱們的銷量自然就會受到影響。還有就是時效性,咱們的雜誌是一周一期,到讀者手裏還得三四天,有些內容過期,讓讀者失去興趣。此外,就是網絡的興起,網上資訊發達,時效性又強,紙質媒體難免落後。”
金雲飛道:“對症下藥,迅速改進啊。”
“我沒有信心。再說你要走了,我總覺得沒了主心骨。”
“去,你小子心生退意了吧?”金雲飛一針見血。
陳春蓮笑道:“雲飛你說對了。他呀,看到你要去省城,大家也都要去省城,他也動心了。”
金雲飛一臉詫異,“不會吧。子冬,你除了雜誌社,你還有九鼎公司,你要走了,你把九鼎公司交給你媳婦一個人打理,你能放心嗎?”
柳玉蘭道:“他呀,他想走我家小譚的路。”
金雲飛吃了一驚,小譚的路,不就是賣掉鞋廠甘當白領嗎?
“子冬,你真要這麽幹啊?”
“我,我是有這個想法,我想過小譚哥那樣的生活。上班下班,有周六周日,有更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那你爸知道嗎?”
“說過了。他說他反正退休了,不管我了,我想怎麽做他也不幹涉。”
金雲飛一聲歎息,“你們啊。我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麽想的,創業艱難困苦。子冬,一旦放棄九鼎公司,你就沒有退路了。”
於子冬道:“雲飛,這些我也想過。可是,我也想起你說過的話。你說一個合格企業家,要有智商更要有情商。”
“對,這話我說過,而且我認為還是真理。”
“那我智商夠用嗎?”
“夠用,絕對夠用。”
於子冬笑道:“可是,我情商不夠啊。”
金雲飛也笑了,“也夠了。子冬,我表弟謝春平的情商都不怎麽高,但他現在就幹得很好。而且你的智商比他高,你是大專生,所以你肯定比他幹得更好。”
“雲飛,我就怕我幹不好,你就別安慰我了。”
“子冬,看來我是沒把道理說透,我得好好的開導開導你。”
“你說,我洗耳恭聽。”
金雲飛道:“一個合格的企業家,智商情商都要高,這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也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一個企業的成功,還需要一個根本的因素,也是做事的根本要求。”
“什麽根本的因素?什麽做事的根本要求?”
“倆個字,一個詞,關係。”
“關係?”
金雲飛點著頭道:“對,關係。拿咱們製鞋企業來說,老板與員工的關係,與管理層的關係,與上遊供應商的關係,與廣大經銷商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與有關部門的關係……等等,都在我說的關係範疇之內。”
於子冬道:“我懂了。可是雲飛,我什麽都沒有啊。”
“我去,你傻了。”金雲飛道:“這些你都有。你沒有,但你老爸於克非有。他把這些交給你,這就叫繼承,就等於你都有了。”
“噢……雲飛,你說得對。”
“子冬,你既有智商,也有情商,又有關係,你已經具備了成功的所有因素。像你我這樣的人,算得上是稀有品種,如果不幹企業,那就是人類的巨大損失。”
於子冬笑了,“雲飛,你又說笑了。什麽稀有品種,什麽人類的巨大損失,說得也太高了吧。”
金雲飛道:“我沒說笑,我是認真的。咱們國家最缺什麽?技術資金都缺,但我認為最缺的是人才。人才裏最缺什麽?最缺的是企業家。現在大學生每年畢業幾百萬,碩士和博士,少說也有幾十萬。可企業家沒法從學校培養,不像養豬種菜,想養多少就多少,想種多少就多少。”
“有道理,雲飛,說得精辟啊。”
“我繼續。現在的社會,企業家的數量,表麵看是不少。據我掌握的數據,勉強能稱得上是企業家的,大概也就三百萬個吧。”
於子冬又笑了,“三百萬,沒這麽多吧。雲飛,你把那些員工才幾十個的老板也算進去了。”
點了點頭,金雲飛道:“三百萬,濫竽充數的至少一百萬。沒資金沒技術沒良心沒運氣的,至少也有一百萬。剩下的一百萬,有智商沒情商沒關係的,至少有三十萬,有情商沒智商沒關係的,至少三十萬,有關係沒智商沒情商的,至少三十萬。”
“噢,隻剩下十萬了。”
“你別急,我還沒說完。剩下的十萬,有智商有情商沒關係的,至少有三萬。有智商有關係沒情商的,至少有三萬。有情商有關係沒智商的,至少有三萬。”
“隻剩一萬,你我都在這一萬之內?”
“還有呢。在這一萬個當中,上述所有因素都已具備。但是,至少有一半是沒有以往成功經驗的。而你和我,我有以往的成功經驗,你沒有但你父親有,我們都是這五千精華中的一分子。”
於子冬點著頭道:“雲飛,你這麽一說,我茅塞頓開啊。”
“榮幸吧?”
“非常榮幸。”
金雲飛道:“我還有話呢。像咱們這樣的家族式企業,已經做到了這樣一個程度。哪怕你我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也至少還能維持個三五年甚至十年。也就是說,你我就是躺著息著,也還能賺不少錢。”
於子冬連連點頭,“有道理,有道理啊。”
“請問於子冬同誌,你還想著把九鼎公司賣掉嗎?”
“不了,不了,我堅決不賣了。”
金雲飛雙手一攤,“現在你可以走了。”
於子冬真起身要走,柳玉蘭和陳春蓮叫住了他。
柳玉蘭道:“於子冬,雜誌的事還沒完呢。”
於子冬噢了一聲,笑著坐回原位。
陳春蓮問道:“雲飛,雜誌社的問題怎麽解決?”
“這個還真有點麻煩。”金雲飛思忖著道:“互聯網興起,紙媒影響力下降,這是大勢所趨,非人力能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同行競爭激烈,市場份額減少,這也是大勢所趨,也非你我之輩所能扭轉。”
“雲飛,你就直接說解決辦法吧。”於子冬催道。
“子冬,花點錢,為鞋業通訊雜誌搞個網站。具體怎麽搞,你可以找我公司的幾個秀才商量商量。至於總的思路,就是互相利用,雜誌利用互聯網,互聯網也利用雜誌……”
於子冬點了點頭,“雲飛,我試試你的辦法。”
剛送走仨人,金雲飛還沒喘口氣,就接到了老朋友邱澤林的電話。
人可以離開,地位必須保留,鞋業通訊雜誌遇到麻煩,他比誰都急。
於子冬總結了一係列原因,主要是三點,“……總之,同行們眼紅,也辦了五家同樣的雜誌,競爭激烈,咱們的銷量自然就會受到影響。還有就是時效性,咱們的雜誌是一周一期,到讀者手裏還得三四天,有些內容過期,讓讀者失去興趣。此外,就是網絡的興起,網上資訊發達,時效性又強,紙質媒體難免落後。”
金雲飛道:“對症下藥,迅速改進啊。”
“我沒有信心。再說你要走了,我總覺得沒了主心骨。”
“去,你小子心生退意了吧?”金雲飛一針見血。
陳春蓮笑道:“雲飛你說對了。他呀,看到你要去省城,大家也都要去省城,他也動心了。”
金雲飛一臉詫異,“不會吧。子冬,你除了雜誌社,你還有九鼎公司,你要走了,你把九鼎公司交給你媳婦一個人打理,你能放心嗎?”
柳玉蘭道:“他呀,他想走我家小譚的路。”
金雲飛吃了一驚,小譚的路,不就是賣掉鞋廠甘當白領嗎?
“子冬,你真要這麽幹啊?”
“我,我是有這個想法,我想過小譚哥那樣的生活。上班下班,有周六周日,有更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那你爸知道嗎?”
“說過了。他說他反正退休了,不管我了,我想怎麽做他也不幹涉。”
金雲飛一聲歎息,“你們啊。我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麽想的,創業艱難困苦。子冬,一旦放棄九鼎公司,你就沒有退路了。”
於子冬道:“雲飛,這些我也想過。可是,我也想起你說過的話。你說一個合格企業家,要有智商更要有情商。”
“對,這話我說過,而且我認為還是真理。”
“那我智商夠用嗎?”
“夠用,絕對夠用。”
於子冬笑道:“可是,我情商不夠啊。”
金雲飛也笑了,“也夠了。子冬,我表弟謝春平的情商都不怎麽高,但他現在就幹得很好。而且你的智商比他高,你是大專生,所以你肯定比他幹得更好。”
“雲飛,我就怕我幹不好,你就別安慰我了。”
“子冬,看來我是沒把道理說透,我得好好的開導開導你。”
“你說,我洗耳恭聽。”
金雲飛道:“一個合格的企業家,智商情商都要高,這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也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一個企業的成功,還需要一個根本的因素,也是做事的根本要求。”
“什麽根本的因素?什麽做事的根本要求?”
“倆個字,一個詞,關係。”
“關係?”
金雲飛點著頭道:“對,關係。拿咱們製鞋企業來說,老板與員工的關係,與管理層的關係,與上遊供應商的關係,與廣大經銷商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與有關部門的關係……等等,都在我說的關係範疇之內。”
於子冬道:“我懂了。可是雲飛,我什麽都沒有啊。”
“我去,你傻了。”金雲飛道:“這些你都有。你沒有,但你老爸於克非有。他把這些交給你,這就叫繼承,就等於你都有了。”
“噢……雲飛,你說得對。”
“子冬,你既有智商,也有情商,又有關係,你已經具備了成功的所有因素。像你我這樣的人,算得上是稀有品種,如果不幹企業,那就是人類的巨大損失。”
於子冬笑了,“雲飛,你又說笑了。什麽稀有品種,什麽人類的巨大損失,說得也太高了吧。”
金雲飛道:“我沒說笑,我是認真的。咱們國家最缺什麽?技術資金都缺,但我認為最缺的是人才。人才裏最缺什麽?最缺的是企業家。現在大學生每年畢業幾百萬,碩士和博士,少說也有幾十萬。可企業家沒法從學校培養,不像養豬種菜,想養多少就多少,想種多少就多少。”
“有道理,雲飛,說得精辟啊。”
“我繼續。現在的社會,企業家的數量,表麵看是不少。據我掌握的數據,勉強能稱得上是企業家的,大概也就三百萬個吧。”
於子冬又笑了,“三百萬,沒這麽多吧。雲飛,你把那些員工才幾十個的老板也算進去了。”
點了點頭,金雲飛道:“三百萬,濫竽充數的至少一百萬。沒資金沒技術沒良心沒運氣的,至少也有一百萬。剩下的一百萬,有智商沒情商沒關係的,至少有三十萬,有情商沒智商沒關係的,至少三十萬,有關係沒智商沒情商的,至少三十萬。”
“噢,隻剩下十萬了。”
“你別急,我還沒說完。剩下的十萬,有智商有情商沒關係的,至少有三萬。有智商有關係沒情商的,至少有三萬。有情商有關係沒智商的,至少有三萬。”
“隻剩一萬,你我都在這一萬之內?”
“還有呢。在這一萬個當中,上述所有因素都已具備。但是,至少有一半是沒有以往成功經驗的。而你和我,我有以往的成功經驗,你沒有但你父親有,我們都是這五千精華中的一分子。”
於子冬點著頭道:“雲飛,你這麽一說,我茅塞頓開啊。”
“榮幸吧?”
“非常榮幸。”
金雲飛道:“我還有話呢。像咱們這樣的家族式企業,已經做到了這樣一個程度。哪怕你我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也至少還能維持個三五年甚至十年。也就是說,你我就是躺著息著,也還能賺不少錢。”
於子冬連連點頭,“有道理,有道理啊。”
“請問於子冬同誌,你還想著把九鼎公司賣掉嗎?”
“不了,不了,我堅決不賣了。”
金雲飛雙手一攤,“現在你可以走了。”
於子冬真起身要走,柳玉蘭和陳春蓮叫住了他。
柳玉蘭道:“於子冬,雜誌的事還沒完呢。”
於子冬噢了一聲,笑著坐回原位。
陳春蓮問道:“雲飛,雜誌社的問題怎麽解決?”
“這個還真有點麻煩。”金雲飛思忖著道:“互聯網興起,紙媒影響力下降,這是大勢所趨,非人力能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同行競爭激烈,市場份額減少,這也是大勢所趨,也非你我之輩所能扭轉。”
“雲飛,你就直接說解決辦法吧。”於子冬催道。
“子冬,花點錢,為鞋業通訊雜誌搞個網站。具體怎麽搞,你可以找我公司的幾個秀才商量商量。至於總的思路,就是互相利用,雜誌利用互聯網,互聯網也利用雜誌……”
於子冬點了點頭,“雲飛,我試試你的辦法。”
剛送走仨人,金雲飛還沒喘口氣,就接到了老朋友邱澤林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