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量尺寸的時間比她預計的要久得多,過了好一會兒,前麵才來人,說是三公主已經好了,貴妃娘娘若是想過去,現在便可以請移步了。
吉靈起身,出去到了前殿裏,依雲帶著怡泉和另外幾個二等宮女,跪在地上正在收拾布料,一地紛亂。
領頭的嬤嬤過來,給她行禮,吉靈叫起了,就讓繡娘們過來測量。
然後她就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越是和顏悅色,那些繡娘越是惶恐緊張,一個個怯生生的,就跟見了老鷹的小雞一樣。
吉靈想了想,明白過來:久進宮中,她們早就習慣了看主子們的冷臉。
按照她們的思維——貴妃娘娘隻會架子更大,更難伺候,誰知道眼前的這位娘娘壓根不是這路數。
事出反常,她們自然慌張。
現在已經是四月了,做的衣裳都是今年夏天穿的。貴妃夏天裏戴的鈿子、簪子、釵環都是玉石所製,吉靈為了配合發飾的顏色,布料也多選了柔和清淡的冷色調,什麽天青色、月白色、蒼綠色、黛藍色……顏色漂亮,名字也好聽。
看著就涼快!
量完之後,宮女們跪在地上,將布料收拾幹淨以後,前殿裏頓時就清爽了。
接下去連著三天,胤禛都沒過來天地一家春,倒是聽了五阿哥福晉被裕妃召見了兩次,據說五福晉進去的時候還算平靜,出來的時候那臉色就不對了。
裕妃也好不到哪兒去,最後連皇後坦坦蕩蕩都被驚動了。
五阿哥格格的事情,翻來覆去查到最後,不了了之。
太醫隻一口一個“格格年少,母體孱弱,胎兒難免不保。”咬死了嘴巴,透不出一絲風來,阿哥所裏,五阿哥翻天覆地查了個遍,嬤嬤、宮女、小太監綁了一圈,打了個七零八落,哭爹喊娘,也沒問出個屁來。
那格格更是慘,經此一事,身子大傷。
流了那麽多血,能把命撿回來就不錯了,別說再懷孩子了,隻怕往後殘生都要抱著藥罐子過日子了。
至於之前,她為何能越過福晉,懷上五阿哥第一個孩子?
倒是一點不奇怪——這格格自從進了五阿哥身邊,便頗為得寵,據說五阿哥將福晉、側福晉全部拋之腦後,幾乎給了這格格專房之寵。
……
吉靈想著想著,隨手就翻開了那天胤禛丟在她手邊的《悅心集》,一眼看到了最前麵,胤禛親筆寫的序:朕平生淡薄為懷,恬靜自好,樂天知命,前居藩邸時。雖身處繁華。而寤寐之中自覺清遠閑曠。
她一篇篇往後翻動著看,並不如她想象的枯燥,裏麵不少文章還挺有意思,讀後令人心曠神怡,心向往之,比如有一篇叫《言誌書》,裏麵就說了“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的景色,還有一篇叫《樂樂》,看名字挺萌,翻進去才知道原來講的是宋人的詩,也是老莊無為的意旨在其中。
正大光明殿中。
胤禛近日有件比較惱火的事兒。
圓明園的宮門距離西直門足足有二十裏,親貴大臣大多居住在南北城,每日上朝,一大早就要趕往圓明園
雍正朝不但皇帝勤政,朝綱也十分嚴明——大臣們夜半三更就要早起,四五更人就已經快到了圓明園,一路上夜行風寒,十分辛苦,等到下朝,還得當天再返回住宅,往返路上,耗時甚多,車馬折騰,疲憊不堪。
前一陣子,胤禛為了體恤臣下,特地下了旨意:“凡來圓明園奏事之大臣官員等,不必太早。”
他下這道聖旨,本來是為了體恤臣子,甚至道:官員前來圓明園奏事的時候,可以稍微遲到,若是碰到大風大雨的惡劣天氣,曠了一次兩次也未嚐不可。
可是結果誰也沒想到
因為沒有明確的時辰規矩,漸漸地,到圓明園奏事的官員越來越稀鬆,事情也越來越少。
甚至有一天,他過來上朝,結果隻有區區五名大臣來奏事——說的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隻手掌都數得過。
又或者有時候好天氣,一下子人全來了,事情則是堆了幾天的。
如此這般,十分不均勻。
於是胤禛今日把所有人都召集了來,痛斥:“眾臣不知仰體朕心,將陳奏時間刻意簡省!”
朕為你們著想,體恤臣子,結果卻成了你們這幫人偷懶的理由和借口了?
諸位大臣戰戰兢兢地在下麵磕著頭,心裏都多少有些心虛,大家明白:皇上這是真的惱了。
胤禛注視著下麵的臣工們,嚴厲道:“朕在圓明園,與在紫禁城中無異,凡應辦之事,照常辦理,爾等應奏者,有事則奏,不得有拖延簡省,朕有察覺者,嚴懲不貸!”
他頓了頓,又以不容置喙的語氣道:“大學士額何在?”
“臣在!”
胤禛冷冷道:“朕說,你記著。”
“以後八旗分為八日,各分一日輪奏,部院衙門各分一日輪奏,六部製外,都察院與理藩院為一日,內務府為一日,朕要每日皆有辦理之事,有辦理之人。”
眾臣子磕下頭去。
待得叫眾人都退下之後,胤禛回了九洲清晏殿,靠在椅子上,隻覺得疲憊了。
他抬手掩住額頭,就問蘇培盛:“天地一家春這幾天怎麽樣?”
蘇培盛道:“內務府去給貴妃娘娘新製了夏裝,宸貴妃娘娘往九洲清晏殿也來過幾次,沒遇著皇上,隻說請皇上保重龍體。”
胤禛點點頭,眼裏的神色軟和了許多。
蘇培盛看著胤禛的表情,頓了頓就道:“皇上也好幾天沒往天地一家春過去了。”
胤禛沒說話,看了蘇培盛一眼,道:“傳膳吧,朕餓了。”
他暫時還並沒想過去。
這幾天的心情極是不佳,他並不想用這份麵孔去到靈靈麵前。
多年相伴,她早就能看出他心中真正的思緒,若是察覺到他有一絲不快,都會費力來逗他開心。
等到他臉上現出一點笑容,她才會如釋重負地鬆出一口氣。
他就是舍不得見她如此賣力。
朕的靈靈,本該是無憂無慮,無風無波過好這一生。
吉靈起身,出去到了前殿裏,依雲帶著怡泉和另外幾個二等宮女,跪在地上正在收拾布料,一地紛亂。
領頭的嬤嬤過來,給她行禮,吉靈叫起了,就讓繡娘們過來測量。
然後她就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越是和顏悅色,那些繡娘越是惶恐緊張,一個個怯生生的,就跟見了老鷹的小雞一樣。
吉靈想了想,明白過來:久進宮中,她們早就習慣了看主子們的冷臉。
按照她們的思維——貴妃娘娘隻會架子更大,更難伺候,誰知道眼前的這位娘娘壓根不是這路數。
事出反常,她們自然慌張。
現在已經是四月了,做的衣裳都是今年夏天穿的。貴妃夏天裏戴的鈿子、簪子、釵環都是玉石所製,吉靈為了配合發飾的顏色,布料也多選了柔和清淡的冷色調,什麽天青色、月白色、蒼綠色、黛藍色……顏色漂亮,名字也好聽。
看著就涼快!
量完之後,宮女們跪在地上,將布料收拾幹淨以後,前殿裏頓時就清爽了。
接下去連著三天,胤禛都沒過來天地一家春,倒是聽了五阿哥福晉被裕妃召見了兩次,據說五福晉進去的時候還算平靜,出來的時候那臉色就不對了。
裕妃也好不到哪兒去,最後連皇後坦坦蕩蕩都被驚動了。
五阿哥格格的事情,翻來覆去查到最後,不了了之。
太醫隻一口一個“格格年少,母體孱弱,胎兒難免不保。”咬死了嘴巴,透不出一絲風來,阿哥所裏,五阿哥翻天覆地查了個遍,嬤嬤、宮女、小太監綁了一圈,打了個七零八落,哭爹喊娘,也沒問出個屁來。
那格格更是慘,經此一事,身子大傷。
流了那麽多血,能把命撿回來就不錯了,別說再懷孩子了,隻怕往後殘生都要抱著藥罐子過日子了。
至於之前,她為何能越過福晉,懷上五阿哥第一個孩子?
倒是一點不奇怪——這格格自從進了五阿哥身邊,便頗為得寵,據說五阿哥將福晉、側福晉全部拋之腦後,幾乎給了這格格專房之寵。
……
吉靈想著想著,隨手就翻開了那天胤禛丟在她手邊的《悅心集》,一眼看到了最前麵,胤禛親筆寫的序:朕平生淡薄為懷,恬靜自好,樂天知命,前居藩邸時。雖身處繁華。而寤寐之中自覺清遠閑曠。
她一篇篇往後翻動著看,並不如她想象的枯燥,裏麵不少文章還挺有意思,讀後令人心曠神怡,心向往之,比如有一篇叫《言誌書》,裏麵就說了“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的景色,還有一篇叫《樂樂》,看名字挺萌,翻進去才知道原來講的是宋人的詩,也是老莊無為的意旨在其中。
正大光明殿中。
胤禛近日有件比較惱火的事兒。
圓明園的宮門距離西直門足足有二十裏,親貴大臣大多居住在南北城,每日上朝,一大早就要趕往圓明園
雍正朝不但皇帝勤政,朝綱也十分嚴明——大臣們夜半三更就要早起,四五更人就已經快到了圓明園,一路上夜行風寒,十分辛苦,等到下朝,還得當天再返回住宅,往返路上,耗時甚多,車馬折騰,疲憊不堪。
前一陣子,胤禛為了體恤臣下,特地下了旨意:“凡來圓明園奏事之大臣官員等,不必太早。”
他下這道聖旨,本來是為了體恤臣子,甚至道:官員前來圓明園奏事的時候,可以稍微遲到,若是碰到大風大雨的惡劣天氣,曠了一次兩次也未嚐不可。
可是結果誰也沒想到
因為沒有明確的時辰規矩,漸漸地,到圓明園奏事的官員越來越稀鬆,事情也越來越少。
甚至有一天,他過來上朝,結果隻有區區五名大臣來奏事——說的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隻手掌都數得過。
又或者有時候好天氣,一下子人全來了,事情則是堆了幾天的。
如此這般,十分不均勻。
於是胤禛今日把所有人都召集了來,痛斥:“眾臣不知仰體朕心,將陳奏時間刻意簡省!”
朕為你們著想,體恤臣子,結果卻成了你們這幫人偷懶的理由和借口了?
諸位大臣戰戰兢兢地在下麵磕著頭,心裏都多少有些心虛,大家明白:皇上這是真的惱了。
胤禛注視著下麵的臣工們,嚴厲道:“朕在圓明園,與在紫禁城中無異,凡應辦之事,照常辦理,爾等應奏者,有事則奏,不得有拖延簡省,朕有察覺者,嚴懲不貸!”
他頓了頓,又以不容置喙的語氣道:“大學士額何在?”
“臣在!”
胤禛冷冷道:“朕說,你記著。”
“以後八旗分為八日,各分一日輪奏,部院衙門各分一日輪奏,六部製外,都察院與理藩院為一日,內務府為一日,朕要每日皆有辦理之事,有辦理之人。”
眾臣子磕下頭去。
待得叫眾人都退下之後,胤禛回了九洲清晏殿,靠在椅子上,隻覺得疲憊了。
他抬手掩住額頭,就問蘇培盛:“天地一家春這幾天怎麽樣?”
蘇培盛道:“內務府去給貴妃娘娘新製了夏裝,宸貴妃娘娘往九洲清晏殿也來過幾次,沒遇著皇上,隻說請皇上保重龍體。”
胤禛點點頭,眼裏的神色軟和了許多。
蘇培盛看著胤禛的表情,頓了頓就道:“皇上也好幾天沒往天地一家春過去了。”
胤禛沒說話,看了蘇培盛一眼,道:“傳膳吧,朕餓了。”
他暫時還並沒想過去。
這幾天的心情極是不佳,他並不想用這份麵孔去到靈靈麵前。
多年相伴,她早就能看出他心中真正的思緒,若是察覺到他有一絲不快,都會費力來逗他開心。
等到他臉上現出一點笑容,她才會如釋重負地鬆出一口氣。
他就是舍不得見她如此賣力。
朕的靈靈,本該是無憂無慮,無風無波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