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們之前沒有對地溝油進行過采訪,所以這次報道,大量的媒體直接采用了確實電視台的一些內容。
部分媒體的頭版配圖,更是直接用了確實電視台的新聞截圖,甚至連馬賽克都不打,在新聞上的圖片還能看到確實衛視的台標。
對於上述媒體的無授權援引,樓承諾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
相反,他和確實電視台還樂見其成。
這些媒體們擁有的受眾廣泛,確實衛視出鏡,不僅不會帶來任何壞處,反而能給電視台帶來不弱的名氣。
··
公眾對該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和熱情,令得各大媒體關於地溝油報道的報紙在短短時間內就銷售一空,讓整個媒體界為之震驚。
有時候,所謂的大事件,都是媒體自娛自樂炒作出來的。
即便是有人關注,關注度也局限在某一個群體內。
可是地溝油事件卻不同,它的受眾覆蓋麵涉及整個年齡層,從老到少,隻要能讀書識字,能夠分辨是非,都在關注。
它對觀眾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可以說比上一次爆發的‘民營醫院黑幕事件’都還要更大以及更加嚴重。
走到大街上,老頭老太太們見麵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聽說了嗎,地溝油害人不淺啊,許多人到死都不知道原因,這飯可不敢亂吃啊。”
“是啊,我聽說你家孩子經常在外麵吃飯,這樣很不好的,太不安全了。”
兩個上班族之間見麵打完招呼,上來就是:“咱們下班還是早點回家吧,這地溝油很恐怖啊。”
“約會取消啊,地溝油你懂得。”
而一些高校學生們,則直接帶領學生會去檢查食堂的食用油,有的學校的食用油比較正規,但是有的學校查出了食堂裏擺滿了“黃魚牌”食用油。
而“黃魚牌”可是《焦點訪談》點名批評的地溝油,學校食堂竟然堂而皇之的使用。
“讓我們吃地溝油?”年輕人群情激奮,這黑心的食堂簡直是不把學生當人看啊,這事沒完。
於是,一群人一合計,拉起了橫幅,圍繞著學校教師辦公樓,開始遊行示威。
“抵製地溝油,還我健康食堂。”
遊行示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以至於整個教師辦公樓被圍得水泄不通。
哪怕校長出麵保證,以後食堂的食用油購買絕對走正規途徑,決不再使用地溝油,學生們依然不太滿意。
最後校長又宣布成立食用油監督小組,每天由學生組織監督小組對食堂食用油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這才讓這場風波解決。
這起風波自然被媒體曝光,之後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了維權行動,抵製地溝油行動在全國各大高校轟轟烈烈的開展著。
“該死的確實衛視。”不少校長雖然也對地溝油深惡痛絕,也不希望這個世界被地溝油充斥。
但是對於曝光此事的確實衛視此時卻沒有好脾氣,誰讓確實衛視讓他們這些個校長麵子上過不去,讓他們難堪了呢?
而各大中小學校學生的家長,對於孩子們在學校吃的飯,也不放心起來。
孩子上的是寄宿式學校,吃住都在學校,作為家長怎麽能不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
當地溝油事件爆發後,當各大高校掀起轟轟烈烈的抵製地溝油行動的時候,這些家長坐不住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聯席要求中小學校食堂使用健康食用油,拒絕地溝油。
中小學校校長在地溝油事件舉國關注的情況下,自然不敢有任何意見,於是成立了家長夥管會,讓一部分家長代表參與到食堂安全管理中來,嚴格把關在校學生的食用油問題。
“該死的確實衛視!”不少中小學校校長心中咒罵著,同時想著,如果確實電視台領導層有小孩在他們學校上學,一定要讓他們的小孩罰站,不然難泄心中之火氣。
學校的遭遇對於全國各大飯店、酒店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
《焦點訪談》報道的當晚,各大餐飲行業已經出現流水下降的情況。
到了後麵幾天,這種情況已經到了讓所有餐飲業老板絕望的地步。
沒有人來吃飯也就罷了,還不斷遭受消費者的訓斥、詢問,質問他們有沒有使用地溝油。
更有一些南方城市的老頭、老太太,她們因為是城中村,村子裏的房子租給外來的企業,每年就收租到的分成都能讓她們過著優越的生活。
她們本來也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可是地溝油事件讓她們不淡定了,於是學著高校學生的樣子開始了遊行示威。
他們遊行的地方就是他們平時吃早茶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是四星級、五星級酒店,根本沒有使用地溝油。
但是麵對這些不好惹的老頭老太太,酒店們不得不在門口掛上一個牌子,上麵寫著‘本酒店餐飲部沒有使用地溝油’等字才讓他們免於這些老頭、老太太的糾纏。
到了晚上,各大餐飲市場幾乎是門可羅雀,原本的喧囂都被寧靜所代替。
“該死的地溝油,坑爹的確實台!”
··
不少餐飲行業的老板和路邊攤的老板,都把確實衛視當作地溝油事件的罪魁禍首,他們一致認為,如果這家電視台不多事去報道地溝油,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事情了。
這幾天,確實衛視的名字和地溝油成為了全國人民說的最多的兩個詞語。
這一天,華國全民轟轟烈烈的抵製地溝油行動,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棒子國最大的《國民日報》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追隨著種花國的腳步,對世界人民說種花國的一些文化都是他們的以此來刷存在感。
這次,《國民日報》卻是幸災樂禍的說棒子國的食品非常安全,並沒有地溝油的存在。
可是這種報道出來還沒多久,就有其他媒體發布棒子國地溝油地下產業鏈曝光的消息,嘩啦啦的打臉。
日子國的《讀買新聞》,同樣以嘲諷的嘴臉來告知國人種花國所發生的地溝油事件。
部分媒體的頭版配圖,更是直接用了確實電視台的新聞截圖,甚至連馬賽克都不打,在新聞上的圖片還能看到確實衛視的台標。
對於上述媒體的無授權援引,樓承諾絲毫沒有阻止的意思。
相反,他和確實電視台還樂見其成。
這些媒體們擁有的受眾廣泛,確實衛視出鏡,不僅不會帶來任何壞處,反而能給電視台帶來不弱的名氣。
··
公眾對該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和熱情,令得各大媒體關於地溝油報道的報紙在短短時間內就銷售一空,讓整個媒體界為之震驚。
有時候,所謂的大事件,都是媒體自娛自樂炒作出來的。
即便是有人關注,關注度也局限在某一個群體內。
可是地溝油事件卻不同,它的受眾覆蓋麵涉及整個年齡層,從老到少,隻要能讀書識字,能夠分辨是非,都在關注。
它對觀眾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可以說比上一次爆發的‘民營醫院黑幕事件’都還要更大以及更加嚴重。
走到大街上,老頭老太太們見麵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聽說了嗎,地溝油害人不淺啊,許多人到死都不知道原因,這飯可不敢亂吃啊。”
“是啊,我聽說你家孩子經常在外麵吃飯,這樣很不好的,太不安全了。”
兩個上班族之間見麵打完招呼,上來就是:“咱們下班還是早點回家吧,這地溝油很恐怖啊。”
“約會取消啊,地溝油你懂得。”
而一些高校學生們,則直接帶領學生會去檢查食堂的食用油,有的學校的食用油比較正規,但是有的學校查出了食堂裏擺滿了“黃魚牌”食用油。
而“黃魚牌”可是《焦點訪談》點名批評的地溝油,學校食堂竟然堂而皇之的使用。
“讓我們吃地溝油?”年輕人群情激奮,這黑心的食堂簡直是不把學生當人看啊,這事沒完。
於是,一群人一合計,拉起了橫幅,圍繞著學校教師辦公樓,開始遊行示威。
“抵製地溝油,還我健康食堂。”
遊行示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以至於整個教師辦公樓被圍得水泄不通。
哪怕校長出麵保證,以後食堂的食用油購買絕對走正規途徑,決不再使用地溝油,學生們依然不太滿意。
最後校長又宣布成立食用油監督小組,每天由學生組織監督小組對食堂食用油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這才讓這場風波解決。
這起風波自然被媒體曝光,之後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了維權行動,抵製地溝油行動在全國各大高校轟轟烈烈的開展著。
“該死的確實衛視。”不少校長雖然也對地溝油深惡痛絕,也不希望這個世界被地溝油充斥。
但是對於曝光此事的確實衛視此時卻沒有好脾氣,誰讓確實衛視讓他們這些個校長麵子上過不去,讓他們難堪了呢?
而各大中小學校學生的家長,對於孩子們在學校吃的飯,也不放心起來。
孩子上的是寄宿式學校,吃住都在學校,作為家長怎麽能不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
當地溝油事件爆發後,當各大高校掀起轟轟烈烈的抵製地溝油行動的時候,這些家長坐不住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聯席要求中小學校食堂使用健康食用油,拒絕地溝油。
中小學校校長在地溝油事件舉國關注的情況下,自然不敢有任何意見,於是成立了家長夥管會,讓一部分家長代表參與到食堂安全管理中來,嚴格把關在校學生的食用油問題。
“該死的確實衛視!”不少中小學校校長心中咒罵著,同時想著,如果確實電視台領導層有小孩在他們學校上學,一定要讓他們的小孩罰站,不然難泄心中之火氣。
學校的遭遇對於全國各大飯店、酒店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
《焦點訪談》報道的當晚,各大餐飲行業已經出現流水下降的情況。
到了後麵幾天,這種情況已經到了讓所有餐飲業老板絕望的地步。
沒有人來吃飯也就罷了,還不斷遭受消費者的訓斥、詢問,質問他們有沒有使用地溝油。
更有一些南方城市的老頭、老太太,她們因為是城中村,村子裏的房子租給外來的企業,每年就收租到的分成都能讓她們過著優越的生活。
她們本來也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可是地溝油事件讓她們不淡定了,於是學著高校學生的樣子開始了遊行示威。
他們遊行的地方就是他們平時吃早茶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是四星級、五星級酒店,根本沒有使用地溝油。
但是麵對這些不好惹的老頭老太太,酒店們不得不在門口掛上一個牌子,上麵寫著‘本酒店餐飲部沒有使用地溝油’等字才讓他們免於這些老頭、老太太的糾纏。
到了晚上,各大餐飲市場幾乎是門可羅雀,原本的喧囂都被寧靜所代替。
“該死的地溝油,坑爹的確實台!”
··
不少餐飲行業的老板和路邊攤的老板,都把確實衛視當作地溝油事件的罪魁禍首,他們一致認為,如果這家電視台不多事去報道地溝油,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事情了。
這幾天,確實衛視的名字和地溝油成為了全國人民說的最多的兩個詞語。
這一天,華國全民轟轟烈烈的抵製地溝油行動,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棒子國最大的《國民日報》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追隨著種花國的腳步,對世界人民說種花國的一些文化都是他們的以此來刷存在感。
這次,《國民日報》卻是幸災樂禍的說棒子國的食品非常安全,並沒有地溝油的存在。
可是這種報道出來還沒多久,就有其他媒體發布棒子國地溝油地下產業鏈曝光的消息,嘩啦啦的打臉。
日子國的《讀買新聞》,同樣以嘲諷的嘴臉來告知國人種花國所發生的地溝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