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年搞一次評選頒獎,慢慢提升影響力,平台擺在這裏,隻要有一定水準的公平和公正性,幾年以後就是國內著名的音樂類獎項了。


    評委可以考慮兩個部分,全國觀眾和專業人士共同評選,設計一下計票方式。這個專業人士事實上並不是需要他們來評,而是要保持政治正確。”


    “完全靠觀眾投票的話,怎麽保持公正性?買票操縱太容易實現了。”


    “身份證。搞實名投票,非實名不計入票數,然後可以設一些觀眾獎,從所有投票中隨機抽取。獎品可以是現金,實物,來京旅遊或者演出門票。”


    “這到是個辦法。行,年後咱們抽個時間討論一下吧,現在也沒時間想這些。大年晚會就是考試啊,一年一大考,先過關了再說吧。”


    張導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疲憊,看了看手表:“現在上廁所都得掐著時間,你能想像我們這些人過的什麽日子嗎?心裏壓力太大了。


    這個位置啊,我是真的不想幹了。沒辦法。”


    “所以我混不了體製,性格上實在是不適合。其實我很多時候挺佩服你們的。真的。”


    “你也算是半個體製人,美什麽美?不過呀,你的起點擺在那,很多東西都不用考慮太多,我也羨慕你呀。”


    半真半假的感歎了幾句,這頓飯也就吃的差不多了。算是,賓主盡歡。


    孫紅葉帶著兩個小寶寶從裏麵回了後院,張彥明一個人把張導和周卿送出大門,讓車把他們送回去。


    自然又禍害了很多膠卷。


    記者或者新聞攝影人員拍照為什麽感覺好?總是能出精品,有些瞬間抓拍的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說白了特別簡單,就是不考慮成本的連拍,哢嚓哢嚓哢嚓,鏡頭對準了就是一通猛按,直到目標消失,然後回去都洗出來再從裏麵挑選。


    你行你也能。


    所以後來數碼大行其道以後,好像一下子攝影厲害的就多起來了,就是這麽個道理。


    數碼的成本可比膠卷低太多了,老百姓誰能舍得這麽浪費膠卷?


    而且裏麵最束縛人的暗房衝洗程序沒有了也是主要原因,這個還是需要一些技術的。


    科技改變世界,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成本。


    第二天,果不其然,周卿月亮彎夜會神秘人的新聞再次登上報紙,這回不用琢磨了,照片清晰可見。


    可憐的張導被很多報紙直接就忽視掉了。


    新聞導向變成了這個人到底是誰?


    開始有人扒張彥明一身衣服的含意,給大眾釋疑:這身衣服是文職服裝,對方是在藉軍人。


    外麵議論紛紛,但絲毫沒有影響周卿和張彥明一家的生活。


    張彥明一家一年當中難得湊的這麽齊整,一大家子人每天歡歡樂樂的過著不用工作不用繁忙的日子,包餃子做零食,開開心心的準備著過大年。


    張爸一年之中難得的有個大展身手的機會,相當重視。


    後院的廚房正式啟用,滋滋的響聲中各咱炸丸子,炸果子,炸魚,油條麻花油炸餅,江米條紛紛出鍋,騰騰的冒著熱氣兒。


    還有各種手工製腸,燜子,春卷,千子和豬頭糕,皮凍,香肚,片肘子,醬牛肉鹵豬蹄。


    張爸主勺,王叔和哥仨搭下手,做好的東西裝到家什裏隨便吃。


    兩個小寶貝簡直是掉進了美食的海洋,幸福直接滿格了,連帶著張小歡都抹的滿臉是油。


    貓貓狗狗的更是聚在廚房門口用口水洗地,個個眼冒綠光。


    張媽孫家敏和王嬸帶著幾個媳婦,王佳華一起包餃子,蒸餑餑,打粘豆包。


    院子中間整個被清掃出來,鋪上塑料布,包出來的餃子擺上去一會兒就凍好了,比冰櫃還快。


    冬天的冰櫃主要是用來放啤酒飲料,或者要吃的肉類。


    啤酒飲料放進去是防止外麵溫度過低凍爆了,肉類放進去是為了解凍。


    家裏現在什麽也不缺,整製這些就是要這個年味兒。


    做好的東西會裝一些給親朋好友送過去,表達一份新年的祝福。


    張彥明感覺老爸其實就是在顯擺,因為發現京城這邊的人家好像都不太弄這些。沒有這個習俗。


    一般東西都是從外麵買。


    王洪剛家,張永光,蘇玉,藍彩衣,王少白,黃廠長,老院長,殷王兩位老師,黃師傅,還有張爸張媽結交的幾個朋友家裏。


    東西不在多少貴賤,就是一個喜慶的意思。


    兩個小丫頭就心疼,扒著盆邊瞪著大眼睛看著張爸一份一份裝起來:“爺爺,可以了,很多了呀。”


    “爺爺,要裝沒了。”


    “爺爺,這個可不可以不給別人?很好吃的。”


    張媽也不管,就在一邊笑。


    “那你倆幹媽那邊要不要給送?”張彥明在一邊逗她們。


    兩個小丫頭猶猶豫豫的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要給。就給一點點就好了,她,她一個人吃不完的。吃不完就浪費了呀。”


    “電視台那邊有煮東西的地方嗎?三十晚上你們怎麽吃飯?帶不帶點吃的?”張爸問張彥明。


    “帶點吧?我還真不知道能不能煮東西。應該能。不行我帶個卡式爐吧。”張彥明在兩個小寶貝頭上摸了摸,主要是怕她們餓了沒東西吃。


    “那東西不危險哪?”


    “沒事兒,操作問題。咱們用的又不是那些劣質品。”


    卡式爐爆炸的新聞一到冬天就絡繹不絕的,弄的很多人都有點怕這東西。其實這東西沒那麽危險,主要是你要買大廠家的合格產品。


    “那你注意點,別讓孩子靠前。”


    “嗯,知道。”


    “半夜報時過了就能回來是不?”


    “嗯,演完就可以走。”


    張彥明點點頭,幫著張爸封塑料袋的口子,扭頭看了看張媽:“你們不是也要去嘛?怎麽整的像我自己帶孩子去一樣。你們不去啦?”


    “去呀。去就不能問哪?”


    “能。問吧。”


    “那咱們是帶著在那邊吃還是回來吃?”張媽扭頭問王嬸和孫家敏。


    “回來吃唄,給孩子帶點墊巴的就行了,咱們回來吃。一家人熱熱乎乎的在一起多好?報完時就往回走唄,正好大年初一年夜飯,吃餃子啃豬爪,在那邊算什麽?”


    孫家敏毫不猶豫的選擇回來吃飯。


    大年三十晚上這一頓踩著鍾聲吃餃子主要就是圖個吉利,在大年初一的開頭謀個好彩頭,到不是真的為了吃飯,當然是一家人在一起最好。


    “行,那就回來吃,我是怕孩子餓,到時候都困了,回來就睡了。”


    “睡就睡唄,又不用她們守夜。”王嬸也是同樣的意見,過大年呢,不管怎麽的也得一家人在一起才好。


    其實這事兒根本就沒必要討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