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張彥明全家來這邊度假的時候,這裏還是不為人知的地方,遊客不多。


    今年已經天翻地覆,成為了渝州主城周邊最有人氣的旅遊避暑勝地,出遊必選之一。


    連帶著山下的老南泉公園和溫泉山莊都火熱了起來,幾度爆滿。


    火起來的不止景區,還有山下的小鎮。


    其實小鎮的位置並不好,不好到在這個年代根本談不上什麽位置,完全就是不為人知的荒野山穀。


    城裏的人一般最多走到溫泉那裏就不會再往裏走哪怕一公裏了,雖然這裏離著巴縣城區也就是十公裏。


    但是巴縣在這會兒本身就是渝州偏遠效縣的代表,距離主城五區隔著三個江灣,近二十公裏的距離。


    說白了,這邊就是主城區看不上的鄉下。


    就好像京城,除了四九城都被視為鄉下,城外,申城人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


    在一個地區沒發展起來以前,不管你在什麽位置,距離多遠,也都是隻是被人白眼的鄉下,下裏巴人。


    但是,古樵小鎮卻硬生生的打破這個局麵,這是張彥明都完全沒想到的事情。


    在張彥明的計劃裏,這裏建成以後可以慢慢吸引周邊城鎮居民,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來填充。不管怎麽說,他也不會認為這個時間線會縮短。


    但現實啪啪打臉。不但縮短了,而且短到了讓人不敢置信。事實證明,短不但能帶來滿足,還是極大的刺激性的滿足。


    整個古樵小鎮已經被納入巴縣行政塊區,以小鎮為中心兼並了原來的鹿角界石兩鎮,成立了新的古樵鎮。


    這會兒小鎮居民,不包括安置小區就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七千人,房子賣的相當火爆,把隔壁成立了四年的茶園新城硬給比沒了。


    實際也不奇怪,主要還是楓城這種模式的問題。


    整個小鎮是全部建好以後才開始銷售的,小區街道公園綠化學校醫院商場商業街區公共設施,甚至菜市場和公共廁所。


    除了沒有居民,這就是一座完整的城市。


    相當成熟完善而且美麗的,遠離喧囂的旅遊小鎮。


    買房者可以租一輛電瓶車慢慢在小鎮裏逛,邊欣賞邊挑選,眼見就為實。


    所以就出乎意料的火了,銷售連連告捷。


    這會兒,旅遊公司已經和原界石鎮那邊簽署了整體搬遷協議,正式把界石鎮納入新城區,而原界石鎮的地塊會被打造成一個中央商務公園。


    完整計劃是依托這個中央商務公園和物流公司,打造一個以物資集散為主的輕工業園。


    這特麽是旅遊地產?


    張彥明看著整個計劃的資料有點發懵。老孫的心是真的大呀。雄心。


    這個計劃是老孫提起,和老張他們一起鼓搗出來的。


    由旅遊公司,楓城置業,楓城實業和西南紅楓,愉悅年華酒店管理公司五家公司共同出資。


    張彥明幾個人和聶紅海閑聊著往酒店走,一邊看著已經徹底成型的四周景色,聽聶紅海介紹這邊的整個變化和發展。


    到了酒店進入房間,廖娜和楊洋就迫不及待的跑出去玩了,張彥明和聶紅海又聊了一會兒。


    等聶紅海告辭去工作,這邊老張就帶著這份雄偉的項目策劃書來到了張彥明麵前。


    是遠在灌縣的老孫安排的。


    這家夥在灌縣這麽長時間都沒說過關於這個項止的一個字,也真是絕了。


    不過也難怪,這邊的項目計劃再龐大,還能大過新建一座城市?他是怕張彥明知道這個計劃以後,換其他人負責綿遠的新城項目。


    “你們到是能耐,老孫在灌縣一個字都沒和我提這事兒。”


    “也是剛剛成熟,剛和縣裏簽了置換協議,這不正好你就來了嘛。”


    “報給紅葉了沒?”


    “沒呢,一個是方案還在完善,另一個是置換協議剛簽,等這邊整個搬完怎麽也得到年底去了,這個計劃最快也是明天春天的事。”


    下麵這些公司的具體經營不管是張彥明還是孫紅葉都是不管的,也管不過來。


    每個公司都有自主運營項目的權限和自由,包括這種相互間的合作,報告上去也就是備個案,因為涉及到大筆資金流轉,沒有備案財務公司那邊會卡資金,法務也沒辦法配合。


    這種大項目,其中涉及到的法務工作都是相當多相當繁瑣的。


    楓城總部這邊更多的是資源協調,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考核,然後就是財務管理監督核算。


    不會幹預細節,也用不著。


    “覺不覺得這個項目有些冒險?”張彥明大略的翻了一下項目報告……a4紙有成年人手指那麽厚,還是雙麵打印的。


    這還是內部的報告,拿給外麵的起碼得是三本新華辭典。


    這東西自然有專業審核部門來評估,而且是各審一塊,市場,財務,法務,綜合,規劃等等,分別從專業角度給出意見,然後綜合討論。


    張彥明隻是翻看了一下規劃,投資還有預期前景。主要是規劃,這種項目隻要不是故意的去破壞,可行性都不會是大問題。


    隻要規劃到位,地理位置什麽的其實問題也不大。


    人是趨利的,隻要讓大家看到前景,也就是餅畫的好,吸引人才和公司入駐都不難。


    但前提就是規劃到位。


    就像電影,首先要有足夠大的院線來支撐,這是基礎裏的基礎,然後是劇本,好故事是不可替代的,再然後才是導演和演員。


    國內的電影業為什麽一度頹敗?


    一方麵是講故事的問題,就是劇本創作嚴重萎縮,另一方麵就是沒有人重視院線,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根本沒有人投資。


    你能想像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三十多個省份,六百多個城市,加起來隻有五百三十幾家影院麽?


    而且大家都在爭名奪利拚名氣,就是沒有人琢磨怎麽把電影拍好。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要麽就是騙投資,要麽就是騙補貼,要麽就是為了迎合外國爸爸好獲得名氣,就是沒人想過去給老百姓看。


    為了名而名,為了錢而錢,沒人在意怎麽拍拍什麽,也就沒人在意劇本創作……寫劇本的都餓死了,誰還想做?


    就像經過九十年代短暫的爆發,音樂界也是一片沉淪……創作者沒飯吃。行業不重視,老百姓也不支持。


    大家都去享受盜版,天天罵沒有好聽的好看的,好像這個世界上除了他自己別人都是不用吃飯的。


    這就像那些網絡噴子鍵盤大俠,捐款沒他,助人沒他,創作沒他,看著盜版白嫖著文字,自私自利到了扭曲。


    卻能理直氣壯的用手指揮斥方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