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人跟蹤蘇學生,查出什麽了嗎?”偵探適時的提出了一個問題。
季銘嵐搖頭說:“除了知道她在會所打工,沒有其他收獲。”
“你也知道我在會所打工?”我想到那個匿名短信。
“是的,但是我沒有勒索你,我找的跟蹤你的人也不會。”季銘嵐扶了扶眼鏡,表情嚴肅。
我腦中飛快的想著各種可能,嵐學生家裏有錢,不會勒索我。可是他找的人就不一定,他怎麽那麽肯定那些人不會勒索我?
可是他們是從4月上旬開始跟蹤的,應該很早就知道我在會所打工,想要勒索的話,不會等到4月26號。
哎,怎麽這麽亂,我放棄了思考,繼續翻動照片,放出了在他衣服裏找到的照相機,以及裏麵的照片。
“這照片是你拍的嗎?”我問季銘嵐。
“是的。”
“你跟蹤楚老師?”
季銘嵐沉默了兩秒鍾,說:“不是,我跟蹤的是靈學生。”
“啊?為什麽?”溫靈睜大眼睛看著季銘嵐。
“我想你們在我房間裏發現了很多我喜歡靈學生的線索,她善良文靜,自從和她成為同學以後,我就喜歡上了她。高一一年,我們經常一起畫畫,一起學習,關係很融洽。可是這個學期開始,靈學生變得不愛與人交往了,也不再和我一起畫畫。”
那是因為你搶走了她的保送名額,我在心裏默默的嘟囔了一句。
“尤其到了4月份,小一死了以後,我非常擔心靈學生的狀態,小一那麽開朗的一個人都自殺,我怕靈學生也想不開。所以我開始跟蹤她。”
季銘嵐說完,不凡非常有準備的問了一句:“這照片拍的是哪裏?”
“是吳晶晶家樓下,靈學生經常去吳晶晶家裏一起學習,每周都有那麽兩三次。”
“可照片裏為什麽出現的是楚老師?”我問。
“我也不知道,那天我跟蹤靈學生到了吳晶晶家裏,差不多是晚上6點多,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楚老師也進入了那棟樓。我也很奇怪,不知道楚老師去那棟樓裏幹什麽,可能是巧合吧。”
我們都看向王楚,希望他作出解釋。王楚麵無表情的看著我們,什麽也不肯說。
我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想敲開王楚的嘴,隻能拿證據pia在他眼前。
我把照片翻到黃水晶吊墜項鏈那一張,假裝不經意的問季銘嵐:“這個黃水晶項鏈是怎麽回事?”
季銘嵐看了一眼,說:“這是我準備送給靈學生的禮物,嗯,靈學生就快過生日了。昨天晚上,我去靈學生房間就是想把這個送給她,不過還沒等我說出來,靈學生就關門了。”
“你為什麽會選這個做禮物?”偵探問。
季銘嵐沒有思考,直接回答道:“是其他同學從吳晶晶那裏得到的消息,吳晶晶曾經說過,靈學生很想要這個黃水晶吊墜的項鏈。你們應該知道,我在學校有一些幫我打聽消息的朋友。”
我和偵探都點了點頭。
靈學生和吳晶晶走的那麽近,吳晶晶肯定向她炫耀了自己買的8888元的黃水晶吊墜項鏈,估計還會添油加醋的說這個東西有多麽多麽厲害的效果。對水晶飾品的神秘效果深信不疑的靈學生一定也很想要。
這樣的話,死者手裏攥著黃水晶吊墜項鏈指向的可能就不是嵐學生了,因為她不知道嵐學生買了這個項鏈。難道指向的是靈學生?
我翻到最後一張照片,說:“嵐學生房間裏有一個上鎖的日記本,沒找到鑰匙,等下搜身的時候大家注意一下。”
說完我走回座位。
偵探站起來,麵向我們,他沒有急著講述案發現場的線索,而是先開始分析。
“各位,聽過大家對第一輪搜查的講述,我可以非常確定的告訴大家,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凶手是誰、如何行凶、如何製造的密室的線索,連殺人動機也沒有找到,你們五個的殺人動機。”
偵探臉上帶著苦笑,他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說:“我以為這一案的難點是密室,沒想到第一輪搜查下來,連對死者抱有惡意的人都沒有找到,看來我要在這一案裏翻車了。”
王楚和不凡都點了點頭,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
不凡這時候已經不再保持他的招牌笑容,而是變得嚴肅了很多,看來他也覺得這個案件有點棘手。
我低頭看著自己筆記本上記錄的人物關係圖,與死者有直接關係的有楚老師、靈學生、我以及學生凡。
楚老師除了幫死者爭取了一個保送名額之外,還承認自己和死者有某種交易。關鍵點可能藏在這個交易裏麵,這是下一輪搜證的重點,可是,要去哪兒找呢?
靈學生與死者的關係表麵上看很融洽,死者幫她解決了精神恍惚和總是睡不好覺的問題,就目前找到的線索來看,她完全沒有殺人動機。
我和死者之間雖然沒有靈學生和死者之間的關係好,但我們都是神秘學愛好者,偶爾會交流占卜的知識,也不存在敵意。
學生凡是這些人裏最有敵意的人了,但是她死了。她的死還沒有證明與死者有直接關係,所以學生凡的爸爸,民宿老板不凡也沒有殺掉死者的理由。
最後一個嵐學生,他和死者完全沒交集。
我看著自己一筆一筆寫出來的線索,兩眼發直,這個案件到底怎麽回事?
“好了,我們先說現場的線索吧。”
偵探連上了手機,調出屍體的照片。
“屍體的手裏握著一個黃水晶吊墜的項鏈,和嵐學生房間裏那個一樣,我們認為這有可能是死者給我們留的死亡信息。”
我和偵探之所以把案發現場放到最後說,也是不想讓他們提前知道屍體手裏握著黃水晶吊墜項鏈,想看看季銘嵐會怎麽回答。
聽偵探說出這句話,季銘嵐明顯愣了一下,他隨即看了我一眼,我假裝沒發現。
王楚和不凡臉上的表情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似乎各自有了想法。溫靈的臉上則是出現了驚愕的表情,她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季銘嵐。
“黃水晶吊墜項鏈,目前可以聯係上兩個人,嵐學生和靈學生,但是我們沒有發現他們的殺人動機,下一輪搜證的時候,大家可以重點找一下。”
說完,偵探把照片換到了地毯上的血跡。
“從案發現場地毯上的血跡來看,死者中刀之後,沒有試圖跑向門外,這很奇怪。除非凶手在房間裏堵住了往門口的路,但即使是這樣她也可以大喊,昨天晚上你們沒人聽到過死者房間裏傳出奇怪的聲音吧?”
我們都搖頭,確實沒有。
“我想到一種可能。”王楚說:“讓所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安眠藥,大家都會睡死過去,晚上就聽不到聲音了。”
偵探看著王楚,思考了一下,說:“能這麽做的,隻有民宿老板。”
而他的房間裏有安眠藥,我默默的補了一句。
不凡瞄了一眼王楚,毫不在意的說:“不可能,我怎麽讓你們同時吃下安眠藥,下在晚飯裏嗎?那我自己也會吃到。而且你們吃完晚飯在客廳聊到9點鍾,又各自回房間做自己的事,大家都是晚上11點以後睡覺的。哪有見效這麽慢的安眠藥?”
“你可以把安眠藥下在我的酒裏。”王楚說。
“那其他人呢?”不凡看著王楚。
我回憶起在死者房間看到的線索,有點猶豫的開口說道:“死者房間裏有兩杯橙汁和一瓶礦泉水,這些可以一次搞定三個人。”
不凡驚訝的說道:“這些都是死者自己拿回房間的,我可沒經手過,不要亂說。”
根據之前的敘述,礦泉水是死者自己來廚房拿的,橙汁就不知道了。我沒有繼續補刀,因為這些大家都知道。
“或者,死者沒有辦法叫喊?”溫靈坐在我對麵,提出了另一個假設。
我們同時陷入了思考,偵探試著分析說:“沒有辦法叫喊?被堵住嘴了嗎?事後凶手又拿走了堵嘴的物品?可是為什麽要這麽做?而且死者並不是直接在床上遇襲的,她被刀刺入腹部之後,還移動過。”
或者,我腦中閃過一種可能。“會不會是死者就是直接死在床上的,死前被人堵住了嘴綁住了手。她手裏的黃水晶吊墜,和地毯上,窗框上的血跡,都是凶手偽裝的?”
“如果是這樣,屍體上會留下相應的痕跡。”偵探說。
“可屍體是人偶,看不出來吧。”我說。
“不會,我之前遇到的案件,死者死前被綁住的地方在人偶身上都有對應的紅色印痕。”偵探說。
我略微回想了一下之前的案件,除了那個腦袋被煙灰缸打過的死者,基本都是屍體身上沒有痕跡的。
“也有可能是給死者下了安眠藥啊。”溫靈忽閃著大眼睛看著偵探。
“可凶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偵探問。
“把懷疑方向引向與黃水晶吊墜有關的人咯。”季銘嵐說。
季銘嵐搖頭說:“除了知道她在會所打工,沒有其他收獲。”
“你也知道我在會所打工?”我想到那個匿名短信。
“是的,但是我沒有勒索你,我找的跟蹤你的人也不會。”季銘嵐扶了扶眼鏡,表情嚴肅。
我腦中飛快的想著各種可能,嵐學生家裏有錢,不會勒索我。可是他找的人就不一定,他怎麽那麽肯定那些人不會勒索我?
可是他們是從4月上旬開始跟蹤的,應該很早就知道我在會所打工,想要勒索的話,不會等到4月26號。
哎,怎麽這麽亂,我放棄了思考,繼續翻動照片,放出了在他衣服裏找到的照相機,以及裏麵的照片。
“這照片是你拍的嗎?”我問季銘嵐。
“是的。”
“你跟蹤楚老師?”
季銘嵐沉默了兩秒鍾,說:“不是,我跟蹤的是靈學生。”
“啊?為什麽?”溫靈睜大眼睛看著季銘嵐。
“我想你們在我房間裏發現了很多我喜歡靈學生的線索,她善良文靜,自從和她成為同學以後,我就喜歡上了她。高一一年,我們經常一起畫畫,一起學習,關係很融洽。可是這個學期開始,靈學生變得不愛與人交往了,也不再和我一起畫畫。”
那是因為你搶走了她的保送名額,我在心裏默默的嘟囔了一句。
“尤其到了4月份,小一死了以後,我非常擔心靈學生的狀態,小一那麽開朗的一個人都自殺,我怕靈學生也想不開。所以我開始跟蹤她。”
季銘嵐說完,不凡非常有準備的問了一句:“這照片拍的是哪裏?”
“是吳晶晶家樓下,靈學生經常去吳晶晶家裏一起學習,每周都有那麽兩三次。”
“可照片裏為什麽出現的是楚老師?”我問。
“我也不知道,那天我跟蹤靈學生到了吳晶晶家裏,差不多是晚上6點多,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楚老師也進入了那棟樓。我也很奇怪,不知道楚老師去那棟樓裏幹什麽,可能是巧合吧。”
我們都看向王楚,希望他作出解釋。王楚麵無表情的看著我們,什麽也不肯說。
我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想敲開王楚的嘴,隻能拿證據pia在他眼前。
我把照片翻到黃水晶吊墜項鏈那一張,假裝不經意的問季銘嵐:“這個黃水晶項鏈是怎麽回事?”
季銘嵐看了一眼,說:“這是我準備送給靈學生的禮物,嗯,靈學生就快過生日了。昨天晚上,我去靈學生房間就是想把這個送給她,不過還沒等我說出來,靈學生就關門了。”
“你為什麽會選這個做禮物?”偵探問。
季銘嵐沒有思考,直接回答道:“是其他同學從吳晶晶那裏得到的消息,吳晶晶曾經說過,靈學生很想要這個黃水晶吊墜的項鏈。你們應該知道,我在學校有一些幫我打聽消息的朋友。”
我和偵探都點了點頭。
靈學生和吳晶晶走的那麽近,吳晶晶肯定向她炫耀了自己買的8888元的黃水晶吊墜項鏈,估計還會添油加醋的說這個東西有多麽多麽厲害的效果。對水晶飾品的神秘效果深信不疑的靈學生一定也很想要。
這樣的話,死者手裏攥著黃水晶吊墜項鏈指向的可能就不是嵐學生了,因為她不知道嵐學生買了這個項鏈。難道指向的是靈學生?
我翻到最後一張照片,說:“嵐學生房間裏有一個上鎖的日記本,沒找到鑰匙,等下搜身的時候大家注意一下。”
說完我走回座位。
偵探站起來,麵向我們,他沒有急著講述案發現場的線索,而是先開始分析。
“各位,聽過大家對第一輪搜查的講述,我可以非常確定的告訴大家,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凶手是誰、如何行凶、如何製造的密室的線索,連殺人動機也沒有找到,你們五個的殺人動機。”
偵探臉上帶著苦笑,他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說:“我以為這一案的難點是密室,沒想到第一輪搜查下來,連對死者抱有惡意的人都沒有找到,看來我要在這一案裏翻車了。”
王楚和不凡都點了點頭,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
不凡這時候已經不再保持他的招牌笑容,而是變得嚴肅了很多,看來他也覺得這個案件有點棘手。
我低頭看著自己筆記本上記錄的人物關係圖,與死者有直接關係的有楚老師、靈學生、我以及學生凡。
楚老師除了幫死者爭取了一個保送名額之外,還承認自己和死者有某種交易。關鍵點可能藏在這個交易裏麵,這是下一輪搜證的重點,可是,要去哪兒找呢?
靈學生與死者的關係表麵上看很融洽,死者幫她解決了精神恍惚和總是睡不好覺的問題,就目前找到的線索來看,她完全沒有殺人動機。
我和死者之間雖然沒有靈學生和死者之間的關係好,但我們都是神秘學愛好者,偶爾會交流占卜的知識,也不存在敵意。
學生凡是這些人裏最有敵意的人了,但是她死了。她的死還沒有證明與死者有直接關係,所以學生凡的爸爸,民宿老板不凡也沒有殺掉死者的理由。
最後一個嵐學生,他和死者完全沒交集。
我看著自己一筆一筆寫出來的線索,兩眼發直,這個案件到底怎麽回事?
“好了,我們先說現場的線索吧。”
偵探連上了手機,調出屍體的照片。
“屍體的手裏握著一個黃水晶吊墜的項鏈,和嵐學生房間裏那個一樣,我們認為這有可能是死者給我們留的死亡信息。”
我和偵探之所以把案發現場放到最後說,也是不想讓他們提前知道屍體手裏握著黃水晶吊墜項鏈,想看看季銘嵐會怎麽回答。
聽偵探說出這句話,季銘嵐明顯愣了一下,他隨即看了我一眼,我假裝沒發現。
王楚和不凡臉上的表情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似乎各自有了想法。溫靈的臉上則是出現了驚愕的表情,她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季銘嵐。
“黃水晶吊墜項鏈,目前可以聯係上兩個人,嵐學生和靈學生,但是我們沒有發現他們的殺人動機,下一輪搜證的時候,大家可以重點找一下。”
說完,偵探把照片換到了地毯上的血跡。
“從案發現場地毯上的血跡來看,死者中刀之後,沒有試圖跑向門外,這很奇怪。除非凶手在房間裏堵住了往門口的路,但即使是這樣她也可以大喊,昨天晚上你們沒人聽到過死者房間裏傳出奇怪的聲音吧?”
我們都搖頭,確實沒有。
“我想到一種可能。”王楚說:“讓所有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安眠藥,大家都會睡死過去,晚上就聽不到聲音了。”
偵探看著王楚,思考了一下,說:“能這麽做的,隻有民宿老板。”
而他的房間裏有安眠藥,我默默的補了一句。
不凡瞄了一眼王楚,毫不在意的說:“不可能,我怎麽讓你們同時吃下安眠藥,下在晚飯裏嗎?那我自己也會吃到。而且你們吃完晚飯在客廳聊到9點鍾,又各自回房間做自己的事,大家都是晚上11點以後睡覺的。哪有見效這麽慢的安眠藥?”
“你可以把安眠藥下在我的酒裏。”王楚說。
“那其他人呢?”不凡看著王楚。
我回憶起在死者房間看到的線索,有點猶豫的開口說道:“死者房間裏有兩杯橙汁和一瓶礦泉水,這些可以一次搞定三個人。”
不凡驚訝的說道:“這些都是死者自己拿回房間的,我可沒經手過,不要亂說。”
根據之前的敘述,礦泉水是死者自己來廚房拿的,橙汁就不知道了。我沒有繼續補刀,因為這些大家都知道。
“或者,死者沒有辦法叫喊?”溫靈坐在我對麵,提出了另一個假設。
我們同時陷入了思考,偵探試著分析說:“沒有辦法叫喊?被堵住嘴了嗎?事後凶手又拿走了堵嘴的物品?可是為什麽要這麽做?而且死者並不是直接在床上遇襲的,她被刀刺入腹部之後,還移動過。”
或者,我腦中閃過一種可能。“會不會是死者就是直接死在床上的,死前被人堵住了嘴綁住了手。她手裏的黃水晶吊墜,和地毯上,窗框上的血跡,都是凶手偽裝的?”
“如果是這樣,屍體上會留下相應的痕跡。”偵探說。
“可屍體是人偶,看不出來吧。”我說。
“不會,我之前遇到的案件,死者死前被綁住的地方在人偶身上都有對應的紅色印痕。”偵探說。
我略微回想了一下之前的案件,除了那個腦袋被煙灰缸打過的死者,基本都是屍體身上沒有痕跡的。
“也有可能是給死者下了安眠藥啊。”溫靈忽閃著大眼睛看著偵探。
“可凶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偵探問。
“把懷疑方向引向與黃水晶吊墜有關的人咯。”季銘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