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
葉念安望著遠處山林裏那忽明忽暗的光點,仿佛是暗夜裏正匍匐捕食的猛獸,一睜一閉間,目露凶光。葉念安口中輕輕重複著龍興寺三個字,心間卻滿是疑惑。
停頓間,不由得轉向身側蹦出一句話:“想來,這龍興寺的香火一定極旺!”
“先生為何做此論斷?”白馬逗詢問道。
“白都丞有所不知,念安幼時曾隨方外之人修習,師父怕念安外出行走,年少魯莽。無意中對僧、道、尼、巫有所衝撞,惹出事端,故對各教派忌諱習性略有教誨。這龍興寺是佛門清淨之地,僧人秉持修行,亥時初即止靜休息,諸多人燈都會熄滅,待第二日再行點燃。
而念安所見已是醜時光景,早已過了止靜之時,龍興寺卻還燈火不絕。雖說有香客的長生燈摻雜其中,可也不會這般明亮。想來,定是有香客與寺中師父秉燭夜談,修習佛法。故念安有此一說。”葉念安的雙眼望著西北角龍興寺的方向,口中說著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先生真是又令白某刮目相看!沒想到先生對方外之人修習一事也所知甚多。不過,若是平常寺廟,你說的自是沒錯,隻不過對龍興寺就要另當別論了。”白馬逗朗笑幾聲後,不無悵然地說道。
“莫不是其中還有隱情?”葉念安聽出白馬逗語氣中的隱意,繼而問道。
“念安兄來青州時日尚短,不知此事實屬常理。龍興寺在青州城外建立已久,寺中僧人弘揚佛法之餘,逢瘟疫流世之年也攜藥救濟一方百姓。多年下來已在青州百姓心中有了一定威望,城中富戶也經常施舍銀兩,感念其濟世之恩。
隻是六年前,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端拱元年夏至,陰雲蔽日,雷電隱隱,大雨三日不絕。雨過後,龍興寺就在山門處張貼了告示。告示上寫著,龍興寺方丈在雨夜得到天機,這場大雨是上天震怒,懲罰世人而降。方丈心地慈悲,不忍世人遭此劫難,坐化己身以期度化世人,平息上天怒火。
此後,寺內眾僧人皆外出修行,弘揚佛法,廣傳善念。龍興寺也自此封寺,不再開放。那日之後,青州百姓每日都能聽到的誦經鍾鼓聲,就此斷絕。”說道此處白馬逗輕歎了一聲,似乎對龍興寺的敗落多有惋惜。
“那這寺中燭火?”葉念安聽白馬逗說完後,更是疑惑。
“這就是奇怪之處。龍興寺閉寺沒多久,寺中就來了眾多僧人。雖然龍興寺又恢複了往日盛景,但是對於青州百姓卻沒有任何變化,即不下山弘揚佛法,也甚少聽見念經禮佛之聲。反倒是每日夜裏燈火明亮,白天寂靜無聲。官府也曾經派人探查過,得到回複也隻是西域僧人來此遊方掛單,因教義特殊,隻能在夜間活動。青州之地距離西域路途遙遠,官府也無法驗證說辭,最後隻能不了了之。”白馬逗也想不清楚其中緣由,隻有如實對葉念安說道。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反常了?”葉念安對龍興寺來了興致,繼續問道。
“其他反常?”
“沒有了,龍興寺除了不太像尋常寺廟外,其他一切如常。哦!對了,還有一件事就是龍興寺所在地域開始出現盜匪,在盜匪劫掠之地還有僧人遭了劫難。”白馬逗想了想後回答道。
“盜匪出沒,難道官府就不曾出兵征剿?”
“當然有,程知州對青州政事向來盡心,地界出了盜匪自然不能坐視不理。隻是幾次出兵,都無功而返。因為根本找不到匪徒蹤影。”白馬逗兩手一攤的說道。
“白兄曾說龍興寺地勢易守難攻,不知有何特異之處?“葉念安越來越覺得不對勁,龍興寺究竟藏了什麽古怪。
“哦!我說的易守難攻是指地勢。龍興寺建在山石陡絕的拐彎處,後是臨崖峭壁,下是大澗流水,絕無二路。我想那龍興寺不過是座寺廟,出家人喜歡窩在這空靈幽靜的山穀之中,也屬平常,就沒對你說。”睡意惺忪的白馬逗搖晃著腦袋,直直擺手道。
“白都丞,天色一亮即回府請與宮大哥另撥小股府軍走白道出城,巳時至西城門處。念安在山腳下等候。”白馬逗半耷拉著腦袋,隻聽見葉念安的話從已轉過的背影處傳來。“念安先行一步,去探一探這龍興寺。”
葉念安匆匆下得樓櫓緊步趕回府衙,換過裝束,便向城外行去。
清晨道疏,往來無人。葉念安獨自沿著城牆一路碎步,未消半個時辰,便已行近南陽城外的山林腳下。葉念安抬首,越過參差不齊的枯木枝杆,卻被高低起伏的樹冠擋住了跳越的視線。
他望了望密布的林坡,暗黃草葉覆蓋了大片裸露的泥土,也未見有青板灰磚壘砌的石階。未多想,葉念安抬起右腳,踏進林中。左右密集的幹枯枝杆,粗細相似,走在林中稍不留神便容易失了方向。葉念安低頭四處搜尋間,卻在雜草亂葉下有不少長短不一的白骨,撥開蓋著的枯草葉,與之相似的白骨零星散落,形狀各異。葉念安的眉頭越糾越緊,依著自己在橫穀寨每年秋捕的經驗來看,這些白骨應當是林間野生動物的屍骨。
無階上山頗為費力,葉念安走走停停,喘氣接力間,四下環顧著。握著樹枝躬身在斜坡上胡亂撥弄的葉念安,突然觸到一塊空陷的坡地,葉念安迅速蹲下,撇清枝葉,竟露出一條極不規則,又在平地間下凹光禿的羊腸小道,踏過林坡歪歪扭扭沿坡而上。葉念安挑撿出若幹粗細相似的枝幹,折斷長至拇指,順著小道,於抬腳落步間灑在坡邊。
許久,架在密林深山頂端的龍興寺婉約而現。葉念安看著眼前臨崖而棲的寺廟,心中疑團越滾越大。寺外香爐空蕩,極是許久也沒人上山來供香拜佛了,庭前平地碎枝一地,也不見有小僧打掃。朱漆木門暗沉無光,寺內更是安靜無比。葉念安走至近前,珠網細塵籠於佛身,葉念安見於此,不由得戒備起來。出家人最忌的便是不洗塵埃,何況是用來祭祀的佛像。
正思量間,像是佛像身後傳來一陣斷斷續續的‘篤篤’響聲。葉念安循聲而去,隻見後庭有一光頭僧人跪在莆團上,用犍稚有一搭沒一搭地敲著胸前的木魚。
木魚聲雜亂無序,傳入耳中頗為刺耳。葉念安眉頭一皺,走上前去,雙手合十躬身道。
“師傅打擾了!”
僧人聞聽說話聲,手中一頓,隨手把木魚擱置在一邊,站起來回了一禮問道。
“施主有禮了,不知施主來敝寺有何貴幹,若是布施禮佛,就請回吧。寺中僧人一心修法侍佛,不問世事,不沾紅塵俗物。”
“大師誤會了,我在山中遊玩,誤了歸去時辰,天色昏暗難以尋得下山路途,誤入貴寺,這才多有打擾。不想擾了大師清淨,我這就退去。“葉念安借著殿中燭光看到僧人,衣衫汙穢,似有油汙斑斑,頭上青絲不絕,隱隱有頭發生出,臉上橫肉叢生,粗眉厲目,一點也沒有出家人的祥和之氣。心中瞬間生了懼意,就想馬上離開這裏。
說罷,葉念安欲向外走去,隻是腳未移動,身後響起僧人說話聲:“施主即與本寺有緣,即來了,就不要走了。”
葉念安望著遠處山林裏那忽明忽暗的光點,仿佛是暗夜裏正匍匐捕食的猛獸,一睜一閉間,目露凶光。葉念安口中輕輕重複著龍興寺三個字,心間卻滿是疑惑。
停頓間,不由得轉向身側蹦出一句話:“想來,這龍興寺的香火一定極旺!”
“先生為何做此論斷?”白馬逗詢問道。
“白都丞有所不知,念安幼時曾隨方外之人修習,師父怕念安外出行走,年少魯莽。無意中對僧、道、尼、巫有所衝撞,惹出事端,故對各教派忌諱習性略有教誨。這龍興寺是佛門清淨之地,僧人秉持修行,亥時初即止靜休息,諸多人燈都會熄滅,待第二日再行點燃。
而念安所見已是醜時光景,早已過了止靜之時,龍興寺卻還燈火不絕。雖說有香客的長生燈摻雜其中,可也不會這般明亮。想來,定是有香客與寺中師父秉燭夜談,修習佛法。故念安有此一說。”葉念安的雙眼望著西北角龍興寺的方向,口中說著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先生真是又令白某刮目相看!沒想到先生對方外之人修習一事也所知甚多。不過,若是平常寺廟,你說的自是沒錯,隻不過對龍興寺就要另當別論了。”白馬逗朗笑幾聲後,不無悵然地說道。
“莫不是其中還有隱情?”葉念安聽出白馬逗語氣中的隱意,繼而問道。
“念安兄來青州時日尚短,不知此事實屬常理。龍興寺在青州城外建立已久,寺中僧人弘揚佛法之餘,逢瘟疫流世之年也攜藥救濟一方百姓。多年下來已在青州百姓心中有了一定威望,城中富戶也經常施舍銀兩,感念其濟世之恩。
隻是六年前,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端拱元年夏至,陰雲蔽日,雷電隱隱,大雨三日不絕。雨過後,龍興寺就在山門處張貼了告示。告示上寫著,龍興寺方丈在雨夜得到天機,這場大雨是上天震怒,懲罰世人而降。方丈心地慈悲,不忍世人遭此劫難,坐化己身以期度化世人,平息上天怒火。
此後,寺內眾僧人皆外出修行,弘揚佛法,廣傳善念。龍興寺也自此封寺,不再開放。那日之後,青州百姓每日都能聽到的誦經鍾鼓聲,就此斷絕。”說道此處白馬逗輕歎了一聲,似乎對龍興寺的敗落多有惋惜。
“那這寺中燭火?”葉念安聽白馬逗說完後,更是疑惑。
“這就是奇怪之處。龍興寺閉寺沒多久,寺中就來了眾多僧人。雖然龍興寺又恢複了往日盛景,但是對於青州百姓卻沒有任何變化,即不下山弘揚佛法,也甚少聽見念經禮佛之聲。反倒是每日夜裏燈火明亮,白天寂靜無聲。官府也曾經派人探查過,得到回複也隻是西域僧人來此遊方掛單,因教義特殊,隻能在夜間活動。青州之地距離西域路途遙遠,官府也無法驗證說辭,最後隻能不了了之。”白馬逗也想不清楚其中緣由,隻有如實對葉念安說道。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反常了?”葉念安對龍興寺來了興致,繼續問道。
“其他反常?”
“沒有了,龍興寺除了不太像尋常寺廟外,其他一切如常。哦!對了,還有一件事就是龍興寺所在地域開始出現盜匪,在盜匪劫掠之地還有僧人遭了劫難。”白馬逗想了想後回答道。
“盜匪出沒,難道官府就不曾出兵征剿?”
“當然有,程知州對青州政事向來盡心,地界出了盜匪自然不能坐視不理。隻是幾次出兵,都無功而返。因為根本找不到匪徒蹤影。”白馬逗兩手一攤的說道。
“白兄曾說龍興寺地勢易守難攻,不知有何特異之處?“葉念安越來越覺得不對勁,龍興寺究竟藏了什麽古怪。
“哦!我說的易守難攻是指地勢。龍興寺建在山石陡絕的拐彎處,後是臨崖峭壁,下是大澗流水,絕無二路。我想那龍興寺不過是座寺廟,出家人喜歡窩在這空靈幽靜的山穀之中,也屬平常,就沒對你說。”睡意惺忪的白馬逗搖晃著腦袋,直直擺手道。
“白都丞,天色一亮即回府請與宮大哥另撥小股府軍走白道出城,巳時至西城門處。念安在山腳下等候。”白馬逗半耷拉著腦袋,隻聽見葉念安的話從已轉過的背影處傳來。“念安先行一步,去探一探這龍興寺。”
葉念安匆匆下得樓櫓緊步趕回府衙,換過裝束,便向城外行去。
清晨道疏,往來無人。葉念安獨自沿著城牆一路碎步,未消半個時辰,便已行近南陽城外的山林腳下。葉念安抬首,越過參差不齊的枯木枝杆,卻被高低起伏的樹冠擋住了跳越的視線。
他望了望密布的林坡,暗黃草葉覆蓋了大片裸露的泥土,也未見有青板灰磚壘砌的石階。未多想,葉念安抬起右腳,踏進林中。左右密集的幹枯枝杆,粗細相似,走在林中稍不留神便容易失了方向。葉念安低頭四處搜尋間,卻在雜草亂葉下有不少長短不一的白骨,撥開蓋著的枯草葉,與之相似的白骨零星散落,形狀各異。葉念安的眉頭越糾越緊,依著自己在橫穀寨每年秋捕的經驗來看,這些白骨應當是林間野生動物的屍骨。
無階上山頗為費力,葉念安走走停停,喘氣接力間,四下環顧著。握著樹枝躬身在斜坡上胡亂撥弄的葉念安,突然觸到一塊空陷的坡地,葉念安迅速蹲下,撇清枝葉,竟露出一條極不規則,又在平地間下凹光禿的羊腸小道,踏過林坡歪歪扭扭沿坡而上。葉念安挑撿出若幹粗細相似的枝幹,折斷長至拇指,順著小道,於抬腳落步間灑在坡邊。
許久,架在密林深山頂端的龍興寺婉約而現。葉念安看著眼前臨崖而棲的寺廟,心中疑團越滾越大。寺外香爐空蕩,極是許久也沒人上山來供香拜佛了,庭前平地碎枝一地,也不見有小僧打掃。朱漆木門暗沉無光,寺內更是安靜無比。葉念安走至近前,珠網細塵籠於佛身,葉念安見於此,不由得戒備起來。出家人最忌的便是不洗塵埃,何況是用來祭祀的佛像。
正思量間,像是佛像身後傳來一陣斷斷續續的‘篤篤’響聲。葉念安循聲而去,隻見後庭有一光頭僧人跪在莆團上,用犍稚有一搭沒一搭地敲著胸前的木魚。
木魚聲雜亂無序,傳入耳中頗為刺耳。葉念安眉頭一皺,走上前去,雙手合十躬身道。
“師傅打擾了!”
僧人聞聽說話聲,手中一頓,隨手把木魚擱置在一邊,站起來回了一禮問道。
“施主有禮了,不知施主來敝寺有何貴幹,若是布施禮佛,就請回吧。寺中僧人一心修法侍佛,不問世事,不沾紅塵俗物。”
“大師誤會了,我在山中遊玩,誤了歸去時辰,天色昏暗難以尋得下山路途,誤入貴寺,這才多有打擾。不想擾了大師清淨,我這就退去。“葉念安借著殿中燭光看到僧人,衣衫汙穢,似有油汙斑斑,頭上青絲不絕,隱隱有頭發生出,臉上橫肉叢生,粗眉厲目,一點也沒有出家人的祥和之氣。心中瞬間生了懼意,就想馬上離開這裏。
說罷,葉念安欲向外走去,隻是腳未移動,身後響起僧人說話聲:“施主即與本寺有緣,即來了,就不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