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許多事情都隻能相對而言。大凡眼見之事多是表象,諸象背後皆有深意。


    那日更夜,寇隼從垂拱殿出來回到府中,天已微白。不會料到,他也與張遜一樣心神不寧,徹夜輾轉。隻一閉眼,就有一種如臨戰場才有的旌旗密鼓,在心中沉沉敲打。可到底會發生什麽,為什麽?他卻絲毫講不上來。


    寇隼知道,身處朝堂揣摩聖上意圖乃官場必修之課,殿內與官家來回幾句,便已將官家心思揣摩於心。他老人家借著李老英雄人死、李月桐交還龍符的由頭,是想逼迫張遜交出剩餘的半塊。心間已知無望,故特意拋出立儲話題,故意搭出一個讓張、寇二人互唱反調的台階。


    寇隼順著台階往下跳,托起張遜往上拋,恰逢時機再射出一顆張遜官複原職的糖衣彈。如此水到渠成間,穩穩覆蓋住了張遜燃起的疑心。


    寇隼知道,這些都是官家的手段。不過是在敲著張遜的腦門讓他知難而退。


    官家心裏清楚收回另一半龍符無望,便又適時拋出立儲話題,搭了一個與張遜喝反調的台階,我寇隼自己順著往下走,托起張遜往前跳,再宣布他官複原職,穩住張遜不起疑心。這些,通通都是官家的手段。


    弦月山的這場春獵,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了三皇子元侃、左諫議大夫寇隼,以及不識微名的年輕書生葉念安。讓長久閉塞在深宮內院裏的武衛士兵,見識到了三皇子熱血驍勇的男兒本性;也讓每天站立在禁宮空地前喜嚼舌根,愛耍嘴皮的文武百官,另眼看待了寇隼不畏皇權的清流湧入;更讓隨獵諸人目睹了緊隨二人身側,謀識過人又進退有度的少年郎。


    經了礬樓酒閣家宴、弦月山春獵二事之後,元侃對葉念安自是越來越中意,心間已然將他與寇隼二人歸在了自己的曹營。


    那日回到襄王府,坐在府堂內小憩的元侃,腦中一直對葉念安說的那句‘現在有獸欲噬王,豈有不斃之理’揮之不去。


    此話乍聞簡單粗暴,可若停下來細細品味,卻發現其中玄機頗為深奧。話中巧妙隱含了曆朝曆代對於皇權更迭的天數命理,也一語道破了在立儲一事上,對皇位權勢露骨的向往和欲望。他無法不對葉念安察言觀色的細致入微,及恰如其分的點到為止。以大自然不為人破壞的食物鏈,以及弱肉強食的林間生存法則,委婉而不著痕跡地表露出來。


    這讓元侃腦海裏出現了那隻中了股傷的母虎,為保幼崽落荒而逃的畫麵。忽然間,他又聯想到自己嫡親三叔趙廷美、想到了自己的同胞兄弟元佐、還想到了大伯已亡故的兩位皇兄……


    他突然醒悟到,但凡與儲位搭上半點關係的宗室親戚,皆未落得好歸宿。就算是按了長幼嫡庶的繼位順序,這太子立位也與他無緣。


    古人雲:知人者智、知己都明。世人最難認清的就是自己。此刻再細辯葉先生的話,已若銅鑼乍響,震得元侃腦清目明。如此想著,再瞥過桌上的兩個食盒,不再多想,直奔而去。


    ————


    春三月的月光,如流水,溫柔、輕盈。靠著府牆背後的大柳樹下,白月光映出了一個人影兒。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一夜之間傳遍朝堂的葉念安。


    他在三皇子豎弓引箭的瞬間,無意瞥見了從眉梢尾處,不經意間流出的狠厲目光,直直穿進了他的心裏。看到了他刻意隱去的假意背後,對皇權儲位的貪婪及野心。盡管他從未在官家和府尊麵前表過態。


    葉念安知道,在派係鬥爭中站位確實重要。可眼下人心暗動、亂象叢生的非常時期,如何下好手中的棋,考驗的終究還是智謀。他想到酒閣裏府尊說過的那句,在此回風波中若能為官家出力,有所建樹,便有望洗脫死囚身份,回家與妻兒重聚。


    如斯臆想著,葉念安心潮澎湃,意氣填胸。低首間,卻發現月下身影漸暗,心間一緊。葉念安舉目仰空,眉間夾緊,刻出一個川字。


    清朗夜空,皓月高掛。田野深澗,如水輕漾。一切被柔柔月光籠罩住的萬物生靈,此刻正被一團青紅色雲氣層層遮蔽。夜空,驟然暗沉,瞬間像斷了呼吸全無生機。


    這皓月侵入了太微垣的所在天區,可是君孱臣強的預示。月亮又入東經西,分別進入了左、右掖門,再由南移出端門,是將有叛逆大臣假借君主龍威,君王有憂之警。


    葉念安不安起來,適才裹住月亮的那團紫紅雲氣,此時正抱著月亮一起朝帝星北座慢慢靠近。這侵入帝星天區,則預示著有臣子謀亂。


    葉念安腦中迅速想起了三皇子。元侃二字,‘侃’字屬金,一拆成三,人、口、兒。人字側立,口兒為兄……金星入帝座,是預示有強悍親近的臣屬意圖謀君主。


    元侃是官家的兒子,斷不可能是君臣屬性。此青紅妖雲定不是指三皇子。那會是誰假借君主之威呢?


    時間一點一滴地向前推移著,張遜的焦慮也在胸間越積越厚。駱林此去重英鎮已二天一夜,又如出籠的鴿子,左等右等不見回來。


    張遜的灼灼目光開始聚集到手心緊握的半塊龍形玉符上,他有點坐不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叩法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葉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葉棠並收藏三叩法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