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不易,雖然有雷點,但是請各位大佬,支持正版閱讀(qidianzhongwenwang),醜拒盜版!》


    敦怡皇貴太妃很快便帶著人來了坤寧宮,與清漪笑意盈盈的寒暄著。


    額,明明是表姐與表妹的關係,然而如今......


    做表姐的是中宮皇後,是成為晚輩,而年紀小的表妹,卻是先帝的遺孀,如今的皇貴太妃,這畫麵,清漪想想都覺得尷尬,奈何卻是無可奈何!


    畢竟,這是大清皇室裏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姐妹嫁父子,或者是姑侄共侍一夫!


    “臣妾給皇貴太妃請安,皇貴太妃萬福。”從愛新覺羅這邊來論,清漪是晚輩,而敦怡皇貴太妃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卻是先帝的遺孀,是長輩。


    若說隻是尋常的太妃太嬪,即便是先帝遺孀,那也是不夠格讓清漪這中宮皇後行禮問安的,但是敦怡皇貴太妃卻是不一樣的.......


    敦怡皇貴太妃,屬於皇貴妃的級別!


    而皇貴妃,在大清那是位同副後的,加上清漪這個皇後又是晚輩,所以給敦怡皇貴太妃行禮,是合理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敦怡皇貴太妃雖為先帝遺孀,貴為皇貴太妃,是長輩,但是卻不敢真正懂得受清漪這位中宮皇後的禮,所以此時連忙避開,同時含笑著道:“皇後娘娘,不必多禮,依禮該是哀家向皇後娘娘行禮的.....”


    微微屈膝,敦怡皇貴太妃,也想清漪行了一個半禮!


    清漪含笑著點了點頭,繼而招呼著敦怡皇貴太妃入座,心中暗暗思量著這事情如何開口呢?皇上那邊,不知道和巴林部的使臣,商議的怎麽樣了呢?


    “不知皇後今日請哀家前來坤寧宮,所為何事呢?”敦怡皇貴太妃沉吟了一番之後,含笑著開口,心中暗道,她與皇後娘娘,因為身份的尷尬緣故,所以一直很少見麵的。


    如今......


    如今皇後娘娘派人請她前來,不知是要做什麽呢?


    清漪麵色一怔,繼而訕笑著道:“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本宮突然有些想念敦怡皇貴太妃了,加上孕中有些些不適,這才請皇貴太妃前來坤寧宮,配本宮說說話。”


    哎,這事讓她如開口呢?


    八公主自己做下的錯事,如今卻是要敦怡皇貴太妃之女,她與皇上的十九妹妹,敦順公主來承擔後果......


    敦怡皇貴太妃笑而不語,心中暗道,皇後此舉,絕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對了,皇貴太妃,近來這些日子在壽康宮,一切可還安好?底下伺候的宮人,可盡心盡力?”心底裏頭想問的,清漪終究是無法開口,所以隻能含蓄委婉的關心敦怡皇貴太妃在宮裏頭的衣食住行。


    她想,讓敦怡皇貴太妃之女,敦順公主替八公主和親巴林部,此事如今還未確定下來,還是先不要與敦怡皇貴太妃提及,以免傷了和氣......


    敦怡皇貴太妃沉吟了一下,含笑著道:“多謝皇後關心,哀家在壽康宮一切安好,如今就盼著昭儀(先帝十八公主,敦怡皇貴太妃之女,已經指婚蒙古科爾沁部,封固倫昭怡公主,婚期定在一年後的),敦順她們能夠安安穩穩的。”


    哎,她這一生,先帝三十七年,十五歲入侍宮中成為皇上的和貴人,三十八年生長女昭怡,四十年生次女敦順,四十三年生三女安淑,四十七年生四女淑儀,雖然膝下沒有阿哥,但是卻也不錯的了......


    至少比起先帝的嬪妃之中,無兒無女的強上許多了,後半輩子也算是有了依靠。


    此外,如今做了皇貴太妃,遠離了爭寵,也算是提前進入養老階段了,以後的人生裏,隻要不作死,也算是能夠無憂,安度晚年......


    “十八妹妹明年便要嫁去科爾沁部了,本宮這心底裏頭實在舍不得,但是卻無可奈何!”清漪歎了口氣,一臉歉意的道。


    哎,固倫昭怡公主,和親蒙古科爾沁部,是太皇太後親自所求,皇上下了聖旨的,她縱然覺得有愧眼前這位表妹,但是卻無可奈何......


    敦怡皇貴太妃,麵上雲淡風輕的笑著道:“昭怡作為皇家公主,皇上仁愛,封了固倫公主,是無上的榮耀和恩寵,能嫁去蒙古科爾沁部,為咱們大清皇室的安定出一份力,是她的責任。”


    “哀家知道,公主撫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不敢奢求能夠讓昭怡她們全部留嫁京中,隻願有一個或是兩個,能夠嫁的近一些,日後常回宮看望看望哀家這個做額娘的便好了!”


    作為皇家公主,從小便養尊處優的,享盡了榮華富貴,長大之後,為國貢獻一生,是情理之中的。


    再者,嫁去蒙古諸部,雖然遠了一些,雖然蒙古是苦寒之地,但是蒙古王親們,對待大清公主,也算是禮遇有加的,其實也不賴......


    “皇貴太妃且安心,本宮會勸著皇上的。”麵色訕訕的,清漪斟酌著字句輕聲道。


    哎,事到如今,她也隻有如此安慰敦怡皇貴太妃了,當然也希望到時候不要出什麽變故.......


    .......


    半個時辰之後,敦怡皇貴太妃帶著人,出了坤寧宮。


    “太妃娘娘,皇後娘娘今日請您過來,隻怕不是單純的敘話......”敦怡皇貴太妃身邊的老嬤嬤,壓低聲音小聲的開口。


    皇後娘娘和自家太妃娘娘,本來是表姐表妹,不曾想時隔多年,這身份居然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


    可憐,自家太妃娘娘,如今不過三十有三的年紀,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卻是成了先帝的遺孀,隻能在壽康宮頤養天年......


    敦怡皇貴太妃笑了笑,繼而雲淡風輕的道:“皇後請哀家前來,十之八九是為了與巴林部和親之事。宮裏頭都知曉寧嬪暴斃在慎刑司裏頭,皇帝膝下的八公主要守孝二十七個月,而巴林部郡王,年紀並不小了!”


    哎,或許一切都是命,是她的女兒們,生為皇家公主的命。


    大女兒昭怡明年便要嫁去蒙古科爾沁部了,如今與巴林部的聯姻,突生變故,隻怕接下來皇帝便要下旨換一位公主,嫁去巴林部了......


    然而,皇上膝下的未許配人家的公主,年紀都還小,所以便隻有將目光落在先帝的公主身上了!


    她的二女兒敦順,如今年方十五,正是豆蔻一般的年紀,恰巧在合適的人選範圍。


    “皇後娘娘的意思,莫不是讓咱們敦順公主,嫁去蒙古巴林部?可是皇上不是已經下了聖旨,讓八公主嫁過去嗎?雖然寧嬪娘娘突然暴斃,但是寧嬪娘娘隻是嬪位,皇後娘娘才是八公主的嫡母......”老嬤嬤心中咯噔一聲,繼而麵色訕訕的道。


    她在宮中多年,從未聽說過皇家公主為一個小小嬪位的生母守孝三年的。


    敦怡皇貴太妃笑了笑,繼而輕聲道:“皇帝仁愛,當初七公主的生母,伊妃病逝,雖然正好趕上先帝的孝期,但是七公主卻是實打實的守了二十七個月孝,在這個月中旬出嫁的......”


    生在帝王之家,看似尊貴,其實是最無奈,不僅要為江山社稷貢獻一生,便是連追求幸福的資格都沒有。


    如今,她不求什麽,隻求能夠多留二女兒敦順一年半載的。


    至於嫁去蒙古巴林部,二女兒敦順的性子,比較潑辣,相比於如今十二歲的三女兒安淑,更合適一些......


    都是親生的女兒,她哪一個都疼愛,大女兒二女兒,一個堅韌,一個潑辣,三女兒性子怯弱,並不適合遠嫁,而四女兒如今隻有八歲,暫時還看不出來,將來會是什麽樣的。


    與其幾年後,讓性子怯弱的三女兒嫁去蒙古各部,她寧願是潑辣的二女兒敦順,畢竟敦順的性子,嫁去蒙古巴林部,或許能活的更瀟灑自在......


    坤寧宮,清漪低斂著眉眼,陷入沉思之中,心底裏頭暗道,自己和皇上這樣做合適嗎?


    明明是八公主鬆克裏宜爾哈做下的錯事,而如今卻是要敦怡皇貴太妃之女,先帝的敦順公主來承擔後果......


    她之前的提議,到底是對還是錯?


    當初自己,為什麽不建議皇上事急從權,寧嬪百日熱孝之內讓八公主嫁去巴林部呢?


    “嬤嬤,本宮是不是做錯了,本宮不該向皇上提議,另選適齡的公主或是宗室女,嫁去巴林部......”囁嚅著嘴,清漪憂心忡忡的開口。


    哎,她這心底裏頭總覺得過意不去,覺得對不住敦怡皇貴太妃啊!


    烏蘇裏嬤嬤沉吟了一番之後,低聲道:“回娘娘,事急從權,如今寧嬪娘娘暴斃,八公主要守孝二十七個月,而巴林部郡王年紀不小了......”


    “奴婢說句不該說的話,敦怡皇貴太妃所出的敦順公主,嫁去巴林部也是好的,至少所嫁之人是巴林部郡王,將來敦順公主便是巴林王妃,身份尊貴。”


    “相比而言,奴婢覺得八公主的性子,加上對皇上和娘娘您心懷怨恨,隻怕是會鬧出幺蛾子,將來甚至可能會帶著巴林部,前來攻打咱們大清!”


    從烏蘇裏嬤嬤的角度來想問題,覺得換一位公主,嫁去巴林部是最合適的,至少比八公主鬆克裏宜爾哈嫁去巴林部強上許多......


    清漪麵色一怔,繼而一臉的難以置信。


    會是嬤嬤所說的這般嗎?八公主鬆克裏宜爾哈,若是真的嫁去了巴林部,會反叛母國嗎?


    “嬤嬤所言其實不無道理,但是本宮這心底裏頭,總覺得對不住敦怡皇貴太妃,畢竟本宮當初親自答應了敦怡皇貴太妃,會讓四位皇妹,其中二人留嫁京中的。”清漪深深的歎了口氣,無奈的道。


    哎,如今一切的一切,唯有看巴林部那邊的的意思了!


    若是巴林部願意換一位公主,那麽便是最好的,可若是巴林部不願意換人,非要迎娶八公主鬆克裏宜爾哈,那麽事情就真的難辦了......


    有些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真的如嬤嬤所言,八公主因為對母國心懷怨恨,到時候帶兵攻打母國,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傍晚時分,雍正一臉疲憊的從養心殿出來,前來清漪的坤寧宮。


    沉吟了一番之後,雍正沉聲道:“皇後,巴林部早就有意願換一位公主,但是巴林部不僅要求迎娶咱們皇家的嫡親公主,還要為巴林部的另外兩位一等台吉,求娶大清宗室之女......”


    潛意識裏,雍正覺得巴林部是早有預謀的。


    畢竟哪裏有那麽巧合的事情呢?巴林使臣竟然能夠替巴林部做決定,還有便是為何要急著在寧嬪百日熱孝之內,迎娶鬆克裏宜爾哈......


    “什麽?巴林部除了同意咱們大清換一位公主,還要另外求娶兩位宗室貴女?”清漪眼中滿滿的都是難以置信,驚呼著開口。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巴林部此舉,是當她們大清是什麽?


    大清的公主郡主,一個個的都要上趕著嫁給她們巴林部嗎?


    先帝一朝的榮憲公主,嫁去巴林部,如今又嫁一位公主,還不夠嗎?還要再迎娶兩位宗室貴女......


    雍正無奈的歎了口氣,麵色陰沉的道:“朕思量著,可能一切是榮太妃之女,朕的那位和碩榮憲公主二皇姐授意的,其緣由是因為朕登基之後,並未加封她為固倫公主。”


    嗬嗬,康熙第二位長大成人的公主,榮妃馬佳氏之女,康熙朝受封和碩公主,下嫁巴林部......


    曆史上,這位和碩榮憲公主,在雍正登基之後,可是被加封為固倫榮憲公主的。


    “哎,或許是這樣吧!”清漪無奈的歎了口氣,心中暗道這都是什麽事啊?


    沉吟了一番之後,清漪低聲道:“臣妾覺得,咱們大清此番一次嫁過去一位公主,兩位宗室貴女,換個方麵想,其實也不錯的......”


    “在巴林部這千裏之外的地方,三個女子正好有伴,總好過一人孤軍奮戰!”


    細細思量了一番之後,雍正覺得如此也是好的,至少三個人相互扶持著,的確是挺不錯的......


    第二日,雍正在早朝之上,突然下了一道讓人震驚萬分的聖旨。


    先帝的第十九女,敦怡皇貴太妃所出的敦順公主,賜封固倫敦順公主,於來年的九月,替代八公主鬆克裏宜爾哈,嫁與巴林部郡王。


    此外,誠親王允祉與其王妃董鄂氏所出嫡女,也是誠親王第三女封和碩朝瑰公主,以及淳親王允祐嫡福晉哈達那拉氏之女,淳親王第五女封和碩朝安公主......


    和碩朝瑰公主,和碩朝安公主,與固倫敦順公主同時出嫁,於來年的九月,嫁去巴林部,為巴林部身為兩位一等台吉之妻。


    聖旨一出,清漪驚呆了,後宮嬪妃們也是驚呆了,甚至先帝的太妃太嬪,乃至太皇太後,皇室宗親們,都徹底呆住了......


    而還不算,當巴林部使臣接到賜婚聖旨的時候,整個人是外焦內黃的。


    巴林部一次便迎娶三位公主,一位固倫公主,兩位和碩公主,這也太震撼了吧?大清皇帝是存心要將他們巴林部,推到蒙古諸部的風口浪尖之上啊!


    須知,如今蒙古諸部之首,可是驍勇善戰的科爾沁部,而皇上此舉卻是.......


    這究竟是什麽神鬼操作啊!


    大清皇帝,葫蘆裏頭,到底賣的什麽藥.......


    最重要的,他一個使臣,回了巴林部該如何交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四福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弟的學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弟的學長並收藏大清四福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