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雙漠然的眸子裏,沒有哪怕是絲毫的情感,似乎比這冬雪還要寒上三分。
皎潔的月色下,幾個人影慢慢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愈發靠近。
而那幾個黑衣人,看著遠處那個停滯的身影,皆是雙眼微眯,眼眸中殺機畢露。
咻咻!
咻咻咻!
咻咻!
風雪交加中,六柄寒刃割雪而至。
他依舊站在那裏,神色間毫無波瀾,連不屑之色都懶得施舍。
似乎,這所謂的生死一線,在他的眼中,不過就是個笑話一般,不,甚至連笑話都算不上。
笑話,至少能博人一笑。
他動了,在第一柄飛刀距離他的眉心僅僅小半寸距離之時,他身子微微左側,頭迅速後仰。
咻咻!
一縷發絲飄落風雪中。
緊接著,他再次側了側身子。
七把勾魂奪魄的飛刀,分毫不沾身。
雪中,那縷發絲還未落地,那幾個黑衣人已然近身。
他冷冷的看著那幾個黑衣人,波瀾不驚。
蹭———
清脆的出劍聲在雪中輕鳴,吟唱著死亡的旋律。
———蹭
那一劍回鞘,他的身形,在雪中停了停。
他的身後,那七個停滯在原地的姿勢各異的持劍黑衣人,身體恍若凍僵了一般,難動分毫。
接著,七人同時倒在雪地中。
慢慢的,鮮紅的血液從脖子處那道微不可見的傷口出流出,浸染了屍體周圍的雪地。
月色輝映下,竟有幾分別樣的美感。
從始至終,他都不知道這七個人為何對他出手。
但他也不想知道,原因或許會很複雜,他隻需要明白,這七個殺手對他出劍了。
劍乃殺器,不可輕動,動則必見血!
這七個人,到死也沒反應過來自己究竟是怎麽死的,就像他們沒反應過來自己追錯了方向,沒反應過來自己的對手究竟是誰。
若是他們知道十個呼吸之前十數丈之外站著的並不是洛九天,而是那個來自極北之地的年輕劍客,那麽,或許他們根本不會出手,尚有一線生機。
本不該出手的出手,結局自然是本不該死亡的死亡。
這是一場迷一般的殺局,連兩裏外踏雪無痕的洛九天都身在迷中。
雪聲如飛沙,風聲如翻濤,三更天地闇,雪急風愈豪。
天策城城郊處,大雪覆山野。
一處被大雪覆蓋了的茅草屋內,略有點點燈光透過窗邊雪縫散在外麵。
屋中,一個稚氣未脫的孩童一字一句的念著手中的書卷,麵頰微紅,書聲朗朗。
當這孩子念到:“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
一旁雙眸微閉的老人睜開了雙眼,淡然的說了句:“瑞雪兆豐年,最好是百姓,最苦是百姓...”
那身著粗布衣服的孩子不解的看著這個老人,老人沒有看他,翻了個身,說道:“乏了便先睡吧,明早接著讀。”
“是,夫子”
那孩子應聲起身,小心的放下書卷,走到那張好似是臨時搭建起來的簡陋小床便躡手躡腳的躺了下來,生怕驚著了老人的好夢。
待那孩子睡熟後,老人伸出一隻手,憑空屈指一彈。
接著,油燈無聲而熄。
黑暗中,他那雙深邃的眸子似乎睜了一下,但很快又合上了,眼角皺紋鬆弛,老態愈顯。
這天策城的滿朝文武,下至黎明百姓,沒有一個人能夠猜到,傳聞中的東方隱,此刻正過著一個普通塾師的生活。
無人知他,他卻知人。
此時此刻,一定有許多人徹夜難眠。
比如說,那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唐首輔,柳獻周!
柳府深院中,書房的燈還亮著。
柳致遠端著一碗溫熱的銀耳羹敲了敲書房的門。
“進。”柳獻周語氣淡然,仍舊俯首批寫公文。
柳致遠進門,將銀耳羹規規矩矩的放在桌案邊,恭聲道:“父親,這是娘親手煮銀耳羹,她叫您趁熱吃了。”
“嗯,下去吧。”柳獻周淡然道。
柳致遠猶豫了一下,隨後還是開口問道:“父親,我有一事不懂,請父親解惑。”
柳獻周握筆的手頓了頓,隨後不緊不慢的將羊毫輕輕搭在一旁的古硯上,說道:“你且說來聽聽。”
“近日,太學中有人傳言。”柳致遠說道:“說白老夫子要離開天策城,前往西蜀蠻夷之地,可是真的?”
柳獻周點了點頭,道:“是真。”
“我不明白。”柳致遠說道。
“你是不明白為何白老要去西蜀,還是不明白為何陛下要準了那個折子?”柳獻周問道。
柳致遠說道:“額,還請父親解惑。”
柳獻周道:“第一個問題,為父還不知道。至於第二個問題,自己去翻翻《詩經·小雅·北山》一卷。”
柳致遠聞言,眸間流光一轉,眉頭緊蹙,僅僅兩個呼吸的光景,他便好似恍然大悟一般。
柳致遠恭恭敬敬的向父親稽首,行弟子禮。
待房門再度闔上,柳獻周提起一旁的羊毫,輕沾三點墨。
落筆前,他略微失神,而後繼續著未完的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白聖樸是大唐之人,西蜀是大唐之土,既然如此,去那西蜀走上一遭,又有何不可?
府中人言靜,城門風怒號。
一陣馬蹄聲愈發接近。
守城的軍士盯著那個漸漸清晰的身影,手中長槍緊握。
“緊急軍情,開門!”
“緊急軍情,開門!”
···
隨著那聲音一起靠近,守城的士兵看見了那馬上人身後負著的黃色令旗,為首的都尉大聲喊道:“打開城門!”
緊接著,城門慢慢開了一個口子,將那信使放了進來。
來人並未停歇,策馬穿過官道,直接朝著那皇城而去。
皇城腳下,信使下馬,快步拿著令旗向宮內跑去。
無論是巡防的大內侍衛,亦或是偶爾路過的錦衣衛,皆見旗避讓。
不久之後,在宮女的帶領下,他來到了禦書房的門前。
紅頂太監李德全看著那宮女,問道:“怎麽回事?”
那宮女試了個萬福,恭聲道:“回李公公,此人說有緊急軍情,要求見萬歲爺。”
李德全看了看那風塵仆仆的信使,又打量了一番他手中的黃色令旗,點了點頭道:“你且先等著,我先通報一聲。”
“是。”那信使抱拳行禮道。
皎潔的月色下,幾個人影慢慢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愈發靠近。
而那幾個黑衣人,看著遠處那個停滯的身影,皆是雙眼微眯,眼眸中殺機畢露。
咻咻!
咻咻咻!
咻咻!
風雪交加中,六柄寒刃割雪而至。
他依舊站在那裏,神色間毫無波瀾,連不屑之色都懶得施舍。
似乎,這所謂的生死一線,在他的眼中,不過就是個笑話一般,不,甚至連笑話都算不上。
笑話,至少能博人一笑。
他動了,在第一柄飛刀距離他的眉心僅僅小半寸距離之時,他身子微微左側,頭迅速後仰。
咻咻!
一縷發絲飄落風雪中。
緊接著,他再次側了側身子。
七把勾魂奪魄的飛刀,分毫不沾身。
雪中,那縷發絲還未落地,那幾個黑衣人已然近身。
他冷冷的看著那幾個黑衣人,波瀾不驚。
蹭———
清脆的出劍聲在雪中輕鳴,吟唱著死亡的旋律。
———蹭
那一劍回鞘,他的身形,在雪中停了停。
他的身後,那七個停滯在原地的姿勢各異的持劍黑衣人,身體恍若凍僵了一般,難動分毫。
接著,七人同時倒在雪地中。
慢慢的,鮮紅的血液從脖子處那道微不可見的傷口出流出,浸染了屍體周圍的雪地。
月色輝映下,竟有幾分別樣的美感。
從始至終,他都不知道這七個人為何對他出手。
但他也不想知道,原因或許會很複雜,他隻需要明白,這七個殺手對他出劍了。
劍乃殺器,不可輕動,動則必見血!
這七個人,到死也沒反應過來自己究竟是怎麽死的,就像他們沒反應過來自己追錯了方向,沒反應過來自己的對手究竟是誰。
若是他們知道十個呼吸之前十數丈之外站著的並不是洛九天,而是那個來自極北之地的年輕劍客,那麽,或許他們根本不會出手,尚有一線生機。
本不該出手的出手,結局自然是本不該死亡的死亡。
這是一場迷一般的殺局,連兩裏外踏雪無痕的洛九天都身在迷中。
雪聲如飛沙,風聲如翻濤,三更天地闇,雪急風愈豪。
天策城城郊處,大雪覆山野。
一處被大雪覆蓋了的茅草屋內,略有點點燈光透過窗邊雪縫散在外麵。
屋中,一個稚氣未脫的孩童一字一句的念著手中的書卷,麵頰微紅,書聲朗朗。
當這孩子念到:“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
一旁雙眸微閉的老人睜開了雙眼,淡然的說了句:“瑞雪兆豐年,最好是百姓,最苦是百姓...”
那身著粗布衣服的孩子不解的看著這個老人,老人沒有看他,翻了個身,說道:“乏了便先睡吧,明早接著讀。”
“是,夫子”
那孩子應聲起身,小心的放下書卷,走到那張好似是臨時搭建起來的簡陋小床便躡手躡腳的躺了下來,生怕驚著了老人的好夢。
待那孩子睡熟後,老人伸出一隻手,憑空屈指一彈。
接著,油燈無聲而熄。
黑暗中,他那雙深邃的眸子似乎睜了一下,但很快又合上了,眼角皺紋鬆弛,老態愈顯。
這天策城的滿朝文武,下至黎明百姓,沒有一個人能夠猜到,傳聞中的東方隱,此刻正過著一個普通塾師的生活。
無人知他,他卻知人。
此時此刻,一定有許多人徹夜難眠。
比如說,那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唐首輔,柳獻周!
柳府深院中,書房的燈還亮著。
柳致遠端著一碗溫熱的銀耳羹敲了敲書房的門。
“進。”柳獻周語氣淡然,仍舊俯首批寫公文。
柳致遠進門,將銀耳羹規規矩矩的放在桌案邊,恭聲道:“父親,這是娘親手煮銀耳羹,她叫您趁熱吃了。”
“嗯,下去吧。”柳獻周淡然道。
柳致遠猶豫了一下,隨後還是開口問道:“父親,我有一事不懂,請父親解惑。”
柳獻周握筆的手頓了頓,隨後不緊不慢的將羊毫輕輕搭在一旁的古硯上,說道:“你且說來聽聽。”
“近日,太學中有人傳言。”柳致遠說道:“說白老夫子要離開天策城,前往西蜀蠻夷之地,可是真的?”
柳獻周點了點頭,道:“是真。”
“我不明白。”柳致遠說道。
“你是不明白為何白老要去西蜀,還是不明白為何陛下要準了那個折子?”柳獻周問道。
柳致遠說道:“額,還請父親解惑。”
柳獻周道:“第一個問題,為父還不知道。至於第二個問題,自己去翻翻《詩經·小雅·北山》一卷。”
柳致遠聞言,眸間流光一轉,眉頭緊蹙,僅僅兩個呼吸的光景,他便好似恍然大悟一般。
柳致遠恭恭敬敬的向父親稽首,行弟子禮。
待房門再度闔上,柳獻周提起一旁的羊毫,輕沾三點墨。
落筆前,他略微失神,而後繼續著未完的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白聖樸是大唐之人,西蜀是大唐之土,既然如此,去那西蜀走上一遭,又有何不可?
府中人言靜,城門風怒號。
一陣馬蹄聲愈發接近。
守城的軍士盯著那個漸漸清晰的身影,手中長槍緊握。
“緊急軍情,開門!”
“緊急軍情,開門!”
···
隨著那聲音一起靠近,守城的士兵看見了那馬上人身後負著的黃色令旗,為首的都尉大聲喊道:“打開城門!”
緊接著,城門慢慢開了一個口子,將那信使放了進來。
來人並未停歇,策馬穿過官道,直接朝著那皇城而去。
皇城腳下,信使下馬,快步拿著令旗向宮內跑去。
無論是巡防的大內侍衛,亦或是偶爾路過的錦衣衛,皆見旗避讓。
不久之後,在宮女的帶領下,他來到了禦書房的門前。
紅頂太監李德全看著那宮女,問道:“怎麽回事?”
那宮女試了個萬福,恭聲道:“回李公公,此人說有緊急軍情,要求見萬歲爺。”
李德全看了看那風塵仆仆的信使,又打量了一番他手中的黃色令旗,點了點頭道:“你且先等著,我先通報一聲。”
“是。”那信使抱拳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