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儲一事著實叫雲蘅吃驚不小。
前世這立儲壓根沒有這淩長玥什麽事。想當初淩希燁哄得老皇帝高興,又以軍功贏得朝野內外支持,最後千方百計除了對手康王淩墨北,這才順利繼承大寶。沒想到這一世形勢竟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是因為她的出現,將原有的曆史進程改變了嗎?
自那日宣詔後金盛皇帝徹底陷入了昏迷,而皇八子淩長玥則順利入主東宮。
其餘藩王皆邀奔赴各自的封地,這其中便包括淩墨北。出人意料的,淩墨北並沒有任何怨言,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不甘,儲君立後,他便以最快的速度將康王府打理妥當,臨行之前他去見了一次容妃,沒有人知道這對母子之間說了什麽話,可自從淩墨北走後,容妃顯然低調了許多,不事張揚整日蟄居宮中鮮少再拋頭露麵。
淩希燁是在十日後才收到皇帝冊封藩王的聖旨。
他難以置信,這樣的結果是他想了千百次都不曾想到過的。他終於明白,是他們高高在上的父皇將他們當傻子一樣耍了!
那一刻,他氣恨至極。
“殿下,莫要自亂陣腳!”
淩希燁循聲望去,媯重不知何時出現在營帳中,他頓時心中一喜,似在絕望中抓住了一絲希望:“媯先生,本王既是帝星,何以父王竟會離八弟為太子?”
媯重諱莫如深,並沒有正麵回答他的提問,反而提及一人:“殿下,您還記得,兩百年前的聖君曄帝嗎?”
“記得,那位老祖宗是金盛千年來最聖明的君王,本王幼時和兄弟們都曾讀過他的治國方略。”
媯重捋著胡須點頭道:“那您該知道道曄帝登基前並非太子,他曾以清君側正國綱立社稷之名,在廣崇門外誅兄滅弟,最後迫得太子讓位,史稱廣崇門事變。”
廣崇門事變,他當然知道。“媯先生,你是叫本王……也效仿曄帝,這……”
淩希燁眉頭深鎖,說實話他並沒有底氣和這番膽魄:“難道別無他法嗎?”他在猶豫。
媯重笑了笑,也不勸他,隻留下一句話:“機會稍縱即逝,若是不能及時把握,即便殿下是天定之人,也當泯然於世。”說罷掀開簾子走了出去。
淩希燁卻被他的話震住了,媯重方才說他是上天命定之人!那是不是代表,隻要他能勇於邁出這一步,就一定能成功呢?他又拿起手中的明黃詔書,眼神不由自主地冷凝成霜,指節不自覺地發緊:“哼,鄚州,一個彈丸之地,窮山惡水,從前這鄚州之主不過都是些三品閑散侯爵而已,如今卻將他堂堂皇子貶斥到此,父皇實在是太偏心了!媯重說的對,若不能把握時機,那這些年來他忍辱偷生苦心經營又為了什麽呢?僅僅是當一個山大王嗎?還不如依他所言,放手一搏!”
此時淩希燁心中被一種陰戾的情緒充斥,若是從前他行事必然要更加謹慎穩重一些。可是此時他失望憤怒,再加上媯重的話,給他一種巨大的信心。
七月,淩希燁領十萬兵馬逼近薊京,打著矯偽詔,撥亂反正之名。
百官明明親身經曆皇帝立儲的過程之事,卻都保持著詭異的安靜。端王一派本就冷眼旁觀,可從前針鋒相對的康王容妃一派竟也緘默不聞。太子雖文才武略,可如此形勢下,監國臨朝卻如履薄冰。
前世這立儲壓根沒有這淩長玥什麽事。想當初淩希燁哄得老皇帝高興,又以軍功贏得朝野內外支持,最後千方百計除了對手康王淩墨北,這才順利繼承大寶。沒想到這一世形勢竟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是因為她的出現,將原有的曆史進程改變了嗎?
自那日宣詔後金盛皇帝徹底陷入了昏迷,而皇八子淩長玥則順利入主東宮。
其餘藩王皆邀奔赴各自的封地,這其中便包括淩墨北。出人意料的,淩墨北並沒有任何怨言,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不甘,儲君立後,他便以最快的速度將康王府打理妥當,臨行之前他去見了一次容妃,沒有人知道這對母子之間說了什麽話,可自從淩墨北走後,容妃顯然低調了許多,不事張揚整日蟄居宮中鮮少再拋頭露麵。
淩希燁是在十日後才收到皇帝冊封藩王的聖旨。
他難以置信,這樣的結果是他想了千百次都不曾想到過的。他終於明白,是他們高高在上的父皇將他們當傻子一樣耍了!
那一刻,他氣恨至極。
“殿下,莫要自亂陣腳!”
淩希燁循聲望去,媯重不知何時出現在營帳中,他頓時心中一喜,似在絕望中抓住了一絲希望:“媯先生,本王既是帝星,何以父王竟會離八弟為太子?”
媯重諱莫如深,並沒有正麵回答他的提問,反而提及一人:“殿下,您還記得,兩百年前的聖君曄帝嗎?”
“記得,那位老祖宗是金盛千年來最聖明的君王,本王幼時和兄弟們都曾讀過他的治國方略。”
媯重捋著胡須點頭道:“那您該知道道曄帝登基前並非太子,他曾以清君側正國綱立社稷之名,在廣崇門外誅兄滅弟,最後迫得太子讓位,史稱廣崇門事變。”
廣崇門事變,他當然知道。“媯先生,你是叫本王……也效仿曄帝,這……”
淩希燁眉頭深鎖,說實話他並沒有底氣和這番膽魄:“難道別無他法嗎?”他在猶豫。
媯重笑了笑,也不勸他,隻留下一句話:“機會稍縱即逝,若是不能及時把握,即便殿下是天定之人,也當泯然於世。”說罷掀開簾子走了出去。
淩希燁卻被他的話震住了,媯重方才說他是上天命定之人!那是不是代表,隻要他能勇於邁出這一步,就一定能成功呢?他又拿起手中的明黃詔書,眼神不由自主地冷凝成霜,指節不自覺地發緊:“哼,鄚州,一個彈丸之地,窮山惡水,從前這鄚州之主不過都是些三品閑散侯爵而已,如今卻將他堂堂皇子貶斥到此,父皇實在是太偏心了!媯重說的對,若不能把握時機,那這些年來他忍辱偷生苦心經營又為了什麽呢?僅僅是當一個山大王嗎?還不如依他所言,放手一搏!”
此時淩希燁心中被一種陰戾的情緒充斥,若是從前他行事必然要更加謹慎穩重一些。可是此時他失望憤怒,再加上媯重的話,給他一種巨大的信心。
七月,淩希燁領十萬兵馬逼近薊京,打著矯偽詔,撥亂反正之名。
百官明明親身經曆皇帝立儲的過程之事,卻都保持著詭異的安靜。端王一派本就冷眼旁觀,可從前針鋒相對的康王容妃一派竟也緘默不聞。太子雖文才武略,可如此形勢下,監國臨朝卻如履薄冰。